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1928年7月,軍閥孫殿英率部闖入乾隆、慈禧兩座地宮,劈棺拋尸,將價值連城的曠世珍寶洗劫一空,釀成了中外文明史上驚天動地的大案。回顧這段歷史,不禁讓我們對清東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力圖去還原當時的情景。而本書在此基礎上又精心勾勒出曾經塵封了半個多世紀的一幅幅真實歷史畫面,詳盡介紹了清朝帝后陵寢的建制、規模和帝后王妃的入葬經過,生動地再現了中國末代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曲折過程。
岳南 ·中國史 ·34.7萬字
本卷講述的1932年到1937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38.3萬字
《國學論衡》系甘肅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的學術集刊,旨在為從事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研究的學者提供學術交流平臺,通過學術研究增進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國學的理解和詮釋;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國學與世界文化、文明之間的對話;以理性考量塑造未來中國文化和學術思考。本刊現為采取匿名評審制度的年刊,登載國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學術論文及書評札記、學界動態等文稿。
王曉興主編 ·中國史 ·23.2萬字
《到元朝打卡生活》是“課本來不及告訴你的古代史”叢書之一,以輕松活潑的敘述方式,描述了元朝時期的民間社會生活百態。全書生動地展現元朝人的日常飲食、防暑保暖、交通、住房、職業、旅游、文體活動,等等,像是一幅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圖”。元朝民間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樣的,有哪些特殊的風俗習慣,現代人對元朝人生活的好奇,將在書中一一得到解答。同時,書中配有多幅精美的插圖,生動再現元朝人的日常生活面貌。“課本來不及告訴你的古代史”叢書,囊括了中國歷史上各個時期的百姓日常生活史,由深耕歷史學領域的寫作者執筆,以正史為藍底,以幽默生趣、易于閱讀的講史方式,還原各個朝代的不同社會風貌,生動呈現中國古代百姓生活的變遷和傳承。
胡岳潭 ·中國史 ·9.6萬字
《中華上下五千年》涉及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專門知識,敘述了中國的歷史大勢、制度沿革、文化發展等?!吨腥A上下五千年》貫通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至民國等各個時代,涵蓋政治、經濟、制度、文化、社會、民族、宗教等各個領域。本冊《中華上下五千年》不同于傳統教科書面面俱到的寫法,而是選取了幾百個在中國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故事,既包含精彩的人物特寫,又囊括豐富的歷史事件.
白樺 ·中國史 ·23.4萬字
《學術訓練與學術規范:中國古代史研究入門》對于渴望進入中國古代史研究領域的學子來說,《學術訓練與學術規范:中國古代史研究入門》幾乎是手把手地指明了入門的途徑。舉凡古籍、石刻、簡帛、文書、圖像以及今人論著、刊物都有它們的翻檢之道,而對版本與校勘的把握、考古新發現的追蹤,則有利于學識的積累和更新。更進一步的學術論文寫作也有它的一定之規,容不得半點虛假和取巧。學術素養就是在這樣持之以恒的訓練中養成的。
榮新江 ·中國史 ·16.4萬字
本輯所收論文,大多是重慶市抗戰文史研究“兩江學者”計劃實施以來的成果匯編,同時包含了正在進行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抗戰大后方文學史料數據庫建設研究”的部分階段性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代表了該領域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水平。
張全之 熊飛宇主編 ·中國史 ·20.2萬字
本書是我國著名教育家、語言學家、翻譯家和通俗讀物作家林漢達先生寫給大眾的通俗歷史普及讀物。本書收錄了《東周列國故事新編》《前后漢故事新編》《三國故事新編》所有內容的全集,用440個故事講述從西周到晉初1000多年的歷史。特別訂正了人名、地名及行政區劃等知識性錯誤,將生僻字注音,并增加了163個古籍鏈接拓展。史料翔實,內容豐富,是一部優秀的大眾歷史入門讀物。同時書中包含很多成語、熟語、歇后語的出處典故,如過河拆橋、唇亡齒寒、老馬識途、退避三舍等,方便輔助語文學習,積累文史知識。本書入選中小學閱讀指導目錄,助力孩子學習。
林漢達 ·中國史 ·132萬字
由《伾文用事》《憲宗平蜀》《憲宗平吳》《魏博歸朝》《憲宗討成德》《憲宗平淮蔡》《憲宗討淄青》《河朔再叛》八篇組成,主要敘述順宗、憲宗兩朝事。順宗朝,重用王叔文、王伾革新朝政,但遭遇代表既得利益集團的政治勢力反對、反抗、反撲,最后失敗。憲宗朝抑制藩鎮跋扈,平定西川節度副使劉闢、鎮海節度使李锜叛亂,征討成德節度使王承宗,平定淮西吳少誠、平定淄青李師道,使魏博節度使田弘正歸朝,朝綱復興,史稱“元和中興”。
袁樞 ·中國史 ·30.3萬字
《清季憲政編查館研究》內容簡介:清季預備立憲是中國憲政改革的開端,憲政編查館是預備立憲的督導機關,有“憲政樞紐”之稱?!肚寮緫椪幉轲^研究》不惟考察這一機構的沿革與執掌,更注重分析它為推進憲政改革面開展的各項工作所引發的集團互動,以及集團互動對憲政改革所造成的制約,進而透視清季憲政改革的困境,探尋預備立憲與清廷敗亡的內住聯系。
彭劍 ·中國史 ·14.7萬字
“東亞”正如“亞洲”一樣,是一種來自外部建構的概念,中國古代與“東亞”概念最為接近的一個詞是“海東”。大唐作為一個巨型政治體,其與周邊世界內容豐富的文化交流和多元復雜的政治關系構成了半部全球史。處于極東位置的東亞諸國,背靠地球上面積最大的海洋,其主要甚至唯一的面向就是唐朝,這就構成了唐朝與東亞的關系。
馮立君 ·中國史 ·16.9萬字
本冊完整展現安史之亂全景,詳細解讀晚唐的藩鎮割據。這段時期的主要的特征是唐朝試圖中興與藩鎮割據、黨派之爭、宦官專權交織在一起。每冊書分十個章節,主要按照時間順序,精選重要歷史節點、歷史人物論述考辨。全書既保留原始文獻材料,又增加作者精彩解說,可以讓讀者有選擇地進行閱讀。腳注處特地注明最新研究論文,可輔助有需要的讀者進一部延伸閱讀。每章節末還附有“多說一點”單元,為讀者介紹讀史方法以及章節要點。
孫英剛 ·中國史 ·21.5萬字
甲午120年,回顧歷史,總是令人感慨萬千。故在這個特別的時候,有從制度、戰略、信仰、國運四個角度反思甲午的,有從戰備的詳細軍事資料角度梳理戰爭現場的,歷史無疑在這些古今之間,史料之間變得立體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體觀察》則為讀者提供了另一層甲午的空間——就是西方媒體的觀察。本書為“萬國報館”興趣小組成員歷時幾年奔赴世界各地,尋找英、法、德、美、俄等國120年前的老報刊對當年中日甲午戰爭的真實報道,將塵封的歷史事實“挖”出來;書中許多圖片與報道文字的翻譯對審視那段歷史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萬國報館編著 ·中國史 ·7萬字
本書是一部研究海絲路史的專著。它以時間為經,事件為緯,梳理了廣西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發展、中衰、繁榮的歷史過程,論證了:廣西北部灣是漢代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是中國西部連接東盟的重要通道,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戰略支點,是我國經濟版圖新的增長極。該書旨在闡明諸種社會因素對海上絲綢之路的促進作用以及海上絲綢之路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反作用,探討廣西海上絲綢之路自身發展的規律和重要意義,對研究海上絲綢之路的經濟貿易發展和中外文化交往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黃宇鴻 李志儉 ·中國史 ·34.8萬字
在中國長達兩千余年的封建社會發展史中,歷史沿著曲折的道路向前推進,并且呈現出波浪式的前進軌跡,社會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家強大的唐朝是一個公認的高潮時代。李氏父子晉陽躍兵,西渡黃河,攻占長安,建立大唐帝國;宮廷傾軋,明槍暗箭終釀成玄武門事變;李世民繼承皇位,任人唯賢,和親吐蕃,安定邊塞,開創了貞觀之治……歷史的帷幕拉開了演繹在歲月長河中的跌宕起伏、興衰榮辱的一幕幕。本書為您講述了一個空前開放的浪漫帝國,一個盛極而衰,卻擁有永久和持續魅力的大唐王朝,展現出一段令華夏子孫永遠為之驕傲的豐功偉業。
王新龍編著 ·中國史 ·16.8萬字
自人類出現以來,戰爭就—直沒有停止過。戰爭是政治集團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矛盾的最高斗爭表現形式,是解決糾紛的一種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決方法。中國的歷代王朝,為了維護其統治,都極其重視自己的軍隊,而精銳的軍隊便可堪稱勁旅。孫武的吳軍、吳起的武卒、白起的秦軍、項羽的楚軍、霍去病的漢騎兵、沈慶之的南梁軍、岳家軍、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戚繼光的戚家軍、曾國藩的湘軍都驍勇善戰、戰功赫赫,并稱中國歷史上杰出的十大勁旅?!吨袊幕R讀本:中國歷史上的勁旅》即是為您介紹這十只軍隊。
霍慧婷編著 ·中國史 ·3.1萬字
《通鑒紀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樞著。本書選取《資治通鑒》中的重大歷史事件,每件史事詳記其始末,并自擬標題,記述了上起戰國、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歷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國第一部紀事本末體史書,開創了“以事為綱”的本末體史書先例。
(宋)袁樞撰 楊寄林主編 ·中國史 ·50萬字
本卷講述的1916年到1920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36.6萬字
“美國漢學三杰”之一魏斐德教授中國近代史經典之作!詳細剖析中華帝國一步步實現建立秩序,走向強盛,陷入困境,再次建立秩序的過程?!吨腥A帝國的衰落》作為美國多所大學采用的中國近代史教科書,文字簡潔流暢,內容通俗易懂。書稿有別于傳統通史的編年體敘述,而從構成傳統社會主要結構的農民、士紳、商人三個群體入手,詳細剖析了中華帝國如何一步步實現建立秩序,走向強盛,陷入困境,再次建立秩序的過程。在中國近代史的歷史分期方面,魏斐德采納北美漢學界的觀點,敘述的內容不僅包括鴉片戰爭之后的歷史,還向上追溯到晚明時期,使得作品極具“一家之言”的特色。
(美)魏斐德 ·中國史 ·14.7萬字
本書以中華歷史與傳統文化為研究對象,開設“啟予國學”“古史專題”“民族文化史”“近代史專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共黨史研究”“大思政課‘建設專欄·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大思政課’建設專欄·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筆談”“秦皇島地域文化”以及“書評”等專欄。
董劭偉 秦飛 鞠賀主編 ·中國史 ·34.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