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有關虎門的文史資料。內容涉及虎門的紅色往事、文藝活動、民兵建設、教育改革、城市建設、軍民共建等。本書填補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有關虎門歷史的空白,有助于對這一歷史時期的虎門歷史進一步了解和認識。
虎門鎮人民政府 ·中國史 ·14.5萬字
玄奘,《西游記》中唐僧的原型,后世僧侶不遠萬里赴印度求法的典范。本書以《大唐西域記》《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等古籍資料為依托,通過實地對玄奘西行沿途的塔爾寺遺址、榆林窟、莫賀延磧、高昌故城、蘇巴什佛寺遺址、克孜爾石窟、碎葉城遺址、怛羅斯城、巴米揚大佛、那爛陀寺遺址、阿旃陀石窟等地的考察,以當代考察與歷史史料相結合的形式觸摸古遺跡,圖文并茂地展現了沿途的人文歷史,并為相關研究提供了直觀、生動的獨特視角。
張安福 黨琳 ·中國史 ·14.9萬字
梁啟超這個小冊子采用了當時新式的章節體,并引入探究原因、引入文化地理學等思路及研究方法,來書寫學術史;在思想上,則刻意突出了主張學術自由、贊美文化交融的兩條主線。該書縱貫全史的視野,配以分章分節的體例,綱目清晰,史論互證,分而不散,合而不亂,新意迭出,引人入勝。
梁啟超 朱維錚導讀 ·中國史 ·10.4萬字
《國史綱要》原為20世紀30年代雷海宗先生在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大講授中國通史的講義,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描述了自史前時代到近代(1912年)中國的歷史變遷,對此間的重要歷史事件進行了扼要而不失精細的分析,系統而又清晰地梳理了我國從古至今朝代更替、治亂循環的歷史脈絡。本書語言通俗、邏輯嚴密、觀點權威,成一家之言、開風氣之先,讀之使人豁然開朗。
雷海宗 ·中國史 ·8.5萬字
本書敘述了從商朝到東漢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全書按照朝代順序編寫,但并未均衡筆墨,而是按作者自己的標準選取各朝代重大事件作為主題,著力敘述“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貢獻和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全書內容豐富,不僅講述王朝更迭、政治興衰,也描述了文化經濟的盛衰,還介紹了民俗生活,可謂包羅萬象。作者筆下沒有艱晦澀難懂的學術詞語,也沒有枯燥乏味的理論說教,而是以其通俗的文筆、飄逸的文風,將上千年歷史描繪得溫婉動人,使讀者既享受傳統歷史的博大精深,又領略了文字的優美生動。
張蔭麟 ·中國史 ·14.5萬字
《知行合一五千年》是一套通俗中國史,共五冊,講述從神話時期到清末的五千年歷史。本書為第一冊,主要講從盤古開天到西漢王莽這期間的歷史發展。本書內容按照編年體形式著述,著名歷史事件、人物都包含其中,有助于讀者建立歷史框架;同時作者還將心學知識嵌入對歷史的解讀中,觀點新穎,是不同于其它歷史書的獨特亮點。
度陰山 ·中國史 ·17.5萬字
該書系統梳理了近代中國邊疆研究的發展演變歷程,探討各時期邊疆研究內容、方法的不同特點及其與內外形勢的勾連關系。重點分析近代邊疆研究范式的重構、邊疆研究與近代國家構建、近代邊疆問題與國際因素、清末民初邊政學精英的邊政認識、民國邊疆研究的嬗變及學科構建、邊疆研究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的發展等問題。并從區域史的視角探討西南、西北邊疆研究的不同。對吳其昌進行個案研究,闡釋時勢變化對近代學者研究路徑轉變的影響。
段金生 ·中國史 ·19.4萬字
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時,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精選了本所及本院同人寫的文章匯編成論文集。孫中山研究歷來是該院的優長學科,曾涌現李時岳、張磊、黃彥、劉望齡等一批享譽學界的著名專家,出版過多本專著。這本論文集對孫中山先生進行了多面相的揭示與研究;對清末民初的其他一些歷史人物如袁世凱、陸征祥等也有專文論述。論文均言之成理,頗有見地,值得一讀。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 ·中國史 ·19.8萬字
《中國邊疆學》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主辦的學術集刊。本書是第七輯,選入有關邊疆研究的論文19篇,涉及邊疆理論、海疆問題、邊疆民族、邊疆與周邊關系、文獻研究、邊疆研究綜述等方面的研究,希望有助于推動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邢廣程主編 ·中國史 ·19.9萬字
本書以關鍵詞的形式梳理了明以前的蒙古史,作者參閱了大量歷史資料,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敘述。全書分成草原帝國、蒙古人的“約孫”、黃金家族、統一蒙古的戰爭、前四汗、蒙古世界戰爭、南宋之殤、元朝的定制、諸神的信仰、蒙元與諸汗、重回金蓮川等十一章,共105個關鍵詞(即105篇文章),這些關鍵詞可能是人名或部族的名字,可能是一次戰爭的名字,也可能是一種稱謂或一項制度……每個關鍵詞都是一個主題,可以幫助讀者在較短時間內形成對蒙古歷史的了解。
鄒進 ·中國史 ·15.4萬字
本書以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契約為切入點,把傳統社會中普通人的行為作為研究對象,并盡可能擺脫使用現代民法的框架來看待傳統契約,力圖將傳統契約置于傳統文化的背景之中,還原當時的具體情況。作者試圖通過討論傳統中國社會中人們訂立契約的法律行為,以及影響契約運行的各種因素,以人為中心來思考人與契約的關系,并借此分析契約行為中蘊含的文化因素及其文化屬性。
王帥一 ·中國史 ·15.5萬字
清代康雍乾時期,推行了許多積極的政策,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但從此時開始的清代皇帝及其大臣長期處于封閉狀態,對世界早已形成的近代國際環境、外交方式懵然無知,以致中國卷入國際社會時,舉措適當,應對失策,成為近代中國落后西方的始端。作者通過橫向比較康雍乾時期的中國與西方,詳細敘述中國在近代落后西方的原因。
王戎笙 ·中國史 ·9.4萬字
本書主要研究唐前儒家文化語境下的“樂象”問題。“樂象”在先秦是一種文化現象,它建立在周代廣泛的禮樂實踐之中,是詩、樂、舞合一的大型綜合藝術形象。“樂象”它借助樂詩、樂歌、樂舞來表達抽象的禮義與樂義。“樂象”的構成為:富有文化意味的和聲、作為樂段的詩歌,以及盛大的舞容。象征性是“樂象”最根本的屬性。“樂象”的功能分為內外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外在的宗教、政教、道德倫理功能,另一方面是內在的,即對個人心性的塑造功能、審美功能。
劉鑫 ·中國史 ·9.7萬字
本書以作為國家政務運行基層組織的縣司為研究對象,從人員構成與屬性、職能范圍與政務內容、機構地位以及運行機制等方面,梳理唐代不同時期縣級政務運行機制的變化,其落腳點或關注面是唐宋間國家治理體制和國家形態的轉變。
趙璐璐 ·中國史 ·16.9萬字
本文首先對飛盤運動的起源與發展的進行了回顧,其次對飛盤運動的各種玩法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另外本著作重點對飛盤運動中的極限飛盤與飛盤高爾夫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包括飛盤的各種擲法與接法、極限飛盤的各種進攻與防守戰術、飛盤高爾夫的比賽技巧等。書中七、八章是對飛盤運動員身體、心理素質訓練的介紹,因此本書既可以作為教師上課參考用書,也可以用來參考知道飛盤隊伍訓練。
賈立強 ·中國史 ·10.6萬字
《杭州學刊》原名《杭州研究》,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屬部門的專題性工作調研的成果發布、杭州市社會科學成果發布的平臺,主要探討杭州城市領域的理論與實際問題,跟蹤城市學研究的國際學術前沿,特別關注在杭州城市經濟、管理、社會、法律、文化等發展進程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時,亦關注杭州都市圈發展與合作。
杭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中國史 ·19.3萬字
清末民初的中國面臨著“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一轉型時代,關注民族、國家和自身命運的讀書人為因應西潮掀起了種種思想革命和文化運動。作者通過對學生生活、教科書、“排滿”革命等問題的細膩考察,重塑清末民初讀書人的群體形象,嘗試挖掘這些讀書人當時生活、行動與心境的幾個側面,解說清末民初中國的變之深與變之痛。
瞿駿 ·中國史 ·15.6萬字
本書分別介紹了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自然地理、歷史人文、風俗習慣、法治環境、資源狀況、外國企業、金融市場、經貿關系等各個方面,附錄還給出了該地區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各國(地區)營商環境排行榜中的排名。本書資料來源可靠,盡可能反映出該地區的最新動態和狀況,是系統了解澳門的便捷工具。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國史 ·2.3萬字
本書分別介紹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自然地理、歷史人文、風俗習慣、法治環境、資源狀況、外國企業、金融市場、經貿關系等各個方面,附錄還給出了該地區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各國(地區)營商環境排行榜中的排名。本書資料來源可靠,盡可能反映出該地區的最新動態和狀況,是系統了解香港的便捷工具。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國史 ·3.7萬字
《民國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專刊,主要刊載關于中華民國時期(1912~1949)相關史實與理論的研究文章。現為CSSCI來源集刊。本輯(第31輯)的“文化與社會”“政治”“城市與區域史”等欄目較有特色,相關論文堪供學術界參考,其他文章亦有相當的學術價值。
朱慶葆主編 ·中國史 ·18.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