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張蔭麟
作品粉絲 261 人
全部作品
《中國史綱》是青年學生了解中國歷史的簡明讀本,原為張蔭麟受聘編寫的高中歷史教材的一部分。作者對史料進行了嚴格的甄選,并融入了自己的歷史觀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以講故事的方式敘述了歷代社會的變遷和重要歷史人物的思想性格,深入淺出地勾勒出從殷商到東漢的歷史畫卷。因書中沒有繁瑣的引證和考據,非常利于學生閱讀,因而被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陳夢家譽為近代“歷史教科書中最好的一本‘創作’”。
張蔭麟 ·中國史 ·14萬字
《中國史綱》是張蔭麟先生短暫人生留下的重要專著,原為受教育部聘請編寫的高中歷史教科書。作者依據自己的研究對東漢以前的中國歷史進行嚴格篩選,用說故事的手法寫出社會的變遷、思想的發展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動,生動活潑、易讀有趣,無半點枯澀呆板,同時富于內涵和深度。
張蔭麟 ·史學理論 ·14.3萬字
本書敘述了從商朝到東漢前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是一本獨具一格的經典通史讀物。作者依據自己的史觀對東漢前的中國史實作了較為嚴格的選擇和取舍,用講故事的方式寫出各朝代重要的事件,著力敘述中國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貢獻和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動。全書內容豐富,不僅講述王朝更迭、政治興衰、社會變遷,也描述文化發展、商業經濟,還介紹地域民俗、大眾生活,可謂包羅萬象。作者文史兼長,用文學化的語言將一部國史寫得優美動人,思想智慧透徹通達,隨處流露出作者的才情與用心。使讀者既能享受歷史之美,又能領略文學之妙。
張蔭麟 ·普及讀物 ·17.5萬字
《中國史綱》是張蔭麟先生短暫一生留下的惟一專著,原為作者受聘編寫的高中歷史教材的一部分。作者依據自己的歷史觀對東漢前的中國史實作了較為嚴格的選擇和取舍,把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玩索所得”融會貫通,用講故事的方式寫出期間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貢獻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動。章節安排簡要得當,文字技巧活潑動人,思想智慧透徹通達,隨時流露出作者的才情與用心。此次出版,將作者未完成的第十二章和作者為該書宋史部分撰寫的三篇文字,列為附錄。并選配彩圖20余幅。
張蔭麟 ·中國史 ·18.1萬字
本書敘述了從商朝到東漢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全書按照朝代順序編寫,但并未均衡筆墨,而是按作者自己的標準選取各朝代重大事件作為主題,著力敘述“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貢獻和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全書內容豐富,不僅講述王朝更迭、政治興衰,也描述了文化經濟的盛衰,還介紹了民俗生活,可謂包羅萬象。作者筆下沒有艱晦澀難懂的學術詞語,也沒有枯燥乏味的理論說教,而是以其通俗的文筆、飄逸的文風,將上千年歷史描繪得溫婉動人,使讀者既享受傳統歷史的博大精深,又領略了文字的優美生動。
張蔭麟 ·中國史 ·14.5萬字
本書是史學家張蔭麟的代表作,是他為受聘學校編寫的高中歷史教材的一部分。作者依據自己的歷史觀,對東漢前的中國史實作了較為嚴格的選擇和取舍,把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玩索所得”融會貫通,用講故事的方式寫出其間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貢獻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動。本書章節安排簡要得當,文字技巧活潑動人,思想智慧透徹通達,隨時流露出作者的才情與用心,不僅被譽為“歷史教科書中最好的一本‘創作’”(陳夢家語),更是一種別具一格的通史讀物。
張蔭麟 ·中國史 ·17.6萬字
本叢書精選此時大師名家之有關學術文化經典著作,以期對20世紀以來的中國學術文化做一系統整理。叢書所收書目,雖各自早有出版,但零散而不成規模。此次結集,欲為推動中華文化之大發展、大繁榮盡出版人綿薄之力,成一民族文化珍品,為后代留存傳之久遠的鴻篇巨作。
張蔭麟 ·中國史 ·14.3萬字
本書是張蔭麟先生短暫一生留下的唯一專著,原為作者受聘編寫的高中歷史教材的一部分。不僅被譽為“歷史教科書中最好的一本‘創作’”,更是一種別具一格的通史讀物。作者依據自己的歷史觀對東漢前的中國史實作了較為嚴格的選擇和取舍,把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玩索所得”融會貫通,用講故事的方式寫出期間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貢獻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動。章節安排簡要得當,文字技巧活潑動人,思想智慧透徹通達,隨時流露出作者的才情與用心
張蔭麟 ·中國文化 ·17.8萬字
本書敘述了從商朝到東漢前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全書按照朝代順序編寫,但并非每一朝代都以同等筆墨來寫,而是按自己的歷史哲學標準選取各朝代重要的事件作為主題,著力敘述“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貢獻和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全書內容豐富,不僅講述王朝更迭、政治興衰、社會變遷,也描述文化發展、商業經濟,還介紹地域民俗、大眾生活,可謂包羅萬象。作者筆下沒有艱澀的學術冷語,沒有枯燥的理性說教;作者以其清麗的文筆、飄逸的文風,用藝術化的語言將一部《中國史綱》寫的優美動人,使讀者既享受歷史之美,又領略文學之妙。
張蔭麟 ·中國史 ·14.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