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春秋》、《左傳》等典籍為依據,拋去晦澀堅深,以輕松歡快的筆觸還原先秦時期的歷史常態,不僅講述了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還將社會上的奇葩風俗、王公貴族的搞笑事跡一一道來。《先秦穿越生存手冊》一書雖冠以“穿越”之名,實為歷史普及讀物,不僅內容豐富可考,還極具新鮮性、趣味性和探秘性,相信能滿足廣大歷史愛好者的閱讀需求。
柳馥 ·中國史 ·14萬字
帝后爭鋒,扭轉乾坤!不殺人就會被殺,不稱帝就會死無葬身之地!武則天從皇后到女皇的蛻變,從這里開始!如果命運不肯創造一個偉大的武則天,偉大的武則天會創造屬于自己的命運。武則天82年的人生,前31年,她卷入權斗漩渦,為活命從宮女殺到了皇后的寶座;后51年,她掀起腥風血雨,用女皇的龍袍確保了自己的安全。武則天的每一次危機,都是她成為女皇的基石。武則天的舞臺,從后宮轉向了前廷,因為前所未有的權力誘惑讓自己深陷首次政治危機,就在她行將被廢的瞬間,武則天放手一搏,力挽狂瀾讓自己的命運再現轉機。
王曉磊 ·普及讀物 ·22萬字
中原大戰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超大、耗時超長的一次軍閥混戰。它也是在北伐后新軍閥間問鼎中原的終極逐鹿之戰,深刻地影響了中國近代的走向。在這段堪稱民國版的春秋演義中,各色人物、各路豪強紛紛登臺亮相,國民黨軍政界數得上號的大佬名宿都赤膊上陣。種種機謀權變、縱橫捭闔,各種勢力分化組合令人目不暇接。借此戰役蔣介石雖取得了名義上的對全中國的支配權,但中國的整體國防力量遭受了嚴重削弱,國民黨內部派別紛爭依然劇烈,這使中國在日后面臨日本侵略時,不得不吞下由此釀成的苦果。本書作者在掌握了大量獨家史料的基礎上,以耳目一新的表現手法和敘述方式重現了這段光怪陸離的歷史。其中,對各種機謀運用的解讀入木三分,對時局的分析見解獨到。
關河五十州 ·中國史 ·22.5萬字
民國軍閥的爭斗,為地盤、為軍隊、為權勢,也為女人。不妨穿越回去看一看,沒有一個軍閥不拍著自己的胸脯,趾高氣揚地保證“我是個錚錚的漢子”。這樣,便出現了民國軍閥妻妾多的獨特風景線。讀民國歷史,不可不讀軍閥史,不可不讀女人在軍閥歷史中的星星點點。與濃重的銅臭味和血腥氣相比,軍閥的妻妾們就好像是給這部殘忍歷史添加的一點點佐料,酸甜苦辣盡在其中。民國軍閥的妻妾們,千姿百態,一支筆是無法勾勒完整的。這是最大的遺憾。但民國軍閥的妻妾們何嘗沒有遺憾呢?這些遺憾,又豈是一個詞、幾句話、數篇文章能夠寫盡的呢?與其面面俱到,倒不如抱殘守缺吧。多留些空間給與我一起品讀民國軍閥妻妾的朋友們。
蔣豐 ·逸聞野史 ·9.3萬字
清朝,一個統治中國近三百年的王朝,因其種種特殊性,注定會被世人大書筆墨。近些年來,以清朝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也是大行其道,它給人們留下了太多驚奇與贊嘆,留下了太多談資與趣味。
東籬子編著 ·普及讀物 ·22.5萬字
《國史大綱》是一部中國通史,力求簡要,舉其大綱,刪其瑣節。在不到1000頁的篇幅里,其人物之詳、事業之備,又顯示了作者駕馭繁復歷史的偉力,整書綱舉目張,簡繁得當。《國史大綱》縱論中華傳統學術思想、政治制度、社會風氣之演變發展,兼及中外形勢,以求我國家歷史之通貫一體,明其治亂盛衰之所由,闡其一脈相承之統系,指陳吾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錢穆先生著述本書于抗戰期間,在國家危亡中,讀書人以筆為戎,以“歷史最完備之國家”為著述之深厚根基,洋洋灑灑近80萬言,蕩氣回腸,以激揚國人之民族精神,因應現實,更作為抗戰建國之鏡鑒。
錢穆 ·史家名著 ·41.2萬字
本書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按時間先后敘次史事,往往用追敘和終言的手法,說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統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內容以政治、軍事的史實為主,借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作為歷史的借鑒。敘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與斗爭。
司馬光 ·史料典籍 ·11.2萬字
本書在首次全方位、多角度披露人類史前著名古跡遺址的詳細考古歷程及結果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對歷史留下的未解之謎的種種推測。畢竟,面對這滔滔不絕的歷史長河,原始文明的曙光照亮了整個地球,而我們的困惑又實在太多太多。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現代人似乎愈來愈感到諸多的未解之謎難以解開,這些古文明的殘片有的是自然界留給人類的,有的卻是人類社會自己留給后代的,有的所蘊涵的內容已經超出人類現在的解答能力。那么,這些歷史殘留的遺物,究竟隱含著怎樣的謎底?是否有一把我們尚未發現的可以打開它的鑰匙?我們的想象是否太蒼白?
(美)庫克 ·文物考古 ·26.7萬字
余秋雨的獨特之處在于,他打破了傳統散文的束縛,創造了新的意與思相結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風物、區域歷史來尋求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與意蘊,以及人格的構成與人生的真諦。
李銘 ·中國史 ·20.1萬字
全文以史實為基礎,以具體事件為主線,致力于揭示復雜歷史事件背后的玄機,并將作者對歷史的理解化為通俗流暢的文字,極具可讀性。
櫻雪丸 ·世界史 ·19.8萬字
吳晗于1963年至1965年間組織了一批專家學者,如知名歷史學家汪篯、白壽彝、鄧廣銘、鄭天挺、翁獨健、胡厚宣、陰法魯、何茲全、戴逸等,他們一起整理、編寫了這部《中國歷史常識》,“大家編小書”是保證本書高質量的重要前提。作為一本歷史普及讀物,本書形式活潑,各個題目之間既獨立又相互關聯,內容簡短精悍,給讀者以必要的歷史常識;取材廣泛,介紹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概況、著名人物及歷史掌故,不同于教科書和辭書;有趣好讀,內容中穿插故事情節,生動呈現有溫度、有態度的中國歷史。全書上溯至周口店發現的“北京人”,下止于中華民國創立初期,時空跨越50萬年,幾乎囊括了中國歷史上所有的重要事件和文史常識、典章制度,是學習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經典讀物。
吳晗主編 ·中國史 ·37.9萬字
如何讀史,大有學問,如果沒有廣博的知識,很難揭開歷史的面紗;如果沒有豐富的人生體驗,很難體會歷史的百般滋味。讀史就是與古人交流,站在歷史的角度去體悟他們的是非功過,用現代的觀點來理解他們的悲喜人生。正因為如此,所以在讀史的時候,就要把自己置身于宏大的歷史洪流中,跟古人面對面地交流,如此,就能深入到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把握他們心靈的脈動,洞察久遠歷史的塵封畫卷。
王志剛 ·普及讀物 ·12.4萬字
本書旁征博引,縱橫捭闔,以豐富的文史資料和自由的行文風格闡釋主題。
張蔭麟 呂思勉 蔣廷黻 ·中國史 ·35.3萬字
《隋唐五代史》分上、下兩部,上部是政治史,包括王朝興亡盛衰、各種重大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政治設施的成敗得失,以及與少數民族的關系等;下部是社會經濟、文化史,分社會經濟、政治制度、民族疆域、文化學術等方面的發展情況。本書從多角度呈現了隋唐五代這段紛繁歷史期間的社會、文化、政治等風貌。
呂思勉 ·中國史 ·56.6萬字
隋唐宋元時期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特殊的時期之一,其問既有治世繁榮的盛唐,也有朝代更迭頻繁的五代十國。此時,謀略成為封建政治的主角,產生了巨大影響。然而,謀略只是一種術,終究還要靠人性操縱。所以,與其說是謀略在影響歷史,倒不如說是人性在塑造歷史。《三千年來誰著史:隋唐宋元時期的霸權博弈》中人性與謀略的關系在這一時期被演繹得淋漓盡致,一旦理解人性與謀略的關系,也就能明白歷史為何這樣發展了。
冷成金 ·中國史 ·24.6萬字
《歷史的溫度(套裝共2冊)》包括了《歷史的溫度:尋找歷史背面的故事、熱血和真性情》和《歷史的溫度:細節里的故事、彷徨和信念.2》兩部著作。史書上的一段話、一個名字,甚至一張圖,在張瑋的筆下,呈現出一張張意想不到的面孔。歷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份和數字,而是一個個有溫度的故事,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真實的人。
張瑋 ·普及讀物 ·42.4萬字
歷史是一部書卷,記錄的是王朝的興衰,寫下的是將相的勇懦;歷史是一面鏡子,照出忠奸善惡,照出成敗興亡;歷史是一面篩子,篩除的是枯木朽枝,留下的是粲花之精。哪怕當時他是多么的風光無限、名聞天下,在歷史的網眼里,他也只是一顆無足輕重的塵埃,無聲無息地淡化在歲月的長河里。中國歷史典籍浩如煙海,常使初學者不得其門而。本書從中國歷史的起源始,按歷代帝王的先后順序編排事件、故事。既獨立成篇,又相互聯屬,清晰地勾勒出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概貌:取材準確,裁剪精當,是一冊理想的歷史入門讀物。錯過的歷史,錯不過的文字。一書在手,中國歷史了然于胸。
馬劍濤 ·中國史 ·22.9萬字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有燦爛文化、對人類文明有卓越貢獻的偉大民族,是由五十六個人數不等的民族所構成的統一體;這個統一體又是由幾千個姓氏細胞所組成。關于民族問題的研究,著述很多;關于姓氏的探討介紹,卻不多見。國人歷來重視姓氏。和人初次相見,總是先問“尊姓”;有事同人接觸,總是稱呼“某同志”、“某先生”。這個“某”,就是對方的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做人的尊嚴。
趙凡禹 孫豆豆編著 ·普及讀物 ·41.4萬字
歷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計謀,奸詐程度往往將對手整得頭昏腦漲、找不著北,卑鄙程度也屢屢突破道德底線,但他卻是一個心懷天下、體恤眾生的圣人;而且他還是一個柔情萬丈、天才橫溢的詩人;最后他還是一個敏感、自卑、內心孤獨的普通男人。
王曉磊 ·普及讀物 ·22.5萬字
本書是蜚聲國際的漢學家史景遷先生的重要作品!這不只是一本關于中國的書,更是一本關于文化刺激與響應的書。當西方遇見東方,會磨擦出什么樣的火花?著名漢學家史景遷把西方從十三世紀到二十世紀作家筆下新奇多樣的中國,盡皆搜羅在這本足以見證其間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著作當中。透過這面“西洋鏡”所看到的,也是足足八百年以來西方人對中國之記錄與幻想、洞察與偏見。對于中國讀者而言,這些仔細爬梳過歐西檔案與文史群籍的歷史資料,經過天孫巧手縫綴成一個個動聽的故事,就像一面面精美的緙絲掛毯,不但引人入勝,也開拓了我們的眼界,了解不同文化的相遇、碰撞與互動,是多么的錯綜復雜,時常還驚心動魄,比小說虛構還要離奇。史景遷以研究中國歷史見長,他以獨特的視角觀察悠久的中國歷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講故事”的方式向讀者介紹他的觀察與研究結果。他的作品敏銳、深邃、獨特而又“好看”,使他在成為蜚聲國際的漢學家的同時,也成為學術暢銷書的寫作高手。代表作有《曹寅與康熙》、《王氏之死》、《太平天國》、《追尋現代中國》等。
(美)史景遷 ·普及讀物 ·17.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