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日本著名作家古市憲壽作品,和漫畫書一樣爆笑連連。輕松掌握98段日本史經典內容,1小時變身日本史達人。這是一本不用記憶任何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就能看懂的日本史。書中將日本史用8種方式,即通史、農耕史、神話史、土地史、人類史、未來史、戰爭史與史學史重新進行梳理,完美地講述了日本史從3萬年前到未來21世紀末的歷史。簡單讀來,輕松理解,想從哪一章讀起都可以,不用死背、自然強記,生活中你能自然而然的引述歷史,能使你發表的觀點讓人十足信服。
(日)古市憲壽 ·世界史 ·11.2萬字
本書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階段各專業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國近代史綱要的配套參考用書,是作者根據最新大綱,針對參加財經類成人自考的考生編寫。在編寫過程中作者對最近幾年的真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出解答思路以及方法,力求做到重點突出、內容全面,既有針對性,又有較強的實用性。本書中的每個題目都有詳細的講解,可以讓讀者查缺補漏,提高成績。本次再版作者對書中的真題進行了更新,將原有試題進行替換、修改,并對書中有錯誤、有疏漏的內容做了修正。
梁勤 趙玲 ·世界史 ·6.1萬字
《伊朗維杰的勇士——安息王朝興衰記》主要是利用中外文獻和考古材料,以盡可能簡潔的方式介紹活躍于伊朗高原上的王朝近500年的歷史。為此,全書計劃分六個部分,分別為王朝的起源及其建國、王朝的崛起、王朝與漢帝國的交往、王朝與羅馬的較量以及文化藝術和與絲綢之路的關系等。就整體內容言,全書力求兩個側重,一是側重于帝國自身歷史的縱向發展,二是側重于與絲綢之路的關系,即盡可能地將安西王朝置于絲綢之路開通初期整個內陸歐亞的歷史時空內,來審視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橫向發展關系。
王三三 ·世界史 ·11.7萬字
《日本史的誕生》是日本著名歷史學家岡田英弘的作品,主要從東亞史的視角,闡明日本建國的歷史。岡田英弘認為,無論哪一種文明,最初寫下的歷史框架,限制了人們的意識。而日本早期的文獻《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的思想,就永久地決定了日本人的性格,是日本史的局限。岡田英弘還指出,迄今形成的日本史,僅僅是日本一個國家的歷史,與日本列島外面的世界各國是割裂開的,因此他提出日本的歷史應該放到整個世界史之中來撰寫。在《日本史的誕生》一書中,岡田英弘便打破了日本史學界歷來的觀點,跳出了繩文時代、彌生時代、古墳時代的歷史區分,將日本古代史作為世界史的一部分進行解讀。他指出日本的成立與7世紀東亞的政治形勢的變化有很大關系。與此同時,他反對將公元前660年作為日本建國的年代,認為不應該將日本皇室的起源和日本的建國同等看待,更不應該將神話當成歷史??傊瑢镉⒑氲氖穼W思想鮮明、獨特,分析框架宏大而具有野心,對日本史、世界史等提出的的觀點值得人們重視。
(日)岡田英弘 ·世界史 ·11.6萬字
世界史是一片汪洋,與人類相關的一切都可以匯入其中,而說謊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或為保護自己,或為達成目的。人性古今相通,中外無別。本書以微小的視角切入,從“謊言”這一奇特角度審視歷史。從公元前6世紀的古波斯帝國,到近現代的切爾諾貝利災難,視野遍及全球,涵蓋兩千多年的時間長河。作者講述的案例中,有引發沖突與戰爭的偽造文件,如神秘的《君士坦丁贈禮》和《彼得大帝遺囑》,也有大規模的媒體粉飾,如英國的布爾戰爭時期的集中營,法國的德雷福斯事件。當然,在這些謊言之中也不乏“冤案”,如西班牙異端裁判所的黑暗傳說和對中國女皇武則天的妖魔化。作者犀利地指出,在一代一代人講述歷史的過程中,不少屬于小說的離奇內容變成“歷史事實”取代了真相,甚至還有一些謊言,深刻地影響了我們今天的生活。作者截取了五個時代,古代世界、中世紀、近代、19世紀與20世紀,分別選取其中神秘且影響廣泛的歷史流言與迷案,將它們一一拆解,揭示謊言如何成為影響歷史進程的有力推手,背后的說謊者又有著怎樣的動機與陰謀。
(英)娜塔莎·蒂德 ·世界史 ·12.8萬字
本書對工業全球化的第一個時代的全球歷史進行了通俗易懂的介紹與剖析,該時代始于拿破侖戰爭之后,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漩渦中崩潰。通過將工業化、技術創新和帝國興衰相結合,世界工業化大國塑造了相互聯系的全球空間,很少有地區未被觸及。在十個簡潔的章節中,本書記述了這一段時間內全球經濟和社會的重大轉變,概述了全球工業、帝國和經濟變革,與地方經驗、身份認同的相互聯系。最后,本書揭露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對這個全球體系的災難性影響。本書將工業化、世界經濟、帝國主義、國際法、外交和戰爭等歷史學家通常視為獨立發展的歷史編織在一起,并將它們整合在一起,對一個發生根本性歷史變革的時代進行了新的分析。作者認為,19世紀政治、社會和國際事務的革命性變化是相互關聯的發展。對于任何研究現代全球史的學者來說,本書都是必不可少的讀物。
(新)馬特耶·阿本霍斯等 ·世界史 ·14.2萬字
本書突出展示了現代歐洲的重大事件、重要思想和具有影響力的個人,梳理了現代歐洲從啟蒙運動到歐盟建立的脈絡,以政治、經濟、軍事、科學等角度探討了現代歐洲對世界的重要影響,對從君主專制時代與君權神授向歐盟的演變做了詳細介紹,突出強調了當代歐洲歷史中的大事件,并對其發展與變化作了畫龍點睛般的評述。
(美)大衛·S.梅森 ·世界史 ·13.1萬字
奧古斯都堪稱“帝中之帝”,他一手打造了古羅馬的輝煌與榮耀。本書聚焦于公元前31年至公元前14年的羅馬城,從打敗競爭對手安東尼開始,繼之以軍事與行政大權的集中,家族內部及元老院的復雜權力斗爭,乃至萬世師表的古羅馬社會的繁榮強大,堪稱一本了解古羅馬歷史及奧古斯都顯赫生平的優秀入門讀物。
(英)安德魯·華萊士-哈德里爾 ·世界史 ·7.2萬字
有人說近代日本是從“黑船來航”開始的,這也是大眾有所接觸但是了解不深的一個話題,本書就從“黑船來航”帶給日本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說起。黑船帶來能源革命,日本由此開始走向近代化。其后,由國家主導,科技振興所帶來的“殖產興業、富國強兵”“經濟增長、國際競爭”等目標,使得國民團結一致的總動員體制持續了150年。其間,日本科技何以取得“井噴”式成就?為此又付出了哪些慘重的代價?成也科技,敗也科技。從明治時代開始,日本的科學技術逐漸走向*,露出破綻。這是想了解日本科技的之書,也是發人深省的一冊書。
(日)山本義隆 ·世界史 ·15.9萬字
《二十世紀德國史》關于20世紀德國歷史的小書描述了從具有專制國家色彩的君主政體到扎根西方的民主與福利共和國的德意志道路。這其間橫亙的是那些烙印在20世紀德國與歐洲歷史中的經歷:世界大戰與民主的失敗,獨裁與罪行,分裂與統一。安德烈亞斯·維爾申的描述以追問德意志“特殊道路”為主線,尤其對常常充滿矛盾的長時段社會發展給予了特別關注。
(德)安德烈亞斯·維爾申 ·世界史 ·7.7萬字
對古今眾多學者而言,古希臘羅馬時期是一個在眾多方面都深受戰爭和軍事影響的時代。古希臘羅馬的歷史在編纂學上很大程度是戰事記錄,而且不可否認的是,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眾多文學和造型藝術作品都是以殺戮、戰斗和戰爭作為主題的?!豆畔ED羅馬軍事史》簡明扼要地為古希臘羅馬時期的軍事史做一個基礎導論,中心內容是軍事史中的結構和社會史、戰略戰術以及政治因素,作者在書中對從荷馬時代到古希臘羅馬后期的軍事史上各個重要的路標和轉折點均做出了概述。
(瑞士)萊昂哈特·布克哈特 ·世界史 ·7.7萬字
這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偵探式歷史著作,追溯了1347—1351年在整個歐洲大陸蔓延的臭名昭著的瘟疫暴發的原因和深遠后果。歷史學家利用修道院手稿和樹輪年代學研究(樹木年輪測量法)等多種來源,展示了老鼠、跳蚤傳播的桿菌帶來怎樣的生態恐怖——每三個歐洲人中至少有一個人死亡,無數村莊和城鎮被消滅,并且動搖了中世紀社會和文明的基礎。
(英)羅伯特·S.戈特弗里德 ·世界史 ·14.8萬字
和平是種反常嗎?牛津大學國際歷史系的名譽教授瑪格麗特·麥克米倫通過對九個章節的詳細解讀,從古希臘和羅馬到百年戰爭,到美國內戰,再到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通過對從歷史上的經典戰役及當下戰爭中所獲教訓的反思,從歷史學、政治學、文學、人類學、生物學和其他多個學科的角度,探討了一個深刻的問題:人類為什么如此癡迷于大規模的自相殘殺,而我們又將付出什么代價?同時,通過分析戰爭的起因、方法與手段等,作者審視了戰爭以何種方式影響了人類社會,而我們在政治構架、科技以及意識形態上的變遷又是如何影響戰爭進行的。本書集中討論了大量頗具爭議的話題:戰爭是何時開始的?為何戰爭是人類活動中有組織性的?為何戰士幾乎都是男性?戰爭是否曾在我們的控制之下?作者也在書中為我們展現了戰爭的諸多層面——我們所講的語言、我們擁有的個體記憶以及那些偉大的文化瑰寶都反映了戰爭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榮耀和痛苦。作為一個令人不安又頗具挑戰性的話題,麥克米倫也通過引人入勝的觀察和實例,揭示了戰爭如何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人性中邪惡的一面和高尚的一面。
(加)瑪格麗特·麥克米倫 ·世界史 ·19.8萬字
簡明闡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更加深入地探討“一戰”的起因和過程,詮釋它對20世紀的歷史進程產生的決定性影響。今天我們不再認可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自然災害的解釋,而是把它看作一場人為引發、人為推動并且最后精疲力竭地走向終結的重大歷史事件。
(德)弗爾克·貝克漢恩 ·世界史 ·6.9萬字
女性到底在爭取什么?通過法國女性200多年的平權運動之路歷經的十幾個關鍵節點,我們看到,女性踏過荊棘才走到今天。穿長褲、接受教育與參加考試、選擇工作、獲得財產保護、在銀行開戶、申請離婚、擁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接受無痛分娩等,都是女性在時代的激流中一次次與父權制博弈而獲得的。
(法)瑪蒂爾德·拉雷爾 ·世界史 ·9.8萬字
貿易和投資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走到盡頭;天災人禍的蝴蝶效應讓全球供應鏈頻頻崩潰,波及甚廣;貧富差距、福利匱乏、稅收失控愈演愈烈……我們必須深思一個問題——全球化到底能不能繼續?這道看似獨屬21世紀的全球化難題,其實在19世紀工業資本主義誕生時就初見端倪:英國依靠工業革命的紅利,獲得壓縮成本的先發優勢,一舉成為制造業霸主;蒸汽船降低了運輸成本,金本位制度使匯率穩定,全球經濟聯系才得以增強;由歐洲列強主導的全球化,種下了富國剝削窮國的惡果……看清200年間全球化的過去,才能看懂現在全球化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美)馬克·萊文森 ·世界史 ·15.3萬字
這是一本普及人類文明發展中重要的一環——稅收歷史的圖書。從蘇美爾城邦時代到今時今日,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到黃河流域。7000年來,向民眾征稅一直是全世界各個王朝和國家維持生存最重要的方式。大部分戰爭爆發、權力更替都因稅收而起;每一次科學進步、制度革新又影響著稅收的制定。人類文明就在兩者的斗智斗勇之中發展和推進。在本書中,作者從全新的視角,跨越千年的時空,從人類文明萌芽到現代社會成形,用風趣的語言講述了關于稅收的起源、發展和現狀;用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和案例對世界各國的稅收發展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折射出人類進步的艱辛和文明發展的偉大,是一部集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優秀讀物。
(英)多米尼克·弗里斯比 ·世界史 ·18.2萬字
基建作為改變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強大力量,已然成為歷史研究領域的重要主題。本書探討了19世紀和20世紀初基建在亞洲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近代,西方殖民帝國和亞洲傳統帝國,都在通過各種基建進行社會的現代化轉型,強化對國家的治理。本書以奧斯曼帝國、英屬印度、英屬錫蘭、荷屬東印度、湄公河三角洲以及菲律賓等地區為個案,以這些地區的飲水工程、港口建設以及自行車、縫紉機、發動機、廚房的推廣為線索,用生動的細節剖析了亞洲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展現了西方基建所帶來的社會變遷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巨大改變。作者在本書中將基建概念延伸到日常生活技術領域,將大型基礎設施建設與人們日常生活設備都置于同一視域之內,呈現了基建以及現代化對于普通人生活帶來的深刻變革,同時還闡明了基建不是單向地在改變亞洲,它們也被亞洲進行在地化的重新詮釋、改造和利用,從而展現了亞洲現代化進程的復雜性與主動性。
曹寅 ·世界史 ·6.3萬字
稱霸世界的奧斯曼帝國如何起源?是一個純粹的大陸型帝國嗎?對當代土耳其又有何影響?土耳其國父如何探索現代化之路?土耳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激起了本國怎樣的社會辯論?未來,土耳其將走向何方?中國和土耳其如何看待彼此?本書抓住以上關鍵問題,對土耳其的歷史與當下進行深度探討,是一本以歷史撰述回應當代熱點問題,筆觸鮮活的土耳其通史。透過這本書,讀者可以理解近代全球力量變遷,從另一個視角理解現代亞洲的形成。
昝濤 ·世界史 ·12.7萬字
久負盛名的蒙古帝國史學家、內陸歐亞歷史文化專家;綜匯六種語言史料,以珍珠為窗,聯動歐亞世界的陸海貿易;追溯南北跨生態互動,重審蒙古政治文化的長時段影響。1221年,在今天的土庫曼斯坦,一個被蒙古士兵俘獲的女人,聲稱為保護自己的珍珠而將它們吞下。她立即被處決,為了找到幾顆珍珠,成吉思汗命令士兵們對死在戰場上的人開膛破肚。具有審美、經濟、宗教和政治價值的珍珠,是古代世界的至上珍寶。而蒙古這個歷史上疆域最廣的內陸帝國,是其無可匹敵的收集者、支持者、傳輸者。將影響力擴展到海洋領域,對于游牧民族來說是怎樣的新起點和新挑戰?
(美)托馬斯·愛爾森 ·世界史 ·14.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