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1975年,是越南戰爭爆發的第15周年,《巴黎和平協約》也簽署了2周年,就在大家都認為南北兩越由多年武裝斗爭轉入和平經濟建設軌道的時候,越南人民軍卻出乎意料地發起春季攻勢。從福隆失守,再到邦美蜀陷落,整個越南南方形勢逆轉,北越把握時機一舉出兵南下,最終攻陷西貢。短短55天的決戰,消滅一度是東南亞雄師的越南共和國70萬大軍。這次勝利引發了世人諸多猜想,是奇跡還是神話,答案盡在《神話與現實1975年西貢大捷》一書。
一劍文化 ·軍事史 ·30.6萬字
這部《拿破侖文選》,是拿破侖本人晚年辦禁在圣赫勒拿島時,由他口授而由別人筆錄的關于幾次戰爭的回憶,以及他的某些著作的摘要。本書詳細記述了拿破侖所參加和指揮的1793年圍攻土倫的戰爭、1796至1797年對意大利的戰爭和1798至1799年遠征埃及和敘利亞的戰爭,以及他在這些戰爭中向士兵發表的講話、命令,他向交戰國開展的錯綜復雜的外交斗爭等等。更確切地說,本書是拿破侖的一部軍事文選。
(法)拿破侖 ·軍事理論 ·27.3萬字
甲午海戰,國人聚焦已久,卻又常辨常新。本書深度發掘中日雙方文獻資料,結合新近的水下考古成果,以豐富的照片、圖解配合嚴謹的歷史敘事,對這場牽動中日兩國國運的曠世海戰作出了新的解讀。書中不僅詳盡展示了瞬息萬變的戰場態勢,生動再現了驚心動魄的海戰場面,而且將海戰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娓娓道來,對海戰前后反映出的技術和制度問題更是進行了深刻分析。本書對“昆明換渤海”一說是否成立,北洋海軍是否存在戰術選擇和指揮失誤,“致遠”艦沖擊的目標是誰、因何不幸沉毀,“經遠”艦的沉沒地點在何處等熱點問題都有涉及,提出了獨到且具有說服力的見解。
陳悅 ·軍事史 ·23.3萬字
軍事謀略是軍事斗爭的一個重要內容。它在軍事斗爭中的重要作用,可以用兩個字概括:轉化。它可以轉弱為強。讓我們看發生在南北朝時的一個戰例:南齊建元二年(480年),北魏派20萬大軍攻打南齊壽春。當時南齊守軍的力量遠遠不如北魏強大。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守將垣崇祖巧妙地利用壽春城附近的淝水將北魏軍數萬兵眾沖垮淹沒,完成了雙方兵力強弱的轉化。它可以化險為夷。西漢時,李廣曾任邊關守將。有一次,他率領數騎外出,途中遇到數千胡人騎兵。李廣認為:掉頭回返必招致胡騎追殺,其結果將是無一人生還。于是,便下令離胡騎二里下馬解鞍,就地歇息。胡騎疑有伏兵,便引兵離去。李廣用自己的智勇使一行人化險為夷。本書帶你一覽古代那些軍事奇術。
石地 ·中國軍事 ·9.5萬字
美國,從立國、崛起到稱霸,走過的套路好像武俠小說中的“大俠”;歐洲,曾經是“武林盟主”,不過已經“退居二線”;俄羅斯,在地緣戰略上的訴求就和其國徽上的雙頭鷹一樣——左顧右盼;印度,要做“有聲有色”的大國,實際情況卻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變得復雜;中國,具備成為“王者”的所有條件,但要想真正“上位”,還必須依靠智慧和勇氣,踏踏實實打拼出來!
王偉 ·經典著作 ·7.3萬字
本書涵蓋了各式各樣的軍事制度、神秘無限的軍事演習、令你著迷的軍事航模、火力強大的王牌軍事武器和嘆為觀止的新概念武器等內容,
宋學軍編著 ·戰略戰術 ·7.4萬字
本書不僅詳細介紹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各類武器的整體發展情況以及戰爭催生的多種先進軍事科技,還全面收錄了各參戰國在戰爭中使用或研制的兩百余種經典武器裝備,包括坦克、裝甲車、火炮、陸基軍用飛機、海軍艦載機、水面作戰艦艇、潛艇、單兵武器等,每種武器都有詳細的性能介紹,并有準確的參數表格。
軍情視點 ·武器裝備 ·9.5萬字
本書由《甲胄前傳:從蚩尤傳說到皮革時代》《甲胄后傳:新軍制服開啟戎裝新紀元》構成,是一本有關甲胄的視覺指南,立體式展現貫穿中國幾千年歷史的經典甲胄。
周渝 ·軍事史 ·16.2萬字
庫爾斯克戰役是二戰中規模最大的坦克絞殺戰,也是蘇德戰爭的分水嶺。此役,蘇德雙方共投入近8000輛坦克,均傷亡慘重,最終以蘇聯的勝利而告終。本書用粗線條勾勒庫爾斯克的宏大戰場,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人物的內心,以對話體現人物性格,用電影分鏡頭的方式敘述慘烈的戰斗。
白隼編著 ·軍事史 ·10.4萬字
歷史寫作的巔峰,銷售累計超過2000萬冊的全球超級暢銷書,震撼36國讀者心靈的史詩巨作,不讀“二戰史詩三部曲”,就等于不了解二戰!關于命運及其轉折點的戰爭史詩。“二戰史詩三部曲”每本書都有一個主題(《最長的一天》是“勇氣”,《遙遠的橋》是“失敗”,《最后一役》是“生存”),但關注的都是人的命運,確切地說,這是人如何改變命運的故事。在遠離戰爭的和平年代,它讓千萬讀者在閱讀中獲得精神的鼓舞,陪伴他們度過生命中低沉黯淡的時光,迎來人生的轉機;在歐美,它被父親當作“成人禮圖書”(grown-upbook)送給年輕讀者,希望其中的陽剛之美給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成長的心靈帶去堅強。
(美)科尼利厄斯·瑞恩 ·軍事史 ·19.1萬字
為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經新華社和軍委政治工作部批準,新華每日電訊社和新華社解放軍分社今年年初聯合策劃啟動了“紅軍部隊新長征”大型主題報道活動,尋訪當年經歷過萬里長征的紅軍部隊。80年來,經過多次改編調整,這支隊伍今天已經分散隸屬于人民武裝的多支力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政治工作部等 ·中國軍事 ·17.8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祖魯戰爭、虎門抗英之戰、克里木戰爭、英國——伊朗戰爭、印度民族起義、越法戰爭、大沽抗擊英法聯軍之戰、奧意法戰爭、美國內戰、墨西哥遠征、漢普頓海戰、丹麥戰爭、巴拉圭戰爭、奧意戰爭、四月起義、俄土戰爭、太平洋戰爭、英國——埃及戰爭、中日甲午海戰、意大利——埃塞俄比亞戰爭、希土戰爭、美西戰爭、美國——菲律賓戰爭、英布戰爭、日俄戰爭、瓦房溝交戰、遼陽交戰、西摩戰爭、意土戰爭、巴爾干戰爭、邊境交戰、黑爾戈蘭灣海戰等。
馮平 王國富 吳志樵主編 ·軍事史 ·11萬字
本書旨在通過梳理、總結當前在軍事領域中廣泛應用的科學技術,展示它們在戰爭中的應用及影響,揭示軍事科技對戰爭勝負、國防建設及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從而在民眾中樹立科技強軍的重要思想,實現全民國防教育和科普教育的結合。全書共分為六章,介紹了不同歷史時期軍事科技發展的主要歷程,并對當代具有代表性的軍事科技進行全面重點介紹,同時結合實例,分析了軍事科技在現代局部戰爭中的運用,隨之對信息時代各國的新軍事變革進行介紹,最后對未來新軍事科技與未來戰爭進行超前展望。本書集科普性、趣味性、學術性于一體,是一部觀點明確且易讀的軍事科普讀物。
李雋雋 ·軍事技術 ·25.8萬字
1939年,德國潛艇U-47偷襲英國皇家海軍基地斯卡帕灣,擊沉“皇家橡樹號”戰列艦,由此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海戰序幕。1930年,英、美、日、意、法五個主要海軍強國代表曾在倫敦召開限制和縮減海軍軍備會議。然而此舉未能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不到十年,歐洲就再次卷入新的全球沖突,海軍也成為這次全球戰場上各國對決的主要力量之一。本書囊括了二戰中全部重要的海上戰役,并對全球不同戰場和戰役間的關聯進行分析。西蒙茲為解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海戰提供了一個全球史的視角,從主要參戰國之間利益的分化組合、新的艦隊裝備、作戰技術的競賽升級、決策者海權戰略的對決以及作戰將領的戰術博弈等不同層面抽絲剝繭,使歷次海戰的前因后果一覽無遺。通過本書的敘述不難發現,這些海戰并非孤立地發生在不同的水域,而是環環相扣,與陸地上的戰役和整體戰爭的形勢也息息相關,而這也正是當時的決策者在運籌帷幄時所面對的真實態勢。
(美)克雷格·L.西蒙茲 ·軍事史 ·47.6萬字
本書由四次關鍵性的海戰:“特拉法加海戰”、“日德蘭海戰”、“中途島海戰”和“大西洋海戰”構成。約翰·基根除了將“海上戰爭”的由來道出,直面這些戰斗的核心,并提供了一個世紀以來海上戰爭的非凡全景,以及海戰的演變過程。不過,他沒有談及太過具體的戰爭細節,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講述指揮官的抉擇、戰時的判斷、戰爭思維,以及戰術、部署和新武器帶來的改變等問題上,具體分析了它們給海戰演變帶來的影響。
(英)約翰·基根 ·世界軍事 ·29.8萬字
本書較為系統、完整地對軍事體能的理論問題進行了全面的概述,并根據軍隊的特點設計了大量符合軍隊實戰要求的體能訓練方法。
譚寶泉主編 ·中國軍事 ·3.6萬字
本書是關于中國海軍發展的軍事科普讀物。作者以中國古代水軍建設始,講述至現代海軍發展、縱橫上下幾千年,總結中國海軍歷史發展的經驗教訓,對指導現代海軍建設和發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陸儒德 ·軍事史 ·30.9萬字
人們從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中,幾乎可以每天看到或聽到:在世界上某一地區或某一角落,陸、海、空,一時電波頻傳,硝煙彌漫,金戈鐵馬,殺聲震天;在外人無法看到的密室中或營帳里,一組組指揮官面對微機、沙盤、地圖、電臺,神色凝重,表情嚴肅,一會盤算比劃,一會發出命令、指示……全然是敵對雙方撕殺較量、斗智斗勇。這就是如同戰爭而非戰爭的軍事演習。
李慶山 李輝光 ·世界軍事 ·27.1萬字
本書綜合了國內外最新的軍事歷史研究成果和軍事科技發展概況,編撰了“世界軍事百科”叢書。本套書系共計22冊,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武器裝備篇”,主要包括陸戰武器、空戰武器、海戰武器、常規武器、現代武器、古代軍事等內容;第二部分“戰爭戰役篇”,主要包括古代戰爭、近代戰爭、現代陸戰、現代海戰、現代空戰、現代會戰等內容;第三部分“軍事人物篇”,主要包括軍事領袖、軍事元帥、軍事將領、軍事英雄、戰爭元兇、軍事梟雄等內容;第四部分“戰史軍史篇”,主要包括歐洲戰史、亞洲戰史、非洲戰史、美洲戰史、軍事歷史、作戰謀略等內容。本套書系內容全面、史事詳盡,具有很強的資料性和系統性,是廣大讀者學習了解軍事的良好讀物,也是廣大圖書館珍藏的良好版本。
馮平 王國富 吳志樵主編 ·軍事史 ·11.3萬字
保羅·科利爾結合扎實的實地考察研究及嚴謹的統計研究分析,跨越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邊界,以宏觀的視角,推導政策建議,給全球最貧困的10億人開藥。本書對于國人了解全球最落后地區的貧困狀況、暴亂困境以及當前國際上有關干預的各種建議和措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認識價值和指導意義。
(英)保羅·科利爾 ·軍事理論 ·14.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