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國古代奏議文研究:以秦漢魏晉南北朝為中心
會員

奏議文是中國古代文章之大宗,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本書旨在考察中國古代奏議文之淵源、生成與發(fā)展,對其文類概念、研究范圍與文體特點做出明確界定,并以秦漢魏晉南北朝為中心,對奏議文與相關(guān)文體以及奏議類主要名目作文體辨析。本書認為,奏議文是中國古代社會秦漢至明清時期,中央臣僚以及中央派出的地方長官在行使其參政權(quán)、議政權(quán)時向君主進呈的陳請或論議文書。奏議文是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禮樂文化之產(chǎn)物,其內(nèi)在屬性是“君臣名分”,外在特征是“進御性”。中國古代奏議文孕育于先秦時期,至秦代正式生成。漢魏六朝時期,奏議文集的編纂與奏議文體的研究促成奏議文類觀念的形成。明清時期,奏議文體研究漸趨深入,至姚鼐《古文辭類篡》出,“奏議”之名終得以立。本書文體辨析部分將奏議文與制詔、上書、連珠等相關(guān)文體進行比較,以考察奏議文之文體功能與文體特點,并對奏議類主要名目“章”“表”“奏”“議”“疏”“啟”“對策”“封事”等加以辨析,考察其文體格式、文體功用、文體特點及發(fā)展變化。本書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從文體生成的角度對奏議文作較為細致的名實考辨,對奏議類主要名目作較為細致的文體辨析。

仇海平 ·中國史 ·17萬字

究天人之際:《史記》神話學(xué)研究
會員

本書以神話學(xué)為研究視角,將中國正史之源頭《史記》作為一個整體的研究対象,探究為何信史中有大量神話,司馬遷如此撰寫史書的意圖何在。《史記》的撰寫體現(xiàn)了古代典籍中源遠流長的神話敘事脈絡(luò),延續(xù)了商周巫史傳統(tǒng)。西漢時正處在“巫”與“史”逐步交替之際,故而整體上已經(jīng)具備了為后世所認可的理性的、嚴(yán)謹(jǐn)?shù)摹⑾到y(tǒng)的歷史表述,但同時書中也留下了大量的神話、傳說、夢兆、術(shù)數(shù)、占卜等有關(guān)巫風(fēng)遺習(xí)的“不雅訓(xùn)”之語,兩者并不相悖,這就是《史記》中出現(xiàn)以神話為史料的深層原因和文化背景。而西漢正值大一統(tǒng)的帝國甫立,司馬史公對神話的采用除了延續(xù)文化脈絡(luò),還有其為當(dāng)下所用的意圖。所以說,對《史記》中神話敘事的解讀有兩個層面:一個是潛意識層面,就是對神話思維的不自覺的繼承和發(fā)展;另一個是意識形態(tài)層面,正是基于潛意識層面,利用神話思維對宗教文化、學(xué)術(shù)思想和民間信仰根深蒂固的影響,對前代所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進行整理和改造,從而“神道設(shè)教”,完成新的歷史表述,在這種時代背景與文化氛圍中出現(xiàn)了正史《史記》中對于大量神話素材的采用。

于玉蓉 ·中國史 ·15.2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水埗区| 留坝县| 高平市| 汶川县| 丰台区| 陕西省| 合江县| 河津市| 仁化县| 灵武市| 涡阳县| 班戈县| 西城区| 芮城县| 大洼县| 鸡西市| 淅川县| 日土县| 定襄县| 宝坻区| 山西省| 克什克腾旗| 璧山县| 东方市| 江门市| 长泰县| 三门县| 灌云县| 武邑县| 诸暨市| 乌兰察布市| 额尔古纳市| 温宿县| 攀枝花市| 永州市| 安义县| 保亭| 怀集县| 临江市| 花莲县| 同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