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十八天的戰(zhàn)事,改變了香港的歷史;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改變了很多香港人的一生。對經歷過日治時期的老一輩香港人而言,那段苦難歲月的種種生活情景,仍是記憶猶新。本書藉著17位幸存者的回憶,如實將日治時期香港人的生活片段展現在讀者眼前。
劉智鵬 周家建 ·中國史 ·12.8萬字
歷史學家們從政治、經濟、軍事各個方面揭示出許多歷史發(fā)展的機緣,而從歷史地理學的觀察角度,則強調歷史發(fā)展還須有一個地理機會。所謂地理機會,意思是具體的歷史發(fā)展從不是在空中抽象地完成,而必當在一處或幾處關鍵的地理部位上首先獲得條件,最早發(fā)生,然后還是在地理上,漸漸擴大,最后完成。將山川大地的景觀看作“文章”,是中國地理文化的一大傳統(tǒng),本書以文化地理現象入手,帶領讀者打開“地理思維”,體驗將歷史、天文、軍事、社會現象、知人察事等與地理相連的樂趣。
唐曉峰 ·歷史地理 ·19萬字
本書主要是何齡修先生的回憶性文字,書中有對家世及父母的回憶,有對自己求學、治學的回憶;有對師友的雜憶,包括對謝國楨、顧頡剛、鄧廣銘、商鴻逵、楊尚奎、向達等人的回憶,字字深情。有的雖短短千余字,然多有裨益。從某角度看,也是一代學人的成長史,有可讀性。
何齡修 ·隨筆 ·16.9萬字
精明乖巧唯君命是從,才華橫溢循規(guī)蹈矩,敢于死諫卻死也不反,明朝士大夫是個很奇異的群體,這個樣子的他們是怎么煉成的?大明帝局通過講述明朝二祖皇帝密設兩大棋局,及其兩顆棄子的“犯罪經歷”,嘗試給出一個深度答案。這兩顆棄子為朱元璋父子的兩大寵臣,是承上啟下的兩個標志性人物,一個是末代丞相胡惟庸,另一個是開山首輔解縉,同時他們也是中國兩類傳統(tǒng)士大夫的代表人物。通覽此書,不僅能使讀者管窺洪武、永樂兩朝對士人的馴化改造,了解大明王朝“君尊臣卑”的內情,而且還能對中國士人自明朝之后喪失野心與個性,由國臣退為家臣、整體二化(奴化、僵化)的逆淘汰政治根源一探究竟。
程萬軍 ·中國史 ·15.8萬字
匈奴一族究竟從何而來?秦國竟然不惜一切代價重建戰(zhàn)國長城抵御匈奴!匈奴究竟強大到了何種地步?漢高祖劉邦被困白登山束手無策!如此強大的征戰(zhàn)帝國為何又會一夜消亡?就好像人間蒸發(fā),如今難以考證!在這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樣的秘密?這本書將通過7個大章的詳細著述給你答案!
(美)帕克 ·世界史 ·4.2萬字
看到火焰中的巴黎圣母院時,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會產生深刻的痛惋之感,為什么巴黎圣母院會讓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人們都為之動容?是什么使巴黎圣母院成為一個國家的靈魂和人類成就的象征?作為一系列問題的回答,作者從大火之夜開始,帶我們重新經歷了巴黎圣母院歷史上的各個決定性時刻。從1163年的角石鋪設開始,亨利四世與天主教的恩怨;拿破侖的加冕典禮;維克多·雨果19世紀保存大教堂的運動;奧斯曼男爵的巴黎重建計劃;經典電影《巴黎圣母院》;戴高樂的感恩慶典,等等。謹慎者與大膽者,真誠者與機會主義者,歷史學家與激進分子,虔誠者與世俗主義者之間已經發(fā)生了一場文化大戰(zhàn)。這些都在書中有著淋漓盡致的體現。
(法)阿涅絲·普瓦里耶 ·世界史 ·9.9萬字
經過一九五〇年代的急速發(fā)展及人口增長,自一九六〇年代起香港經濟及社會發(fā)展進入了路途崎嶇但高速增長的黃金階段。雖然發(fā)展中的香港偶或遇上逆境,例如一九六六、六七年的動蕩、一九八四年中英就香港前途談判帶來的憂慮,但也有順境之時,例如經濟因工業(yè)發(fā)展而大幅增長,市民生活逐漸改善,基礎建設也漸次完成。
鄭寶鴻 ·中國史 ·4.2萬字
歷史往往為一些個人的、偶爾的、甚至不起眼的情狀所左右。近代中國百十年間,思潮的流變,人物的命運變幻,皆遠甚于前。本書以《世說新語》類似的體裁,摘取此非常時期各色人物的言行舉止、思想碎片,通過細節(jié)顯現出人性真實的一面,將真實還原于歷史。全書共分為學道、秉正、專致、忠貞、修身、骨氣、豪邁、摯誼、情深等二十三篇。
李異鳴 ·隨筆 ·13.3萬字
中信國學大典(50冊)是中信出版社引進自香港中華書局的一套深具國際視野、貼近當代社會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藏書。中信國學大典延聘國學泰斗饒宗頤為名譽主編,邀請海內外知名國學家擔任經典的選編、導讀及譯注。內容則力求通俗易懂,結合現實生活,挖掘古代經典的當代意義,拉近經典與現實生活的距離。中信國學大典既收錄了《論語》、《老子》、《孫子兵法》、《孟子》、《莊子》等不可不讀、不可不知的中華經典名著,也囊括了《周易》、《史記》、《三國志》、《資治通鑒》、《漢書》等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中信國學大典:》一書輯錄了唐太宗李世民與其大臣們,如魏征、房玄齡、杜如晦等數十人的對答、議論與奏疏,以及治國安邦的理論觀點和政治舉措,是一部政論性歷史文獻,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政治典范以及相關思想的重要典籍。本次出版,參考多個版本,取長補短,揀選若干章節(jié),重新注釋和整理譯文。而在精句賞析部分,譯注者力圖透過現代化的解讀對書中的某些章節(jié)加以剖析,希望讀者用現代眼光審視《貞觀政要》的意義。
羅永生 ·中國史 ·11萬字
中國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種文化相匯時,善于融合,不偏頗、不怨尤,尚調和、主平衡,使中華民族不斷發(fā)展壯大。中國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無垠。《中國文化史》敘述中國從史前到現在的國土開辟、民族形成、社會進化、經濟文化發(fā)展、政治演變的不平凡的歷程。為了全面展現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本書用了近1200萬字、8卷256分冊的洋洋篇幅來記述。
聞明 張林編著 ·普及讀物 ·12.3萬字
本書是一種陸續(xù)出版的歷史文化讀物,它以記述一個小人物生死與檔案的文字,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并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fā)展提供一種參照。我們需要溫故,是因為我們的健忘,從溫故中而知新則是我們溫故的目的。從《溫故》中,細心的讀者都能感悟到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溫故。
劉瑞琳主編 ·隨筆 ·13萬字
本書是知名歷史學家雷頤二十余年讀書筆記的合集。于雷頤而言,讀書是個人興趣愛好,是內在需求。他所讀之書以史書為主,不僅包括中國史,也包括世界史。因為讀書興趣廣泛,其他種類的圖書也多有涉獵。本書按內容共分五編,分別是第一編“憂天下,探世變”,第二編“透過歷史的裂縫”,第三編“不讓歲月空流逝”,第四編“精神的年輪”,第五編“在世界歷史中深思”。本書所選文章有《西南聯(lián)大“傳奇”的生成》《甲申年再讀》《法蘭西百年精神譜系》《建筑的哲學》《哈佛的開放與秩序》等。在雷頤看來,把歷史說給大眾聽,是歷史研究者的一種使命。
雷頤 ·隨筆 ·16.2萬字
本冊講述遼西夏金元的歷史,主要包括契丹興起、西遼建國、完顏阿骨打、金朝興亡、遼金文化、西夏興亡、蒙古興起、忽必烈、兩都巡幸、海上絲綢之路等內容,是《中國通史》的第四卷。《中國通史》是在大型歷史政論片——百集《中國通史》的基礎上編撰而成的大型通史類歷史著作。百集《中國通史》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監(jiān)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總撰稿,中央電視臺影視頻道拍攝的大型歷史政論片。本套書根據各位作者的原作對政論片的文字版本做了擴充和完善,大約100萬字,8卷本,作者及被采訪嘉賓幾乎囊括了中國歷史學界所有重要的學者,陣容強大。本套書是最新原創(chuàng)作品,包含了最新的考古和歷史科研成果,以最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對中國歷史進行了最權威的解讀。
卜憲群總撰稿 ·中國史 ·10.8萬字
北京中軸線凝聚了古都北京近千年歷史發(fā)展,是北京人文歷史、道德教化、風俗民情乃至社會發(fā)展的一條命脈。《北京中軸線》作者李建平先生長年從事北京歷史文化研究,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北京中軸線”。本書圖文并茂、史料翔實,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北京中軸線歷史文化精髓,以及中軸線上特色建筑的左右對稱文化、神秘數字文化、九門宮闕文化、橋梁水系文化等,是一部全面了解北京中軸線歷史文化及建筑特色的科普性圖書。
李建平 ·地方史志 ·11.7萬字
固原自古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歷史遺存星羅棋布,文化積淀層次身后。鎏金銀瓶,當屬國寶;羅馬金幣,璀璨奪目;古跡遺存,不勝枚舉。
楊明 ·文物考古 ·11萬字
該書是中共深圳市委組織部主編,會同文旅、傳媒等單位,依托深圳市基層全覆蓋調研成果編寫而成,著眼于深圳市82個街道,一區(qū)一冊,全面剖析全市各街道的地理、歷史、人文、產業(yè)、自然風光等要素,既可以讓初次來深的游客對深圳各街道有初步了解,也可以幫居住多年的本地居民補全對居住街道認識。
本書編委會編 ·地方史志 ·8.7萬字
人類始終生活在歷史的投影里。這投影,既非上帝的恩賜,也不是什么神做的手腳,而是源自人類將自己與動物區(qū)分開來的那個重要特征——記憶。歷史的投影有過遠有近,遠的如原始祖先邁向文明渺然足跡,所的如昨天剛剛發(fā)生的事情。時間之流,不舍晝夜,不僅把已經發(fā)生的,而且終將把正在發(fā)生的以及行將發(fā)生的一切,都裹挾而去,統(tǒng)統(tǒng)融入歷史的投影。最早意識到這投影價值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的至圣先師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溫故而知新”,雖平白如話,卻如醍醐灌頂。歷史既是人類活動的歸宿,更是面向未來的智慧之源。談到歷史與現實的關系,英國作家奧威爾的表述則更加直截了當,他說:誰掌握了歷史,誰就掌握了現在。
《新美國:從門羅主義、泛美主義到西奧多·羅斯福新國家主義的蛻變》講述了從亞伯拉罕·林肯到伍德羅·威爾遜期間美國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和歷史變革,梳理了西進運動、南方重建、反托拉斯運動、格蘭其運動、自由鑄銀幣運動、反改革運動、黑幕揭發(fā)運動的始末。除關注美國老牌政黨——共和黨與民族黨外,本書還講述了平民主義及人民黨的發(fā)跡、興盛與衰落;通過描述巴拿馬運河的修建、美英關系的平衡和美西戰(zhàn)爭的爆發(fā)等,揭示了美國從門羅主義、泛美主義到西奧多·羅斯福新國家主義的蛻變,展現了美國成長為世界強國的艱難與曲折。
(美)弗雷德里克·洛根·帕克森 ·世界史 ·16.6萬字
本書是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生前所寫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學作品。作者以豐富的歷史知識為基礎,從文學和史學的角度,對三國史上存在過的與三國文學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戰(zhàn)爭及地理環(huán)境作了細致的區(qū)分,對許多重大的歷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見解。呂先生治史,注重對社會的綜合研究,最能融會貫通,評論歷史往往獨具只眼,是故本書成為易中天先生品三國的重要參考資料。目標受眾群:敬慕呂思勉先生嚴謹治學精神的讀者,史學愛好者,《三國演義》的愛好者和資深研究者。
呂思勉 ·普及讀物 ·7.3萬字
《資治通鑒》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tǒng)治階級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史記》為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春秋》為現存最早編年體史書),按時間先后敘次史事,往往用追敘和終言的手法,說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統(tǒng)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內容以政治、軍事的史實為主,借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作為歷史的借鑒。敘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與斗爭。
司馬光編著 ·中國史 ·5.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