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零負擔讀懂3000年世界史:《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風靡全球著作(共九冊)
會員

1.耶路撒冷的歷史是整個世界的歷史。它是一個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是擁有天堂和塵世兩種存在的城市;它是文明沖突的戰略要沖,讓世人魂牽夢繞的去處,惑人陰謀、虛構傳說和二十四小時新聞的發生地。“講故事的大師”西蒙·蒙蒂菲奧里依年代順序,以三大宗教圍繞“圣城”的角逐,以幾大家族的興衰更迭為主線,生動講述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作者通過大量的田野調查和文獻考據,以客觀、中立的角度,通過士兵與先知、詩人與國王、農民與音樂家的生活,以及塑造耶路撒冷的家族來呈現這座城市三千年的瑰麗歷史,還原真實的耶路撒冷……全新增訂版則在此基礎上新增第54章《21世紀》等3萬字內容、30張彩色插圖,同時還有作者致中國讀者的信。2.《大人物的世界史》是《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西蒙·蒙蒂菲奧里寫給大眾的世界史入門讀物。歷史不是由少數人決定的,但正是這些改變歷史進程的人,構成了我們當今世界的面貌。從拉美西斯大帝、孔子到安妮·弗蘭克、本·拉登,從國王、女皇、征服者、匪徒到先知、詩人、作曲家、哲學家,他們或高尚、勇武,有著獨特的魅力、智力和創造力;或魯莽、蠻橫、殘酷、無恥、近乎瘋狂;或者,他們是這兩者的結合,是英雄和野獸的矛盾體。歷史學家西蒙·蒙蒂菲奧里以翔實的史料、獨特的紀傳體筆法,依時間順序講述了這100多位歷史人物的故事及其對世界的影響,從而構成了這部獨特的橫跨3000多年的世界史。3.《青年斯大林》是《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作者蒙蒂菲奧里歷時10年,走訪9個國家23座城市,掌握披露的權威檔案,重述斯大林如何從鞋匠的兒子終成為列寧的左右手這一鮮為人知的成長歷程,還原一部前蘇聯的史前史。蒙蒂菲奧里在《青年斯大林》這本權威著作中,以詳盡的研究、一系列全新的資料,和仿若狄更斯附體一般的敘事技巧,跌宕起伏地講述了一個多面、矛盾的斯大林形象。4.《書信中的世界史》收錄100余封書信,包含情書、家信、外事交涉、戰爭宣言、和平方案等,它們封存人類生活和信念,成為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如果伊麗莎白沒有寫信向同父異母的姐姐“血腥瑪麗”求饒,是否會有英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如果盟軍諾曼底登陸失敗,艾森豪威爾將軍會給盟軍將士發去怎樣的慰問?如果王爾德沒有“魯莽”地回應來自情人父親的侮辱,他是否會快樂地度過余生?在發動“巴巴羅薩行動”的前夜,已經下定決心的希特勒寫信給墨索里尼究竟是為哪般?……蒙蒂菲奧里聚焦每一封信所呈現的瞬間,還原歷史的現場,讓我們得以瞥見君王、女皇、將軍、演員、作家、科學家、探險家、總統等的生活和思想。這些人物撥動歷史的琴弦,他們所寫下的書信有的高貴而鼓舞人心,有的令人不安;有些是卓越的文學范本,有些則很魯莽;許多是充滿情欲的,另一些則讓人心碎……而正是由他們所組成的無數個體的選擇,以及人類普遍的情感,推動歷史前行。閱讀這些作為檔案、作為生命之即使呼吸的書信,我們可以更充分地理解過去,理解當下,并照亮未來的道路。

(英)西蒙·蒙蒂菲奧里 ·世界史 ·124萬字

鐵道與天皇:日本近代城市的帝國化
會員

以鐵道為橫軸,以天皇為縱軸,以城市為舞臺,分析日本近代思想史進程。大阪,直到20世紀30年代,都在人口、經濟、面積等方面,全面壓制著首都東京,是名副其實的“民眾之都”。但以1928年昭和天皇乘坐火車從東京到京都舉辦即位典禮為分水嶺,這座城市漸漸被改變了。大阪的繁榮以民間資本主宰的私營鐵道為中心發展而來,沿著鐵道線路,這座城市率先擁有了大型游樂園、綜合性購物中心、高檔郊區住宅、頂級歌舞劇場、專業棒球體育場,形成了足以蔑視東京的近代城市娛樂文化。但在昭和天皇即位之后,曾以庶民商業為傲的大阪,逐漸被納入無處不在的帝國陰影之下,成為龐大國家機器的一環。從權力中心東京出發,火車像精密儀器般,以秒為單位行進,成為規定沿途國民共時性體驗的裝置。人們產生了一種意識——所有的日本國民都是一個整體。在這里,鐵道曾是民眾生活的幸福依托,但在戰爭緩緩逼近之時,也必須化身運送士兵的冰冷工具……本書的野心不在表現大阪一座城市的變化,而是要展示帝國如何通過鐵道滲透到整個日本。鐵道通過塑造統一的時空,構筑統一的民族認同與愛國情感。

(日)原武史 ·世界史 ·10.8萬字

M譯叢套裝03:戰爭狂魔:崛起與罪孽的報應
會員

M譯叢套裝03包含《罪孽的報應:德國和日本的戰爭記憶》《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后生命史》《教宗與墨索里尼:庇護十一世與法西斯崛起秘史》。《罪孽的報應:德國和日本的戰爭記憶》二戰結束七十年來,當正義的一方歡呼勝利,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危險的民族”,又是如何面對自己不光彩的過去?兩個看似迥異的國度,實則都充滿了難以分辨是非的灰色地帶。走訪歷史的曖昧角落、捕捉冠冕堂皇話語之下的潛臺詞,同時作者也不忘一再追問:究竟該由來償還,這罪孽的報應?《活著回來的男人》是第一部以普通人的視角記述二戰前后日本生活史的著作。書中主人公小熊謙二(作者的父親),出生于1925年,十九歲被征兵送往中國東北,后遭蘇聯拘留于戰俘營,在嚴酷的西伯利亞勞動了三年。《教宗與墨索里尼:庇護十一世與法西斯崛起秘史》1922年,庇護十一世被推選為教宗,幾個月后,墨索里尼就任意大利總理。兩人之間的關系被掩蓋在羅馬教廷從戰前即英勇地反抗法西斯黨的假象下。兩人充滿爾虞我詐、最終搖搖欲墜的利益結盟,改變了上百萬人的命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夢魘也由此開始。

(日)小熊英二 (荷)伊恩·布魯瑪 (美)大衛·I.科澤 ·世界史 ·67.3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尾市| 台东县| 肥乡县| 呼玛县| 麻栗坡县| 海兴县| 鹤峰县| 扶绥县| 仙桃市| 南康市| 含山县| 枣庄市| 宁陵县| 龙州县| 庆云县| 宜都市| 唐河县| 荣昌县| 南汇区| 龙海市| 盐池县| 福州市| 启东市| 阿勒泰市| 马尔康县| 马鞍山市| 阿瓦提县| 濮阳市| 澜沧| 宝鸡市| 修武县| 南和县| 云龙县| 淳化县| 会泽县| 淳化县| 林西县| 郸城县| 甘谷县| 淳安县| 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