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地名中蘊含著十分深厚的文化內涵,是見證千古歷史滄桑的“活化石”,是民族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拉丁美洲的地名忠實記錄了拉美民族融合的歷史,再現了古代印地安文明的成果,揭露了西方殖民者入侵及宗教傳播的事實,記載了爭取獨立斗爭中的英雄人物的名字和事跡。本書為人們多視角、多層次地了解拉美國家的自然景觀、人文歷史、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民族分布以及語言特征,進而認識它們的發展內涵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參考史料。
焦震衡 ·世界史 ·32.4萬字
本書講述了從花園天皇讓位至后光嚴天皇即位南朝與北朝對峙復雜的歷史過程。日本為何會出現兩支皇統輪流執政的局面?兩支皇統又怎樣演變成四支皇統并最終造成南朝與北朝各自為政的事實的?權傾天下的北條家族是如何走向滅亡的?北條家族的滅亡與南北朝分立存在怎樣的關系?倒幕大將足利尊氏為何與南朝天皇反目?南北朝分立為何會使日本六十六國陷入戰火?南北兩朝為何必然走向統一?本書將一一解答。
(日)久米邦武 ·世界史 ·42.4萬字
本書以豐富的考古發現、古典文獻、復原圖……還原了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歷史上的光輝燦爛、百花齊放的時代——古典希臘時期。古典美學的準則,邏輯和理性思維,共同生活以及解決沖突的社會倫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民主和參與式政治的思想基礎,個人主義、人文主義、科學方法和原則,這些奠定西方甚至世界文化政治等領域的基本理念都在這一時期得以形成。即使在新科技如火如荼的今天,從本質上講,西方人仍然還是希臘人。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編著 ·世界史 ·10.4萬字
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訂了《大憲章》。在800多年后的今天,《大憲章》仍然發揮著作用,它包含了世界各國都信奉的現代法治的核心要素。1215年出現了《大憲章》,但《大憲章》遠遠不能代表1215。翻開本書你將了解到:大權在握的約翰王竟然酷愛女裝,在位期間,他曾多次穿著祖母瑪蒂爾達(Matilda)皇后的加冕禮服,出現在公開場合;中世紀的人們也愛修馬蹄,當時的馬匹極其珍貴,必須精心照料,包括經常更換馬掌;教會嚴格規定神的仆人不應殺人,教士不能使用帶刃的武器,可在“布汶之戰”中一位主教仍然能夠用一件鈍器砸碎一個人的腦袋,教士們也都揮舞著狼牙棒和棍棒而非刀劍;中世紀君主的直白綽號承載了不同榮譽與命運,獅心王理查嚴厲有效的治理使王權鼎盛;短斗篷王亨利穿裁剪得比傳統斗篷更為整齊的斗篷;短襪公爵羅貝爾喜愛風兒拂過腿部的感覺;約翰王年輕時不得不忍受被稱為“無地約翰”,在失去諾曼底后,又被戲稱為“軟劍約翰”。1215年作為一個歷史切片,展現著屠戮與忠誠,英勇與詭詐。既有王權貴族的爾虞我詐,更有中世紀神秘的民眾日常,這一年濃縮了中世紀英格蘭的風貌。
(英)丹·瓊斯 ·世界史 ·17.3萬字
《早稻田大學日本史(卷一):彌生古墳時代》從日本史前社會一直寫到天武天皇在位時期。作者久米邦武教授旁征博引《古事記》《日本書紀》及中國史籍、正倉院珍藏的相關資料與明治時期日本史學界、歐洲史學界的研究成果,將日本史置于以中國史為中心的古代亞洲史中,詳細闡述了日本的古代疆域、日本宗教和政治的起源、伊奘諾尊和伊奘冉尊循服八洲、朝鮮與閩地的上古時期、螢蠅之亂、日本的統一、高千穗宮時代、大倭肇國、大倭的缺史時代、大倭的第二次肇國、設置國縣、倭國擴張版圖、京師貴族傾軋、任那筑紫之變動、國教國政改革、天智帝中興大業、天武天皇整頓朝綱等內容。久米邦武教授從人種學、人類文化學角度對日本人的起源、發展進行了考察,從實證角度對《古事記》《日本書紀》進行了解讀,挖掘出不少史實,耐人尋味。
(日)久米邦武 ·世界史 ·41.3萬字
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戰爭過后,他們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日本的昭和時代充滿了激變,國家在戰前一步步邁向戰時體制,在戰時樹立國家總動員體制,在戰后初期飽受饑餓與貧困之苦,然后迎來奇跡般的經濟復興。那是日本遭遇挫敗又重新奮起的時代。日本大學教授古川隆久在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政治、經濟、外交、大眾文化的廣泛視角,遵循戰前、戰時、戰后的時間維度,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帶領讀者輕松俯瞰昭和時代的歷史全貌。昭和是尚未完結的過去,它留下的遺產至今仍然保持著影響力。這是一部權威學者將昭和激蕩的64年盡收其中的“決定版”。
(日)古川隆久 ·世界史 ·16.9萬字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開始侵占中國東北。這既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也為一場新的世界大戰拉開了序幕。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1936年,德國進軍萊茵蘭非軍事區。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英法兩國對德宣戰。隨后,蘇聯和美國也相繼被卷入戰爭,戰爭還蔓延到了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島以及南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島等偏遠地區。戰爭需要拼動員,全世界有超過1億人被動員起來參軍,而在后方,有更多人被動員起來成為兵工廠中的工人、民防系統中的救援人員以及敵后游擊隊員;大戰直到1945年9月才落幕。德意日三大帝國被埋葬,英法等國重建帝國的嘗試也宣告失敗,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鮮血與廢墟之上,主宰了世界500多年的西方殖民秩序終于崩塌,中國、印度等一個個現代民族國家橫空出世,世界秩序已然大變。
(英)理查德·奧弗里 ·世界史 ·79萬字
本套作品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兩大部分,綜合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資料。在有關部門和專家指導下,以整個歷史進程為線索,貫穿了主要歷史時期、主要戰場戰役和主要軍政人物等,全景式全紀實地展現了整個歷史的恢宏畫卷,以此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94周年!
劉干才 李奎編著 ·世界史 ·9.7萬字
《維京人的世界》是一本面向大眾的歷史著作,講述了8-15世紀維京人的活動歷程。維京人歷來以維京海盜而為人們所熟知。他們也是旅行者,他們從北歐出發,抵達了西歐、東歐、地中海周邊,甚至穿過北大西洋抵達了遙遠的美洲,其影響可謂深遠。本書作者將眼光放在維京人活動過的所有地方,他綜合利用文獻史料和考古記錄,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維京人的生活狀況和歷史演變的軌跡,從文化、經濟、軍事、政治活動等方面全方位展現了維京人的世界中的每個角落。
(英)菲利普·帕克 ·世界史 ·26.7萬字
這是一部橫跨兩千多年的西班牙文化史。從伊比利亞半島文明曙光初現起,西班牙這片土地上先后經歷了羅馬帝國的征服、西哥特的入侵、摩爾人的統治、基督徒的再征服運動、天主教雙君的大一統、哈布斯堡和波旁王朝的興衰、內戰和佛朗哥獨裁,直到后佛朗哥時代的浴火重生。本書考察了上述重大歷史階段,并著重關注政治事件表象下的思想潮流和民族特質。全書從建筑、文學、藝術、社會、政治等多方面切入西班牙的歷史,展現了西班牙混雜多樣的精神底色,闡明地處歐洲邊緣的西班牙如何融合了羅馬、北非、阿拉伯的世俗及宗教文化,如何迸發出璀璨的文學藝術火花,如何在8個世紀的收復失地運動中達到宗教熱情和國家一統的巔峰,如何開啟了大航海時代卻錯失種種發展機遇,又如何在左翼右翼的撕裂中經歷內戰之殤。這也是一次對西班牙靈魂飽含深情的凝視。作者約翰·克羅20世紀30年代曾留學西班牙,與洛爾迦、希梅內斯等著名文人交往甚密,目睹過內戰前夕的不安,與“1898年一代”有著強烈的思想共振。克羅憑借豐富的學養、實地的體察和對這片土地愛怨交織的深厚感情,為我們勾勒出西班牙充滿魅力又矛盾重重的性格側寫。
(美)約翰·克羅 ·世界史 ·30.4萬字
本書內容從德川幕府在伏見城受天皇委任統治到2000年日本的新年慶典,橫跨四百年的歷史。分為“傳統時代的日本”“革命年代的日本”“新世紀的日本”“戰爭中的日本”“當代日本”五個部分。從政治局勢的變革到商人階層的崛起、從無產階級的工人運動到性別觀念和家庭婚姻習俗的轉變、從殖民與戰爭到被占領和民主化……全書以“大事件”與“小故事”相結合的敘事,以翔實的史料、數據和圖表為基礎,用客觀中立的治史態度,全景式白描的寫作手法,為我們描繪出一幅以多維度、群像式的歷史敘述,展現了日本社會現代化轉型期的挫折與奮進、失敗與崛起。
(美)詹姆斯·L.麥克萊恩 ·世界史 ·47.8萬字
《新編劍橋中世紀史》共計7卷8冊,與老版《劍橋中世紀史》相比,在編寫體例和篇章編排上更為清晰明了,突破了傳統政治史的舊框架,試圖呈現“全面的歷史”,將經濟、社會、精神、文化等領域納入論述范圍,提供了對中世紀更為全面、詳實的記載。值得注意的是,新編系列擺脫了過往將歐洲視為世界全部的“歐洲中心論”,反對將歐洲各國歷史機械拼湊或簡單相加,力圖從整體上考察中世紀歐洲各國的歷史發展軌跡及相互間的影響,反映了一個世紀以來西方學術研究的繁榮與進步。本卷作為《新編劍橋中世紀史》的第一卷,涵蓋了自羅馬帝國衰亡(6世紀前后)到西方封建社會之萌生(8世紀前后)之間的地中海歐洲及北歐斯堪的納維亞與不列顛群島的基本歷史進程。
(英)保羅·福拉克主編 ·世界史 ·86.9萬字
當人類生活在洞穴,隱藏于懸崖的時候;當人類唯一的工具是石頭的時候;當每個人不得不為自己的食物而進行打獵的時候;當人類的衣服是以動物的皮做成的時候。那時沒有城市,沒有大型的建筑,沒有現代生活中的安逸,從史前史到現代世界的跨時空旅程,世界歷史的發展是曲折而神奇的,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歷史,我們編著了這套《世界歷史博覽》。
陳曉丹編著 ·世界史 ·19.4萬字
日本的天皇制,堪稱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君主制度,從日本神話時代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天皇制作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是謎一般的存在。一般人對天皇制看不透,也理解不了。本書梳理了與天皇和天皇制相關的70個問題,共分10章,向讀者詳解有關天皇和天皇制的各種謎題。前4章主要闡述與天皇歷史相關的一些問題,概說天皇的歷史與天皇制的發展脈絡;后6章則從天皇的宗教與儀式、思想、藝能與學問、日常生活、形象、家族等各個方面,解答人們對日本天皇日常生活的疑問。本書作者以深厚的學術功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最新學術研究成果,詳解天皇的歷史和日常生活,為大眾讀者提供重新思考天皇與天皇制的機會。想深入了解日本歷史文化,或是純粹對日本天皇制感到好奇的讀者,都能夠從本書中獲得新的線索和收獲。
胡煒權 ·世界史 ·14.5萬字
本書以統治主體的演變為主線,從歷史和文化的起源、律令國家、武人政權、前近代社會、明治維新、對外侵略與擴張、變革與戰爭、占領與戰后體制、經濟大國、轉折時期的改革等方面,清晰地勾勒出日本的政治演進過程,兼及不同時期的文化成就、經濟發展、大眾心態等內容,清晰、完整地繪制出日本歷史的鳥瞰式全貌。本書曾榮獲“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獎”。新版吸收學界近十年的最新研究成果,增補替換了部分插圖、列表、進一步閱讀書目,以幫助讀者更好地把握日本歷史的線索和脈絡。
王新生 ·世界史 ·26.7萬字
本書分為國情縱覽、政治環境、經濟狀況和雙邊關系四篇,分別介紹了俄羅斯的自然地理、歷史人文、風俗習慣、政治體制、司法環境、政策導向、資源狀況、外國企業、金融市場、經貿關系、華人華僑等方面,附錄還給出了該國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各國營商環境排行榜中的排名,以及我國駐外使領館的聯系方式。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世界史 ·4萬字
本書以“史綱”的寫作方式,圍繞“超大規模共同體”這個核心概念勾勒羅馬歷史的發展進程,并由此模型透視西方歷史和文明的一個關鍵發展階段。全書包括一條主線、三個主題單元,以時間為序深入分析羅馬的王制時代、共和時代和帝國時代,破解羅馬這一超大規模共同體的底層邏輯。在剖析羅馬歷史的同時,本書也對我們重新思考中國同為“大國”的發展路徑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李筠 ·世界史 ·40.3萬字
在這部公認的偉大著作中,波蘭尼的主要關切是:造成19世紀西方文明衰敗的起因。波蘭尼從社會經濟史的角度勾勒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要求與民族國家內部社會福利的追求這兩者之間的沖突。換言之,他以自由經濟制度與社會制度之間的沖突過程來解釋自律性市場社會的建立及其衰敗,亦即19世紀西方文明的崩潰。這一主題是波蘭尼一生思想的總結。
(英)卡爾·波蘭尼 ·世界史 ·23萬字
本書集中講述了古希臘古典時代的衰落及終結。綜合利用文字記載、歷史地圖、文物遺址、復原模型,尤其是搜集世界各大博物館珍藏的反映這一時期歷史風貌的畫作、雕塑等藝術品,用豐富可靠的史料,立體生動地再現了古典時代后期希臘霸權的爭奪與更替,尤其是伯羅奔尼撒戰爭及其帶來的混亂與崩裂,雅典的落敗直接導致城邦制以及古希臘文明從鼎盛而走向消亡。本書也專題講述了古希臘的醫學、雕塑藝術及公民教育等內容。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編著 ·世界史 ·10.5萬字
本書是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系列中,“古埃及興亡史”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最初的法老》《埃及帝國》《古埃及的終結》)。本書梳理了古埃及早王朝時期、古王國時期和中王國時期的歷史,涉及古埃及第零王朝至第十七王朝時期的法老,尼羅河谷文明的發展,王朝的變遷和權力更迭以及外國的國王,并旁及金字塔的修建和木乃伊的制作,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和埃及神廟的諸多神祇,以考古發現和學術研究為基礎細致、豐富而清晰地呈現了古埃及歷史的發展脈絡并揭開了諸多奇詭謎題。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編著 ·世界史 ·10.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