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1905年發生了諸多事件,如日俄戰爭的結束、抵制美貨運動、廢科舉興學校、革命黨人成立同盟會等。作者認為這些看似相互獨立的事件,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推動了當年最重要的事件——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的發生。清帝國終于開始嘗試對最重要、最根本的祖宗之法——君主專制進行改革,這在中國歷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作者提出1905年的中國是“走向立憲”而非業已“走上立憲”。
劉強 ·中國史 ·17.7萬字
作者化身為民國報人,在文字構成的舊世界老中里穿行報道,帶領讀者穿越回1912年,見證民國元年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諸多細節。相比于1911年辛亥革命的轟轟烈烈,1912年著實是平凡又令人焦慮的年份:科技全無進步,社會更加混亂,經濟乏善可陳,學術亦少創新。然而,破敗之下,整個社會的精神生活卻經歷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切都充滿著無限的可能。作者用文字重現了1912年的中國與世界,描繪了一幅完整生動、極具煙火氣的社會圖景。
楊早 ·中國史 ·15萬字
本書通過對澳門近代風景園林的實地調研和深入分析,探究澳門近代風景園林的表現類型與典型實例,歸納總結澳門近代風景園林的造園理念、造園手法和文化內涵,挖掘澳門近代風景園林中西結合的多元文化特質。同時通過比較澳門園林與嶺南園林、葡萄牙園林間的異同,探討風景園林的保護價值,建立澳門近代風景園林的價值評估框架,提出相應的保護策略,為進一步研究、保護和開發澳門城市風景園林這一歷史文化遺產打下可靠基礎。
童喬慧 張潔茹 ·中國史 ·7.7萬字
"你當真以為,看幾部諸如《甄嬛傳》、《步步驚心》之類的電視劇,就真的了解大清后宮了嗎?你以為只要長得清純點、漂亮點,就可以把皇帝或者這個王爺、那個阿哥迷得死去活來顛倒乾坤了嗎?你以為只要皇帝喜歡你,你就能夠“獨步江湖”,什么也不用擔心,什么也不用害怕了嗎?你當真以為清朝的這些個皇帝,當真智商不怎么地,任由幾個沒讀過多少書整天張羅著梳妝打扮坑蒙拐騙的女人任意擺布嗎?你真的認為以你的情商、智商一定可以在大清后宮這種地方縱橫捭闔、步步高升,且安然無恙地終老嗎?親們,看完這本書,再做白日夢!"
林月 ·中國史 ·11.5萬字
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寫于抗日戰爭危急關頭的1938年,為對國家前途關心的民眾和青年撰寫。作者從以史為鑒出發,由外交內政的關系入手,重點論述了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為抵御外敵入侵而改革內政的各種方案,表現了尋求救亡之道的使命感。全書敘事脈絡清晰,沒有枝蔓,行文情至感人,好讀易懂,引人入勝,讓人欲罷不能。本次整理出版,還收錄《中國與近代世界的大變局》《最近三百年東北外患史》等四篇文章,有助于讀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國近代史。所以書名也改為《中國近代史新編》。
蔣廷黻 ·中國史 ·17.5萬字
敘述歷代的盛衰,即向來所謂政治史。本書依據時代,敘述從上古至民國歷代政治變革得失。自先秦諸子時期,改革社會的思想就出現了,但起起伏伏,改革力度一直不大,及至西漢末年才終于引發了王莽的改革。而王莽改革的失敗卻導致“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與天下安”成為政治上的金科玉律。一時間,變革的根本之計再無人提及。
呂思勉 ·中國史 ·12.1萬字
本書是第一本關于《華僑日報》的研究專著,采取歷史學的研究方法、新聞學理論和觀點等,憑借《華僑日報》的報紙原件和微縮膠片,進行深入探討,是香港報業史和文化史的重要研究成果,并就《華僑日報》前身三種報紙及該報本身的刊行經過作出全面性的系統論述,并對報上登載的消息、文章、圖片、廣告等作詳細統計。
丁潔 ·中國史 ·13.1萬字
西夏王陵號稱東方金字塔,謎樣的黑水城擁有令人覬覦的寶物;“正史”中沒有它完整的史傳,西夏王朝究竟是“傳說”還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以黨項民族為主體的西夏王朝,前后跟契丹的遼、漢人的北宋、女真的金及漢人的南宋,兩度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西夏的興盛充分表現出黨項人強大的韌性與臨機應變的特長。西夏曾經創制出形態特殊的西夏文字。歷史上許多少數民族都曾經建立過政權,但大都沒有屬于自己民族的文字,可見西夏文之重要地位。近幾年來,西夏文翻譯的佛經陸續出土,這對漢語語音變遷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西夏王朝從元昊于北宋仁宗景祐五年正式稱帝,到元太祖二十二年,享祚一百九十年,在中國歷史上也算是一個長命的朝代。如果從元昊的老祖宗拓跋思恭因參與平定黃巢有功,授夏、綏、銀節度使,賜號定難軍算起,則有三百四十六年之久,是一個長命的政權。
劉學銚 ·中國史 ·15.8萬字
唐代是個開放的朝代,有數不清的外國人曾定居于此;唐代同樣是個保守的朝代,一到晚上就要執行嚴格的宵禁。要想了解唐代人的生活風貌,還要翻閱浩瀚的史書典籍。本書考訂清楚翔實,語言風趣幽默,為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唐代王公貴族和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樂。本書力求在嚴謹考證的基礎上,以盡可能輕松的語言還原一個更加真實的唐朝。
沈清嬋 ·中國史 ·10.9萬字
《民國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專刊,主要刊載關于中華民國時期(1912~1949)相關史實與理論的研究文章。現為CSSCI來源集刊。本輯(第33輯)的“民國政治”“日本侵華研究”“教育史研究”“經濟與社會”“學術綜述”“史料視窗”較有特色,相關論文堪供學術界參考,其他文章亦有相當的學術價值。
朱慶葆主編 ·中國史 ·19.7萬字
書中囊括了從遠古到鴉片戰爭的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并按照朝代和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進行編寫,知識脈絡清晰、條理清楚,閱讀起來更是方便快捷。叢書在用漫畫展示歷史故事的同時,以簡短、精練的文字介紹了故事的歷史背景以及相關的歷史常識,讓小讀者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收獲豐富的歷史知識。
圖畫歷史創作室 ·中國史 ·8758字
《決戰:1948—1949》用通俗易懂且生動的語言介紹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期的11個著名戰役,具體包括:濟南戰役、錦州戰役、黑山阻擊戰、塔山阻擊戰、小淮海戰役的戰前謀略、黃百韜兵團的覆滅、雙堆集團殲黃維兵團、圍殲杜聿明集團、收復新保安、攻克天津實錄、和平解放北平等,總結了蘊含于波瀾壯闊的戰爭畫卷中的戰爭規律和解放軍的優良傳統和戰略思維,亦展現了戰火紛飛中的軍民情。
李赟主編 ·中國史 ·14.6萬字
本書是一本專門研究侵華日軍駐廣州“波”8604部隊在中國南方諸省進行各類細菌作戰犯下累累罪行的歷史學術著作,內容涵蓋了“波”8604部隊自成立至解散這7年間進行各類細菌研究、實施多種細菌作戰等大量歷史事實;也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半個多世紀中日兩國學界對“波”8604部隊的學術研究。本書是第一本專門研究“波”8604部隊實施細菌戰罪惡的規范的學術性著作,內容嚴肅,邏輯嚴謹,結構完整,史料更為充實、可靠。書中不少內容是首次披露的有關“波”8604部隊實施細菌戰的新罪行,對研究侵華日軍在中國南方諸省進行細菌戰具有不可或缺的學術意義。
曹衛平 ·中國史 ·17.5萬字
本書從觀念和實證兩方面論述華夏天下世界的多元一體,農耕游牧兩個世界,既跌宕互動,又共生共融。陰、陽永遠不可能消滅其中一方,中國也是這種夷夏之間對立、互動、互融的勢的產物。夷、夏二維,缺少任何一方,都不成其為中國。理解中國的關鍵就是要從這種雙向、動態的“勢”去把握,這才是完整的天下經驗。從實證的角度,將這種夷夏如陰陽觀念的考察落實到具體的諸層面,如宋、遼、夏、金、元對文化象征資源的競爭,地域層面不同族群迭興對當地歷史人文的塑造、以及個人層面這種跌宕互動的歷史如何影響個人的命運與選擇。
韋兵 ·中國史 ·13.1萬字
本書主要講述了自周族公亶父遷居岐山起,至周公旦病逝之間百余年波瀾壯闊的周人歷史,以及平行時間線下武乙至帝辛幾代商王之間的晚商故事。作者以通俗詼諧的語言,按時間順序梳理了中華文明早期歷史的晦暗經過,向我們講述了小邦周是如何率領本邦及諸多小方國,推翻了熱衷神祀、人牲的商朝,之后革新天下、分封諸侯、制禮作樂。周的種種制度理念成為孔子畢生思想追求的人文淵藪,商周間的歷史變革則塑造了華夏文明的基本樣貌。
高蟲二 ·中國史 ·20萬字
開新聞體說史先河,2800年來最讓人服氣、最具前瞻性的春秋史,最尖銳的時評稿,最好看的歷史書。春秋時代,社會動蕩,風云變幻,《春秋歷史新聞聯播》從寫壯烈的事,荒誕的事,智慧的事,來講述春秋的歷史。這些事情對后人都具有教育意義和啟發性。壯烈的事是告訴讀者什么叫春秋大義;荒唐的事,是告訴讀者制度缺陷必然導致荒唐事情的發生;智慧的事,是告訴讀者一切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心力和腦力的結晶。力圖從正反兩面來寫歷史和歷的那些人。
朱乙丑 ·中國史 ·16.3萬字
權力游戲與財政法則,制度與制衡,頂層設計和陋規背后透出的赤裸人性,真實而殘酷。中國歷代腐敗的根源都是絕對的權力控制,不解決權力結構的基盤,就不可能解決腐敗問題。皇權的統治史與官吏的腐敗史向來都無法分割。作者聚焦漢唐宋元明清,橫縱對比,探討中國古代社會的皇權統治與官吏生態,為讀者清晰呈現一個多角度的中國史脈絡。
張宏杰 ·中國史 ·17.2萬字
本書講述了大明王朝的興衰存亡與其官僚、軍隊的興廢之間的聯系。在明朝歷史上,流氓兼強盜的朱元璋,依靠強大的軍隊建立皇朝以后,史書上記為太祖高皇帝,而失敗了的李自成便成了盜、賊、匪、寇,盡管他也作過皇帝,但舊史家是勢利的。然而,武力可用以奪取政權,卻不能用以治國,治國必需建立一個得心應手,御用的官僚機構,而官僚必用文人。士大夫的利害和皇權是一致的,他們為皇權服務,幫助皇帝治理國家,一旦這個機構徹底腐化,帝國必然隕落。著名歷史學家吳晗以公正嚴謹的態度、真實有趣的史料,從官僚、軍隊這兩個最主要的角度為我們揭開大明帝國興衰背后的歷史邏輯。
吳晗 ·中國史 ·13.8萬字
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是封建的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的轉折點。18世紀70年代,英國開始把鴉片大量輸入中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則徐將繳獲的237萬多斤煙土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英國政府很快做出向中國出兵的決定。1840年6月28日,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爆發。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中國人民面臨著更為復雜曲折的斗爭。《中國文化知識讀本:鴉片戰爭》以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了鴉片戰爭的有關內容。
金開誠主編 ·中國史 ·3萬字
《楚漢之爭》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金開誠 ·中國史 ·2.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