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文講述了日本大倉財閥勢力是如何深入到中國本溪地區,并不顧中方的反對執意建立本溪湖煤鐵公司。但在中方不斷的抗議浪潮中又不得已將公司的所屬權由獨霸轉為“合辦”,并考察了公司最終實現“合辦”的復雜過程。文章細致地分析了公司人事安排和機構組織,以及中日雙方在不停的博弈中,最終制定出了相關制度。且以“九·一八”事變為起點,著重討論日本軍國主義占領東三省之后,煤鐵公司再次淪為日本進行殖民主義的物資來源之一。
周飛 ·中國史 ·11.1萬字
文化是傳承的,只有傳承才可能使數千年文化積淀而形成傳統。天文作為中國文化之源,對中華文明諸核心內涵的形成與發展產生著深刻影響。本書旨在通過天文考古學研究揭示傳統的宇宙觀體系,重建上古文明乃至前文字時代的知識、制度與思想,從本質上闡釋中國文化的特點及核心價值。全書將考古學、古文字學、古文獻學和古天文學相結合,以對己身文明的理論探索為基礎,完成上古時空觀、政治觀、宗教觀、祭祀觀、典章制度、哲學觀及科學觀的研究,辨析天文與人文的相互關系,是一部從天文學角度,運用天文考古學研究方法全面解讀中國傳統文化的學術著作。
馮時 ·中國史 ·45.3萬字
17世紀中葉發生的明清交替,于中國固然是政治上的重大變動,于東亞同樣有著深遠影響。周邊國家如何認識清朝入主及其何以維持長期統治是本書的關注點所在。朝鮮王國對明朝懷有深厚情感,又以自身儒家化程度自傲,自然對清朝心存鄙夷。在清朝入主中原初期,朝鮮以“胡無百年之運”的歷史認識維持其固有觀念。隨著交往深入,朝鮮對清朝的認識逐漸豐富起來。可是,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朝鮮卻固守陳見。這背后固然存在忠明的情感因素,但是,朝鮮朱子學的世界觀及其“主靜”的思維方式,更是導致朝鮮無法認同清朝、不承認清朝正統性的根源所在。本書著重考察朝鮮士人觀察清朝的方式及其背后的思想基礎,力圖溝通思想、情感與政治的相互關聯。
桂濤 ·中國史 ·19.9萬字
云南細菌戰是以日軍南方軍細菌戰部隊第9420部隊為主、其他細菌戰部隊為輔,在日軍大本營統一指揮下實施的。研究云南細菌戰必須首先探究侵華日軍第9420部隊的歷史。侵華日軍云南細菌戰包括對人的攻擊和對動物的攻擊,對人的攻擊主要是霍亂細菌戰和鼠疫細菌戰兩種戰爭形式,這是本研究的落腳點和研究重心。本書是國內迄今最新、最系統、最翔實地研究侵華日軍第9420部隊和云南細菌戰的著作。筆者深信,日方未來公開的細菌戰的相關檔案將證明本研究的價值。不僅如此,筆者還希望這一著作可以為侵華日軍云南細菌戰賦予新的研究內涵,并以此促進國內外的侵華日軍第9420部隊和云南細菌戰的研究。
張華 ·中國史 ·17.6萬字
從心態入手,立足文集與史料,將個體、時代、社會、文化相結合,來探討士人的交游、活動、思想與創作實績,是作者研究的重心與理路。書稿上編是關于明清易代之際的士人結社研究,下編是古代士人心態與思想文化的論題研究。
曾肖 ·中國史 ·20.2萬字
本書運用文獻學與經學史相結合的方法,對杜預《春秋經傳集解》作了較為全面系統的研究。作者考辨了杜預的生平與著述,編撰出詳盡的《杜預年譜》;對《春秋經傳集解》的書名、成書時間及編撰方式等問題作出了新解答;歸納了杜預注解《春秋》《左傳》的基本方法與特點;深入解析了杜預以“《左傳》解《春秋》”這一理論的產生原因、基本構造及實際施用等問題,再現了《左傳》杜氏學的義例體系。作者以扎實的文獻考析為基礎,以解決《左傳》杜氏學的基本問題為中心,進行了一系列學術新探索。
方韜 ·中國史 ·39.2萬字
元朝亡于通貨膨脹?從成吉思汗的崛起到元朝的衰亡,一部以財政為線的元朝興衰史。知名歷史作家郭建龍新作!本書從成吉思汗西征的財政影響說起。成吉思汗采取了軍事掠奪制、達魯花赤制度、投下制度等種種措施,利用商業精神建立了更龐大的世界性政權,為古代中國歷史上最重商的王朝——元朝打下重要的經濟、文化、政治等基礎。到了忽必烈時期,因大肆征戰,引發了嚴重的財政隱患和制度弊端。之后的皇帝更是像走馬燈一樣輪換,為元朝的結局埋下伏筆。元朝統治者在蒙漢文化之間游移不定,南北的財政和政治失衡更是讓元朝命懸一線。翻開本書,多維度挖掘元朝短命之謎,一窺古代中國歷史演變的財政暗線。
郭建龍 ·中國史 ·23.4萬字
“那些書太古舊了,我也太老了,對這世界沒有用了。”“這些書都是您新寫的呀,怎么會太古老,沒有用呢?”“你以為這些書能救北洋水師么?你以為這些書能救社稷么?你以為這些書能救中國么?”本書以深沉、典雅的敘事手法,為晚清以樸學大師孫詒讓為首的一代知識分子存影寫照,展現了身處“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他們所遭遇的空前的復雜情勢和分化結局、選擇依賴或掙脫傳統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時的矛盾心理和精神危機,更寫出了他們各各不同的精神突圍方式:有人抱殘守缺,消沉墜落,有人遷延不定、進退失據,也有人艱難求索,勉力自新,書名“蟬蛻”的寓義,正在于此。全書如同一幅漸次展開的水墨史詩長卷,展現了一個風雨如晦、九州振蕩、天光尚遠的時代,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甲午海戰、庚子拳變、百日維新……歷史的大事件在畫面中一一閃過;蘭貴人、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俞曲園、孫詒讓、翁同龢、黃紹箕,容閎、盛宣懷、康有為、張謇,政治家、經學家、舊派書生、新潮文士、革命黨人在眾聲喧嘩里漸次登場,而思想史的傳承脈絡是背景深處的遠山淡影。
胡小遠 陳小萍 ·中國史 ·28.1萬字
歷史是一座絢爛的畫廊,五千年中國史搭建起的更是一座朝代更迭的繽紛畫廊。這里有滿懷抱負的帝王,有誓死捍衛節義的賢臣良將,有滿腹才華的文人墨客,更有蕙質蘭心的傾城女子……歷史的車輪在五千年中不斷向前行進著,裹挾著數不清的悲歡離合絕塵遠去,而歡歌與離歌仍傳唱至今,且看千年中的盛世與亂世如何演繹了我們的歷史。
池墨 磨劍 ·中國史 ·10.2萬字
北宋時期算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被不少西方歷史學家稱為中國的文藝復興。這段時間,儒學得到復興,北宋文壇群星薈萃,如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晏殊、晏幾道、范仲淹、柳永、黃庭堅、周邦彥……無怪乎有人時候“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大約得益于趙匡胤“重文抑武”的國策。但這么做卻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即軍事不強,面對北方遼和西夏,常年處于劣勢。“澶淵之盟”不過是緩解了北宋這方面的壓力,但是軍事上的松懈卻又直接導致了“靖康之恥”。金國攻占汴梁,宋徽宗與宋欽宗雙雙被俘,宋室只好南遷至杭州建都,北宋也到此結束。
程曉南 ·中國史 ·11.6萬字
夏、商、周統稱為“三代”,因為并不能算“朝”。“朝”的說法是在秦及以后,主要的區別是:是否有一個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統管全國地方。秦及以后是這樣的,夏、商、周則不同,他們頂多算是部落聯盟、部落國家聯盟或者邦國聯盟。他們所謂的中央政權,只是據“中國”之地,即他們認知中的世界中心,然而對全國各地、各諸侯的控制,卻是非常薄弱而不可靠的。這與秦漢及以后是不同的。
劉剛 ·中國史 ·12.8萬字
漢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奠基時期,共經歷了四百多年,分為西漢和東漢。西漢定都長安,東漢定都洛陽。東西兩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許多重要的制度,為中國后世歷朝歷代制度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一時期,漢朝除了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擁有強大的實力,在思想、文化、藝術、科技方面也成果豐碩。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大家暢游大漢王朝的歷史長河,領略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
朱真 ·中國史 ·10.9萬字
出身于弘農楊氏的楊堅由北周國丈一躍成為大隋的開國皇帝。在這個過程中,他小心地避開北周權臣宇文護的暗箭,又謹慎地躲過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猜忌。昏庸的宣帝即位后,楊堅終于等來了機會,改朝換代,建立大隋。期間,他兢兢業業,勵精圖治,終于開創了“開皇之治”。奈何,在獨孤皇后的慫恿下,楊堅廢太子立楊廣,鑄成大錯。楊廣即為后雖對國家有所貢獻,然而他剛愎自用、不可一世的性格最終導致他走上窮兵黷武、草菅人命的道路,最終群雄四起,大隋王朝走向滅亡。
魏婷 ·中國史 ·9.9萬字
我們講歷史,無非還是講人,所以講上古史,也是從人開始講。人是從何而來的?古時代的人根本無法解釋,于是便出現了創世神造人、造世界的說法。西方有上帝,而地處東方的我們,也有盤古、女媧。產生這種創世神神化的時代,即便還沒有發明文字,也必然有了語言,以及簡單的社會組織。但是人而為人,大約是從猴子變來的。猴子是不會編出一個神化,并將其口口相傳于后世的。所以,當人剛開始為人的時候,是沒有那些神化的。既然沒有神話作為參考,自然也就修不可能會有史料。但是我們依然要講上古史,而且還要講清楚,這就要用到考古學了。
班惠英 ·中國史 ·10.4萬字
三國雖然歸晉,但大一統的西晉只維持了短短五十年。其后八王之亂,不得已衣冠南渡,始有東晉,并發展為后來的南朝,即宋、齊、梁、陳。這四個朝代加上東晉,以及先前的東吳,在歷史上統稱為“六朝”。而北朝基本是鮮卑人的天下,歷經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以及代北周而起的隋。北周滅掉北齊后,其主昏庸,隋文帝楊堅趁勢而起,加上南朝陳最后一位明君陳頊病亡,長達百年的南北分裂終于結束,隋唐盛世因此得以開啟。本書講述的便是南北朝這個動亂而又生機勃勃的時代。
黃哲 ·中國史 ·13.8萬字
本書以大明王朝的時間進程為經,以重大歷史事件為緯,生動清晰地勾勒出了明朝的脈絡。作者用講故事的口吻敘述每一個歷史事件,而且抓住了它們之間的關聯性,使整個明史一氣呵成。每一位讀者都可以感覺到歷史事件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無論是金戈鐵馬還是太平盛世抑或是江山覆滅,冥冥之中自有規律。
陳湘華 ·中國史 ·10萬字
本書是一本關于人類歷史的書籍,深入介紹了世界歷史上的一些懸案,吸引讀者關注世界歷史,以此指導人們在重溫世界歷史,并對當下進行反省,學會用歷史的參照系統校正今天的行動和實踐。本書通俗易懂,對于那些熱愛歷史,卻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無暇涉獵大部頭歷史著作的人來說,《一書通識世界五千年歷史懸案》應該是了解歷史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仲英濤 ·中國史 ·16.7萬字
在五千年的漫長歷史中,我們的祖先前仆后繼,奮力創造了璀璨的中華文明。作為他們的傳人,你對這五千年的歷史了解有多少呢?來讀一讀這本中國五千年歷史懸案吧,來走近我們的祖先,了解他們曾經的生活,了解歷史上發生的那些未解之謎,探究中華文明的源頭和脈絡。
仲英濤 ·中國史 ·19萬字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為后世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奠定重要的了基礎。從秦王嬴政統一六國,至劉邦率軍逼近咸陽、秦王子嬰投降,只過去了15年的時間。大秦帝國就這樣走完了輝煌卻短暫的歷程。本書以歷史發展脈絡為線,用輕松有趣的文字,認真負責的態度,講解秦朝發展的跌宕起伏,包括秦朝史略、帝國序幕、橫掃六合、天下一統、帝國崩潰幾個部分。
胡岳潭 ·中國史 ·10.3萬字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本書以軍事與政治事件為主軸,減去了繁雜的枝蔓,簡明地勾畫了中華史上一個龐大帝國的興衰榮辱。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來的,以少數民族統治者為主的政權。蒙古族以其強大的武力,不僅征服了中原及長江以南地區,還將其控制范圍擴張至整個西亞地區,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疆域最大的王朝。
孫欽柱 ·中國史 ·1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