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綜合國內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資料,在有關專家和部門的指導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歷史進程為線索,貫穿了大戰(zhàn)的主要歷史時期、主要戰(zhàn)場戰(zhàn)役和主要軍政人物,全景式展現(xiàn)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恢宏畫卷。本套書系時空縱橫,氣勢磅礴,非常具有歷史性、資料性、權威性和真實性,史實詳盡,圖文并茂,非常具有閱讀和收藏價值。
馬夫編著 ·世界史 ·10.9萬字
馬夫編著 ·世界史 ·10.2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法西斯極權統(tǒng)治相繼建立、二戰(zhàn)前夕的國際格局、日本法西斯首開戰(zhàn)端、德意在歐非燃起戰(zhàn)火、風云際會的歐洲天空、歐戰(zhàn)全面爆發(fā)等內容。
馬夫編著 ·世界史 ·11.6萬字
馬夫編著 ·世界史 ·11萬字
馬夫編著 ·世界史 ·10.8萬字
本書共分11章,從地理,人文,宗教,文化等方面對古埃及文化做出全面的介紹和解讀。作者在提供給讀者古埃及文明的介紹的基礎上,還幫助讀者將不時出現(xiàn)的新知識放到一個歷史的脈絡中去看,而不至于被所謂的新發(fā)現(xiàn)沖昏了頭。總之,除了了解古人,也是幫助讀者了解現(xiàn)在。
蒲慕州 ·世界史 ·12.1萬字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其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從而豐富了世界文化寶庫。由于種種原因,印度各地區(qū)在歷史、文化、宗教和風俗等方面都有所差別,有的甚至完全不同。本書介紹了印度文明的起源,以及宗教、藝術、文化的形成及發(fā)展情況,包括近代受西方外來文化影響的一些情況。除了介紹印度整體的概況之外,還介紹了印度各邦的一些具體情況。本書還簡述了中國和印度兩千多年的文化交流的基本情況。本書深入淺出,知識性和故事性較強。
王樹英 ·世界史 ·14.6萬字
櫻雪丸日本民主史力作!從明治時期民主萌芽,到二戰(zhàn)后的日本民間斗爭,從5個歷史階段,生動有趣的講述了日本民主發(fā)展與改革的曲折故事。任何現(xiàn)代民主的實現(xiàn),都絕非一蹴而就!從明治時期開始近代民主的萌芽,到大正民主政府曇花一現(xiàn),再到日本戰(zhàn)后民間的不斷斗爭,制度和人性的激烈碰撞,交錯成了一部復雜的日本民主歷史。以五大歷史階段為基礎,梳理各大“政治事件”與“民間斗爭”等在日本真實發(fā)生的事件,生動有趣地再現(xiàn)了日本民主的改革發(fā)展之路。民本、和平、人權!這是一本不回避真實、不夸張結果的日本通俗民主史讀本!
櫻雪丸 ·世界史 ·12.8萬字
《日本文論》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主辦、日本學刊雜志社承辦,本書為2019年第2輯。本輯內容主要包括:區(qū)域層面,探討古代日本與東北亞地區(qū)的政治、文化交往,如道文化東傳、秦朝中國人移民日本列島的路徑;思想領域,分析論述日本近代以來思想家與思想流派、國體的發(fā)展特點,如加藤弘之的思想轉向和保守主義精神的源泉、天皇制的衍變;實踐方面,對日本的政府開發(fā)援助模式與制造業(yè)發(fā)展進行考察。
楊伯江主編 ·世界史 ·15.4萬字
《帝國之道:歐洲擴張400年》是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拉姆齊·繆爾初版于1917年的重要著作,20余年多次再版,本書根據(jù)1939年第六版譯出。全書以理性、平衡的視界描述了歐洲在全球的擴張過程,擴張過程的參與者英國、法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德國、俄國等列強的群雄逐鹿以及殖民地和宗主國的關系。其中,拉姆齊·繆爾著力探究帝國主義擴張的動機、擴張的多種形式、歐洲擴張的不同階段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與歐洲擴張之間的關系。無論從認識歐洲擴張歷史的學術意義而言,還是從理解當今世界格局、歐洲各國關系、大國博弈等的現(xiàn)實意義而言,《帝國之道:歐洲擴張400年》都具備較高的參考價值。
(英)拉姆齊·繆爾 ·世界史 ·18.1萬字
在歐洲歷史上,瑪麗亞·特蕾莎是與卡斯蒂爾女王伊莎貝拉一世、法蘭西“無冕之王”凱瑟琳·德·美第奇、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俄羅斯沙皇葉卡捷琳娜大帝齊名的女性君主。《瑪麗亞·特蕾莎:一部哈布斯堡王朝中興史》講述了哈布斯堡王朝在瑪麗亞·特蕾莎領導下救亡圖存、實現(xiàn)中興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瑪麗亞·特蕾莎登基為何引發(fā)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瑪麗亞·特蕾莎是如何將哈布斯堡王朝從滅亡的邊緣拉回來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的結果是如何調整歐洲大陸均勢的?瑪麗亞·特蕾莎是如何施展高超的外交手腕,趁七年戰(zhàn)爭之機實現(xiàn)哈布斯堡王朝中興的?瑪麗亞·特蕾莎是如何順應時代潮流,對內實行開明專制,促進奧地利經濟、文化大繁榮的?本書將詳細解答。
(英)詹姆斯·弗蘭克·布萊特 ·世界史 ·12.6萬字
《德國的浩劫》是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之一,作者從兩個世紀的德國歷史文化背景著眼,對于導致法西斯專政的原因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德)邁內克 ·世界史 ·10.1萬字
本書為引進公版書。作者赫伊津哈(1872-1945)為荷蘭著名的語言學家和歷史學家。《中世紀的衰落》(TheWaningofTheMiddleAges)(原中國美術出版社出版該書譯為《中世紀的衰落》)是赫伊津哈的代表作,其影響經久不衰,是西方文化史研究的經典著作。本書研究的是十四、十五世紀的歷史,研究的是中世紀文明的結束階段。作者正是本著上述觀點,試圖真正理解凡·艾克兄弟及其所處時代,亦即試圖從它與當時時代生活的聯(lián)系中來理解。而現(xiàn)實已經證實,那個時代文明的種種形式中所共有的一點,就是它們均與過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更甚于它們與正孕育的未來的聯(lián)系。因此,那個時代取得的輝煌成就,不單對藝術家應如此,對神學家、詩人、史學家、君王和政治家也是如此,都應被當做是對過去的完善與終結,而非新文化的前奏。
(荷)約翰·赫伊津哈 ·世界史 ·18.1萬字
歷史是如何被書寫的?又是如何被扭曲的?二戰(zhàn)時,英國政府曾受哈特的影響犯下嚴重錯誤。戰(zhàn)爭結束后,哈特用他所謂的成就扭轉了對他聲譽的損害局面。他是如何做到的?在這本觀點堅定且公正的著作中,約翰·米爾斯海默重新審視了李德·哈特的職業(yè)生涯,揭示了李德·哈特關于他在20世紀30年代的軍事政策辯論中發(fā)揮作用的虛假圖景。根據(jù)李德·哈特被廣泛接受的描述,他關于裝甲戰(zhàn)的先進觀點被英國軍隊拒絕,反而被更有遠見的德國將軍所采納。他宣稱,德國國防軍應用他的閃電戰(zhàn)理論,導致法國在1940年戰(zhàn)敗,這是他預料到的災難。為了更正歷史,米爾斯海默徹底打破了李德·哈特在兩場戰(zhàn)爭之間的“先知神話”。米爾斯海默發(fā)現(xiàn),事實上,李德·哈特“在20世紀30年代的一些基本軍事問題上完全錯誤”,“他的作品誤導英國政府犯下了嚴重的錯誤”。對李德·哈特錯誤判斷的普遍認知嚴重損害了他在戰(zhàn)爭期間的聲譽,米爾斯海默也展示了李德·哈特如何成功地修復他自己的形象。盡管李德·哈特的一些軍事理論仍有現(xiàn)實意義,但米爾斯海默警告說應謹慎使用它們。
(美)約翰·米爾斯海默 ·世界史 ·18.1萬字
《激蕩的百年史》一書共有5章,其中前4章吉田茂按照時間先后,將近代日本的百年史劃為4個階段——明治維新、走向近代化、戰(zhàn)后的困難時期以及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的時期,并一一對其做出具體論述,在最后一章中,吉田茂做了一個簡短的總結,并滿懷希望地提出了日本未來的計劃和構想。每一章節(jié)都另外劃分出若干個小標題,所有小標題都帶有鮮明的指向性,基本都是直接提出當時社會所面臨的具體問題,再一次扣合了作者的政治身份。當然,《激蕩的百年史》真正閃亮的地方還在于它提出的富有創(chuàng)想力的治國方略。這些治國方略得以最終實施,一方面是由于日本政府與人民所做出的種種努力,而另一方面也是充分利用了當時的國際環(huán)境,正如吉田茂在書中所言,日本“有生逢其時,憑借幸運的一面”。文末收錄吉田茂《隨憶錄》。
吉田茂 ·世界史 ·10萬字
難民和移民問題在現(xiàn)今的德國乃至整個歐盟,都是一個避不開的話題,它不僅關系到德國的政治生態(tài),也影響了德國的社會生活,甚至關乎整個歐盟的日常運轉。本書圍繞德國的移民與移民問題展開討論,包括相關德語文獻的首次漢譯和中德學者的精辟論述,涵蓋了來自北京大學、對外經貿大學、維也納大學、洪堡大學、柏林自由大學等著名高校的知名學者,如韓水法、羅新、連玉如、Heger、Hille等教授的前沿觀點。除了從政治和社會、歷史和哲學的角度對德國移民問題進行深入的多角度的剖析之外,本書還對德國國內相關議題文學和文化的新轉向進行了觀察和探究。
黃燎宇 ·世界史 ·14.7萬字
紐倫堡是16世紀德國最大的城市之一和帝國議會的所在地,這個城市當時的宗教改革吸引了德國各個階層的注意力。這一改革提供了最為有益的例證,說明德國社會生活形式與路德新教之間的互動。這一改革實際上是一種新舊體制的轉換,它將中世紀的教會、慈善、隱修和圣禮婚姻加以甄別,把它們改造成為具有近代特色的社會救濟、政府管理宗教事務和世俗婚姻制度。這樣一來,紐倫堡改革就突顯了市民階級的意志并且展現(xiàn)了由民眾推動德國社會變遷的圖景。全書展示了各種原始資料,有許多是第一次被譯為中文并加以分析,由此說明近代的制度和社會生活是如何起源并遍播德國的。作者還突破了從宏觀角度研究宗教改革的傳統(tǒng),僅專注于一個城市的分析,為未來的德國宗教、社會研究確立了新模式。
周施廷 ·世界史 ·19.8萬字
1956年2月至1957年8月,湯因比夫婦在退休后進行了為期17個月,針對三大洲、近2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環(huán)球旅行,《從東方到西方:湯因比環(huán)球游記》即是他這次旅行的游記。與一般的游記不同,本書并非有關這次旅行的連續(xù)記述,而是以湯因比獨特的見解和他對世界歷史、地理和宗教生活的深刻理解為基礎而進行的一系列值得重視的掃描式記述。對湯因比其他一系列著作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了引人入勝的補充,不僅處處體現(xiàn)出湯氏獨特的歷史智慧,而且是對20世紀50年代當時一部分世界的珍貴記述。
(英)阿諾德·湯因比 ·世界史 ·18.3萬字
五味文彥的《武士的時代》是“巖波日本史”的第四卷。日本中世的鐮倉時代是什么樣子呢?這是個市民開始懂得娛樂的時代,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可以聽到《平家物語》主題的藝人說書;這也是一個刀鋒與信仰并行的時期,一方面新興武士勢力在全國各地群雄割據(jù),另一方面充滿新的創(chuàng)造力的佛教在民眾中廣泛傳播,開花展葉。本書講述了從源平之爭到鐮倉幕府成立,經過蒙古襲來,直到應仁之亂前夜,能樂在室町時代的將軍府華麗起舞……這段多姿多彩波瀾壯闊的日本歷史。
(日)五味文彥 ·世界史 ·6.6萬字
1555年的王位交接儀式上,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未來的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以及荷蘭共和國國父奧倫治親王威廉,這幾位在前后近一百年的時間里攪動風云的人物齊聚一堂。圍繞在他們周圍的還有英格蘭女王血腥瑪麗和伊麗莎白一世,蘇格蘭的斷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以及德意志和法蘭西的眾多王侯……“尼德蘭”,意為“低地”,范圍大約包含今日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部地區(qū)。11—14世紀,尼德蘭地區(qū)逐漸形成眾多分散的公國、伯國和主教領地,后在勃艮第家族和哈布斯堡家族治下逐漸統(tǒng)一。1568年,尼德蘭的十七個省反抗西班牙帝國的統(tǒng)治,1581年,尼德蘭北部七省廢黜腓力二世,之后于1588年正式建立荷蘭共和國,最終于1648年借三十年戰(zhàn)爭之機,徹底從西班牙的統(tǒng)治下獨立——世界上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由此誕生。隨后,新生的荷蘭共和國在短短50年里,迅速崛起,成為歐洲的經濟中心;繁榮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第一家現(xiàn)代銀行和股票交易所,建立了現(xiàn)代金融體系,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同時,發(fā)達的造船業(yè)支撐荷蘭積極開展海外貿易,16—17世紀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面上,荷蘭創(chuàng)造了“郁金香神話”,成為當時的“海上第一強國”。從飽受西班牙壓迫的邊緣小國,到縱橫大洋的“海上馬車夫”,發(fā)達的商業(yè)資本與迅猛的海權擴張,共同寫下了荷蘭這一海洋帝國崛起的歷史。這段歷史的盛衰,值得深思。本書以普及性方式介紹了尼德蘭八十年戰(zhàn)爭史,生動地敘述了當時主要的歷史人物、決定性的戰(zhàn)斗、戰(zhàn)爭的主要轉折點以及尼德蘭周邊的國際局勢,抽絲剝繭,給讀者展示了尼德蘭八十年戰(zhàn)爭的緣起、衍變和結果。
(荷)安東·范德倫 ·世界史 ·14.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