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國文學史上的傳奇,民國世界的臨水照花人,她終其一生,橫空出世地來,旁若無人地活,聽天由命地走。她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這一生,她說過許多的話,有些被時光淡忘,模糊不清,唯獨這句,清醒明透,不離不舍。離世的那一天,她穿著一件赭紅色旗袍,這是她留給世人唯一的念想。她,就是民國奇女子張愛玲。
白落梅 ·女性人物 ·11.2萬字
以流暢自然的文字記敘一代才女林徽因的傳奇一生,并配以數十幅精美珍貴的歷史照片,圖文并茂地講述既是建筑家又是詩人的“第一才女”林徽因的一生,感受這位美貌與智慧并重的才女的精彩人生。
林南 ·女性人物 ·11.2萬字
李嘉誠是全世界華人商海揚帆的成功典范,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偶像。越來越多的人在探究他成功的原因。李嘉誠的成功是否能被復制?從沒有知識,沒有金錢的下層窮苦孩子他是如何成長為擁有龐大資產的華人首富?閱讀完本書,相信你會得出自己的結論?!独罴握\傳》以時間為軸,用大量詳實的資料描繪李嘉誠的成功之路,從他出生、童年、逃難香港,到做塑料花起家、1979年成功取得和記黃埔控制權、建立地產王國;再到介入衛星電視及電訊領域,以詳盡的資料展現了李嘉誠具有傳奇色彩的一生。
白妍編著 ·財經人物 ·11.2萬字
本書稿以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為背景,以廣闊的視野和靈動的筆觸,描繪了中山五桂山兒女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歌頌了老戰士們的革命情懷與人性光輝,再現了從老區百姓、普通士兵到開國將軍的系列形象,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也可作為對青少年讀者進行紅色教育的輔助讀物。全書共約20萬字,插圖200多張。
曲辰 ·人物合集 ·11.2萬字
卡斯特羅是古巴社會主義革命的創始人,也是上世紀影響了世界政治格局的一位領袖人物。又因為古巴同中國同屬于少數的社會主義陣營,卡斯特羅本人即使在國內也還是有很大的一批“粉絲”。本書正是由駐古巴大使夫婦創作,首次披露了大使夫婦二人與卡斯特羅的交往及卡斯特羅本人的趣事。讀者所了解的卡斯特羅都是傳記上的卡斯特羅,而不是生活中的為人朋友、為人父母、為人兄長的卡斯特羅。這是一本走進卡斯特羅的好書。
趙榮憲 楊錫軍 ·領袖首腦 ·11.2萬字
他是“QQ之父”,他也是“山寨教父”。精于模仿加適度創新,成就了馬化騰網絡帝國的商業奇跡。打工族如何華麗轉身成功創業?馬化騰給出了一個近乎標準的答案。閱讀馬化騰,更能學到“具有中國特色”的商業智慧。
邵瑞鵬 ·財經人物 ·11.2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幸福成長的童年、生于釀酒世家、肩負特殊的使命、受到良好的家教、飽嘗戰爭的痛苦、生活在戰爭年代、供職于海軍科技處、提心吊膽地工作、清理戰爭的廢墟、參與處理戰后事宜、踏上創業之路、正式從學校離職、生產磁帶錄音機、推廣磁帶錄音機、維權的漫長之路、發現各國文化差異等內容。
李勇編著 ·財經人物 ·11.2萬字
尼古拉·特斯拉,這位天賦異稟的科學巨匠被西方科學界譽為與達·芬奇比肩的偉大科學家。他親筆撰寫了自己傳奇的一生。特斯拉親自揭秘了多項偉大發明的產生過程與背后的心路歷程,以少年生活為始,至對世界和平的展望收尾,將自己傳奇的一生客觀而深刻地展示在廣大讀者面前,更是親自揭秘了流傳已久的與愛迪生之間的針鋒相對、愛恨情仇背后的真相。全書縱覽尼古拉·特斯拉的一生,在他的文字下,我們能夠見到一位具有強烈歷史責任感的發明家、科學家。他的一切努力和發明都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維護世界和平。
(美)尼古拉·特斯拉 ·科學家 ·11.2萬字
王方定(1928—),祖籍四川自貢,放射化學家。1928年12月21日,他出生于遼寧沈陽的。父母均出自名門望族。1953年8月畢業于四川化工學院化學工程系,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53—1955年,為從國產鈾礦中提出的鈾的凈化做了基礎性研究工作。1958—1978年,王方定被調至正在組建的二機部九院,負責研制核武器的放射化學工作。1960—1963年,作為組長,完成點火中子源的研制,被多次用作核彈的核點火部件。在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獎“原子彈的突破及武器化”項目中,王方定因是本部件的主要參加者,被名列入該獎的光榮冊。與本項目有關的研究工作獲兩項全國科學大會獎。1964—1978年,開展核武器試驗中的放射化學診斷工作包括裂變當量、中子、聚變當量、引爆氫彈用原子彈爆炸當量、氫彈中總裂變當量、用氣體裂變產物測定核爆炸的裂變當量以及爆炸取樣回收系數的測定。先后用于十余次核爆炸試驗的診斷中,為完成這些測定需要對約60種核素進行分析測量。王方定作為發明人,“快速測定裂變燃耗的氣體裂片法”1987年獲國家發明三等獎;“裂變燃耗放射化學診斷方法”1989年獲國家發明二等獎。1979—1989年,王方定被調回原子能院,主要開展了裂變產物的化學行為研究、裂變產物的化學狀態與生成方式間的關系、自發裂變電荷分布研究等科研工作。王方定還進行了核化學的學科方向性的調研工作,結合聚變核燃料及聚變過程中高能中子、帶電粒子核反應,在國內首先提出了聚變化學的研究方向。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本書是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的一種,對傳主一生的學術成長、學術成就、學術貢獻進行了全方位的采集整理,對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史的研究、近現代科技史的研究和國家科技政策及科技戰略均有較大的參考研究價值。
時春麗 ·科學家 ·11.2萬字
本書以文為經,以圖為緯,經緯交織,圖文互補,以豐富確鑿的史實、完整合理的結構、簡潔流暢的表述和生動活潑的形式,向廣大讀者講述了列寧的故事,回溯列寧從事斗爭的崢嶸歲月,回到列寧主義如日初升的地方,去真切地了解和感悟這位革命導師的實踐經歷、理論成就和精神境界。本書共有九個篇章及列寧生平大事年表,以時間為序全面而立體地展現了列寧奮斗而不平凡的一生,他不僅是工人階級和勞苦大眾的偉大引路人,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繼承者、發揚者和踐行者,更是擁有堅強信念、頑強意志、淳厚品性、高潔情懷的無產階級戰士。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不僅了解列寧一生的全貌,更能從細節中感悟這位革命家的崇高風范。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政治人物 ·11.2萬字
破碎的愿望梗塞我的呼吸,傷禽似的震悸著他的羽翼;白骨放射著赤色的火焰——卻燒不盡生前的戀與怨。1922年前后,對于日后在詩壇上負有盛名的徐志摩來說,是一個痛苦的年代。其時,他正被“一份深刻的憂郁占定”,處于種不可解脫的感情纏繞中。他是于1918年8月離開北京大學,轉而到國外留學的。
石地 ·文學家 ·11.2萬字
本書是袁文伯傳記,采集工程叢書的一種,傳主袁文伯,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12年3月出生,1937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歷任浙江省立英士大學講師、國立北洋工學院講師、國立英士大學(1950年并入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副教授、之江大學副教授。1951起,任中國礦業大學教授、材料力學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結構力學、礦業工程力學、結構工程、巖土工程等方面的教學、科研和指導研究生等工作。1990年獲國家教委頒發的從事高校科技工作40年成績顯著《榮譽證書》,發表學術論文44篇。
劉曉君 ·科學家 ·11.2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具備經商天賦、身居沒落的家境、輟學外出謀生、逐漸培養經商才能、初露才華、艱辛創業之路、創偉業的雄心、產品打入東京市場、競爭換來樂趣、擴大生產規模、成功研制出電池燈、與代理店簽訂協議、重視人才吸納能人等內容。
李樂編著 ·財經人物 ·11.2萬字
伊夫·克萊因(YvesKlein)是新現實主義藝術的推動者,被視為波普藝術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重塑了抽象繪畫,為表演藝術創造了新的視野,利用物品、身體等材料,成為跨領域的先驅。他通過創造藝術概念和文化事件,為自己樹立一個個迥異的公開身份,從而形成一種新的方法來傳達其精神啟蒙。1957年,他展出了八幅同樣大小、涂滿合成樹脂混合藍色色料的畫板,從此“國際克萊因藍”正式亮相于世人眼前。本書揭示了克萊因那短暫卻炙熱的一生如何與他的一系列藝術實踐相聯系,通過研究其藝術影響力和參與其中的多方面的藝術生涯,來表現他的獨一無二又備受爭議的才華,呈現出二戰后最激進的藝術家之一、當代藝術實踐的標志性人物的形象。
(英)努特·巴奈 ·藝術家 ·11.1萬字
本書是作者對父母這對老戰士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經歷的描述,通過親歷、收集、整理、書寫、訪談、制作的相關文字、圖片、史料等等,展示了他們那一輩老戰士走過的歲月、堅定的信仰、堅守的初心、永葆的本色的崇高思想品質和精神境界,講述了幾十年來,這對老戰士不忘初心,始終堅定地忠誠于革命理想與信念;堅守革命戰士的職守、思想、品質;堅守共產黨員艱苦奮斗、淡泊名利、吃苦在先的戰士本色;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無私地為人民奉獻著心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何麗 ·軍事人物 ·11.1萬字
《魯迅回憶錄》是許廣平對于魯迅的思想、工作、生活各方面的追憶與記述。魯迅從革命民主主義者走向偉大的共產主義者,經歷了一段艱苦奮斗的道路。作者從幾個方面真切地反映了這條道路,敘述了魯迅先生早年的讀書生活,十月革命和蘇聯文學對他的影響,反抗軍閥的黑暗統治,以及如何通過現實的階級斗爭最后認識到“唯有新興的無產者才有將來”。同時也談到了魯迅先生和瞿秋白同志親密愉快的會見,與作者共同向往蘇聯的熾熱心情等。通過這些敘述,可以看到魯迅先生——這位“五四”以后,我國文化新軍的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的強烈的戰斗精神。
許廣平 ·歷史人物 ·11.1萬字
本套叢書為了體現內容的系統性和資料的翔實性,參考和借鑒了國內外的大量資料和許多版本,在此向所有辛勤付出的人們表示衷心謝意。但仍難免出現掛一漏萬或錯誤疏忽,懇請讀者批評指正,以利于我們修正。我們相信廣大讀者通過閱讀這些世界名人的成長與成功故事,領略他們的人生追求與思想力量,一定會受到多方面的啟迪和教益,進而更好地把握自我成長的關鍵,直至開創自己的成功人生!
劉明山編著 ·藝術家 ·11.1萬字
達爾文從未忘記小時候父親對他的呵斥:“你整天不是打獵、養狗,就是抓老鼠,你這樣會讓自己和全家人都丟臉的。”達爾文雖出生于名門世家,但童年的他并未對學習產生興趣,他學過醫,當過鄉村牧師,曾想歸隱山野輕松度日。直到22歲時,達爾文登上“貝格爾號”,開始了一次環球航海探險旅行,才真正激起了他對科學的興趣,這才有了博物學家達爾文。人類與大自然的聯系越來越少,孩子們花在大自然中的時間也越來越少。閱讀達爾文,有助于我們了解自己在這個星球上的位置。達爾文帶給我們的重要的洞見之一,就是所有的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我們人類也只是生命之樹上的一根枝條。人們通常認為,要體驗大自然,你就得到遙遠的熱帶雨林去。但其實,大自然就在你我身邊,就在我們的公園、花圃和當地的自然保護區里。興趣是好的老師。達爾文對大自然一往情深,大自然正是他的靈感之源。正是由于這種對自然的深情,才有了他后來的發現。他與自然的關系,為他帶來了巨大的歡樂,也是其知識和理解的不竭源泉。也許這就是達爾文教給我們的重要的一件事:睜大眼睛,敞開心扉,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奇妙,不要停止發問。
(丹麥)漢娜·斯特拉格 ·綜合 ·11.1萬字
在家人的眼里,他,一個忠厚樸實卻又聰明絕頂之人,毅然決然地參與了我國核研究工作;他,一個默默無聞卻又是絕佳的科研領軍之人,戈壁的風沙吹散了他的姓與名;他是黨最忠心的兒子,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國難當前,方顯英雄本色!為了一個堅定的信念,他面對重重困難,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站在選擇面前,他毫不猶豫,用他的話說:“我的生命就獻給未來的工作了。做好了這件事,我這一生就過得很有意義,就是為它死了也值得?!?/p>
許鹿希 ·科學家 ·11.1萬字
二十文章驚海內,一輪圓月耀天心。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他最早將西方油畫、鋼琴、音樂等引入國內,且以擅書法、工詩詞、通丹青、達音律、精金石、善演藝而聞名于世。他還是中國話劇運動的先驅、中國話劇的奠基人。他在中國美術史、音樂史和話劇史上都開辟了一個新紀元,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培養了不少藝術人才,許多著名音樂家、美術家皆得其親傳,如著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皆出自其門。這樣一位藝術修為全面的藝術家,在歷盡繁華之后,毅然皈依佛門,從此不問凡塵,立志埋名,不務名逐利,甘于澹泊,枯守孤寂,過起了參禪悟道的僧侶生活。
李世化 ·宗教人物 ·11.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