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講述了漢諾威王朝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大英帝國的內政史、外交史、經濟史、擴張史,系統地解讀了漢諾威王朝王位傳承規則與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到來的必然關系,君主與議會分權體制下英國政府的決策機制,多元化王室聯姻產生的利弊,1848年革命,愛爾蘭獨立運動,克里米亞戰爭,印度兵變,布爾戰爭等重大事件。
(英)西德尼·李 ·世界史 ·33.9萬字
《杭州傳:住在天堂》是“絲路百城傳”系列叢書的重要讀本。作者以時間為序,從琢玉為劍的古越人一直到當代杭州,系統梳理了杭州的形成和發展:從一個大海灣、一片沼澤地,經自然環境的巨大變化、歷世代居民的百般努力,滄海變桑田,到如今已成為人們向往宜居的人間天堂,不僅環境優美,風物宜人,在歷史、國學、文學、藝術、美術、園林、宗教、大數據等眾多領域里,這座城市都走出了自己的大師,譽滿全球。作者以史家之筆鉤沉城市往昔,亦以詩意之筆凝神其間人物;既寫家國疼痛打在這座城市身上的烙印,更寫國家振興對這座城市的激勵和鞭策。本書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全方位了解杭州的人文佳作。
王旭烽 ·地方史志 ·33.9萬字
本書綜合參擷正史、官書、典章、方志、文集、筆記、報刊等各類史料,并發掘運用海峽兩岸及國外所藏清代武科金榜、殿試考卷、進士登科錄、鄉會試錄及關涉武科之章奏文移等珍貴檔案,兼取文武科舉參互對觀之視角,綜合論析清代武科考試制度之設計與運作。全書分三卷:上卷“武科選士總論”循時代線索,探討武科考試研究之旨趣及其進路,以及歷代“以武選士”制度之衍變;中卷“各級武科分論”循層級線索,逐層考述清代武科童試、鄉試、會試、殿試之設置,側重解析其制度變遷、中額變化及群體分布;下卷“武科主題專論”循專題線索,依次考論清代武科進士群體之人數與分布,武科出身之授職與遷轉,以及武科考試之弊情與革廢;最后綜論清代武科設計之理想、現實與功效,藉此略見清代掄才及行政體制中文武之分與旗民之別。
李林 ·史學理論 ·33.8萬字
甲午戰后,英國租占威海衛,以制衡俄國。隨著世紀之交遠東局勢的平靜,威海衛的軍事價值銳減,淪為“大英帝國的灰姑娘”,直至1930年歸還。英國人在威海衛所做的都是為了維護其殖民統治。要而言之,英國租占威海衛不是孤立的歷史事件,而是列強在華競爭時代來臨、英國在遠東政策調整、英國殖民史這一系列更大視野中的一個局部。本書分為內外兩篇,外篇論述英國在租占威海衛問題上的政策與外交,內篇論述英國人在威海衛的遭遇和所作所為。
劉本森 ·普及讀物 ·33.8萬字
袁同禮(1895—1965),字守和,中國現代圖書館、博物館事業的奠基人,被學界譽為“中國圖書館學的祭酒”、“中國近代目錄學的先驅”。《年譜長編》利用報刊、公文、書籍,以及袁家珍藏書信與眾多海內外檔案,逐日梳理出這位中國現代學術史上“中樞式人物”的一生行跡與學術交往,詳實呈現了中國學術現代化轉型、現代圖書館博物館事業奠基的恢宏歷程。雷強博士竭十數年之力,搜集整理了大量中、英、法文史料,逐條考源辨疑,詳加按語,整齊排比,成此巨制。其中2800多件手札、檔案,為初次整理披露,具有重要的文史資料價值。并編有人名索引,殊便查檢。
雷強撰 ·普及讀物 ·33.8萬字
本書所論為廣義新史學,既包括王國維“開山”的“新史學”,又含有郭沫若“開辟草徑”的馬克思主義新史學,且多發此前不為人知或不被注意的新舊材料,考論其未曾深涉或長期規避的一些問題,帶有探幽發微的性質,有別于其他關于“新史學”的著論。最精彩之處,在“神游冥想,與立說之古人,處于同一境界”,縱論各史學大家。詳述王國維、陳垣、陳寅恪、郭沫若等的學術成就和治學理路。并且,注重歷史細節,狀寫陳垣與郭沫若的晤面,郭沫若造訪史語所的生動場景,以及郭沫若與陳寅恪之間的恩怨糾葛,深入人物內心,對歷史懸案給出新的解釋。《龍虎斗與馬牛風》一書,曾于2012年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此為增訂本,增加了作者近些年來的研究成果,對更進一步了解現代中國史學家和史學大有裨益。
謝保成 ·史學理論 ·33.8萬字
《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研究》的最終成果,共八卷,包括:《利比亞史》《埃及史》《阿爾及利亞史》《摩洛哥史》《突尼斯史》《蘇丹史》《索馬里、吉布提、科摩羅史》《毛里塔尼亞史》。《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是國內學者撰寫的第一部比較全面反映非洲阿拉伯國家自古迄今的通史性著作,它采用國家通史的體例,以歷史敘述方式,從縱橫兩個維度多視角地闡釋各民族和國家的形成,以及在不同歷史階段發展演進的特點和規律,客觀的展現了非洲阿拉伯各國歷史演進的脈絡,并對各國的歷史發展進程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學術看法和觀點,填補了我國學界在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研究上的空白。本書是《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之《蘇丹史》,展現了蘇丹歷史演進的脈絡,以及在不同歷史階段發展演進的特點,是第一部中國學者撰寫的較完備的蘇丹通史。
王鐵錚主編 ·世界史 ·33.8萬字
王猛等 ·世界史 ·33.8萬字
作者曾多次擔任中國國家領導人和日本領導人及各種代表團會談時的翻譯,并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作為記者常駐日本15年,撰寫過大量有價值的報道。本書循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歷史脈絡,以親身經歷為基礎,通過大量生動的歷史細節,呈現了中日關系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階段和歷史時刻,回顧了兩國領導人和民間各界為發展兩國友好關系而進行的不懈努力以及曾經達到的歷史高度,帶讀者了解那段似乎熟悉又不為人深知的歷史。
劉德友 ·世界史 ·33.7萬字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后,在侵占地區實施奴化教育,作為其侵略中國、奴役中國人民的一種手段。本書運用大量檔案資料,從初、中、高等教育,社會教育及留日教育等幾個方面分別論述了汪偽統治區奴化教育的方針政策及其具體實施情況,對汪偽統治區奴化教育系統做出了全面闡釋,對這一地區抗戰爆發前和抗戰結束后教育的發展情況也進行了概述。
夏軍 沈嵐 曹必宏 ·史學理論 ·33.7萬字
《我所思之在海南》是鐘業昌同志近40年來有關海南改革開放與發展問題研究的論文集。本書收文49篇,圍繞海南開放和開發建設的歷史進程,根據世界及亞太地區經濟發展的態勢、經驗和我國對外開放的形勢,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研究和探討海南的經濟發展及相關問題。本書的出版對于人們了解海南開放和開發建設的歷程,增加對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區和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重要意義的認識,將起到重要的啟示作用。
鐘業昌 ·隨筆 ·33.7萬字
本書是研究余姚竹橋黃氏家族史的學術專著。以竹橋黃氏約800年的歷史流變為經,以竹橋黃氏代表性人物的生平事跡為緯,從家族文化學、家譜學的角度考量竹橋黃氏的文化屬性、傳世精神和家族生存發展的社會生態環境。本書通過對竹橋黃氏家族代表性人物的研究,旨在揭示該家族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價值取向、家族的文化軟實力、及其對近世中國歷史文化進程所做出的重大貢獻和深遠影響。
華建新 ·歷史地理 ·33.7萬字
這是國內第一部中國少數民族史學史的專著。這是白壽彝先生1984年提出的課題,2005年被列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中心重大項目,2016年完成,并通過教育部審查結項。該書通過細究古今各少數民族史學個案,綜合探討各時段、各區域少數民族的史學狀況,分析少數民族史學的內容、特點、與中央王朝史學及其他民族史學關系等。
汪受寬主編 ·民族史 ·33.7萬字
清代的重慶是長江上游日益崛起的商業城市,也是一個重建之中的移民城市。在這樣的城市中,商業會以怎樣的方式運行?來自不同地區、從事不同行業的人們又會通過怎樣的互動來塑造一個獨特的商業秩序?本書就是以清代《巴縣檔案》的商業訴訟案卷為主要素材,回答這兩個問題。書中勾勒出清代重慶商業制度的三個演進階段,并提煉出清代重慶市場中“以差(厘)馭商”的運行邏輯,即地方官府和商人都參與其中,而政治權力才是清代重慶商業變遷的決定性因素。
周琳 ·史學理論 ·33.7萬字
自2003年開始,徐霞客研究者劉瑞升自駕車,對霞客當年走過的主要線路和地點進行實地考察采訪,利用文字、圖片、攝像等記錄手段,采訪當地專家,考察名勝古跡。然后用圖文并茂的形式,亦以日記文體寫作了《跟著徐霞客去旅行》。本書就是作者對“重走霞客路”先期四次線路的日記整理成果,涉足當年徐霞客到過的11個省市。
劉瑞升 ·歷史地理 ·33.6萬字
隨著19世紀末的美西戰爭,西班牙殖民者黯然退場,但新生的古巴共和國(1902—1959年)迅速被美國所控制,成為后者對外擴張政策的戰利品,不得不開始了新一輪爭取獨立和自由的斗爭。1959年,卡斯特羅所領導的古巴革命取得成功,古巴人才終于建立了他們渴望已久的獨立國家。而美國,這個危險又強大的鄰居,從未將目光從古巴身上移開。事實上,這段長達五個世紀的古巴歷史,既是古巴人民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歷史,也是奴隸制、糖產業園、殖民主義和民族革命相生相伴的歷史,更是一段古巴與美國之間錯綜復雜關系的歷史。通過近距離閱讀古巴的發展歷程,我們將見證她從被征服和奴役,逐步走向自由和獨立的輝煌歷史。而古巴這面鏡子,也映射出近一百多年來美國逐漸取得世界霸權的過程。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從未將視角局限于個別偉大人物。那些在奴隸小屋的微弱熒光下縫紉的人,那些在革命中拿起武器的人,那些沒有在官方歷史中留下姓名的人,才是古巴歷史真正的主角。
(美)艾達·費雷爾 ·世界史 ·33.6萬字
中國東北地區特殊的地貌和多變的地勢,以及復雜的氣候環境,決定了東北地區的歷史文化根脈和走向,本書是《東北流域文明研究》一書的續集,正文分為四章。第一章對牡丹江、拉林河、綏芬河、烏蘇里江、渾江流域的歷史與文化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研究。深入展開流域文明支系的研究,有助于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東北五大流域文明的歷史內涵。綏芬河流域是中俄兩國共有的單獨入海的河流。第二、三章則對東北三大民族系統(肅慎、穢貊、東胡)中的古代民族進行了系統的學術史爬梳。第四章為專題性研究,對漢代蒼海郡、北室韋吐紇山、遼代木葉山等問題進行了探討。總之,流域是古往今來人地關系中最重要的自然載體之一,從流域文明的空間視野來研究人類的文化遺存并從中發現社會發展的規律,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
王禹浪 王天姿 吳博 王俊錚 ·地方史志 ·33.6萬字
李亞平“帝國政界往事”系列成名代表作,另類解讀大清是如何拿下天下的。從努爾哈赤“十三副遺甲起兵”,到雍正王朝近一百五十年間起伏跌宕的歷史風云。展現了大時代、大變局中努爾哈赤、皇太極、袁崇煥、多爾袞、孝莊、康熙、吳三桂等眾多歷史人物的悲喜人生。李亞平從“人”的視角詮釋了帝王重臣在歷史變革點時的選擇動因,通過入木三分的剖析、通俗生動的敘述,全新解讀歷史巨變與政治迷局。翻開本書,大清問鼎中原之路赫然在目,紛亂的歷史迷局在您眼前層層剝開!
李亞平 ·普及讀物 ·33.6萬字
繁華盛唐,衣冠縉紳,終是狂瀾難挽。“五代十國全史”全套八部,唐末五代通俗說史類作品,以史料為本,用縝密的邏輯分析和生動幽默的筆觸,道盡這一紛爭不斷、波譎云詭的重要歷史時期。重點敘述從唐末黃巢起義,到宋滅北漢的一百多年間(875—979年)發生的各種重大歷史事件,包括黃巢起義、梁晉爭雄、五代更替、十國興起、趙宋統一等,詳細解析其始末緣由,全景描繪唐宋間五代十國大亂世。全套八部,分別是《黃巢起義》《萬馬逐鹿》《朱溫稱霸》《大唐末路》《后梁帝國》《后唐三朝》《契丹強橫》《三賢帝時代》,本書系第七部《契丹強橫》。
麥老師 ·中國史 ·33.6萬字
本書是一部關于靈州歷史方面的圖書。作者本著古靈州今吳忠、新靈州今靈武自古一家的新觀點,推出一部嶄新的真實的靈州史。
白述禮 ·歷史地理 ·33.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