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大型叢書《當代嶺南文化名家》之一種。全書分為三部分:“作者小傳”簡要講述著名潮劇表演藝術家姚璇秋的生平事跡和主要成就,“從藝訪談”通過訪談全面展現姚璇秋數十年來從事潮劇表演藝術的心路歷程,“代表作精選”擬采用文字+DVD形式,收入《蘇六娘》《荔鏡記》《辭郎洲》《掃窗會》等代表性作品。
黃劍豐編著 ·藝術家 ·12.3萬字
本書將筆觸觸及與現代音樂人蘇陽有過交集的四位中國傳統音樂(花兒、陜北說書、秦腔、皮影)民間音樂藝人,關注他們在社會變革背景下的手藝、音樂技能和人物命運;除此之外,我們追隨四位黃河邊的藝人,為的是尋跡傳統音樂之河留經21世紀的藝術生態,溯源其源頭活水和新的支脈。
蕭璇 楊宇菲 楊靜 雷建軍 ·藝術家 ·12.3萬字
本書為關于梅蘭芳的資料匯編,讀者既可以通過本書一窺梅蘭芳在美國的輝煌經歷,也可以通過本書一睹梅蘭芳精彩紛呈的人生歷程,還可以通過本書了解梅蘭芳對京劇、對戲劇的看法和思想,以及他的弟子、朋友對其藝術的評價與總結。總之,本書是一本可以比較全面的了解梅蘭芳的佳作。
齊如山等 ·藝術家 ·12.2萬字
“賣藝黃家”指的是黃宗江、黃宗英、黃宗洛、黃宗漢等兄妹幾個。按照大哥黃宗江的意思,他們祖上三世翰林、書香門第,到了他們這一代,由于時代的變遷、個人的愛好諸種因素,他們兄弟姊妹中多數“下海”演戲,當了演員,成為“藝人”。“賣藝”既有一種叛逆做官的祖上的含義,又不失為會心的解嘲。本書即以黃家故事為主線,由黃家成員執筆,配以照片百余幅,從生活、藝術、交友等諸方面,呈現了黃家兄妹戲里戲外的人生。
黃宗江 黃宗淮等 ·藝術家 ·12.2萬字
電影讓我們看到自己未曾知曉的世界,它是一扇極具魅力的窗。“電影天皇”黑澤明將東方電影帶進世界視野,是第一個被世界電影人共同視為導師的亞洲導演。這本《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由日本早稻田大學巖本憲兒、武田潔兩任日本映像學會會長執筆,多位電影專家從不同維度對黑澤明電影進行深刻的透析,分別從黑澤明影片中的都市場景、常民構造、映射運用及其表意;黑澤電影與音樂、繪畫;黑澤明與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山本周五郎等多角度切入。本書帶你進入電影大師的影像世界:《羅生門》的音樂、《七武士》的常民構造、《野良犬》的都市影像、《白癡》的狂歡化、《姿三四郎續集》中幽鬼的肖像、《亂》中的“能”與“狂言”、《夢》中的梵高、《八月狂想曲》中的生與死……是枝裕和為本書中文版傾情推薦。
(日)巖本憲兒 ·藝術家 ·12.2萬字
倫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Bernstein)是20世紀音樂領域最成功和最受認可的人物之一。在他跨越半個世紀的職業生涯中,主持了許多世界領先的管弦樂隊。1958年,他成為紐約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開創了該團的黃金時代,還曾榮獲“桂冠指揮家”稱號。1961年創作的音樂劇《西區故事》更是成為百老匯的經典節目,至今盛演不衰。萊爾德是研究伯恩斯坦的著名學者,通過描述作為指揮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和評論家的伯恩斯坦的人生成就,介紹了這位才華橫溢、迷人且有爭議的音樂大師的生活和工作,探討了他復雜的個人生活對其音樂風格和作品的影響。
(美)保羅·R.萊爾德 ·藝術家 ·11.8萬字
本書以鄭君里為圓心,以他所經歷的時代為半徑,展現了鄭君里在中國電影開拓中的奮斗與貢獻,考察了以鄭君里為代表的一代影劇人在不同時期的選擇與命運走向。
李君威 ·藝術家 ·11.8萬字
這是一本集人物傳奇和作品于一體的獨特傳記。弘一法師,李叔同。學術界公認的通才和奇才。凡塵39年翩翩公子,佛堂24年得道高僧;他是我國首位開創裸體寫生的教師;他是著名漫畫家豐子愷的恩師;他是著名畫家潘天壽的引路人;他是最早將話劇引入中國的新文化運動先驅;他主編了我國首本音樂期刊,代表作《送別》感動數代人;他英年出家潛心修佛,以“弘一法師”名冠天下。
王牧 ·藝術家 ·11.4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快樂的童年生活、喜歡上藝術之神、短暫的學畫生涯、新的藝術愛好、甘愿為藝術冒險、可怕的宗教陰影、激情的藝術創作、辛苦的創造者、偉大作品的誕生、偉人之間的競賽、英雄時期的開始、無法逃脫的命運、痛苦的人生折磨等內容。
邢建華編著 ·藝術家 ·11.3萬字
伊夫·克萊因(YvesKlein)是新現實主義藝術的推動者,被視為波普藝術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重塑了抽象繪畫,為表演藝術創造了新的視野,利用物品、身體等材料,成為跨領域的先驅。他通過創造藝術概念和文化事件,為自己樹立一個個迥異的公開身份,從而形成一種新的方法來傳達其精神啟蒙。1957年,他展出了八幅同樣大小、涂滿合成樹脂混合藍色色料的畫板,從此“國際克萊因藍”正式亮相于世人眼前。本書揭示了克萊因那短暫卻炙熱的一生如何與他的一系列藝術實踐相聯系,通過研究其藝術影響力和參與其中的多方面的藝術生涯,來表現他的獨一無二又備受爭議的才華,呈現出二戰后最激進的藝術家之一、當代藝術實踐的標志性人物的形象。
(英)努特·巴奈 ·藝術家 ·11.1萬字
本套叢書為了體現內容的系統性和資料的翔實性,參考和借鑒了國內外的大量資料和許多版本,在此向所有辛勤付出的人們表示衷心謝意。但仍難免出現掛一漏萬或錯誤疏忽,懇請讀者批評指正,以利于我們修正。我們相信廣大讀者通過閱讀這些世界名人的成長與成功故事,領略他們的人生追求與思想力量,一定會受到多方面的啟迪和教益,進而更好地把握自我成長的關鍵,直至開創自己的成功人生!
劉明山編著 ·藝術家 ·11.1萬字
作曲家、演奏家和樂器的關系微妙如絲線,互相牽動。作曲家譜曲,演奏家化成可聽的音樂,觸動受眾;演奏家挑選情投意合的樂器,充分表達情感與技藝;作曲家和演奏家的需求,推動樂器的演變和質量;演奏家和樂器的演繹,反過來推動作曲家的創作。本書記下三綹絲線編成的種種音樂故事: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展露鋼琴的短處,還讓演奏者痛苦不堪;顧爾德以儲貨室作鋼琴獨奏錄音,還非低矮的小椅不坐;上千萬美元身價的小提琴,魅力何在;古典音樂會曾經像現在的流行音樂會,演奏家弄斷琴弦炫技,觀眾興奮受落……在耳朵享樂之余,讓我們也用眼睛一窺西洋古典樂世界的斑斕光影。
陳永明 ·藝術家 ·10.8萬字
《大指揮家的故事》一書講述了20世紀的指揮帝王卡拉揚、不尋常的的音樂家祖賓·梅塔、東方人的驕傲小澤征爾等三十余位世界著名指揮家的故事,講述了他們的生平故事、藝術成就、逸聞趣事,對了解這些大師的藝術思想和藝術實踐,深入理解他們的作品具有重要意義。
靳婕 ·藝術家 ·10.5萬字
本書是《當代嶺南文化名家》叢書之一種,分為“鄭南傳略”“眾說鄭南”“鄭南作品”三部分,見證著名詩人、詞作家鄭南的潛心創作紅色歌詞曲的多彩人生。
鄭南 朱明編著 ·藝術家 ·10.5萬字
《日月樓中:豐子愷與上海》是冰心散文獎獲獎作家徐玲芬創作的《豐子愷緣緣三部曲》的第三部。本書主要寫豐子愷與其藝術人生的實踐地:上海的情緣。豐子愷一生在滬上居住的時間最長,在那里創作了“緣緣隨筆”和“子愷漫畫”。本書通過“出上海”“離上海”“回上海”等五章來敘述他在上海的各種經歷,帶領讀者走近大師,走近滬上文藝界的風云人物,了解豐子愷的非凡才華和藝術成就。
徐玲芬 ·藝術家 ·10萬字
《緣緣堂主:豐子愷與桐鄉》是冰心散文獎獲獎作家徐玲芬創作的《豐子愷緣緣三部曲》的第一部。本書主要講述豐子愷與故鄉石門灣的情緣,從他所處的社會背景、地理環境,所受的家庭熏陶、學校教育以及時代影響等各個方面切入,通過“童年與故鄉”“游子思故園”“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夢回緣緣堂”等七個篇章來展開敘述,帶領讀者走近大師,了解大師背后風雅桐鄉的深厚文化底蘊。
徐玲芬 ·藝術家 ·9.8萬字
吳湖帆是20世紀中國畫大師級人物,也是近現代著名收藏鑒賞大家,他曾被稱為“海上畫壇盟主”,與張大千、溥心畬等齊名。吳湖帆研究已經成為中國藝術史研究的一大熱門。然而,對其晚年生活,因資料有限,人們一向缺乏了解。尤其1950年代后吳湖帆和女畫家周鍊霞的一段戀愛經歷,令人始終難得其詳。本書作者搜羅材料,詳加考證,一步步梳理還原出兩位名畫家在上世紀50年代相識相戀的一段故事。最值得一提的,是本書雖為戀情揭秘,卻行文嚴謹,不偽飾、不夸張,皆以證據材料說話,又能曲盡人情,讓人信服。這既讓我們得以走進藝術家晚年的情感世界,也讓我們可借此窺見藝術家所處時代的方方面面。
劉聰 ·藝術家 ·9.6萬字
德里克·賈曼(DerekJarman)被譽為“英國電影的天才”,他不僅是導演,也是詩人、畫家、植物學家。他執導了《卡拉瓦喬》《英格蘭末日》《愛德華二世》等多部藝術影片,曾獲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等國際性大獎。最后之作《藍》在雙目近乎失明的情況下完成制作,以超前的視覺理念和深情的自我剖析轟動影壇。傳記作者不僅是藝術史專家,也是園藝專家,恰與賈曼有著某種對稱性。賈曼曾聲稱自己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是他的花園,他自己也的確成為當代藝術和文化界的一座花園。本書向人們審慎而全面地展示了這座花園,他的全部作品,以及一幅完整的人生畫卷。
(英)邁克爾·查爾斯沃思 ·藝術家 ·9.6萬字
這是一本介紹張大千先生的書,內容包括生活、思想與藝術上的成就,涉及范圍極廣,筆尖所觸之處,既嚴肅又輕松,可說是文學與藝術的探究兩備,呈現了張大千生活和藝術中鮮為人知的側面。
馮幼衡 ·藝術家 ·9.4萬字
本書作者為傅抱石先生二女兒,她以一個女兒和畫家的雙重視角,回憶父親的藝術生涯、生活軼事、創作細節,還原了一個真實可信、有血有肉的藝術家形象。一個家族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作者記述了傅家幾十年的生活點滴,配有珍貴的影像照片,再現了兩代人的跌宕命運。
傅益璇 ·藝術家 ·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