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酒之爵與人之爵:東周禮書所見酒器等級禮制初探
會員

這本論文集收有作者的8篇文章,主題相當(dāng)集中,都緊密圍繞著先秦禮書中的酒器等級禮制展開。“酒器等級禮制”這個論題,此前幾乎無人問津。而作者在此發(fā)現(xiàn)了一處富礦,經(jīng)精細(xì)考辨,澄清了若干舊有疑難,開掘出了若干前所未知的史實(shí)。例如,梳理了“爵”之概念變遷,揭示“五爵”是一套“容量化器名”,并把典禮用爵的等級架構(gòu)公諸于眾了。除了通過具體考證提供了文史新知,本研究也有理論意義。在傳統(tǒng)時代,“爵”是最古老、最富連續(xù)性的一種品位,被用于賦予和維系的尊卑貴賤,同時“爵”又是飲酒器之名;而“尊”是古代最重要的身份地位用詞,同時“尊”又是盛酒器之名。“爵”“尊”二字在殷商甲骨文中就存在了,同時殷商的青銅禮器中,酒器竟然占到了70%—80%。周代青銅器中食器比例雖然大增,但重大典禮如祭祀、饗宴、射侯等,獻(xiàn)酒飲酒仍構(gòu)成了核心禮數(shù)。而這一情況,被紀(jì)錄于東周禮書之中了。不難推知,酒器在先秦等級禮制中必定占有特殊地位,竟使爵、尊這樣的酒器之名,變成了人的等級地位用詞。在凝聚了先秦禮樂精華、作為歷代文化經(jīng)典的禮書之中,可以看到各色人等、各個爵級,在不同禮典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使用著不同名稱的酒器,而這就是本書的研究對象。酒爵(與酒尊)等級用于維系人之尊卑,所以,本論文集題名“酒之爵與人之爵”。

閻步克 ·史學(xué)理論 ·17萬字

中國古代文化:明恥篇
會員

“恥”這一觀念,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傳之久遠(yuǎn)、受人重視,并被作為行為準(zhǔn)則之一。歷代都繼承了重“恥”的傳統(tǒng),把“明恥”視作知人論世的準(zhǔn)則,而“無恥”則是使人無地自容的唾罵之辭。大到治國平天下,小到修身齊家,“恥”幾乎已是衡量是非、忠奸,曲直的一個標(biāo)尺,也是鼓舞人們挺身而立的力量。本書分為正篇、附篇兩部分,選錄了45個與“恥”有關(guān)的典型人物:正篇為明恥者23人,既有世人稱頌的伯夷、叔齊、蘇武、楊震、周處、祖逖等人,也有鮮為人知的段秀實(shí)、鄭思肖、楊繼盛等;附篇為無恥者22人,既有遺臭萬年的趙高、隋煬帝、秦檜、慈禧等人,也有揭露其丑惡的鄧通、石崇、李林甫等人。作者用十余萬文字介紹他們的事例。通過這些故事引發(fā)思考,促使人們檢視自身,端正價(jià)值觀。作者選擇人物時,既考慮了所選人物所屬的朝代,又考慮到明恥、無恥人數(shù)的平衡;既有意選取人們熟知的人物,又發(fā)掘了一批新人新事。作者選取的這些例子,為我們提供了一面可資借鑒的“人鏡”,通過他們反映出來的“恥”觀念,至今仍有借鑒作用,明恥者讓人見賢思齊,無恥者不僅令人唾棄,還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來新夏 ·普及讀物 ·9.6萬字

QQ閱讀手機(jī)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德县| 且末县| 新沂市| 郁南县| 克山县| 曲阜市| 张掖市| 佛学| 彭山县| 沙雅县| 宁武县| 康定县| 靖西县| 修武县| 石渠县| 独山县| 什邡市| 新邵县| 宁陵县| 寿光市| 虎林市| 娱乐| 安龙县| 公安县| 临猗县| 乃东县| 鹰潭市| 沿河| 呼和浩特市| 自治县| 聊城市| 玉龙| 普宁市| 三都| 嘉定区| 马山县| 渝北区| 万盛区| 墨竹工卡县| 厦门市| 四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