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奧斯曼之影:塞利姆的土耳其帝國與現代世界的形成

1453年,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軍攻陷君士坦丁堡,千年東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震動。隨后半個世紀,奧斯曼人繼續擴張。到了16世紀初,雖然擴張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奧斯曼仍是一個以巴爾干和安納托利亞為主體的中等國家,直到它迎來了第九任蘇丹:塞利姆一世(1470—1520)。塞利姆是穆罕默德二世的孫子。作為非長子的他本與蘇丹大位無緣。然而,由于哥哥與父親反目,他借機通過政變成為蘇丹。登上大位的塞利姆發動了三次東征。查爾迪蘭戰役,塞利姆擊敗了勢頭正盛的波斯薩法維王朝的開國君主伊斯瑪儀,壓制了薩法維的上升勢頭,也拉開了伊斯蘭教內部遜尼派和什葉派持續斗爭的序幕。達比克草原戰役,塞利姆一天便擊潰了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的軍隊,馬穆魯克蘇丹陣亡,阿勒頗、大馬士革和耶路撒冷等名城相繼落入塞利姆手中。賴丹尼耶之戰,塞利姆不到一個小時便再次大敗馬穆魯克軍隊。不久,塞利姆在馬穆魯克首都開羅稱哈里發,確立了在伊斯蘭世界的至尊地位。短短不到4年,奧斯曼帝國就在塞利姆的領導下崛起為橫跨歐亞非三洲的世界帝國。塞利姆不僅重塑了奧斯曼帝國和中東的政治生態,在他帶領下蒸蒸日上的帝國還將影響輻射到了全球。帝國對東西方商路的壟斷,導致哥倫布等人冒險穿越大西洋,最終發現了新大陸。而殖民美洲的歐洲人也用他們在舊大陸與奧斯曼人打交道的方式,與印第安人打交道,從而引發了新大陸的一系列沖突。同時,帝國的擴張也給歐洲帶來了巨大壓迫感,一些歐洲人將歐洲相較于奧斯曼的劣勢歸因為道德墮落,主流信仰遭到挑戰。因此,倘若忽略奧斯曼帝國的作用,我們就無法完整地理解大航海時代和現代早期的世界。本書既是一部關于塞利姆的傳記,充斥著手足相殘、父子反目、諸子奪嫡等權斗故事,以及塞利姆的赫赫戰功;也是一部擺脫歐洲中心主義,以奧斯曼帝國為中心,描繪1470—1520年全球歷史的創新之作,強調了奧斯曼帝國在大航海、宗教改革等重大事件背后的作用,補全了我們對現代世界起源的認知圖景。“奧斯曼之影”與“真主之影”永遠投在了世界上。

(美)阿蘭·米哈伊爾 ·世界史 ·26.8萬字

氣候變遷與文明興衰

掌握了尼羅河一年一度洪水規律的古埃及人建立了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而公元前2200年開始的大旱則導致埃及陷入四分五裂的中王國時期;公元前200年之后三百余年的溫和氣候催生了羅馬帝國,而歐亞大草原的大旱則喚出了可怕的“上帝之鞭”匈人戰士,使帝國一蹶不振;高棉王朝修筑完善的灌溉系統利用豐沛的雨水,但過度的開墾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洪水的肆虐最終使宏偉壯麗的吳哥窟被人遺忘;“小冰期”使西班牙對北美的殖民嚴重受挫,但荷蘭的商船則利用此時更強的東風獲得了優勢,成為促成“荷蘭黃金時代”的一個因素。最近幾十年古氣候學的迅速發展,使科學家們獲得了望向遠古的望遠鏡,通過對深海巖芯、極地冰芯、洞穴沉積物、樹木年輪的研究,我們可以推測古人曾經生活的環境,許多歷史學問題也因此獲得了氣候方面的新解釋。現在我們知道,我們人類這個物種經歷了許多氣候不穩定的時期,努力適應環境并積累了諸多輝煌的文明成果,但也有一些強盛的文明已經被氣候變遷引發的瘟疫、冰川融化和干旱所摧毀。本書是關于氣候與文明之間關系的歷史。作者巧妙結合氣候史與文明發展史,并綜合了氣象學、人類學、考古學、生態學等多方面的知識,重新建構了從末次盛冰期直至今天全球化時代的3萬年人類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中,人類積累了許多應對氣候變化的經驗和教訓。200年以來,人類的行為已經能夠對氣候產生顯著影響——科學研究已經證明化石燃料的使用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但氣候變化帶來的巨大威脅卻還是令我們難以應付。盡管在本書論及的三萬年間,整個世界已經發生了滄桑巨變,但對于人類誕生以來的歷史而言,這并不算是很長的一個時期。我們與古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并無多少區別,因而,古人應對氣候變化的成敗經歷仍然足資借鑒。如今,全球變暖帶來的種種災難——海平面上升、嚴重干旱、極端高溫、頻繁的洪水等,是擺在人類面前的巨大挑戰。歷史告訴我們,只有充分未雨綢繆,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并能團結合作的社會,才更容易渡過氣候危機。未來人類的命運如何,將直接取決于人類社會當下的行動。

(英)布萊恩·費根 納迪亞·杜拉尼 ·世界史 ·21.3萬字

帝國基業:從史前到金雀花王朝(英格蘭史六部曲1)

“英格蘭史六部曲”是歷史作家彼得·阿克羅伊德的代表作品,包含《帝國基業》《都鐸王朝》《叛亂年代》《革命世紀》《君臨天下》《革故鼎新》共六卷。它以恢弘的筆觸書寫出這個傳奇國家所經歷的歷史進程:這個曾經封閉的島國,如何借助宗教改革、議會制度、技術與思想的革命,以及貿易與殖民擴張,一步步成為一個領土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國;以及在帝國衰微的今天,它又如何重新在戰后的新秩序中定位自己,并且繼續影響著世界。阿克羅伊德的寫作傳達出他對這個曾在人類文明中居于頂點的國家的深刻眷戀,既鑄就了一部大國崛起的奮斗史和創新史,也成就了一部輝煌的民族史詩。《帝國基業》是阿克羅伊德“英格蘭史六部曲”首卷,涵蓋了從英倫文明初始到金雀花王朝隕落的漫長歷史時期。本卷既論及史前巨石陣,羅馬統治,盎格魯、撒克遜和朱特等部落的入侵與征服,英格蘭王國的建立、諾曼征服、玫瑰戰爭和中世紀諸王的統治等政治與軍事的歷史,也探究了英格蘭民族的源起,宗教與精神的生活,習慣法的形成、議會制的創立和《大憲章》的簽訂等文化與制度的歷史。大英帝國正是通過這一時期的人民生活、政治事件和制度革新,為其興盛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英)彼得·阿克羅伊德 ·世界史 ·29.6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水县| 揭西县| 渑池县| 邓州市| 广丰县| 九龙城区| 大关县| 鹰潭市| 乃东县| 广平县| 桂平市| 郎溪县| 荣昌县| 林口县| 云梦县| 武定县| 鄂温| 珲春市| 那坡县| 金山区| 崇义县| 德昌县| 绿春县| 布拖县| 沙坪坝区| 高台县| 喀喇沁旗| 宝丰县| 中牟县| 邵东县| 百色市| 耒阳市| 三江| 隆昌县| 行唐县| 麟游县| 津市市| 寻乌县| 两当县| 会同县|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