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從原始社會的陶器說起,內容涵蓋了陶器、玉器、青銅器、草書、行書、山水畫、工筆畫等多種中國特有的藝術形式,時間跨越了秦、漢、唐、宋、元、明、清、近代等多個時期。意公子用她獨有的視角,以時間為寫作脈絡,通過我們耳熟能詳的藝術珍品串聯起了這波瀾壯闊、脈絡縱橫的藝術歷程,配上簡潔生動幽默風趣的語言和豐富精美的圖片,帶領讀者重現認識中國藝術的發展脈絡,體會中國藝術的精神內涵,感受中國這片土地獨有的藝術色彩。
意公子 ·專業史 ·14.3萬字
《北山酒經》是宋朝的一本講述酒的書籍。《北山酒經》是宋代酒文獻的力作,全書分上、中、下三卷。上卷為總論,論酒的發展歷史;中卷論制曲;下卷記造酒,是中國古代皎早全面、完整地論述有關酒的著述。
朱肱 ·專業史 ·1.5萬字
大象出沒于人類歷史與生活的各處角落:歐洲史前洞穴壁畫中的猛犸象,“盲人摸象”的寓言,昂貴的象牙制品,羅斯福的獵象傳奇,馬戲團中的大象表演……許多有關大象的謠言至今為人津津樂道:它們在將死之時走向“大象墓地”,會為同伴的死而哀悼哭泣;它們沒有關節、害怕老鼠、一生只交配一次……它們在動物園里被視作人類的朋友,卻也不時扮演飼養員的殺手。人類對大象似乎有種古老的迷戀。然而數千年來,我們為大象著迷,自以為了解大象,卻忽視了大象有其本來的面目、有其自己的歷史,而我們對它們的理解中則充斥著我們的歷史、我們的身份、我們的愿景。原來,我們一直在通過大象來理解世界,理解我們在世間的位置。本書利用廣泛的資料,包括市政文件、博物館的藏品、動物園的記錄、獵手的回憶錄,以及與大象生活在一起的人的訪談等,探尋人類關于大象的諸多認識與觀念的起源,揭開大象的形象被人類所塑造的歷史。
(美) 奈杰爾·羅斯菲爾斯 ·專業史 ·17.1萬字
半個世紀來風行歐美高校的思想史教材,威斯康星大學教授羅蘭·斯特龍伯格扛鼎之作,中文版面世以來屢屢再版,以高屋建瓴的歷史眼光、激越昂揚的文字表述、犀利透徹的哲理分析,生動而簡約地勾勒了現代西方思想全景。在本卷中,作者依循思想發展的歷史脈絡和譜系,回顧了從中世紀后期到啟蒙運動的西方現代思潮:中世紀是巫術與魔法的時代,也是現代科學和哲學誕生的時代,其后期出現了歐洲歷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復興,這一次復興為隨后的一切發展奠定基礎并創造條件。17世紀是個“天才世紀”,從開普勒、伽利略到笛卡兒、牛頓,西方世界走入科學和理性,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分裂開來。科學革命塑造了這個世紀,并波及政治領域,思想轉向啟蒙。18世紀是啟蒙的世紀,人們將認識世界的重心從自然轉移到人世。啟蒙運動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浪漫主義和懷疑主義并行,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概念迸發出持久的影響力。而接下來的法國大革命迎來啟蒙思想的實踐高潮……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劉北成、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趙國新攜手打造經典全譯本,精準再現原書的宏大思想圖景。
(美)羅蘭·斯特龍伯格 ·專業史 ·17.6萬字
在“新史學”“新漢學”“新宋學”等多重視野下的紅學呈現出不盡相同的風貌,一部紅學發展史某種程度上可謂一部中國學術史的縮影。《紅樓夢》在從學術經典到文學經典再到文化經典的歷程中,現代史學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紅學發展史上,以胡適為代表的新漢學運用考據學的方法從作者身世、版本等層面奠定了新紅學發展的基本框架。新史學之唯物史觀是在繼承新漢學成果基礎上重視對《紅樓夢》文學價值的挖掘與探討。而新宋學則是立足于傳統文化的語境中對新漢學的有意糾偏,新時期以來的《紅樓夢》研究則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充分挖掘作為文化經典的《紅樓夢》所蘊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史學視野下現代紅學發展大致遵循了中國學術文化由傳統走向現代、由西學到馬克思主義、最后再到以馬克思主義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演進歷程。
郭士禮等 ·專業史 ·18.5萬字
本書遵循馬克思主義關于科學和歷史的有關思想和理論,以地理學思想史研究為基礎,在《地理學思想史——通論和年表》之年表基礎上,完成《地理學思想史——以中國為中心的地理學大事年表》。包括:地理學年表:公元前25世紀之前、地理學年表:公元前25世紀至前11世紀、地理學年表:公元前10世紀至前1世紀、地理學年表:公元1世紀至18世紀末、地理學年表:公元1800年至1899年、地理學年表:公元1900年至1959年、地理學年表:公元1960年至今。
潘玉君 ·專業史 ·16.6萬字
數學是一種可以以多種方式實踐和理解的基本人類活動;事實上,數學思想本身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同的時代和文化中有所適應和改變。在本書中,杰奎琳·斯特多爾從著名的數學家懷爾斯破解費馬大定理這一案例出發,列舉了不同主題下多個深入淺出的例子來梳理數學這門學科的歷史,探討了從遙遠的過去到現在,人類的數學研究在歷史和文化上的豐富多樣性。作者將內容按主題進行排列,以展示人們學習、使用以及傳遞數學的不同背景,還選取包含古代中國、中世紀伊斯蘭世界和19世紀英國在內不同時期的案例用于研究,將數千年來數學的發展濃縮成為一本意趣盎然的小書。
(英)杰奎琳·斯特多爾 ·專業史 ·6.5萬字
本書是比利時歷史學家亨利皮雷納重要的中世紀城市史著作。1925年首次在美國以英文出版。中世紀城市的起源問題在19世紀及20世紀初曾引起西方歷史學家很大的注意,提出了很多理論:如“羅馬城市論”、“世襲領地論”、“馬爾克論”、“城堡論”與“市場論”等。亨利皮雷納(HenriPirenne)將“城堡論”與“市場論”相結合,認為城市是商人圍繞設防地點——城鎮和城堡——的聚居地,立一家之言,頗具影響。
(比)皮雷納 ·專業史 ·10萬字
中國服飾的歷史源遠流長,其發展歷程可以看作是一部生動的文化史。中國服飾文化從夏朝至清代的漫長發展歷程,展現各朝代服飾的獨特風貌與變遷軌跡。服飾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載體,不僅映射了不同歷史時期的審美觀念、工藝水平,還深刻反映了社會結構、文化交融及政治變遷。可以說,從原始社會的簡單衣著到現代的新中式服飾風格,中國服飾經歷了無數次的變革和創新。每一次變革都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和文化的傳承。本書將帶領讀者一起探索古代中國的服飾發展與變遷,從夏朝開始直至清代,了解每個朝代的禮制、服飾變化與風格特點、服飾內涵與審美觀念以及社會影響等,從而一窺中國古代服飾背后的文化價值。
王志鴻主編 ·專業史 ·3.5萬字
潘玉君 ·專業史 ·13.8萬字
《中國書法史》版出版于1999年。本次修訂出版,替換為高清彩色大圖,并且對部分文字、內容做了修改。在篇章體例上,本書以時間為軸,描寫上古、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兩宋、元代、明代、清代以及20世紀的書法。在全面分析書法史的基礎上,并分析討論書法的風格特征、書法藝術家、書法作品、書法史研究著作、風格的論證等。是一本很實用的書法入門書,相信本書的出版對書法入門者會很有啟迪。后接一部分璽印篆刻內容,增加其附加值。
徐建融 ·專業史 ·8.3萬字
漢畫像石被視為漢代社會的百科全書。翦伯贊先生曾說,假若將漢代石刻畫像等藝術中所凝固的漢代人民現實生活的形象,加以有機組織,則兩漢的歷史“將會在我們面前浮凸起來,表現為一種立體的形象”。《漢畫故事:刻在石頭上的記憶》秉承張道一教授化深奧為平易的一貫風格,精選600余幅漢代畫像石圖片,將那些形色各異的畫面分為人物與世俗、神話與傳說、祥瑞與游藝三類,通過對出處、形象、情節、文字等的解讀,帶領我們抵達1800多年前的歷史現場,近距離感受漢代社會風情,了解那些刻在石頭上的傳統。閱讀本書,既可以欣賞藝術之美,也可以了解古代歷史文化。
張道一 ·專業史 ·18.9萬字
河流對文明進程造成的影響超乎我們的想象。大河是古文明的動脈,人類燦爛的文明遺產幾乎都離不開河流的哺育。一方面,河流提供了水資源和交通方式,使早期人類的繁衍與交流成為可能,在文明發展后,又推動了農業、工業、貿易進程,提供新型能源,為社會的繁榮提供了動力。另一方面,河流作為一種天然的資源和屏障,不僅可以是國家的邊界,甚至能夠催生民族文化認同,河流治理也廣泛牽涉社會的政治經濟問題,對人口遷徙、生活方式、社會結構等造成了深遠影響。今天,隨著氣候變化和城市發展,我們與自然的關系正發生改變,在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河,機遇和危機暗流涌動。勞倫斯·C.史密斯是一位長期關注人類水文環境的科學家,對河流與人類社會間永恒卻未被重視的關系有深切認知。在這本書中,他以廣博的筆觸探索我們熟悉又陌生的水域,追溯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更迭,講述了河流作為一種自然力量與人文社會間錯綜復雜的關聯。
(美)勞倫斯·C.史密斯 ·專業史 ·18.1萬字
《漢書·藝文志·六藝略》的基礎是劉向所校西漢秘府六藝書錄,屬于《漢志》目錄體系的中心部分。這是最早的一份六藝類著作目錄,也是早期學術史的綱目文獻。本書是作者日常閱讀和研究時關于《漢書·藝文志·六藝略》的考辯文字匯集,著意從學術史角度考察書籍的流變,可看成一部用注釋和箋證寫成的書籍史。其中有個人的研究,也兼采前人成說,考辯因需而設,要而不煩,對我們深入了解《六藝略》和早期書籍史應有助益。
徐建委 ·專業史 ·14.5萬字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劉宋大明元年,以“大明”年號命名,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走進大明寺,我們仿佛走進千年悠悠歷史。盤桓寺內,尋古探幽,香燭祈禱,追思前賢,浮想聯翩。遠古的高岡,南朝的古寺,隋朝的寶剎,唐朝的高僧,宋朝的名堂,明朝的老樹,清朝的御碑,當代的玉佛……這里有著豐富的歷史遺跡、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有著深厚的佛學淵源與文化底蘊。一座大明寺,一座豐厚的歷史寶庫。
王虎華 ·專業史 ·6.9萬字
船政是非常之舉,是三千年大變革的歷史產物。1866年,清廷在福州馬尾設立“總理船政事務衙門”,在中國近代海軍史、工業史、教育史、思想文化史上都留下深深的印跡。船政是中華民族覺醒的典范,是社會轉型的先行先試者,其歷史地位是不可磨滅或替代的。沈葆楨是首任船政大臣,認真研究這位歷史人物的生平與事跡,是很有意義的。本書選取船政研究專家沈巖關于船政系列講座和沈葆楨專題的部分講稿結集出版,以饗讀者。
沈巖 ·專業史 ·15.7萬字
美國《獨立宣言》是世界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歷史文獻之一。《論》一書一方面考察《獨立宣言》字斟句酌的起草、修改和定稿的過程,具體而微地展示一個政治文本如何在涂涂改改中逐漸成形;另一方面分析其理論基礎和文學特色,條分縷析中重點闡述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最為重要的基本理論――自然權利論。全書文辭機智而優美,理論闡述生動而富于洞見。
(美)卡爾·貝克爾 ·專業史 ·11.8萬字
本書是大運河申遺成功后首部全面系統介紹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的書籍,對運河沿線的文化符號從文化傳承、文化認同和文化走出去等層面進行了全面的梳理與研究。本書分中國大運河的概念及發展階段、中國大運河與漕運、世界遺產的中國大運河、中國大運河遺產點介紹、中國大運河遺產的保護、琳瑯滿目的中國大運河遺產、中國大運河與歷史名人、中國大運河與城市發展、中國大運河歷史文化、中國大運河與旅游發展等十章。
姜師立 ·專業史 ·9.5萬字
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是中國小說史的一部開山著作,也是一部奠基著作。它初版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出版以后,以它豐富翔實的資料、嚴謹精辟的論斷,深受學術界的推崇,與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同被奉為研治中國通俗文學史的經典著作。迄今近九十年,凡研究中國小說史的學人,仍把它作為一本主要的參考書。
魯迅 郭豫適導讀 ·專業史 ·16萬字
阿卡狄亞的政治發展曲折多變,從古風時代到希臘化時代歷經分裂、統一、再分裂。在這一過程中,地區性強邦及其關系變化發揮了關鍵作用,強邦對立導致地區分裂,強邦聯合則促成統一國家的建立。公元前4世紀初,阿卡狄亞同盟是該地區歷史上唯一的統一國家,對伯羅奔尼撒半島及希臘局勢產生了重要影響,但僅存數年便迅速瓦解。公元前3世紀,阿卡狄亞各邦加入阿凱亞同盟,繼續發揮政治影響,直到公元前2世紀并入羅馬。
齊虹 ·專業史 ·14.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