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西方世界曾對拜占庭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將其與墮落、粗俗或奢華聯系在一起。但事實上,拜占庭帝國一度成功地重新征服西歐,與波斯人、斯拉夫人和奧斯曼人對抗,與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中國發展商業關系,青睞非凡的科學和藝術的進步,同時延續了希臘-拉丁文化,從而促進了文藝復興在歐洲的發生。本書力圖用豐富的考古文獻、文物、歷史遺跡圖片等資料和嚴謹的考證,還原這個神秘帝國的千年輝煌。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編著 ·世界史 ·11.4萬字
本書從大歷史視角討論了歐洲人對美洲的發現與征服,如何改變了美洲、歐洲,乃至世界的面貌。全景式還原歐洲人對美洲印第安人的征服與殖民,以及在這一過程中的文明交融碰撞和種族滅絕;從社會學視角和豐富的歷史細節還原美洲原住民經濟、社會、文化結構的瓦解。并全程解讀了首個全球性殖民帝國西班牙的崛起。同時以豐富的考古發現、古典文獻、建筑以及各種文物真跡、復原圖、地圖,全面地再現瑪雅等美洲文明的瑰麗、奇幻和未解之謎。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編著 ·世界史 ·11.3萬字
《西方歷史的瞬間》篇章以時代排序,在西方歷史中選取一百二十個題目,為每一個題目寫一篇文章。對于文化、社會方面的情況談得比較詳盡,有助于讀者認識、了解西方世界。此外,《西方歷史的瞬間》特別重視15、16世紀西方世界向外求發展時代的狀況,并借此說明“世界為什么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文字明白易懂,具有歷史與文學的雙重閱讀樂趣。
李永熾 ·世界史 ·15.1萬字
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由成吉思汗長子術赤及其子拔都通過遠征南俄草原建立,統治地域主要包括中亞、伏爾加河中下游、頓河流域及高加索、克里米亞等地區。它前后延續近三百年,對該地區,特別是位于其疆域北部的羅斯地區的歷史發展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金帳汗國興衰史》由蘇聯著名歷史學家鮑里斯·格列科夫和亞歷山大·雅庫博夫斯基合作完成,長期以來一直是關于金帳汗國歷史的最重要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被翻譯成中文的相關領域專著。這部綜合性的研究成果共分三部分,分別論述了金帳汗國的興起,金帳汗國與羅斯諸公國的關系演變,以及金帳汗國的衰落過程。作者利用了大量波斯、阿拉伯文史料、古羅斯編年史資料、金帳汗的敕令以及在中亞的考古發掘成果,可稱得上是沙俄和蘇聯史學界對金帳汗國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蘇)鮑里斯·格列科夫 亞歷山大·雅庫博夫斯基格列科夫 亞歷山大·雅庫博夫斯基 ·世界史 ·25.5萬字
本書充分運用考古研究教材和古典文獻,敘述了從希臘遠古時期至公元前322年亞歷山大去世長達幾千年的歷史,分析了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的起源和消失原因,希臘城邦制國家的形成和特點,用較大篇幅敘述了希臘歷史上幾次重大的戰爭——波斯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和亞歷山大的遠征,對它們的起因和影響進行了深刻的闡述,并對古希臘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多有涉及,提供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細節,從而較為詳盡的勾勒了古希臘文明的發展歷程。是20世紀公認的一部希臘史杰作。
(英)N.G.L.哈蒙德 ·世界史 ·60.2萬字
從無人機到衛星,從導彈防御系統到網絡戰,以色列在將新技術應用于現代戰場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獨霸中東:以色列的軍事強國密碼》為我們展示了這個僅有800多萬人口的小國是如何長期身處戰爭環境而不斷適應戰爭形式的變化,并成為21世紀的新型強國的。當然,以色列的“強”并不在體量,而在創新和效率上?作為21世紀探索戰爭模式的先鋒,面對不斷變化的戰場,以色列研發出許多新型武器,并通過改裝手段保持原有武器的有效性、延續性和致命性。雖然世界各國都在應對同樣的挑戰,但許多國家紛紛學習以色列的經驗,尤其是在武器制造方面。可以說,以色列已成為全世界的武器研發實驗室。路漫漫其修遠兮。在摸著石頭過河的艱難探索中,中國逐漸從計劃經濟的舊體制中突圍,前景已經依稀可見。
(以色列)雅科夫·卡茨 (以色列)阿米爾·鮑伯特 ·世界史 ·15.7萬字
本套裝包括《大英帝國的崛起與衰落》、《大英帝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溫莎王朝:帝國巔峰與至暗時刻》、《法蘭西雙皇后:一部重現歐洲時代演變的傳奇巨著》、《西班牙內戰:真相、瘋狂與死亡》、《1924:改變希特勒命運的一年》、《一本最危險的書:塔西佗《日耳曼尼亞志》——從羅馬帝國到第三帝國》
(英)勞倫斯·詹姆斯 戴維·雷諾茲 湯姆·利文等 ·世界史 ·191萬字
本書是一部簡明生動的德國史。作者長期從事德國歷史的教學與研究,為全校本科生開設德國簡史選修課,講授多年,本書即在其講稿基礎上整理而成。本書以簡明的脈絡、生動的敘述講解德國的歷史進程,配50幅圖片。本書既是教材,也適合作為普通讀者了解德國史的通俗讀物。
孟鐘捷 ·世界史 ·15.5萬字
《法國革命史》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法國革命史》內容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于研讀查考,又利于文化積累。
(法)勒費弗爾 ·世界史 ·44.4萬字
幾百年來,世界都由西方所主宰,人們也一直就西方為什么能夠擁有如此巨大的權力而爭論不休。如果說是文明決定了這一切,文明又該如何定義,如何衡量?更重要的是,文明將如何決定21世紀世界的走向?這本書正是為回答這些問題而作。在本書中,全球知名歷史學家伊恩·莫里斯呈現了支持《西方將主宰多久》一書論斷的分析過程。他跨越16000年的人類文明史,以一系列可靠的考古證據、歷史數據、現代社會數據,設計了能夠量化文明的“社會發展指數”,就能量獲取、社會組織能力、戰爭能力、信息技術這四大方面,為不同時間、空間的東西方文明打分,對決定經濟和社會發展趨勢的諸多因素進行定量描述,以此追尋世界文明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在本書結尾,莫里斯的數據和故事向我們呈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預測:東方的社會發展狀況將在2103年趕超西方。不論是對關心當代中國發展,還是明日世界軌跡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分析思路和預測,都將成為真實未來的有力指導。
(美)伊恩·莫里斯 ·世界史 ·17.9萬字
啟蒙運動是一場政治文化運動,旨在徹底改革舊制度的意識形態結構。盧梭、伏爾泰、康德這些思想家們高舉理性的旗幟,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各種新式理念層出不窮,直至世紀末“人權宣言”。本書梳理了啟蒙運動發展的歷史線索和這一時期燦若星辰的思想家和學派的理論邏輯,觀照它們是如何塑造了現代世界的。另外,本書講解了這一時期歐洲的擴張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深刻影響,如美國獨立戰爭等。18世紀歐洲史儼然是一部世界史。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編著 ·世界史 ·11萬字
本書是一部關于東南亞現代化進程及其面臨問題的反思和剖析。作者邁克爾·瓦提裘提斯既是東南亞社會與歷史的研究者,又是經歷豐富的旁觀者。他長期在東南亞生活,曾擔任BBC和《遠東經濟評論》的記者。基于其親身經歷和專業背景,瓦提裘提斯從東南亞的社會癥結與歷史重負出發,既有對不同國家社會歷史差異性的比較分析,又有對東南亞社會整體性問題背后復雜原因的深刻解讀。作者揭開了東南亞的真實面貌——深入骨髓的腐敗、被舍棄的人民、愈發極端的種族和宗教偏執。作者認為東南亞困局的深層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精英分子始終自私自利;二是支持東南亞社會穩定的寬容與包容關系正在淡化;三是外在環境的變化。
(英)邁克爾·提裘提斯 ·世界史 ·20.3萬字
這本書中的一些章節并非就是這場起義的史實。對這場起義我一無所知。當下,我對它也還是一無所知,也許到若干年后,這場起義的真相才會浮出水面,為世人所知。而我所寫的,無非是陳述了下這座城市的四分之一區域內剛發生的故事,也同時是在這將近兩周時間里的流言蜚語和懸念劇情的集合。而就在這兩周里,這些無數的流言與懸念,卻是都柏林人唯一關注的新聞信息;就像面包之于人一樣的重要。
詹姆斯·斯蒂芬斯 ·世界史 ·3.7萬字
西伯利亞被稱為“沒有屋頂的大監獄”。從19世紀初到俄國革命,沙皇政權將超過100萬名囚犯及其家人流放到烏拉爾山以東的西伯利亞。本書生動刻畫了普通罪犯和政治激進分子、農奴制和村莊政治的受害者、追隨丈夫和父親的妻子與孩子的歷史,以及逃犯和賞金獵人的歷史。本書啟用了俄羅斯歐洲部分和西伯利亞檔案館中大量此前不為人知的一手資料,講述了沙皇俄國奮力管理其可怕的刑罰殖民地的故事,以及西伯利亞對現代世界的政治力量的重大影響。
(英)丹尼爾·比爾 ·世界史 ·27萬字
很長一段時間,古希臘文明就像雅典娜全副武裝從宙斯的頭顱中橫空出世那樣,充滿詩意般的壯麗與神秘。但隨著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遺跡的面世,這古老的西方文化之源才真正變得有跡可循。本書以豐富的考古發現、古典文獻、建筑以及各種文物真跡、復原圖、地圖、畫作、雕塑,還原了從青銅時代到古風時期的古希臘文明的歷史線索。重點講述了特洛伊古城、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希臘神話譜系、希臘城邦兩大霸主——雅典和斯巴達等內容。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編著 ·世界史 ·9.3萬字
本書共分11章,從地理,人文,宗教,文化等方面對古埃及文化做出全面的介紹和解讀。作者在提供給讀者古埃及文明的介紹的基礎上,還幫助讀者將不時出現的新知識放到一個歷史的脈絡中去看,而不至于被所謂的新發現沖昏了頭。總之,除了了解古人,也是幫助讀者了解現在。
蒲慕州 ·世界史 ·12.1萬字
德意志在歷史上,大部分時間分裂得七零八落,而不分裂的時候,就把其他國家打得七零八落。這是個令人生畏的民族,這不僅體現在它一度對外的鐵血和強硬,更體現在它冷峻、穩健、嚴謹的民族性格,以及永遠不會被打垮的強韌心理素質。更令人驚嘆的是,在音樂和哲學領域德意志民族的表現更堪稱完美。本書用明快曉暢的筆法,將德國歷史的來龍去脈交代得清清楚楚,對這個民族的心理解讀極為到位。讀完后,你會理解,德國這個鐵血的戰士,如何能將虔誠的修道士、思辨深刻的哲人和才華洋溢的音樂家這幾重身份結合得如此完美,同時可以讓我們重溫那已經久違的貴族精神。世界歷史有一套(白金版)系列書目:《羅馬帝國:霸主養成記》《英帝國:日不落之殤》《德意志:鐵與血的歷史》《法蘭西:盧浮宮里的斷頭臺》《俄羅斯:雙頭鷹之迷思》《美利堅:背著獵槍的拓荒者》。
楊白勞 ·世界史 ·26萬字
本書從公元前6000年開始講起,直到20世紀,前后貫穿近八千年,將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伊斯坦布爾的故事融會貫通,寫于一書,以平易生動的敘事、翔實嚴謹的實地考察和優美的筆調,探索這座“世界之都”,如何能在長達近千年的歷史光陰中成為世界文明的中心,探究它如何在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的交融影響下,形成自己獨具一格的特質。正如法國將軍拿破侖所說,“如果世界是一個國家的話,伊斯坦布爾必定是它的首都”。經由這一本書,我們將重新理解,什么是“世界性”,以及,作為世界公民的我們自己。
(英)貝塔妮·休斯 ·世界史 ·38.7萬字
本書為邁爾斯教授編寫的希臘史教科書。它敘述了自希臘文明的起源至希臘被羅馬征服的歷史。
(美)菲利普·范·內斯·邁爾斯 ·世界史 ·27萬字
本書用豐富的考古發現、古典文獻、歷史圖片及地圖等資料,還原了中世紀晚期這一歐洲社會的轉型時期。這一時期歐洲經歷了重重危機。黑死病導致人口銳減,農業陷入危機;金融市場動蕩不安;英法百年戰爭戰亂;抗議運動盛行……危機也波及中歐、東歐,甚至拜占庭帝國。同時,這一時期國家機器得到強化,王權日益強大,軍隊建設邁向專業化,貿易得到擴張。歐洲逐漸走出中世紀的迷霧,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種子開始萌芽。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