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成書于兩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末年,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理論著作,也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軍事戰略思想。它被譯成日、法、英、俄、德等二十七種語言,在全球已刊印出數千種版本,是世界上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中國古籍之一。國人對出自《孫子兵法》的名言“出奇制勝”“置之死地而后生”“知己知彼,勝乃不殆”等都已耳熟能詳,但閱讀這本“兵學圣典”的意義,更在于學習它那戰術背后所擁有的謀略智慧,和高瞻遠矚的戰爭態度。它的宏觀視角和前瞻性創見使其擁有了跨越時間和術業的魅力,受到政界、軍事界、商業界、文化界的推崇。將其奉為圭臬的人不乏帝王如曹操、李世民、拿破侖,美國總統尼克松、克林頓,軍事家武田信宏、湯米·弗蘭克斯,以及松下電器、索尼公司、本田汽車的創始人等。《孫子兵法》原文不長,僅有六千余字,分為十三個篇章。本書以內容最完整的南宋《十一家注孫子》為底本,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慶譯注。每章先展示兵法原文,在短暫的題解過后,進入逐句翻譯和注釋分析。希望能以最簡潔清晰的方式,呈現中華智慧的風采。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