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杭州研究院《南宋叢書》之一種,為南宋文史通俗讀物。叢書第一輯三本將聚焦于杭州與南宋的關系,探討“作為南宋的杭州”以及“作為杭州的南宋”,再現南宋杭州的歷史場景,讓讀者更真切感受南宋杭州的魅力。本書將重點敘述作為杭城現象的南宋重大政治事件及定都臨安對杭州城的深刻影響。內容涉及南宋初年的杭州戰亂、南宋定都杭州始末、發生于杭州城的南宋重大事件、南宋時期的杭州城建設等,力圖完整呈現杭州城的南宋史事。
曾亦嘉 ·中國史 ·10.9萬字
本書為杭州研究院《南宋叢書》之一種,為南宋文史通俗讀物。叢書第一輯三本將聚焦于杭州與南宋的關系,探討“作為南宋的杭州”以及“作為杭州的南宋”,再現杭州南宋的歷史場景,讓讀者更真切感受南宋杭州的魅力。杭州作為南宋都城,是眾多南宋風流人物的活動地,杭州城也留下了他們數不清的趣聞軼事,本書將細數這些南宋風流人物在杭州的事跡,帶讀者領略他們的流風遺韻。涉及人物包括抗金名將岳飛、韓世忠,思想家朱熹、呂祖謙、陳亮,文學家李清照、陸游、辛棄疾,名臣張浚、文天祥,杭州本籍名人等等,力圖完整呈現南宋杭州城的人物圖譜。
姚雙等 ·中國史 ·15.1萬字
它是亞洲東西兩部分之間的支點,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它是和中國并列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和第四大宗教的發源地。如今,它的人口位列世界人口榜頭位,它的影響力已超越印度洋、覆蓋全球。它就是印度,一個神奇而又充滿矛盾的國家,一個與中國巨龍毗鄰而居的南亞巨象。與中國歷史可以清晰地劃分為連續的大一統王朝不同,印度歷史呈現出一種斷裂感、破碎感。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等地便出現了文明的曙光。文明的覆蓋面積一度超過了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到了公元前1300年左右,可能的大干旱終結了印度河文明,一撥接一撥的雅利安人涌入印度。從這時開始到印度共和國成立,這片次大陸見證了一次又一次的外部勢力入侵。來自西北的波斯人、希臘人、伊斯蘭勢力和來自東方的貴霜人、匈奴人,通過次大陸西北的開伯爾隘口來到印度;而英國人和法國人則自海上而來。英國人到來之前,印度從未形成統一的國家。
(澳)約翰·祖布爾茨基 ·世界史 ·13.5萬字
1953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在蘇聯援建的156項大型項目的基礎上,新中國的工業化拉開了波瀾壯闊的歷史帷幕。洛陽澗西區成為新中國重點建設的大型工業基地之一,包括第一拖拉機廠在內的七項重點工程落戶于此。一時間來自上海、東北、北京、河南及全國各地的數萬名工程技術人員、干部和工人,挈婦將雛、義無反顧奔赴澗西,參加熱氣騰騰的社會主義建設。從1958年第一臺國產拖拉機東方紅-54下線,到現在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先進的拖拉機制造企業集團,30位一拖人講述的這一段近70年的口述歷史,呈現出中國人“耕地不用牛”的農業機械化想象。
周曉虹 周海燕 朱義明主編 ·口述史 ·31.3萬字
1953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在蘇聯援建的156項大型項目的基礎上,新中國的工業化拉開了波瀾壯闊的歷史帷幕。洛陽澗西區成為新中國重點建設的大型工業基地之一,包括洛陽礦山機械廠在內的七項重點工程落戶于此。一時間來自上海、東北、北京、廣東、河南及全國各地的數萬名工程技術人員、干部和工人,挈婦將雛、義無反顧奔赴澗西,參加熱氣騰騰的社會主義建設。24位洛礦人講述的這一段近70年的口述歷史,不僅呈現了從洛陽礦山機械廠到中信重工的華麗轉身,也講述了以焦裕祿為代表的新中國工人階級勞動傳統的形成敘事。
陸遠等主編 ·口述史 ·26.6萬字
本書是一部關于秦始皇陵的考古通俗讀物。秦始皇陵是20世紀中國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1961年,它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4年,兵馬俑被發現。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并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本書作者身為考古隊隊長,全程親歷了兵馬俑坑的發掘過程。在本書中,他通過深入淺出的文字,向讀者描述了驚心動魄的發掘過程,妙析地下軍陣排兵布陣之法,再現大秦帝國兵戎相爭的歷史瞬間。
袁仲一 ·文物考古 ·7.1萬字
自秦末至西漢時期的中國嶺南地區,曾存在著一個神秘的王國,它承襲中原民族的傳統,又帶有濃厚的南方特色,可史書上對它的記載寥寥。而廣州市象崗掘出的這座石室墓,以考古發現,彌補了嶺南地區的歷史空白。本書作者麥英豪是南越王陵發掘對的隊長,王文建是南越王陵的研究者,他們真實地記錄了王陵的發掘過程,描述了陵墓中珍貴的文物,為讀者拂開了南越國的層層迷霧,一窺其千年前的風貌華章。
麥英豪 王文建 ·文物考古 ·7.7萬字
《通鑒》是司馬光在其助手劉攽、范祖禹、劉恕等人的通力協作下,根據大量史料編纂而成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共1362年的歷史。書中描繪了戰國至五代期間的歷史發展脈絡,探討了秦、漢、晉、隋、唐等統一的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幾十個政權的盛衰之由,生動地刻畫了帝王將相們的為政治國、待人處世之道,以及他們在歷史旋渦中的生死悲歡。時至今日,《資治通鑒》仍是一本了解和學習中國歷史的必讀之書。
司馬光編著 ·史家名著 ·312萬字
本書是一套寫給青少年讀的三國歷史,以時間為順序,從黃巾起義講到三國歸晉。作者以通俗的筆觸,將晦澀的文言文變為生動的故事敘述,邏輯清晰、明白曉暢,適合青少年閱讀。全書以《后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等正史為基礎編寫,為你講述真實的三國歷史。在書中,你會看到三國的真相——曹操也許不是奸臣:《三國演義》里,曹操一開始就是欺負小皇帝的大奸臣的樣子。實際上,兩個人的關系要復雜得多,很長一段時間里,曹操確實是被許多人看作漢朝忠臣的。董卓其實并不蠢:《三國演義》里,把董卓塑造成一個殘暴又愚蠢的小丑。對照歷史,則應該承認,董卓雖然殘暴,但還是很有本事的,尤其是怎樣在軍隊里樹立權威并贏得軍心,他做得很好。作者的主觀意圖和藝術效果相反:《三國演義》美化劉備的道德,刪掉了劉備性格中不安分和豪俠氣,反而弱化了劉備的英雄氣概;強調曹操是宦官的后代而忽視了家族支持,顯得曹操的事業都是靠自己的本事打出來的。作者將晦澀的文言文變為生動的敘述,將史官避而不談的細節進行分析推演。歷史故事、人物傳奇、制度思考……了解真實的三國,就看這一套。
劉勃編著 ·普及讀物 ·16.3萬字
《新藥史話:從萬能藥到生命科學前沿》是關于新藥科學史的科普圖書,一書講述了歷史上“萬能藥”泛濫的背景,工業革命、戰爭與世界制藥工業體系的形成。描述了從大學到藥典、藥品監管法案的發展過程和煉金術、近代化學與藥物合成的歷史。介紹了活體解剖、模式生物與藥理學的進展,進化論、基因與生物藥的出現以及病因學說、病原篩選與血清療法。講述了放血療法、輸血術、移植術與新藥設計,致命病毒與生命奧秘之鑰,最后,介紹了免疫療法和細胞治療。內容非常豐富,觀點新穎,明確提出推動新藥發現的,是學說爭論、科學競賽、專利糾紛等,全書不只是描述科學家的靈感和貢獻,更多著墨科學家的失誤,展示科學家的另一面。全書通俗易懂、層次清晰,分析鞭辟入里,對生物醫藥領域人士及科學愛好者來講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探究價值。
彭雷 ·專業史 ·26.3萬字
“瘟疫”與人類文明伴生,自古以來,我國人民不斷尋找抵御傳染病的方法。歷代“戰疫”中所迸發的勇敢、堅強和無畏精神,值得后人銘記學習。本書回顧了中華文明從古到今的戰疫過程,敘述歷史上的重要疫情、重要防疫事件和杰出抗疫人物。文字注重通俗淺易,面向普通讀者,對戰疫相關的醫藥知識進行科普解讀。編排注重圖文結合,結合大量史料圖片,反映真實的戰疫歷史。全書旨在總結歷史,啟迪當下。
鄭洪 ·專業史 ·8.5萬字
近代中華民族根本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人能近代化嗎?能趕上西洋人嗎?能利用科學和機械嗎?能廢除我們家族和家鄉觀念而組織一個近代的民族國家嗎?能的話,我們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話,我們這個民族是沒有前途的。因為在世界上,一切的國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強,不能者必遭慘敗,毫無例外。從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蔣廷黻以獨特的內政與外交并重的視角,將中國近代歷史變遷凝練在一條主線、四大主題中,為讀者提供了洞悉中國近代史的整體性視角。
蔣廷黻 ·中國史 ·21.4萬字
本書全面反映抗戰期間世界各地華僑在中華民族遭遇空前危機時,與國內人民同仇敵愾,發揚愛國主義傳統,在愛國華僑領袖和華僑團體的組織領導下,通過捐款獻物、直接投身祖國抗日疆場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大力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全書力圖全面掌握并充分吸收國內外學術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華僑抗戰的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全面、深刻地書寫一部華僑抗戰的新歷史。
潮龍起主編 ·普及讀物 ·17.6萬字
本書薈萃了十余位至今仍存世的潮州歌冊老年女性的口述訪談。歌冊老人是潮州歌冊的傳唱者,通過她們口述女性個體的生活經驗、生命感受以及生命歷程,可以多角度了解潮州歌冊的發展史,還原潮汕女性的文化生活形態。
劉文菊等編著 ·口述史 ·18.1萬字
本書是僑批文物館收藏的清代僑批專集,收錄了批信95件,并附錄批封5枚、相片1幀。
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等編著 ·史料典籍 ·8.5萬字
本書是關于近現代楓溪潮州窯陶瓷業的訪談錄,涉及當時楓溪陶瓷的生產與銷售等。
韓山師范學院圖書館的主編 ·史料典籍 ·18.3萬字
這是一本全方位講述文藝復興歷史的書。文藝復興是14—16世紀歐洲資產階級發起的思想文化運動,其核心是人文主義思想。當時新興的資產階級為反映自身的利益和要求,便以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為標榜,故而得名。文藝復興是人類歷史上群星閃耀的時代,它始于意大利,后來擴展到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等國家。書中闡釋了這場思想解放運動的緣起、過程和它深遠的影響,并從藝術與建筑、科學與醫學、航海與發現、文學與音樂、政治與宗教等方面,系統介紹了文藝復興輝煌燦爛的成果。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哥白尼、開普勒、伽利略、莎士比亞、塞萬提斯、馬基雅維利……對于各個領域的突出人物,本書也做了簡潔的論述,條理清晰,細節生動,具備很好的可讀性。書中有大量精美插圖,能夠讓讀者更直觀地感受文藝復興時期偉大藝術品的魅力,生動再現那場偉大的思想文化運動。
(美)約翰·D.萊特 ·世界史 ·10.4萬字
一部富有煙火氣息的唐代生活史。從基礎史料、唐人筆記、唐傳奇、敦煌遺書和文物中,作者試圖打撈起浩瀚史料中漏下的碎片,諸如衣冠、夜宴、城市、胡人、莊園、女子、少年、寺廟,來還原一千四百年前唐人的生存狀態和生活方式。本書文筆優雅、從容,通過古今中外的橫向、縱向對比,讓今天的讀者能夠身臨其境,你可以“穿行在唐代通往撒馬爾罕的絲綢之路”,也可以“途經長安東市的時候聽那個幽怨的安邑坊女唱‘巴陵一夜雨,斷腸木蘭歌’”,“抑或是在杜甫的五城做一個戍卒”。九個接地氣的主題,加上富有想象力的細節描寫,輔以近百幅精美古畫及文物圖片,走入尋常百姓家,串起了大唐盛世人們的日常。
師永濤 ·普及讀物 ·15.8萬字
本書為讀者精心準備了歷史上具有一定影響力和意義深遠的懸案、疑案、奇案,以史實為依據,側重科學性和真實性,披露鮮為人知的奇聞軼事、訴說帝王之家的權力爭斗、演繹后宮之間的愛恨情仇、考證文化藝術的真偽虛實、破譯考古文物的神奇密碼、揭秘國寶背后的驚天事實……本書多角度、全方位地逐層透析這些案件背后的各個疑點,客觀、科學地分析其成因、特點及其破譯進展情況。同時,還設置了“歷史話外音”,針對每一個懸案、疑案、奇案或評述,或分析,或發表感慨,讓我們在感受玄妙歷史的同時,從歷史中借鑒經驗,從故事中收獲記憶,從謎案中找尋真諦。一個個撲朔迷離的謎團,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一個個震撼心靈的史實,一句句中肯實在的時評。尋一方凈土,泡一壺清茶,讓我們一同穿越歷史的長河,去見識各種懸而未決、撲朔迷離的離奇歷史和故事。撥開歷史的迷霧,探尋懸案、疑案、奇案背后的真相,讓悲劇不再重演。
文章編著 ·逸聞野史 ·52.2萬字
清朝最后一個皇太后離世后為何被說成“女中堯舜”?“上海灘三巨頭”中成名最早的黃金榮為何潦草而去?當年風靡全國的《灌籃高手》,故事真的止步于“全國大賽”嗎?當年職場精英的標配微軟MSN,為何沒能扛過這個充滿變化的時代?……時間從不停留,盛筵必將結束,至交終有一別,帷幕注定降下,時代總會更迭。面對無法回避的退隱、告別和離席,該踉蹌逃離,還是體面作別?當時間的潮水漲落,有太多細節消失其間,引人遐想,也令人嗟嘆。而張瑋將這些故事、這些人物,從歷史中打撈出來,用一如往昔的平靜口吻與細膩文字,讓風干的歷史變得鮮活,讓陌生的名字重新豐滿,讓每一次告別,都留下色彩與溫度。
張瑋 ·普及讀物 ·26.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