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全書內容翔實,細節豐富,描寫簡潔生動,圖文并茂,大量精美的圖片幫助讀者感受真實的時代氣息。圖片的內容很多來源于畫家客觀表現史實的歷史畫作,以及政治漫畫、歷史地圖、文物照片、歷史建筑照片等。版式上以文字配圖的方式形象、生動地進行描繪,結構方面采用宏觀與微觀相結合、闡述與議論相結合的方式來表現史實,盡量在有限的篇幅內將美國歷史每一個時期的特點和重大事件逐個恢復原貌并呈現給讀者。
張宏偉 ·世界史 ·30.6萬字
《全球史評論》由首都師范大學全球史研究中心于2008年創辦,劉新成教授和劉文明教授擔任主編,致力于在中國歷史學界推進全球史的研究視野與方法,提倡有關跨文化、跨國家、長時段的歷史現象的研究,注重揭示全球視野中的文明互動與交往,探尋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的全球化進程,及其與地方特性的相互影響。
劉新成 劉文明主編 ·世界史 ·26.8萬字
有美食,有風俗,有歷史,有現實,一座《圣經》里的小城的前世今生。從古代講到今天,最原汁原味、最有力的伯利恒指南;從遺跡和故事切入,融合了歷史與個人回憶、考古以及對人類和地理景觀的精彩講解伯利恒,是一座位于約旦河西岸的古老城鎮,被譽為“世界歷史的支點”,那里承載著如此多的意義,有歷史,有神話,有宗教。它生動地活在每個人的想象之中,每年有250多萬游客前往。對有些人來說,伯利恒仍是《圣經》里描述的沙漠邊緣的小鎮;對有些人來說,它困在一堵墻內,周圍是以色列定居點以及敵對的定居者和士兵。英國作家尼古拉斯·布林科在伯利恒生活多年,他從自己生活在其間的內心體驗出發,用十三個章節講述了伯利恒的前世今生。他從公元前九世紀的洞穴和雕刻講到當今復雜的政治,帶領讀者通過其石街和沙漠洼地、修道院、水渠和果園,從各個角度和時代展示了這座城市的面貌,也不可避免地揭示世界上最棘手的政治問題之一。伯利恒是自豪感和財富的源泉,也是一個絕望、貧困和暴力已成為常態的地區。它是共存的燈塔,可以照亮通往更美好未來的道路;如果那里有形的遺址幸存,而回溯到古代歷史的脈絡卻斷裂的話,結束以巴沖突的機會也將隨之失去。
(英)尼古拉斯·布林科 ·世界史 ·17.2萬字
土耳其位于歐亞大陸的交匯處,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歷史上,奧斯曼帝國成為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一直持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解體。20世紀20年代凱末爾革命后,土耳其共和國開始走上現代化道路。二戰后,土耳其實行多黨議會制,并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當代土耳其滿懷大國抱負,試圖再創輝煌。
馬細譜 ·世界史 ·32.1萬字
本書是一本將國際政治與歷史敘事相結合的人文思想著作。在過去的三個世紀里,西方世界崛起并主宰了地球,科技、經濟、文化全面領先亞非拉諸國,更鼓勵世界其他地區追隨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然而,在千年之交,面對經濟停滯和內部政治分裂,西方世界發現自己開始衰落,像極了當年的羅馬帝國。在本書中,政治經濟學家約翰·拉普利和歷史學家彼得·希瑟利用羅馬帝國的歷史重新思考和演繹當代西方的危機狀態,從新奇的角度,用獨特的案例分析探討了羅馬和美國不可思議的相似之處和差異,解構了西方文明如何迎接挑戰,獲得新生的思路。在世界局勢風云變幻的當下,本書對于普通人了解歷史和當前的局勢具有重大的參考價值。
(美)約翰·拉普利 (美)彼得·希瑟 ·世界史 ·11.2萬字
記錄英語民族歷史的輝煌之作,歷史愛好者人手一部的經典讀物。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丘吉爾全景式的史學名著。《英語民族史》是一部以英國歷史為中心,從英語民族的起源、發展一直記述到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逝世為止,既概述了英國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社會等發展情況;也完整介紹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英語國家的誕生過程以及與英國的關系的書籍。本書作者溫斯頓·丘吉爾,是世界著名政治家、畫家、演說家、作家以及記者,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為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史詩般的筆觸,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全景式的歷史畫卷。
(英)溫斯頓·丘吉爾 ·世界史 ·86.1萬字
在東南亞的民族國家建構與民族整合進程中,外來的因素與本土國家的自主因素共同發揮了影響和作用。本書分國別展開,除對東南亞國家的民族國家建構與民族整合進行較為系統的探討之外,還就其成效進行了初步的分類、比較和評估。盡管東南亞國家在民族國家建構和民族整合進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些成就或進步,但是,由于國情不同,目前又都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共同或不同的問題。這些依然是東南亞國家需要面對的。
何平 陽舉偉等 ·世界史 ·35.4萬字
為了幫助小朋友在較短時間內了解世界歷史的進程,豐富知識儲備,鴻恩精心編撰了這部《世界上下五千年》。全書選取五千年歷史的重大事件、風云人物、輝煌成就、燦爛文化等內容,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將這些經典故事娓娓道來。同時,書中還精心選配了數百幅內容涵蓋面廣、表現形式豐富的圖片,包括出土文物、歷史遺跡、戰爭示意圖、名人畫像等,與文字內容互為補充與詮釋,使小朋友仿佛置身于一座真實立體的歷史博物館,精美的圖片與文字相輔相成,文圖對應,將世界歷史的豐富與精彩更直觀、更真實、更立體地呈現在小朋友面前,幫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歷史、感受歷史、思考歷史,從歷史中汲取睿見卓識,增加并拓展人生閱歷。
鴻恩 ·世界史 ·11.4萬字
全書通過十二位中國“慰安婦”幸存者的證言以及豐富的史料和調查實據,揭露了日本侵略軍對眾多女性的殘酷蹂躪,揭示日軍為推進侵略戰爭而有組織、有計劃地設立慰安所的事實。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戰爭記憶”概述了日本侵華戰爭與“慰安婦”制度的緊密聯系、日軍大規模強征“慰安婦”的事實、慰安所實況調查,以及“慰安婦”制度下駭人聽聞的性犯罪。第二部分“幸存者證言”記載了十二位日軍慰安所幸存者的口述史。著者把個案置于戰爭宏觀背景之中,揭示中國女性在日軍侵華戰爭中所遭受的殘害,以及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巨大苦難。第三部分“追索正義”綜述“二戰”后國際戰犯審判對日軍性犯罪的忽視、“慰安婦”受害群體的生活狀況,及近二十年來“慰安婦”的索賠運動。此部分深入分析國際社會上有關“慰安婦”索賠問題的法律爭論。作者廣泛搜集了相關的第一手中、日文史料,匯同當代中、日、英文的研究成果,包括調查報告、地方史志、目擊者證詞等諸多中、日文珍貴檔案,對“慰安婦”問題的歷史與現狀進行全面和嚴謹的梳理,深入、翔實地記述了中國婦女在日本侵略戰爭中的苦難經歷,以及她們在戰后追索正義的坎坷道路。
蘇智良 陳麗菲 丘培培 ·世界史 ·15.9萬字
歷史是一面鏡子,只有以史為鑒,才能面向未來。作者從事中日關系史研究40余年,本書精選其部分研究成果。全書分為四編,第一編以史為鏡,論述中國與日本互相認識和互相比較的歷史經驗教訓。第二編以事為鏡,論述近代中日兩國重大歷史事件的互動影響及其經驗教訓。第三編以書為鏡,論述近代中國日本研究的重要著作的成書過程及其歷史意義與評價。第四編以人為鏡,論述近代中日兩國一些著名歷史人物的互相交往與促進中日友好的事跡。
王曉秋 ·世界史 ·28.5萬字
鴻恩主編的《世界上下五千年》選取了五千年歷史的重大事件、風云人物、輝煌成就、燦爛文化等內容,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將這些經典故事娓娓道來。同時,書中還精心選配了數百幅內容涵蓋面廣、表現形式豐富的圖片,與文字內容互為補充與詮釋,使小朋友仿佛置身于一座真實立體的歷史博物館,精美的圖片與文字相輔相成,文圖對應,將世界歷史的豐富與精彩更直觀、更真實、更立體地呈現在小朋友面前,幫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歷史、感受歷史、思考歷史,從歷史中汲取睿見卓識,增加并拓展人生閱歷。
鴻恩 ·世界史 ·10.5萬字
從黑海沿岸最早的史前希臘殖民地到意大利南部的希臘人聚居地,從今天的印度到歐洲的西班牙,希臘文明絕不僅限于以雅典為中心的古典時代,而是曾經跨越地中海,將城市建到了尼羅河第二瀑布的附近和喜馬拉雅山之陰。本書通過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和希臘化時代的輝煌,描繪了一個還不為我們所熟知的更廣闊的希臘世界,那里蘊含著驚人的思想能量、卓越的人文主義和絕妙的審美趣味。此外,我們所知的絕大多數希臘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也并非來自希臘大陸,如萊斯沃斯島的女詩人薩福、錫拉庫扎的阿基米德,以及出生在小亞細亞、身為波斯帝國公民的希羅多德……這些域外希臘人的故事,將提供一個探究古希臘人及其文明意義的全新視角。
(英)菲利普·馬特扎克 ·世界史 ·11.3萬字
日本歷史學家布留川正博代表作,探尋人類文明歷程深層邏輯,亞洲、歐美媒體一致推薦。本書是一部不多見的,敘述人類文明發展中奴隸貿易這一現象,將歷史敘事與人文思考相結合的思想著作。奴隸這個群體從遠古時期起一直貫穿了人類文明的各個時期,在15—18世紀,奴隸貿易伴隨著歐洲殖民者登上非洲大陸和美洲的興起而達到了頂點。400年中,西方世界迎來了政治、經濟、軍事的繁榮,但這一切卻是建立在各個人種的奴隸們斑斑的血淚之上。日本知名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布留川正博從海上奴隸買賣的角度切入,用一個個歷史故事和一條條數據對奴隸貿易、奴隸生活、奴隸解放運動作了嚴謹、翔實的描寫和論述,深入淺出地揭示出了奴隸貿易為什么屢禁不止的底層邏輯,對于在當今世界進入新興文明的勢態下,人們了解那段黑暗歷史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日)布留川正博 ·世界史 ·9.8萬字
亞洲東北部地區土地廣袤,歷史上諸多大小民族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獨特的北方民族文化。16世紀以后,俄國開始向東殖民擴張。到19世紀60年代,現代意義的俄遠東版圖基本形成,俄國成為中國最大的陸路鄰國。此后,俄國政府通過加快移民和興修鐵路,推動了遠東經濟社會的變遷。蘇聯時期,遠東地區的各項事業取得較快發展,在區域經濟布局、對外經貿聯系、地緣政治關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蘇聯解體前后,遠東的發展長期停滯。進入21世紀,俄羅斯聯邦政府將遠東開發確定為優先方向,出臺一系列發展綱要和政策法規,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和地區人口增長,加強與中國等亞太地區國家的多領域合作。俄遠東的新一輪開發開放對變化中的俄羅斯及世界格局正在產生深遠影響。
劉爽 鐘建平等 ·世界史 ·72.9萬字
本書基于古希臘史家關于帝國的正面和反面論據,勾畫帝國主義這項國際政治概念的歷史流變。本書對修昔底德史書第一卷作如下重新解讀:修昔底德將戰前斯巴達公民大會寫成了一場針對雅典的法庭辯論;后來雅典人自己也并不忌諱的一個比喻“僭主城邦”,就是這場“審判”中的雅典“罪名”。這個比喻和這場辯論是修昔底德對雅典帝國主義的核心刻畫與史撰性辯證。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雅典國內反僭主法的劇變是修昔底德選擇這個比喻、寫作這場辯論的原因。通過修昔底德,“僭主城邦”比喻以及這場辯論成為了古希臘城邦體系的威斯特法利亞之音。
李雋旸 ·世界史 ·13.9萬字
(英)溫斯頓·丘吉爾 ·世界史 ·19.5萬字
一本書讀完埃及從文明之初至當下的漫長歷史,從7000年前人類文明的原初之時,埃及文明就已在非洲北部孕育而生,而后歷經法老時代、希臘-羅馬時代、科普特時代、伊斯蘭時代、奧斯曼時代……從來沒有哪本書以全景圖式的方式,帶領讀者縱覽埃及7000年的歷史,直到本書的出現,深刻、簡明、充滿洞見地講述了這一切。縱覽世界,沒有哪個國家的歷史能與埃及歷史的古老、豐富與多樣性相媲美。然而,由于學者們往往傾向于把埃及歷史劃分為不同的時代——史前時代、法老時代、希臘-羅馬時代、科普特時代、中世紀伊斯蘭時代、奧斯曼帝國時代和現代,所以迄今為止,很少有人把它作為一幅全景圖來研究。本書文筆行云流水、內容嚴謹可靠,以前所未有的廣度,生動地講述了關于埃及上下數千年的廣博歷史,帶領讀者穿越埃及歷史的長廊,從神秘的古埃及前王朝來到21世紀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國。作者將目光投向一些核心問題,例如怎樣用整體視角來看待埃及歷史,西方又是如何通過直接接觸和學術視角來塑造埃及之主流形象的。
(埃及)杰森·湯普森 ·世界史 ·27.8萬字
《全球史評論》由首都師范大學全球史研究中心于2008年創辦,劉新成教授擔任主編,致力于在中國歷史學界推進全球史的研究視野與方法,提倡有關跨文化、跨國家、長時段的歷史現象的研究,注重揭示全球視野中的文明互動與交往,探尋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的全球化進程,及其與地方特性的相互影響。
劉新成主編 ·世界史 ·27.5萬字
戰爭、瘟疫、叛亂、宗教和王朝沖突改變了之間的權力分配,以及它們的結構,而古代歐洲的許多社會、知識和政治基礎也奠定了Regime。人民群眾遭受了戰爭的直接和間接影響,但有限和專制的政府和各種社會團體都加強了自己的力量。在這本書中,作者討論了權力的轉移和對西北歐海洋航線的指揮,哈布斯堡政權在西班牙和德國的失敗,以及他們在波西米亞的權力重建,評估了17世紀50年代法國戰勝西班牙的內部代價及其地位,大的直接利益是由較小的獲得的,荷蘭和瑞典。
(英)J.P.庫珀 ·世界史 ·76.3萬字
19世紀,一個德國商人想要證明《伊利亞特》的故事是真的,試圖發掘傳說中的特洛伊城,這本書就從這里發端。作者借助皮洛斯泥板和哈圖沙泥板等出土文獻資料,試圖說明,特洛伊城墻前上演的紛爭,實質上是古代地中海世界的邁錫尼文明和近東文明的碰撞,而和特洛伊有關的史詩故事,背后蘊含著解讀那個時代地中海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密碼。
(英)本·哈伯德 ·世界史 ·8.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