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較系統地介紹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服裝服飾發展歷史及現狀,編寫時注重史料性、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就每個品種而言,內容包括它的出現時間、發展與演變過程、品種與特點、如何穿戴或使用等。可供服裝服飾研究者、設計師、大專院校師生、營銷及消費者參考。
趙翰生 邢聲遠 ·專業史 ·24.2萬字
人人都知道相對論,卻鮮有人知道相對論的提出和驗證,穿越了戰爭和民族主義的隔閡,結合了兩位敵對國科學家的努力,構成了國際科學共識的一塊基石。本書是一部扣人心弦、飽含人文關懷的科學史作品,既展示了相對論征服世界的歷史,也呈現了充滿隔閡和敵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身處敵對國的愛因斯坦和愛丁頓如何付出了卓絕的努力、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才使得相對論成為現代物理學的奠基理論。馬修·斯坦利的這部作品,是一部關于科學理性和求知精神如何戰勝偏見和民族主義的史詩,也是對當代科學精神和國際合作的贊歌。
(美)馬修·斯坦利 ·專業史 ·26.5萬字
《珠寶簡史》一書按照人類文明史和藝術史發展的大致脈絡,勾勒了從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兩河流域文明時期到20世紀70年代這將近5000年歷史長河中珠寶發展的完整畫面。本書分為三個篇章,十三個章節,層次分明,從“點”“線”“面”全方位討論了珠寶的歷史:“面”即5000年來珠寶發展的歷史主線;“線”即各個時期珠寶工藝的美學特點,并重點介紹了幾種特殊工藝,如琺瑯、造粒技術、黃金工藝、浮雕寶石等;“點”即每個時期具體工藝的美學特點,以及該時期的珠寶巨匠與代表作品。三者互相穿插、彼此引領,譜寫出一支高潮迭起、井然有序的珠寶樂章。
史永 賀貝 ·專業史 ·22.5萬字
主要反映中國鐵路建設史(1876年至1965年)上所發生重大歷史事件和主要政策頒布,稍加故事情節,講與讀者;介紹作者所掌握的鐵路發展各階段(1876年至1965年)的遺留物——鐵路文物,及其來歷和社會、科技、藝術價值,與讀者共賞;增加讀者興趣。達到繼承、宣揚、傳播鐵路科技發展的歷史,了解鐵路艱難而曲折的經歷,吸引青年知識分子投身鐵路事業。
賈本義 ·專業史 ·25.7萬字
《技術與文明》中匯集了開創性方法和豐富翔實的歷史資料,也因為它闡述了一個在今天仍極具前瞻性的新穎理論:人將外部世界內化,將內心世界外化——我們在物質活動中最偉大的成功,經常是深切的精神需求與最大的理性及非理性激情的投射。因此,弄懂技術不僅是為我們的文明重新定向的第一步,還是懂得社會,進而懂得我們自己的一種手段。芒福德在審視早期現代社會的困境時表現出驚人的樂觀態度。他指出導致經濟、社會和環境崩壞的問題本質,包括社會組織的軍事化,資源的浪費,對自然系統的粗暴破壞,以及把愚蠢的消費主義鼓吹為生活的終極滿足。他相信,古技術時期的不公最終完全有可能被一個人性化的新技術時代所取代。但在目擊了冷戰、核軍備競賽、公共輿論的神秘化等等之后,他原有的信心不復存在,代之以日益強烈的懷疑。也許正是為此,我們才應該重溫芒福德從前的思想。那時,光芒尚未被陰影遮蔽,最好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讓我們和年輕的劉易斯·芒福德一起發問:我們希望建成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美)劉易斯·芒福德 ·專業史 ·30萬字
在美洲這塊新發現的大陸上,早期的殖民者總能碰到各種自己從未見過的東西,逼得他們幾乎從第一天開始就在修補自己的詞匯庫,從mosquito(蚊子)、persimmon(柿子)到swamp(沼澤)……他們或是借用印第安語言的詞匯,或是組合拼湊已有的英語單詞,自創了不計其數的美式新詞。全書涵蓋從食物、電影、游戲、廣告、購物等21個領域的新詞,作者用一個又一個鮮為人知而有趣的歷史故事,揭曉了成千上萬美式英語單詞、短語的真正起源。亞美利哥在僅有的3次新世界遠航中始終毫無成就,但最后為何美洲大陸(America)因他而得名?一個既沒有樹林(wood)也沒有冬青(holly)的塵土飛揚的沙漠小村莊如何成為好萊塢(Hollywood)?翻開本書,發現美式英語單詞背后的奇聞逸事!
(英)比爾·布萊森 ·專業史 ·32.6萬字
作為一本在國際范圍內享有盛譽的經典著作,作者以語源說、語義學等學科為工具,考察了古代印度、伊朗、希臘、羅馬、凱爾特、日耳曼等民族的文學與歷史文本、語匯、神話、儀式、社會組織結構、法律程序及物質遺存。同時,闡發了印歐民族關于戰爭與獻祭的行為及其所蘊涵的生死觀;探討了印歐神話中死亡與葬禮的布局,辯說了與之相左的觀點;指出了不是共同的語言或共同的血統,而是共同的社會結構和共同的歷史境遇才產生的印歐民族共同的神話和宗教信仰,并決定了他們活著的方式和死去的方式。
(美)布魯斯·林肯 ·專業史 ·26.8萬字
《明清文學與文獻》系黑龍江大學明清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辦的專業學術輯刊。書中重點以明清文學、文獻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為主,并著力呈現明清文學研究的前沿動態和最新成果,反映了本學科的特色。
杜桂萍 陳才訓主編 ·專業史 ·27.8萬字
本書以工業革命為時代背景,運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從環境史視角探究英國霍亂防治歷程,重在梳理19世紀英國霍亂防治從沿襲傳統的隔離病人到治理“社會病”,再到治理“環境病”的發展演變,并分析這種觀念轉變和政策演變之間的內在張力及得失,從而立體展現英國霍亂防治的曲折性與復雜性。認為英國霍亂防治成功是政府重視、地方合作、社會支持、觀念更新、技術進步等多方共同作用的結果。描繪出一幅工業革命背景下霍亂-人-環境之間的互動畫卷,是環境史視角下疾病研究范式的有益探索,也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提供了鏡鑒。
毛利霞 ·專業史 ·23.8萬字
本書以百科全書的形式,對世界海洋史進行了全景梳理。本書致力于從大背景、全視角提供一個對海洋歷史的跨文化研究,尤其突出了海洋聯系不同人群和種族的重要職能,以及海洋在世界歷史形成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從古至今,海洋促進了人類的交往、貿易和旅游;航海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海洋本身引人遐想,產生了不少關于它的文學藝術作品。本書分為上、下兩卷,前后共分八章,按年代順序排列。每一章都以該時期(或年代)重要的海洋發展總論和大事年表為開端;其后是關于探險家、發明家、重大事件、港口、船舶、科技等主題的重點詞條及解釋,基本圍繞探索探險、貿易和旅游等幾個方面;每章末都附有拓展閱讀、文獻資料,通過強調不同時代對探險家、商人、旅行者、戰士等的觀察記錄,對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海洋文學進行描述和總結。
(美)斯蒂芬·K.斯坦因編著 ·專業史 ·32.9萬字
后唐明宗李嗣源統治的八年時間被譽為“小康”,在五代亂世中尤為難得。本書作為一部李嗣源的傳記作品,致力于從基本史實出發解讀李嗣源的政治成果。結構上以年代與話題相搭配:第一、二章描繪明宗的成長背景與王者之路,第三、四章以年代為基礎,強調明宗統治的八年時間里政治演變的過程;第五、六章則采用的話題式結構。與以往同類作品主要強調漢族政治文化對沙陀的影響有所不同的是,本書更關注沙陀給后世中國留下的政治遺產。
戴仁柱 ·專業史 ·21.8萬字
本書著重論述了清代西北地區手工業與手工業產品市場的相關情況。本書以手工行業為線索,分別從紡織、食品加工、礦產加工、木材加工及其他手工業領域闡述陜西、新疆、甘肅等地在1644—1840年間的行業發展水平。另一方面,本書的市場特指交易手工品貨物的市場,是傳統市場的一部分。因此,本書討論的市場范圍要較一般市場更小,在論述的角度上主要從商人與市鎮兩個方面入手。本書是對過去探討清前期西北手工業史的成果總結,并對一些觀點加以補充、修整,為研究清代西北經濟史尤其是手工業史提供一定的幫助。
劉佩 ·專業史 ·28.2萬字
本書將著力闡明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醫生職業變遷與醫生職業格局的調整與變化狀況,梳理維多利亞時代之前英國醫生行業與全科醫生出現與崛起的社會背景,并在此基礎上,闡釋全科醫生出于治病救人的責任使命感而推動的醫療改革對英國醫生職業變遷的推動與醫生職業格局的調整。重點探討在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醫生職業變遷過程中,全科醫生的出現、醫生職業的變遷以及英國醫學界醫生職業格局的演變和調整給英國社會帶來的重大影響。
王廣坤 ·專業史 ·26.3萬字
出版是思想和知識公之于眾的重要媒介,上海則是中國近現代出版的發源地和中心。1949年以前,全國80%以上的出版機構集中在上海,90%以上的近現代學術著作在上海出版,上海出版事業引領了近現代中國新知識傳播與思想進步的潮流。2022年10月29日、30日,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和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共同主辦了“近現代出版與新知識傳播”學術研討會,全國各地近50位學者參加會議,圍繞“出版與新知傳播”“出版與文化交流”“出版與商業互動”“辭書與教科書出版”“出版與新文化”“出版與科技知識”“出版與政治活動”七個專題展開探討。本書選編此次會議論文30余篇,研究涵蓋書籍史、閱讀史、印刷、翻譯、版本和目錄學等多元主題,體現了出版史研究的前沿動態。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等 ·專業史 ·47.9萬字
陶淵明的詩文直到宋朝才被重視:很少有人知道,被視為“田園詩”開山鼻祖的陶淵明,在唐代以前其實并不受重視。直到中國封建王朝官僚制度在北宋逐步強化,文人越來越向往田園生活,陶淵明的作品才開始備受推崇。可以說,陶淵明接受史,就是中國文人思想的流變史。唐代除了唐詩,還有戲劇的源頭——“變文”:比起唐詩,“變文”是一種經常被忽視的的唐代文學樣式。它源于佛教,內容多為佛經故事和民間傳說,形式以唱念結合為主,深受普通民眾喜愛。“變文不僅推動了文學由雅變俗的進程,更成為后世戲劇的源頭。翻開本書,發現更多被忽略的關鍵細節:卜辭、類書、鼓詞……
(德)施寒微 ·專業史 ·46.1萬字
書稿收錄了1912年1月至1949年9月的中華民國商業銀行紙幣,包括商業儲蓄銀行紙幣、農工銀行紙幣、專業銀行紙幣、華僑銀行紙幣、在華外國銀行紙幣、中外合辦銀行紙幣等六類銀行發行的流通券、未行用券、樣本券、試印券、作廢券等,以及作為流通使用的匯兌券、存票、債券、儲金券等;本票酌予收錄。詞條按銀行成立或開業時間,以券面年份先后排序,同名同年份的,主幣在前輔幣在后,按面額從小到大排列,無紀年紙幣列于末尾。
《中國錢幣大辭典》編纂委員會 ·專業史 ·31萬字
本書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蘇聯科學院《俄國文學史》翻譯與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由該項目首席專家汪介之、項目五個子課題負責人和課題組成員分別撰寫的論文共32篇構成,內容主要包括翻譯蘇聯科學院《俄國文學史》的學術意義、俄羅斯一蘇聯學界俄國文學史編撰的學術歷程、編撰俄羅斯文學史的基本思路、關于俄羅斯文學與民族現代化進程之關系的歷史考察、俄羅斯文學經典作家作品研究、俄羅斯文學在中國的接受與闡釋等,在總體上顯示出重新解讀俄羅斯文學與文學史的創新意識。本書對于國內學界文學與文學史研究觀念的更新、研究方法的優化,對于推進外國國別文學研究、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以及整個文學研究領域的話語體系建設,都具有不容忽視的借鑒和參照意義。
汪介之主編 ·專業史 ·31.8萬字
本書選取貨幣鑄造與發行、貨幣政策、貨幣流通與貨幣思想等四個中觀層面作為研究視角,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貨幣問題展開多角度、全方位的綜合考察。在深入剖析某一時期,甚至某一種貨幣的歷史淵源、形態特點、流通規律等具體問題的同時,又嘗試將其與背后的歷史環境相結合,進而深入揭示魏晉南北朝長達近四個世紀的貨幣發展歷程及其演變規律,*終呈現出一個較為完整的、立體的貨幣發展史。
朱安祥 ·專業史 ·28.2萬字
作為第一部《中國當代股市小說史》,第一次探尋中國當代股市小說的歷史,第一次確定中國當代股市小說的歷史分期,第一次確立中國當代股市小說歷史分期的標志,第一次明確中國當代股市小說歷史分期的理由。探尋中國當代股市小說發展的歷史線索,探索中國當代股市小說發展的特征和規律,探討中國當代股市小說的思想意義和文化價值及藝術成就。《中國當代股市小說史》牢牢把握中國當代股市小說發展最突出的規律——與中國當代社會市場化轉型有最為密切的聯系,因此它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有中國當代文化嬗變的歷史,是中國當代社會市場化轉型的歷史,是中國當代社會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歷史,是中國當代百姓心靈欲望變化的歷史,是當代中國人生活方式變化的歷史。
邱紹雄 ·專業史 ·31萬字
本書依據60年來靠前晚清政治史研究所走過的學術軌跡,對晚清政治史中的十個專題史研究分別做一回顧和總結。這十個專題史依次為:次鴉片戰爭史研究,第二次鴉片戰爭史研究,太平天國史研究,洋務運動史研究,中法戰爭史研究,中日甲午戰爭史研究,戊戌變法史研究,義和團運動史研究,辛亥革命史研究,清末十年新政史研究。本書大體采取了“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科史學術寫作方法,并從縱橫兩個維度對各個專題史的研究進行學術梳理,既縱向揭示各個專題史在過去60多年里走過的歷程,也橫向對各個專題史研究中的重大學術問題和學術觀點做一展示,以期達到“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目的。
崔志海等 ·專業史 ·45.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