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任鴻雋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任鴻雋在民國年間是中國教育界、科學界一位有著重大影響的人物。本書的創新之處,一是以時間以軸,比較完整全面地梳理了任鴻雋一生的重要活動;二是探討了近代中國科學救國思潮的興起,以及任鴻雋在這一重大思潮形成過程中的作用。作者認為任鴻雋對這一思潮的形成起到了發起人和組織者的作用,并在此基礎上闡釋了任鴻雋科學救國論的思想體系。
黃翠紅 ·歷史人物 ·22.8萬字
本書描述袁枚的一生。12歲中秀才,18歲進萬松書院深造。二十一歲前鄉試、博學鴻詞預選均未過,且找不到工作。被迫借了盤纏到廣西謀生,未料到被廣西巡撫看中,特薦到北京參加直考。雖經歷一些曲折,但終于連闖鄉試、京試、殿試三關,進入翰林院,成了體制人,園了發家夢。之后袁枚做官卻感到痛苦,成了隱士卻活得瀟灑。最后成為乾隆三大家之首,弟子半天下,青山紅粉伴白頭,是性靈詩派主帥。
徐清祥 ·歷史人物 ·23.3萬字
本書分為兩部分:《梅堯臣傳》生動地描述了北宋詩人梅堯臣的身世遭際,剖析其作為宋詩“開山祖師”在詩歌創作上的特色和成就,也記載了他與當時文壇名流唱和往來的軼事趣聞。對于讀者研究梅堯臣、研究古代詩歌的發展道路均有裨益。《元好問傳》描述了文學家元好問坎坷的一生,揭示其充滿矛盾的人格特征,并對其詠嘆時代和人生的詩文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朱東潤 ·歷史人物 ·21.9萬字
本書著重研究詩性林語堂及其跨文化傳播。林語堂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在“西學東漸”的大潮中,他卻逆潮流而動,熱衷于“東學西漸”,并取得前無古人的成就,成為跨文化傳播的成功個案。作者認為,林語堂具有的詩性的人格魅力,在文化傳播中起到了決定作用。本書以林語堂的人格特征作為切入點,研究其跨文化傳播的特點,這是目前林語堂研究中的一個嶄新視角。
劉奕華 ·歷史人物 ·21.6萬字
本書試圖真實地、歷史地反映司徒雷登的一生,幫助讀者對這樣一位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做出一個評價。
郝平 ·歷史人物 ·30.4萬字
魏光燾是晚清時期一位有著較大影響的封疆大吏。本書以晚清湘軍人物魏光燾的宦跡為線索,動態跟蹤了傳主魏光燾在陜甘、新騍、云貴、兩江和福建地區的施政方針和政策,并將這一人物置于晚清這一特殊的歷史場景下,對其治理兩北和兩南以及東南地區的舉措進行全面而客觀地評價。
趙維璽 ·歷史人物 ·29.3萬字
呂劍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華縣工委書記。1930年在國民黨政府軍中從事兵運工作。后任中共西府地委書記,陜西省委統戰部副部長、部長。建國后,歷任中共寶雞地委書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委書記、常務書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一屆政協副主席,中共陜西省委書記,陜西省第四、五屆政協主席。為紀念呂劍人同志誕辰110周年,經中共陜西省委同意,由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組織編寫《呂劍人紀念文集》。呂劍人紀念文集由傳略、有關回憶、紀念文章、呂劍人同志文章、呂劍人同志講話、呂劍人同志報告、有關報道、大事年表、領導題詞和照片等組成。
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歷史人物 ·34.4萬字
陳之遴(1605-1666)屬于清初流人中極具歷史特征的一個類別——貳臣流人。本書懸置了史學和文學的現代學科分野,基于貳臣和流人這兩個特殊身份探尋了陳之遴的行為史和心態史,揭示了貳臣流人這一特定人群與社會和地理的關系。在行為史方面,本書考察了陳之遴的仕宦行為與家族、明朝及南明政權、清朝政權之間的互動關系。其中考證了海寧渤海陳氏家族地位、“楊嗣昌奪情”事件、陳祖苞案始末、陳之遴“鴆父”真相、陳之遴與黃道周的關系、陳之遴在南明弘光政權的困境、陳之遴降清始末、陳之遴在清朝屢獲超擢的歷史背景和個人政績、順治朝重要黨爭案件、黃膘李三案始末、吳良輔案始末及順治皇帝晚期的一些問題等歷史細節,也分析了順治朝內監勢力在中央權力分布圖中的異軍突起過程、“南黨”漢臣內部成員之間由于地位的頻變在交結心理和行為方面出現的微妙變化等歷史現象。在心態史方面,本書考察了陳之遴不同歷史時期的心態變遷,重點關注了陳之遴的三種生命體驗:一是流寓遼東后面對邊地生存空間對心態的強烈擠壓,其對自己的行為和心理所作出的保護性調適。二是其在明亡時、仕清初、流徙后等不同時段的興亡之感和亡國之悲所表現出的漸進性和復雜性。三是其在明亡時、仕清初、流徙后等不同時段的仕路之悔與叛明仕清這一政治倫理之間的關聯性。
劉剛 ·歷史人物 ·21.9萬字
作者耗時三年,對有限的文獻資料進行細心閱讀、分析、鑒別,又對傳主王維的全部詩文作品以及古人時賢評論、考證王維生平、思想、作品的論著進行細讀,并實地考察了王維曾經生活過的陜西藍田,帶著巨大的理解之同情,寫出了這部作品。作者將王維帶回盛唐時代,對他所處的政治環境、生活場景,他的知己好友等等,進行了生動展現,力求在時代背景中還原一個真實、傳神的王維,對他的生平境遇、行為和思想有深刻的剖析,從而對“詩佛”這一稱號進行了有力的闡釋,對王維的藝術成就、個性氣質、精神境界都進行了詩意般的呈現。
哲夫 ·歷史人物 ·25.5萬字
本書是一部全面研究蘇軾的學術論集,匯集了周裕鍇教授對這位宋代文學巨匠的深入考論、研讀隨筆、書評序跋。通過對蘇軾詩、詞、文及書畫作品的細致解讀,本書在文本細讀的基礎上深入剖析了蘇軾的思想體系與藝術觀念,展現了其獨特的文化貢獻與人格魅力。書中各篇論文均基于扎實的史料與嚴謹的學術態度,力求觀點新穎、論證充分,為蘇軾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與思路。此外,本書還探討了蘇軾的藝術人生智慧對當代文化的啟示與影響,引導讀者在理解蘇軾的同時,思考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價值與意義。對于從事蘇軾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及文化研究的學者與學生而言,本書無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與學術指南。
周裕鍇 ·歷史人物 ·25.6萬字
本書以文化學的宏觀視野對蘇軾與友人交游做個案研究,由“小細節”透視“大結構”。對象以蘇軾前輩、同輩友人為主,可以看到前輩對蘇軾思想、政治、文學、學術諸方面的深刻影響,同輩友人與其彼此因為政治立場、人生操守、文學情趣等方面因素的積極作用,交往關系日益密切。北宋時期的一些重大政治與文化事件,如“濮議”之爭、熙寧變法、元祐黨爭、西園雅集等,對他們的交往及情感變化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些交往過程,為蘇軾一生重要面向的再現,更集中呈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可謂是北宋政治與文化的集中體現。
楊勝寬 ·歷史人物 ·25萬字
《廟堂與江湖:范仲淹傳》以北宋端拱至皇祐年間發生的諸多歷史事件為線索,以范仲淹、晏殊、歐陽修、呂夷簡、韓琦、富弼等諸多著名歷史人物間的交集為視角,以《宋史》《資治通鑒》《資治通鑒長編》等史書為依據,以獨特的角度展現了北宋真宗、仁宗兩朝60余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共分為兩部。本書為第二部《憂樂人生》,主要介紹范仲淹青年時期的奮斗歷程,包括南都求學等眾多膾炙人口的故事,以及他早年的政治生活和進取,他終生引以為傲的三進三退、景祐黨爭,范仲淹在西北戰場立下的赫赫戰功,以及作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范仲淹中后期的人生。他在擔任副宰相之后厲行改革,以及改革失敗之后的晚年生活。其中有慶歷新政興起、失敗的原因分析。此外,還介紹了他以一個人的力量影響和改變一個家族的人格魅力。
滕非 ·歷史人物 ·37.4萬字
本書講述了美國華人民權運動家王清福為同胞爭取平等權利而不懈奮斗的精彩一生。19世紀末,美國經濟下滑,失業率高企,部分美國人將此歸咎于華人勞工,排華勢力逐漸抬頭,美國國會最終通過了《排華法案》。王清福為了捍衛華人權益,在美國各大報刊發表文章,四處演講,同反華人士公開辯論,積極推介中國傳統文化,糾正美國社會對華人的偏見。他是美國華人平權運動的先驅,被譽為“華人的馬丁·路德·金”。
(美)蘇思綱 ·歷史人物 ·23.1萬字
《名人傳》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的傳記代表作,由《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組成,也稱“巨人三傳”。貝多芬作為音樂家,醫生備受耳疾的折磨,卻能與命運斗爭,譜出傳世樂曲歌頌歡樂;米開朗基羅是文藝復興最后的巨星,舍棄歡樂與榮耀,甚至舍棄自由,只為了實現心中的藝術;托爾斯泰被稱為俄羅斯的偉大心魄,他的文學巨著為世人所熟知,他的思想影響全世界。
(法)羅曼·羅蘭 ·歷史人物 ·23.7萬字
綜觀梁氏一生,從對歷史發展的影響說,他在戊戌前后的十年和晚年從事著述是主要的。他是近代維新派的領袖人物,又是一位啟蒙思想家和近代學術文化的開拓者。從1918年起,是梁啟超專心從事著述的十年。1918年他即奮力著《中國通史》,因用功過度致吐血數次。1919年,他在歐洲考察了一年。1920年初回國后,集中力量從事著述和講學,以近代觀點寫下了大量論著,著名的有《清代學術概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歷史研究法》及其《補編》《墨子學案》《先秦政治思想史》《儒家哲學》《中國文化史;社會組織篇》《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古書真偽及其年代》《要籍解題及其讀法》等。本書的研究方法是把梁氏的史學成就分為前期(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和后期(晚年著述)兩個階段,以求更清晰地顯示他思想和學術演進的脈絡;以分析代表性論著為主,并與其他成果結合論述,力求揭示他作為杰出史家具有深刻意義的貢獻。
陳其泰 ·歷史人物 ·22.3萬字
作者一直從事中華古籍整理研究工作,通過對古籍標點校勘、文稿審校,以及撰寫詩書畫印等文學藝術方面的著述,為撰寫《鄭板橋評傳》奠定基礎。作者有數十年購買收集的數千冊近萬卷藏書作為資料支撐,以周積寅《鄭板橋年譜》為主要線索,參考上海古籍版《鄭板橋集》、卞孝萱《鄭板橋全集》(增補本)以及眾多相關資料,對鄭板橋研究相關文獻資料中的若干謬誤加以匡正,全方位、多視角、立體地展現鄭板橋的生平行跡、心路歷程和藝術成就,更加真實地還原鄭板橋的本來面目。
鄢敬新 ·歷史人物 ·34.9萬字
人們心中有三個李白:一個是歷史記載中的李白,一個是傳說故事中的李白,一個是李白自己詩歌中所表現出來的李白。本書通過大量的歷史文獻考證、傳說故事辨析和李白詩文賞析三個方面,詳細講述了李白的身世之謎、少年求學、各地交游、婚姻、仕途多舛、退隱、蒙冤以及終老當涂等完整一生的傳奇經歷,對李白的身世及其生平際遇、詩歌成就、作品背景和時代背景進行了翔實的敘述和客觀的評價,向讀者展現出一個近似于歷史真實的、生動的李白形象。同時,通過對李白詩歌作品的解讀,展現了李白被尊為“詩仙”以及唐代浪漫主義詩歌第一人所創造的詩歌高峰和偉大成就。
葛景春 ·歷史人物 ·21.2萬字
貝多芬激勵人心的樂章,是他“用痛苦換來的歡樂”;米開朗琪羅留給后世的不朽杰作,是他一生血淚的凝聚;托爾斯泰在小說里描述的萬千生靈,是他對真理的痛苦求索……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斗。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上去頂禮,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將充滿戰斗的勇氣!本書為傅雷經典譯本,并特邀中學語文名師,編寫中考學習手冊!通過名師閱讀指導、七大考點解讀、近年中考真題解析、中考模擬訓練、傳記寫作演練,帶你掌握傳記閱讀核心方法,拿下中考傳記閱讀全部考點,徹底學好人物傳記!
(法)羅曼·羅蘭 ·歷史人物 ·22.7萬字
陳子昂生活在唐王朝處于武則天掌權的大變革時期,是初唐詩歌革新的重要代表,其剛健的詩風,徹底肅清了齊梁詩歌中綺靡纖弱的習氣,對盛唐詩人張九齡、李白、杜甫等產生了深遠影響,被贊譽為“唐詩之祖”。《陳子昂傳》作者緊扣當時特殊的社會環境和文化生態,充分運用想象空間,如講故事般展現陳子昂在政治、文學、生活上的軌跡,用豐富的知識儲備,推動情節一步步深入,最后達到巔峰——《登幽州臺歌》的吟唱出世,全面而又鮮明地呈現出陳子昂的精神風貌、藝術追求和人生抱負。
吳因易 ·歷史人物 ·27.6萬字
林紓是近代文學家、翻譯家,尤以翻譯聞名于世,近現代文學巨匠魯迅、周作人等都曾癡迷于林譯小說。林紓之為譯界奇人,在于他本人不懂外語,是由合作者口譯、他落筆成典雅的文言譯文,以小仲馬《巴黎茶花女遺事》一炮打響后,一生共譯180余部西洋小說,其中許多是世界名著,如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德》、托爾斯泰《恨縷情絲》、塞萬提斯《魔俠傳》、司各特《撒克遜劫后英雄略》、迪福《魯濱遜漂流記》等。這些西洋小說向中國民眾展示了豐富的西方文化,開拓了人們的視野,也確立了林紓是中國近代文壇開山祖師及譯界泰斗的地位。林紓早年是維新派,民國以后對盡廢古文不滿,雖遭新文化運動很多人物猛烈攻擊而不悔。他以翻譯為生計,以桐城派古文創作為性命,因其頑固保守,不合時宜,他的貢獻和地位并未得到公允的對待。本書以林紓生平為線索,用文學筆法講述了林紓一生的豐富經歷,力圖還林紓真面目,并還他應得的歷史地位。
顧艷 ·歷史人物 ·26.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