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寫于1937年,是李長之的代表作,以李白的游歷生活為經,以李白的道教信仰和狂人精神為緯,深入體察“超人”李白的充溢的生命力以及內心之痛苦,解析其詩歌中的豪氣和清真風格的形成。作者以“生命和生活”概括李白的本質,認為詩人對命運的抗爭集中在希望保留住現世上,而其痛苦之源卻是現世的終歸無法保留。作者以銳利的觀察,輔以設身處地的理解,刻畫出鮮活靈動的李白形象。附錄增加作者寫于1951年的《李白》,相得益彰,是了解李白的必讀書。
李長之 ·歷史人物 ·9.7萬字
《名人傳》羅曼·羅蘭的代表作。由《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他們都是人類歷史上極富天才而建功至偉的的人物。作者把握這三位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他們在坎坷、困頓的人生征途上歷盡苦難而不改初衷的心路歷程,凸現他們崇高的人格、博愛的情感和廣闊的胸襟,描寫了處于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三位偉大藝術家的精神力量和心靈之美!
(法)羅曼·羅蘭 ·人物合集 ·17.9萬字
他個性鮮明,是一個瘋瘋癲癲的怪人,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有傲癖的窮書生、大才子、佛教信徒,一個狗肉饕餮家、愛神的幸運兒,一個學歷過硬的七品“父母官”、酒徒,一個創新的篆刻家、“假畫”制造者,一個不討上司歡心的“糊涂”人、詩人,一個民間曲藝作家、大書法家、大畫家,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與當局不合作的狂人,一個蘭、竹、石的苦戀者。一個多面性天才的人物,一個永遠魅力四射的靈魂。皓首窮經為一人,三百年前舊板橋。本書作者花費三十多年時間對鄭板橋進行研究,將鄭板橋行蹤的考證探討和對詩、書、畫的分析研究結合起來,從他的生平活動中探索其作品的寓意,同時又通過對具體作品的剖析來鉤稽他的蹤跡。本書圖文并茂,文采飛揚,學術價值與文學修養兼備,歷史考據與個人心得并存,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時代格局與藝術天才人生的一次雅致的探索。
陳書良 ·畫傳 ·10.3萬字
《如果種子不死》是紀德的自傳,分為上下兩卷。上卷講述了他的童年及求學經歷,以及對表姐朦朧的愛意;下卷記錄了他的阿爾及利亞之行,在充滿異域阿拉伯情調的陌生土地上,他巧遇了王爾德,開始對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法)紀德 ·自傳 ·18.5萬字
當采訪看似順利地進行時,樹木希林突然拿出一張照片,那是她前幾天才到醫院拍攝的斷層掃描,上面布滿驚人的黑點,癌細胞蔓延到了她的全身。時日無多的她,嚴肅地對采訪者說:“現在就來聊聊,我今天最想說的話吧!”站在生死邊緣,把人生最后一次訪談當作遺言,關于樹木希林,一切由她親口述說……特別收錄樹木希林女兒內田也哉子首次談及母親臨終的日子、追憶母親與眾不同的家庭觀及育兒觀。這本書并非全是佳話,也還原樹木希林珍貴的不完美,那些不為人知的、自私的、怪異的、不合時宜的,終于坦誠相見,走沒人敢走的路,她終究徹底地活出了自己。
(日)樹木希林 ·自傳 ·8.3萬字
呂不韋是戰國末年衛國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在秦國統一六國的歷史舞臺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主持編纂了《呂氏春秋》,匯合了先秦諸子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史稱“雜家”。他也是中華文明中傳承悠久的商賈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書主要講述了呂不韋以一介商賈之身,憑借著過人的眼光和游說能力,幫助質子異人返回秦國并登上王位,從而封侯拜相、權傾天下,卻最終飲鴆自盡的傳奇人生。這部傳記兼具史實還原與可讀性,對發掘和弘揚中華商業文化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林劍鳴 ·歷史人物 ·18.4萬字
十年前他參與制作的節目,曾經一票難求,甚至在黃牛黨的運作下曾賣出600多張假票,比《乘風破浪的姐姐》還要火爆,他們是怎么從無到有進行制作的呢?背后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許戈輝說,他是女主持人最愿意合作的制作人;阿憶說,他善于靈動思索,常常一針見血;春妮說,他的真誠、質樸、偶爾的狡黠,很有趣。阿憶為本書作序,冷淞、許戈輝、春妮、關正文、李曉東、孫茜、海陽等傾力推薦。與白巖松、水均益等精英媒體人的密切合作、近距離觀察,為我們展示生活中他們可愛的、鮮為人知的另一面。有志投身于電視業、媒體業發展的年輕人,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如何巧妙避開職場雷區?見解獨到的前北大客座教授薛寶海老師,有話說。從北漂電視人,到第一代網評人,到成熟的電視策劃人,再到大學客座教授,薛寶海的人生像漂浮在電視時代大洪流中的一葉扁舟,歷經風浪,跌蕩起伏。作為二十年電視事業盛衰興亡的參與者和見證者,薛寶海用他的青春、熱愛和執著,與電視時代同聲共鳴。
薛寶海 ·自傳 ·11.2萬字
第一輯是對自1983年以來《縱橫》所收文章進行碎片化整理,匯集了反映我國文化發展、薪火相傳的精彩文章。《國粹擷芳》主要收錄了自清末以來,京劇藝術出現的歷代大家的藝術人生故事。
劉未鳴 劉劍主編 ·藝術家 ·17.5萬字
第一輯是對自1983年以來《縱橫》所收文章進行碎片化整理,匯集了反映我國文化發展、薪火相傳的精彩文章。《藝者匠心》主要收錄了自清末起的書畫、雕塑、手工藝等藝術類的大師們的藝術經歷。
劉未鳴 劉劍主編 ·藝術家 ·14.7萬字
1916年的冬天,蔡元培踏著風雪走進北京大學,把“愛國不忘讀書,讀書不忘愛國”的思想鐫刻進中國教育史,更把心系國家、教育救國的理念寫進歷史。本書將蔡元培關于教育、關于愛國的“說”,與諸如梁漱溟、顧頡剛對他人生經歷的“憶”相結合,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蔡元培的教育宏業,又從日常點滴中展現他的不凡人生。
蔡元培等 ·教育家 ·12.6萬字
第一輯是對自1983年以來《縱橫》所收文章進行碎片化整理,匯集了反映我國文化發展、薪火相傳的精彩文章。本書記錄了文人筆墨背后的故事。他們或以筆為刀、控訴黑暗,或不隨流俗、特立獨行,或溫情脈脈、思索人生。閱讀大師文字,記錄大師背影,感受文人的風骨與品格。
劉未鳴 劉劍主編 ·文學家 ·11.2萬字
勞動模范是社會主義國家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思想的優秀代表,是最美麗的勞動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中華全國總工會協助黨和政府成功地組織召開了十五次全國勞模大會和多次全國勞模表彰活動。遼寧省接受表彰的全國勞模達1400多人次,涌現出諸多享譽全國的勞動模范。本書對遼寧不同歷史時期的勞模人物史料進行深入挖掘和系統梳理,讓人們銘記他們的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
田鵬穎 金鐘哲 ·人物合集 ·14.8萬字
本書收錄了《居里夫人自傳》和《皮埃爾·居里傳》兩部傳記。前者是居里夫人留下的唯一人生自述,真實再現了她憑借對科學的熱愛和執著,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最終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生歷程。后者是居里夫人為丈夫撰寫的傳記,通過居里夫人的記述、兩人的書信和日記、他人的評價等多個角度展現了皮埃爾·居里高尚的人格魅力。
瑪麗·居里 ·自傳 ·9.7萬字
本書是恩古吉自傳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則寫到作者上中學為止),講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作者在肯尼亞一所英國人管理的精英中學的四年生活。與此同時,他的哥哥正在反英殖民主義的武裝游擊隊里浴血奮戰。雙重視角的敘述增加了自傳的復雜性和豐富性,也是對殖民主義統治下的非洲最深刻的描述。
(肯尼亞)恩古吉·瓦·提安哥 ·自傳 ·10.8萬字
張愛玲,理解生活的深刻,動蕩的人生染著輕盈的落寞,是一個可以與世界“頂級”小說家比肩的傳奇作家。本書通過對張愛玲的家庭背景、個人成長過程、每個階段的作品、交往的朋友等方面的描寫,講述了她隱藏在微笑背后的孤獨,以此鼓勵當下的年輕人勇于面對人生的孤獨與悲傷,找準自己的人生定位,并堅定地走下去。
朱云喬 ·女性人物 ·10.8萬字
追夢人三毛,一生都在追逐的路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演繹自由與灑脫,精彩與浪漫。她從未被現實圍困,將生活的困境當成肥沃的土壤,堅韌、勇敢地追逐夢想。本書通過對三毛的童年、初戀、與荷西的愛情等人生故事的描寫,鼓勵當下的年輕人要勇于追夢,敢于面對人生的艱難坎坷。
朱云喬 ·女性人物 ·10.5萬字
陸小曼生性靈動聰慧,一身才華,能詩能畫。她追逐浪漫,奈何命途坎坷,備受爭議,但從不辯解。本書通過對陸小曼的才學、愛好,與徐志摩的愛情故事等方面的描寫,贊嘆了她面對現實的重重考驗,依然向著愛與自由而活的勇氣,以此鼓勵當下的年輕人在陸小曼的人生故事中汲取堅韌的人生力量,笑對人生,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朱云喬 ·女性人物 ·8.8萬字
林徽因笑容如水,眼神鏗鏘,有著樹的風骨,花的姿態,是清雅靈動的才女佳人。她自由獨立,不慌不忙地堅強,清醒地面對人生的各種選擇,一生都在做自己。本書通過對林徽因的成長歷程、愛情、文學創作與建筑事業等方面的描寫,意在啟發當下的年輕人忠實于真正的自我,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朱云喬 ·女性人物 ·9.4萬字
昆德拉人生拼圖版,首次全面披露昆德拉人生足跡。米蘭·昆德拉是世界上讀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也是一個成功隱身的作家。三十七年以來,由于一直拒絕在媒體上露面,他從公共視野中消失了。泳池邊阿涅絲的手勢,卡列寧的微笑……他筆下的人物讓讀者難以忘懷,而他本人卻成了一個幽靈作家。他為自己的生活以及與他的經歷有牽連的百年歷史貼上了封條。本書作者阿麗亞娜·舍曼從二十歲起,就渴望能與《玩笑》的作者昆德拉相遇。為了追尋昆德拉的足跡,她一直走在尋找米蘭·昆德拉的道路上,從東歐到西歐、從布拉格到雷恩、從科西嘉到美麗島往返穿行。她結識了昆德拉的夫人薇拉,與她一起追憶作家的往昔歲月。她采訪過知名出版商、電影人、電視主播,憑吊過遇害的作曲家和鋼琴家,接觸過年邁的持不同政見者和金盆洗手的間諜特工,也聆聽過德斯諾斯和阿波利奈爾的詩篇……她通過作品閱讀昆德拉的人生,又通過小說家的人生去解讀他的作品,而這樣的作品和人生,經過幾許翻譯迷失,從此分裂在兩個祖國之間。
(法)阿麗亞娜·舍曼 ·文學家 ·3.9萬字
《沈從文評傳》英文版初版于1972年由美國紐約傳文出版社出版。作者聶華苓是知名的華裔女作家,在華語文學世界擁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在《沈從文評傳》中,作者不僅介紹了沈從文的生平及其所處的時代,講述了沈從文從士兵到作家、藝術史家的人生歷程,而且還從美學與藝術性的角度,論述了沈從文及其作品對中國文學的獨特貢獻,對沈從文作品的現代主題、風格和意象進行了評論與分析,旨在幫助讀者讀懂這位在現代中國文學史上具有深遠影響,至今仍備受推崇的文學大師。
(美)聶華苓 ·文學家 ·9.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