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狄仁杰,字懷英,生于隋大業三年,即607年(一說生于唐貞觀四年,即650年),卒于武則天久視元年(700年)。為唐時并州人。他是唐代杰出的宰相和政治家,他從政之后,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狄仁杰是唐代最負盛名的宰相,是一位對唐代有著深遠影響的人物,他的存在改變了唐朝的命運。并且他用自己的德行與作為,告訴后人他是一位百姓永遠敬仰的英杰……
金開誠主編 ·歷史人物 ·2.4萬字
于成龍是清朝初年的著名清官。他四十五歲才出來做官,在二十多年的為官生涯里,從知縣做到兩江總督,最后卒于總督任上。于成龍出任偏遠的羅縣縣令三年,就使當地擺脫混亂,百姓安樂;治理合州不到兩年,使得人口驟增,土地大量開墾;在“三藩之亂”中,運用智謀在短暫的時間內平定了叛亂。三次被舉為“卓異”,康熙帝褒獎他為“清官第一”。
趙志明 ·歷史人物 ·3.7萬字
在中國民間一直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他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翻開本書,帶您重回大明開國的崢嶸歲月和政壇現場,剖析劉伯溫高超的政治謀略、靈活的處世智慧與令人嘆服的為官哲學,領略劉伯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謀略智慧,還原劉伯溫作為千古帝師的真正地位。
劉素平 ·歷史人物 ·13.6萬字
明末清初之際,風云變幻,戰火不斷。吳三桂、李自成、張獻忠、多爾袞;明軍、起義軍、清軍……幾多英雄、幾多勢力,互相殺伐不斷。吳三桂其人,仕明叛明,聯闖破闖,降清反清,但無論如何,在明清歷史大轉折中,吳三桂都是一位極其重要、非常關鍵的人物。吳三桂十七歲血戰救父,經歷松山大戰,大戰山海關,擊敗李自成,成為雄踞西南一隅的平西王。在民族矛盾、集團利益沖突中,他高高舉起反清大旗,自立為王。吳三桂一生打了無數勝仗,最終卻敗在了“劃江為國”的美麗夢想中。
千江月 ·歷史人物 ·20.4萬字
本書是黎隆武先生“海昏侯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將一代名臣霍光的傳奇人生,從忠臣、能臣到功臣,最后堪稱“隱形天子”的權臣心路歷程完全展現出來。公元前121年的仲秋時節,距離今天已經兩千多年的時間了。這個時候尤其在北方,已是黃葉凋零,朔風瑟瑟。這時候的小風要是冷不丁吹到人身上,都讓人激靈靈打個寒戰。就在河東郡平陽城的郊外,十里接官長亭旁邊圍著一群人,看樣子站得時間不短了,足得有一千多人。這些人在這里竊竊私語,但是誰也不敢高聲喧嘩。一看哪,敢情這里什么人都有:既有官差,也有老百姓,有男有女。這么多人怎么這么安靜呢?
黎隆武 ·歷史人物 ·16.5萬字
本書是美國傳教士葛烈騰的回憶錄,記述了1912—1942年的中國。它是一本美國人旅行日記,是一個世紀之前的杭州城市生活史;更是中國社會變革的實錄,研究中國近代史的第一手珍貴資料。1944年,本書在美國出版,《紐約時報》《遠東季刊》專版評論:“作者雖然熱愛中國,但不偏不倚地寫作。”塵封70余年,中國學者偶然得知《人間世》的存在,本書得以被翻譯為中文出版,眾多歷史細節最終首次面世。引發歷史學家對新材料的高度關注。書中沒有東方主義,也沒有“獵奇”色彩,是中國一個時代的自然與社會印記。
(美)葛烈騰 ·歷史人物 ·16.2萬字
馮至是當代著名的詩人、翻譯家、學者及教育家,《杜甫傳》寫作始于1946年,歷時三年完成,譯介到日、俄等國。是他以“攜妻抱女流離日,始信少陵字字真”的現代詩人之心去理解和體悟詩圣杜甫的詩人之心;是他以杜詩為根據,詩史互證地還原了杜甫的一生,“用一個現代人的虔誠的心與虔誠的手描繪出一個唐代的杜甫”。本書附有馮至撰寫的《人間要好詩》《紀念偉大的詩人杜甫》《論詩和他的遭遇》,并由復旦大學博導、辭海編委、中國古典文學分科主編駱玉明教授撰寫導讀,收入權威學者撰寫的六首杜詩賞析。
馮至 ·歷史人物 ·11.3萬字
《名人傳》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的傳記代表作,由《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組成,也稱“巨人三傳”。貝多芬作為音樂家,醫生備受耳疾的折磨,卻能與命運斗爭,譜出傳世樂曲歌頌歡樂;米開朗基羅是文藝復興最后的巨星,舍棄歡樂與榮耀,甚至舍棄自由,只為了實現心中的藝術;托爾斯泰被稱為俄羅斯的偉大心魄,他的文學巨著為世人所熟知,他的思想影響全世界。
(法)羅曼·羅蘭 ·歷史人物 ·23.7萬字
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作為文壇領袖,他“手持文柄,高視寰海”“三十余年,聲名塞天”;作為理念先驅,他強調“仁義”,主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一個生命個體的“人”,他為人正直,敢于直言進諫,不畏權貴。他的人格魅力深受后人敬仰。本書以豐沛的詩性和飽滿的激情描寫了中唐一代文學大家、被后人譽為“百代文宗”韓愈的傳奇人生。通過對韓愈的人生經歷和文學成就的描述以及與作者穿越時空的對話和思想交融,展示了傳主韓愈的鮮明性格和生命華章,充分勾畫了那一時期的社會生態與文壇面貌。
邢軍紀 ·歷史人物 ·30.7萬字
征服者威廉本是法國諾曼底公爵。他的表親英王懺悔者愛德華死后無嗣,大貴族哈羅德被擁立。威廉借口愛德華生前曾許以王位,于是渡海侵入英格蘭;哈斯丁一戰擊斃哈羅德,自立為英王威廉一世(號稱“征服者威廉”)。重用并分封土地給諾曼人,壓制盎格魯-撒克遜貴族,強令領主效忠;編制《末日審判書》,是歐洲中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君主之一,影響包括統治者的改變,對英語的改變,社會和教會的上層等級的變化,并且采用了一些大陸上教會改革的觀點。
(美)雅各布·阿伯特 ·歷史人物 ·8.9萬字
劉力貞(1929.11.17-2014.11.3),中共優秀黨員,陜西保安(今志丹)人,是被毛澤東譽為“群眾領袖,人民英雄”的西北紅軍和西北蘇區的主要創建人劉志丹的女兒。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陜西省第五、第六、第七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力貞從四歲進入陜甘寧邊區革命根據地,見證了陜甘寧邊區的革命歷程。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她是新中國的第一批大學生,參與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陜西的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系統的發展和建設,以及地方法規的設立,做出了努力和貢獻。本書介紹了劉力貞同志淡泊名利、高風亮節的一生。
成路 ·歷史人物 ·14.3萬字
他曾是一個失敗的商人、一個膽怯的士兵,一個瀆職官員,最終卻成為匡助齊國稱霸諸侯的一代名相。他就是管仲,第一位彪炳春秋的改革家。本書以詳細的史料,流暢的筆觸,講述了春秋名相管仲傳奇的一生。他憑借自己的大智大勇,把齊國一步步推向霸主之位。他是中國歷史上治國安邦、富國強兵第一人。同時也展現出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幽微曲折、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
余耀華 ·歷史人物 ·31.9萬字
本書是一部以紀曉嵐為主角的傳記小說。紀曉嵐青年時以才學入翰林院,后因牽涉“朋黨”而入獄,被流放至伊犁,歸來后以全部心血編纂四庫全書,得服朱紫之時卻已是耄耋之年。在對史料爛熟于心的基礎上,作者以文學的筆法,生動而真切地描繪紀曉嵐這樣一位學富五車、宦途坎坷的大才子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與此同時,作者時時不忘將其與同時代的西方哲學家康德進行對比,觀照兩人的境遇與思想。評述兩位學者生平遭際之余,作者更進一步寫到同一時期的乾隆與華盛頓,描繪兩國國運之浮沉,使得本書得以具有一種全球視野。紀曉嵐才高八斗卻不得施展抱負的一生,是其生活時代的一面鏡子,折射出康乾盛世緩慢走向沒落、衰微的過程中最后的余暉,令人不由掩卷深思。
尚建國 李新永 ·歷史人物 ·17.3萬字
張居正于嘉靖四年(1525年)五月初三在荊州府江陵縣出生,而他的祖籍卻并不是在這里。張居正的家譜十分簡單,只能向上推算到元末。張居正在他回憶父親的一篇文章里記載,張家族譜上的遠祖是張居正的七世祖,名為張關保。張關保是南宋抗金名將張浚的后人,家住鳳陽府定遠縣,就是現在的滁州。張關保與明太祖朱元璋是同鄉,與明朝的開國名將李善長也是同鄉。在元朝末年張關保加入了紅巾軍的隊伍,和鄉親們一起造反。在這期間,張關保一直追隨朱元璋打天下。
楊雯婧編著 ·歷史人物 ·9.2萬字
一段關于劉裕父子穩定江南、北伐中原的南朝往事。宋武帝劉裕三次平定國內叛亂,兩度北伐中原,令北方諸國心驚膽寒。劉宋本有機會一統中原,惜因劉裕代晉建宋而錯失最佳時機。劉裕死后,次子劉義真與太子劉義符爭權,雙雙被托孤重臣廢黜弒殺。三子劉義隆即位,韜光養晦,對內扳倒權臣,對外再度北伐。時局不利,三度北伐盡皆慘敗,國內因權臣更替,三次生出叛亂之事。劉義隆“元嘉之治”的江南,維持了三十年的太平。劉義隆慘遭弒殺,江南再度陷入混亂。
夜起聽花落 ·歷史人物 ·44.8萬字
張履祥,作為明清之際的“理學真儒”,他是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驅和“踐履篤實”的民間理學代表,在中國儒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第一,張履祥是明末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驅。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說他是“清儒中辟王學的第一個人”。第二,張履祥是清初朱子學的先導。唐鑒在《清學案小識》中將他與陸隴其(1630—1692)并列于《傳道學案》卷一,也稱之“朱子后之一人”。方東樹評價“近代真儒,惟陸清獻公及張楊園先生為得洛閩正傳。”第三,張履祥是清代民間理學的主要代表。研究張履祥對于比較清代民間理學與官方理學之間的差異具有重要意義。第四,張履祥是清初經世實學思潮之中的代表人物,對于闡明中國經世實學思潮的發展歷史具有重要意義。第五,張履祥是劉宗周(1578—1645)的重要弟子,與黃宗羲(16l0—1695)、陳確(1604—1677)并稱為蕺山門下三杰,但是三人思想差距甚大,代表了蕺山學派的三個方向的分化。第六,張履祥是清朝從祀孔廟的九人之一,于同治十年從祀孔廟,“其位次在東廡先儒孫奇逢(1584—1675)之次。”本書基于史料和地方志,講述桐鄉人張履祥的生平經歷、學術成就、生活趣聞、交游情況,述評這位儒學大家的一生,展現桐鄉濃厚的文化氛圍和張履祥腳踏實地的人格、學風。
張天杰 ·歷史人物 ·29.9萬字
再婚休夫,銳評蘇軾,痛飲高歌……原來900年前就有女人活得這么“拽”!一本書講透千古才女李清照的傳奇一生。在作者的筆下,李清照是女性一個標桿式的典范:在被男子話語權所主導的古代文壇,千百年來唯有李清照一人可與蘇辛等文壇大家媲美,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也唯有李清照敢于發表《詞論》,批評當時的詞壇大家歐陽修、王安石、蘇軾不會寫詞;在性格上,李清照豪放,愛喝酒,活得瀟灑肆意;面對婚姻,李清照更是古代少有的敢于頂著世俗異樣眼光和輿論狀告丈夫、主動離婚的女子……于是,一個敢愛敢恨、自由不羈、憂國憂民的李清照躍然于紙上。
若虛 ·歷史人物 ·9.8萬字
本書詳細介紹了劉伯溫的生平經歷和主要事跡,尤其是他在大明朝初建階段所獻諸般奇謀妙計。書中以自然流暢的寫作風格,再現了這位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的動人形象,刻畫了他懲惡揚善、足智多謀、博古通今、功勛卓著等特點。書中文字輕松、幽默、通俗易懂,注重從人性化、個性化的視角著手。讀者可從歷史人物的生命歷程中領悟到一些道理,以期在事業發展、人生成長中提供很好的幫助。
寒江獨釣 ·歷史人物 ·16.1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蒙古族英雄史詩》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金開誠 ·歷史人物 ·2.4萬字
《炎帝》敘述了炎帝輝煌燦爛的一生。文章著重敘寫了炎帝的八項偉大發明:傳授漁獵、親嘗百草、培植五谷、發明耒耜、麻桑織布、制五弦琴、作陶為器、開辟市場等,贊揚了他對中華文明的偉大貢獻。文章主體框架以基本文獻記載為參照,用小說敘事筆法,簡略介紹了這位上古人物。
賈墨冰 ·歷史人物 ·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