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其驤歷史地理十講
都說巍巍漢唐,漢朝、唐朝的版圖究竟有多大?歷史上的中國范圍如何劃定、依據什么標準?七大古都是哪七個,它們憑什么成為首都?黃河以經常泛濫聞名,為什么在東漢至唐朝會有八百年安流?《楚辭》中浪漫的云夢澤到底在哪里?上海又是怎么從一片灘涂變成堅實陸地并逐漸繁盛的?……葛劍雄教授從譚其驤先生的學術成果中,精選出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篇章,匯為《譚其驤歷史地理十講》,其中還包括中國歷史與文化、中國歷代政區、兩千多年前的馬王堆地圖等精彩內容,更有譚先生作為中國歷史地理學科奠基人、《中國歷史地圖集》主編,對這一學科所做的根本性定位與思考。書前設導言“為什么要學習歷史地理學”,書后附錄“歷代疆域政區概述”,各朝代政區一目了然。全書精心編排,充分體現了嚴謹性、可讀性與實用性。
·19.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