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滕貞甫主編的《夏君卷》是棒棰島·“金蘋果”文藝叢書之一。本書分為“苦樂人生”“慧眼識珠”“春華秋實”三個部分。“苦樂人生”素材豐富,情感充沛,行文生動,凝聚了夏君畢生心血歷程,熔鑄了她對話劇藝術的摯愛,有觀點,有價值,有趣味,有文采,勵志敬業,充滿了時代的正能量。“慧眼識珠”是對作者及其作品的評述,使讀者對作者的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按喝A秋實”是作者各時期作品的集錦,富有沖擊力。
滕貞甫 ·藝術家 ·6.9萬字
本書是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擬訂的“文史資料百部經典”之一種。張大千是我國著名的國畫大師。他一生從事繪畫事業。本書是張大千的生前好友、故舊,門生及其子女、親屬撰寫的回憶錄,也收集了張大千先生的部分畫作及詩文。為了讓讀者更多地了解大千先生的情況,還征集、轉載了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海外有關懷念或介紹大千先生的文章和資料。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藝術家 ·20.7萬字
《門對孤山:豐子愷與杭州》是冰心散文獎獲獎作家徐玲芬創作的《豐子愷緣緣三部曲》的第二部。本書主要寫豐子愷與其第二故鄉杭州的不解之緣。豐子愷曾經在杭州居住了近十年,本書通過“緣起,湖上的學子”“浮生,在滬杭道中”“閑居,杭州做‘寓公’”等六章來展現“一人,一城,一生情”,帶領讀者走近豐子愷的藝術人生,認識他的藝術啟蒙地杭州,以及他與弘一法師、馬一浮等文化名人的交往和深厚情誼。
徐玲芬 ·藝術家 ·8.5萬字
傅抱石(1904—1965)是我國現代著名國畫家、美術史研究和繪畫理論家。其在中國畫壇享有崇高地位,對現當代繪畫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本書收錄了傅抱石夫人、子女、畫友朋友及學生的三親回憶文章近40篇,從多個角度展現了傅抱石一生的成長經歷、繪畫成就及人格氣質,真實再現了一代繪畫大師的形象。
黃苗子等 ·藝術家 ·20.3萬字
第一輯是對自1983年以來《縱橫》所收文章進行碎片化整理,匯集了反映我國文化發展、薪火相傳的精彩文章。《藝者匠心》主要收錄了自清末起的書畫、雕塑、手工藝等藝術類的大師們的藝術經歷。
劉未鳴 劉劍主編 ·藝術家 ·14.7萬字
京劇是中國的國劇,和時代脈搏緊密相連。本書主人公張正芳,作為上海戲校的第一代傳人,中國京劇藝術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女教授,其從業、授業的人生經歷代表了自民國以來大多數戲曲行業從業者的真實狀況。本書由點及面,通過深入講述一個人的人生故事,為反映中國20世紀的京劇變遷、時代精神和歷史選擇提供了全新的視角,也對當下京劇的傳承、傳統文化的保護等具有一定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沙垚 ·藝術家 ·15.8萬字
約瑟夫·博伊斯(JosephBeuys)是“行為藝術”“社會雕塑”等概念的創始人,被譽為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歐洲前衛藝術最有影響的人物。其代表作有裝置藝術《油脂椅》、行為藝術《荒原狼》等。他認為藝術具有革命潛力,藝術創新是促進社會復興的途徑之一,試圖用藝術去重建一種信仰,重建人與人、人與物以及人與自然的親和關系。克勞迪婭·梅施在紛繁的博伊斯自我論述和評論家研究中,探索其廣泛的藝術創作的主要線索——分裂的創傷經驗對其藝術和生活的重要意義,以及他對藝術本身概念的持續擴展,對西方藝術邊界的拓展,和對跨學科工作方式的不斷探索,由此,讀者可以獲得一條全新的“通往博伊斯”之路。
(美)克勞迪婭·梅施 ·藝術家 ·6.2萬字
《名人傳》,即《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三位巨人傳記的合稱,又稱《巨人三傳》。沒有天生的天才,但他們卻成了我們眼中的天才,那他們是如何堅守初心,克服人生中的艱難?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是否有過懷疑和放棄?對于功成名就,他們以怎樣的心態面對?天才之所以偉大,除了他們在各自領域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還在于他們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睹藗鳌肪褪亲屛覀兺高^文字感受三位藝術天才非凡而偉大的人生。
(法)羅曼·羅蘭 ·藝術家 ·24.8萬字
伍迪·艾倫是世界影壇中最獨特、最具魅力的導演之一,他的電影別具一格,且拍攝速度之快、獲獎數量之多,幾乎無人能及。伍迪·艾倫在本書中回顧了三十余年的創作歷程,涵蓋了《傻瓜入獄記》、《安妮·霍爾》、《曼哈頓》、《開羅紫玫瑰》等最具代表性作品臺前幕后的故事,字里行間透露著他對電影和人生的真知灼見。他的電影帶有紐約知識分子式的機智與辛辣,處處可見對文化、道德、宗教的諷刺,風格一目了然,卻又和而不同。他不僅是位杰出的電影導演、演員,同時對音樂、文學和藝術也有著獨特而深刻的洞見。他無意于做聚燈光下的表演者,總是低調地站在作品背后。喜劇的笑聲終會煙消云散,而自律的創作者永遠閃光。
(美)伍迪·艾倫 (瑞)史提格·比約克曼 ·藝術家 ·21萬字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文徵明是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他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仇英、唐寅合稱“吳門四家”。文徵明的后裔、門生,也將文徵明書法、繪畫藝術發揚光大,對明代的書畫藝術影響深遠。本書是目前唯一一部文徵明的年譜著作。作者周道振、張月尊研究文氏多年,有《文徵明全集》整理本,本年譜為其研究文氏生平、著作、書畫、交游等的成果結晶。本書搜集了大量與文徵明及其家族、交游、門生有關的傳記、詩文和書畫作品信息,內容極為豐富,是了解和研究文徵明其人及其文學、藝術成就的必讀書。
周道振 張月尊 ·藝術家 ·53.8萬字
本書為藝術家吳冠中的自述,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敘“生命之流”,即隨著歲月的流逝和生活的經歷,記自己思想感情的成長、發展、轉變與衰落。這生命之流如繪了一幅《清明上河圖》,著力于長河的全貌與主要轉折,而許多局部細節須用放大鏡觀察。第二部分“此情此景”,便全是局部放大圖,包括有關生活的、文藝觀的,其中不少文章都是當年針對現實而發,并引起過強烈反響和爭議,今一字不改呈奉于新讀者前,讀者有最大的自由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篇章。第三部分是年表,那是生命支付的賬單,備查支付的誤差。
吳冠中 ·藝術家 ·23.3萬字
石濤(1642一約1707),清代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法名原濟,一作元濟。本姓朱,名若極。字石濤,又號苦瓜和尚等。廣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揚揚州。明靖江王后裔,幼年遭變后出家為僧,半世云游,以賣畫為業。早年山水師法宋元諸家,畫風疏秀明潔,晚年用筆縱肆,墨法淋漓,格法多變,尤精冊頁小品;花卉瀟灑雋朗,天真爛漫,清氣襲人;人物生拙古樸,別具一格。工書法,能詩文。存世作品有《搜盡奇峰打草稿圖》等。本書稿以長篇歷史文學的形式,詳細記錄了石濤從童年到去世60多年曲折的人生經歷和繪畫創作的歷程。
伍祿香 ·藝術家 ·24.8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快樂的童年生活、喜歡上藝術之神、短暫的學畫生涯、新的藝術愛好、甘愿為藝術冒險、可怕的宗教陰影、激情的藝術創作、辛苦的創造者、偉大作品的誕生、偉人之間的競賽、英雄時期的開始、無法逃脫的命運、痛苦的人生折磨等內容。
邢建華編著 ·藝術家 ·11.3萬字
《理想國藝術巨匠經典傳記(全8冊)》包括《夢室:大衛·林奇傳》《弗蘭克·蓋里傳》《梭羅傳》《魔燈(全譯本):英格瑪·伯格曼自傳》《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花森安治傳》《杜尚傳(第二版)》《我們在此相遇》《毛姆傳:全本》。
(美)大衛·林奇 克里斯汀·麥肯納 保羅·戈德伯等 ·藝術家 ·244萬字
本書為桂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叢書之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桂劇代表性傳承人羅桂霞的口述史。書中從羅桂霞學習桂劇、演繹桂劇、傳授桂劇等方面展示了她與桂劇的深厚淵源以及對桂劇發展做出的貢獻,展現了桂劇的發展狀況。有利于大眾了解桂劇,了解桂林文化,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
羅桂霞口述 蘇韶芬編撰 ·藝術家 ·5.3萬字
該書是馮驥才對韓美林的訪談,是兩位藝術大家對生命、歷史、現實和藝術的理解與碰撞,分為上下卷,上卷是煉獄,下卷是天堂。煉獄是用口述的方式呈現出韓美林傳奇又苦難的人生脈絡,天堂便是探索這些苦難的經歷對韓美林心靈和藝術的影響。
馮驥才 ·藝術家 ·8萬字
本書記述了河北梆子大師王玉磬的藝術人生,作者為王玉磬弟子、優秀的河北梆子藝術家陳春。在本書中,作者用質樸深沉的筆調記錄了她的恩師——老一輩藝術家王玉磬的從藝經歷、師友往來、技藝切磋、教學軼事等內容,展現了老藝術家的獨特風采和精益求精的藝術精神,同時也通過王玉磬、陳春兩代藝術家的故事展現了河北梆子幾十年的發展歷程。本書情感真摯,語言平實,生動地描繪了師生間的深厚情誼和動人往事,贊頌了老一輩藝術家對藝術的不懈追求,也對“王派”藝術成就和風格做了全面、精準的闡述,甚至一句唱腔、一個眼神、一個身段都有詳細記錄。本書裝幀精美、圖文并茂,講述了王玉磬的從藝經歷以及師友往來等,許多內容都是首次發布,非常生動地體現了老一輩藝術家對河北梆子的執著與深情,頗具可讀性。
陳春 ·藝術家 ·14.4萬字
本書是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擬訂的“文史資料百部經典”之一種。本書對我國杰出的表演藝術家程硯秋先生的回憶文集。它敘述了程先生一生中走過的坎坷道路、對京劇旦角表演藝術的革新、發展,以及膾炙人口的“程腔”的創造過程。書中匯集了程夫人果素瑛和程先生生前摯友、合作者、戲曲界名人撰寫的回憶文章,以及程先生的生活照、劇照等。書中寫的都是當事人的親身經歷,詳實具體,感情真摯,對研究中國近現代戲曲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藝術家 ·13.8萬字
本書描繪了名動世界的藝術家女人的傳奇人生。她們是:費雯·麗、波伏娃、夢露、卡米爾·克洛岱爾、張愛玲、王小慧、卡米拉、普拉斯、杰奎琳、張曼玉、莎樂美、弗里達·卡洛、鄧肯、胡因夢。本書像解剖刀一樣,不僅解釋了女藝術家的人生,又用哲學、心理學、身心靈哲學、神經學等知識,通過對女藝術家們傳奇人生的描述,完成一次自己對于人性靈魂與肉體的思想穿越。
高偉 ·藝術家 ·21.5萬字
作曲家、演奏家和樂器的關系微妙如絲線,互相牽動。作曲家譜曲,演奏家化成可聽的音樂,觸動受眾;演奏家挑選情投意合的樂器,充分表達情感與技藝;作曲家和演奏家的需求,推動樂器的演變和質量;演奏家和樂器的演繹,反過來推動作曲家的創作。本書記下三綹絲線編成的種種音樂故事: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展露鋼琴的短處,還讓演奏者痛苦不堪;顧爾德以儲貨室作鋼琴獨奏錄音,還非低矮的小椅不坐;上千萬美元身價的小提琴,魅力何在;古典音樂會曾經像現在的流行音樂會,演奏家弄斷琴弦炫技,觀眾興奮受落……在耳朵享樂之余,讓我們也用眼睛一窺西洋古典樂世界的斑斕光影。
陳永明 ·藝術家 ·10.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