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城:濱海中國的地方與世界
本書以濱海城市泉州為對象,考察了其從公元三世紀北方漢人南下入閩的初期階段,到1949年之間一部漫長的區域史和城市發展史,實為一部內容豐瞻的“泉州傳”。作者用歷史人類學的方法,綜合了地方文史研究、施堅雅的經濟空間理論及克拉克的區域網絡史分析,對泉州城的興起、成熟、興盛和衰落,做了線索性的宏觀鋪陳,并重點分析了泉州在宋元時代文化多元主義影響下的迅速發展和商貿繁盛,以及明清以來在本土主義意識形態及西方帝國主義勢力的雙重壓力下出現的權力、經濟與文化的轉型。作者通過自下而上地敘述一個地方的歷史轉型,一方面揭示域外與本土交錯關系下泉州的“古今之變”,說明其演變過程是在家庭、地方社會、國家與更大空間范圍的世界之間互動的歷史產物;另一方面借助歷史學和人類學的辯證,對主流的進化史觀、民族國家敘事和世界史敘事提出不同的看法,從而為反思支配歷史敘述的觀念形態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本書初版于1999年,原名《逝去的繁榮》。此次再版,作者加寫了近兩萬字的“再版自序”,并更改書名為《刺桐城》。
·32.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