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朱鴻曾出版散文集二十余種,其中,《西部心情》一書榮獲首屆冰心散文獎,并為中國青少年素質發展論壇工作委員會推薦讀物、中國青少年讀寫大賽指定讀本;《夾縫中的歷史》一書為“上海著名中學師生推薦書系——影響我高中時代的一本好書”,曾列上海書城暢銷書排行榜榜首;《關中是中國的院子》一書榮獲首屆陜西圖書獎;《大德之旅》榮獲第二屆老舍散文獎。本書收錄其最新的歷史散文若干篇,有《灰堆》《兵馬俑之氣》《詩人多難》《蘇軾的面紗》等作品面世,值得期待。
朱鴻 ·隨筆 ·11.1萬字
《古城古墓挖掘簡史》一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用精煉通俗的語言,總結了國外自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重大考古發現,例如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希臘等重要遺跡的發現和發掘歷程。這是鄭振鐸先生在考古學方面的重要作品之一,資料詳盡,條理清晰,文辭生動,具有很強的學術意義和可讀性。此外,本書附錄還收錄了朱偰的《建康蘭陵六朝陵墓圖考》,使本書的內容更豐富、更完善。全書約插入了160幅圖,很多都是很珍貴的老照片。
鄭振鐸 ·文物考古 ·6.1萬字
為了幫助小朋友在較短時間內了解世界歷史的進程,豐富知識儲備,鴻恩精心編撰了這部《世界上下五千年》。全書選取五千年歷史的重大事件、風云人物、輝煌成就、燦爛文化等內容,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將這些經典故事娓娓道來。同時,書中還精心選配了數百幅內容涵蓋面廣、表現形式豐富的圖片,包括出土文物、歷史遺跡、戰爭示意圖、名人畫像等,與文字內容互為補充與詮釋,使小朋友仿佛置身于一座真實立體的歷史博物館,精美的圖片與文字相輔相成,文圖對應,將世界歷史的豐富與精彩更直觀、更真實、更立體地呈現在小朋友面前,幫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歷史、感受歷史、思考歷史,從歷史中汲取睿見卓識,增加并拓展人生閱歷。
鴻恩 ·世界史 ·11.4萬字
《鏖戰:1945—1948》是一部人民解放軍在1945—1948年為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所進行的8場重大戰役的實錄,包含了上黨戰役、蘇中戰役、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陜北三戰三捷、孟良崮戰役、清風店和石家莊戰役、東北民主聯軍秋季攻勢、豫東戰爭;通過生動精彩地講述勾勒出了1945—1948年解放戰爭前期、中期“鏖戰”的全景。
楊曉明主編 ·中國史 ·13.6萬字
19世紀,一個德國商人想要證明《伊利亞特》的故事是真的,試圖發掘傳說中的特洛伊城,這本書就從這里發端。作者借助皮洛斯泥板和哈圖沙泥板等出土文獻資料,試圖說明,特洛伊城墻前上演的紛爭,實質上是古代地中海世界的邁錫尼文明和近東文明的碰撞,而和特洛伊有關的史詩故事,背后蘊含著解讀那個時代地中海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密碼。
(英)本·哈伯德 ·世界史 ·8.9萬字
作者傾十余年心血,踏遍南北各地百余家博物館,查閱三百余萬字資料,前后修改三次,最終將《博物館里的中國設計與風格》呈現給讀者。本書通過對每個朝代典型文物的創作背景、色彩、造型、紋飾、質地、銘文、落款及其變化等方面的研究,帶你縱覽八千余年的華夏文明,領略歷代文物所承載的設計風格與審美價值觀,從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發展脈絡。本書借助考古學、歷史學、美學、工藝美術史、文學史等成果,應用語言及語言模態的關系,開展了對中國歷代風格與設計的解構與建構,將流傳下來的文物用現代詞語進行解讀。這樣的解讀不僅有助于讀者更加容易地讀懂中國歷代設計風格,而且對開展融合今古的創新設計工作有積極的指導意義。認知中國風格有助于人們心靈的回歸,能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于人們從幾千年的文化寶藏中汲取養分,開展新創造與新設計。
劉靜偉 ·文物考古 ·10.1萬字
第一部始于《史記》作者司馬遷。從司馬遷的宮刑原由到李陵的家族“傳說”,引出了自隋至唐的王朝易代戰爭,以及隱藏于歷史背后的“弘農楊氏”和“隴西李氏”糾纏數百年的恩怨興替。本部以唐玄宗的安史之亂結尾。
唐島漁夫 ·中國史 ·7.9萬字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燦爛文明史,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泱泱大國。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史曲折而厚重,其問發生的歷史事件、出現的歷史人物錯綜復雜、頭緒繁多,使得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很難找到讀史的入門之徑,對中國歷史的面貌缺乏清晰的認識。如何在短時間內讓讀者清晰地了解歷史,感悟歷史,是李碩主編《畫說中國》的初衷。
李碩 ·中國史 ·9.5萬字
1891年,美國雜技員鮑德溫于快活谷馬場上,首次將熱氣球成功升空。1911年,比利時飛行家溫德邦在沙田一淺灘上,成功將費文雙翼飛機起飛,揭開香港航空史的序幕。1927年,英國皇家空軍選址啟德填海區成立駐港基地,此為啟德機場之前身。1936年,啟德轉為軍民兩用機場,首架民航客機“多拉多”降落啟德機場跑道,揭開香港民航歷史第一頁。這個充滿傳奇的啟德機場就這樣服務了香港七十多年,與港人憂歡與共,直至1998年才于全球注目下榮休,由赤鱲角新機場接替,延續香港的民航服務,創造另一個航空傳奇。
吳邦謀 ·中國史 ·7.1萬字
本書是由日本知名東洋史家組織編寫的明代史通俗讀本,以恢弘龐大的亞洲史觀講述了由元末農民起義、明朝建立開始,一直到明朝滅亡的整個明代的歷史進程,中間圍繞著倭寇這一主題,重點闡明了明朝與日本的關系、倭寇的由來與發展變化、以及豐臣秀吉的大東亞構想等內容。
(日)三田村泰助 ·中國史 ·16萬字
《煙臺傳:半島的此在與彼在》是“絲路百城傳”系列叢書的重要讀本之一。煙臺地處膠東半島,三面環海,是一方神奇的土地。曾經,秦皇漢武東巡到這里,徐福從這里東渡,東方海上絲綢之路從這里啟航,全真道教在這里創立,丘處機、戚繼光、王懿榮、張弼士等著名人物與這里有過歷史性的“相遇”。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在這里交融,既有厚重底蘊,又具浪漫色彩,是有“根”的詩意存在。
王月鵬 ·地方史志 ·16.4萬字
作家許暉獨辟蹊徑,帶你“窺視”古人的日常生活——“古代生活讀本”系列,融匯歷史、語言、民俗、文學,從細節入手,尋根究底,順藤摸瓜,拋棄百科全書式之成分,拋棄眉頭緊皺之學究氣,一切只為好讀、有趣、有見識。第二輯《古人原來是這樣吃飯的!》,講述古人是怎樣造出與飲、食相關的漢字,又是如何制定飲、食諸禮儀的。這是一部關于飲食的古代風俗史。
許暉 ·普及讀物 ·10.3萬字
《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是1917年劉師培在北京大學國文門講授文學史課程時的講義,論述漢魏六朝文學變遷特點與諸家文章優劣得失,褒揚藻韻,推重美文,嚴辨“文”、“筆”二體之別,為聲偶之文爭正統。劉師培率先肯定魏晉玄學“擷佛老之精華,棄儒家之糟粕”,“不可謂非哲學大昌之時代”,給予魏晉文學充分的重現。這本著述作為課堂講義,是近現代中古文學史研究領域的開山之作。
劉師培 程千帆等導讀 ·史學理論 ·11.9萬字
《第三帝國:噩夢沉淪(修訂本)》講述了:“如果德國人民打輸了這場戰爭,那么就證明他們有負于我!”這句是希特勒臨死前說的一句話。話里沒有一絲的自責,在他看來,這場戰爭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人民對他不忠。經過12年,第三帝國滅亡了,種族滅絕和戰爭的噩夢以悲劇告終。希特勒及其追隨者的事業雖然只經營了短短十幾年,卻成了一座永遠聳立的恥辱柱,它警示著世人:人類曾是那樣的殘忍。
美國時代生活編輯部 ·世界史 ·7.9萬字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乃至整個近代中國歷史上都有著獨特的意義。中國人民偉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爭,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反抗侵略的偉大壯舉,創造了震撼世界的光輝業績,是新中國的光榮和驕傲,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它與日月同輝,永久地載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該書以生動的筆墨、詳實的史料極其詳盡地記錄了志愿軍入朝作戰的前五次戰役的全過程,既客觀地反映了志愿軍的各種困難,更謳歌了廣大志愿軍指戰員奮不顧身的精神、大智大勇的事跡,為讀者了解抗美援朝戰爭的激烈程度和我軍為取得勝利所作的犧牲,提供了更直接、更具有沖擊力的資料。
侯曉蒙主編 ·中國史 ·15.7萬字
公元前3500—前2000年前后,蘇美爾人在伊拉克南部肥沃的沖擊平原上創造了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蘇美爾人是城市、文字、車輪等多項重大發明的首創者,屬于蘇美爾人的那個古代世界就像一面鏡子,燭照著我們今天的城市生活和文明世界。問題在于,我們頭腦中想象出來的蘇美爾人和他們的世界,是否就是真的客觀發生過的歷史?本書作者保羅·柯林斯揭示了在過去150年中,各國學者如何利用出土自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各類考古文獻資料,構建出了一套以蘇美爾人為題的“知識”。無論過去還是現在,蘇美爾人其實從未被我們簡單地“遺忘”過,正如他們從未被簡單地“發現”過一樣。每次“發現”都只是那些試圖“發現”他們的人利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對蘇美爾人的重新建構而已。從古到今,這樣的建構重復了很多次。
(英)保羅·柯林斯 ·文物考古 ·13.4萬字
本書分為國情縱覽、政治環境、經濟狀況和雙邊關系四篇,分別介紹了土耳其的自然地理、歷史人文、風俗習慣、政治體制、司法環境、政策導向、資源狀況、外國企業、金融市場、經貿關系、華人華僑等方面,附錄還給出了該國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各國營商環境排行榜中的排名,以及我國駐外使領館的聯系方式。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世界史 ·3.8萬字
“都城風物”選取中國古代著名都城長安、洛陽、開封、杭州相關的名著四種:包括駱天驤《類編長安志》,記錄從西周、漢唐到宋元的長安古跡,以及相關史事;楊衒之《洛陽伽藍記》,記述北魏時代洛陽城市建制和佛寺建筑,以及相關政治、文化、風俗、人物、藝文、中外交往等;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述北宋開封的皇城建筑、城內各坊、民眾的飲食起居、歲時節令,囊括汴京生活的方方面面;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追憶南宋都城臨安城市風貌,詳述朝廷典禮﹑山川風俗﹑市肆經紀﹑四時節物﹑教坊樂部等情況。
駱天驤 ·地方史志 ·4.3萬字
本書介紹了俄羅斯族的歷史沿革,俄羅斯族的宗教信仰與民俗文化。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全面展示給讀者。
蘇聞宇 馬璐璐 羅意 ·民族史 ·15.9萬字
本書匯集了眾多北大學者、學子有關中國歷史研討的精辟論述和觀點,娓娓道出我國歷史上各個時期的重要人物與重要事件,以我國的歷史進程為主線,按照朝代更迭的順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各位讀者奉獻了一次思想上的饕餮盛宴,可讓讀者能迅速了解和掌握中國歷史知識。
郭曉強 ·史學理論 ·12.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