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資治通鑑為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前後共1362年。凡二百九十四卷,三百二十五萬余字(胡注版約六百萬字)。全書按朝代分為十六紀「冊」,即:周紀五卷、秦紀三卷、漢紀六十卷、魏紀十卷、晉紀四十卷、宋紀十六卷、齊紀十卷、梁紀二十二卷、陳紀十卷、隋紀八卷、唐紀八十一卷、後梁紀六卷、後唐紀八卷、後晉紀六卷、後漢紀四卷、後周紀五卷。
鄒寰宇 (宋)胡三省輯注 (宋)司馬光編集 ·史家名著 ·567萬字
《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2》是著名歷史學者楊天石研究蔣介石生平及思想的專著。由一系列解讀蔣介石日記的論文匯集而成,內容包括國共合作及分裂,抗戰期間對日策略,二戰期間中國與歐洲各大國之間的關系,蔣介石敗走臺灣后的反省以及蔣介石的家庭,等等。在書中,楊天石采取從蔣介石的日記入手的獨特角度,根據海內外檔案、資料館所存的蔣介石日記的多種版本以及相關史料,經仔細閱讀、對照,謹慎地考訂和充分解讀,深入挖掘了蔣介石的生平經歷、思想演變和真實心理,以生動的文筆揭示出蔣介石在歷史事件中諸多決策和行為的根源。
楊天石 ·中國史 ·20.8萬字
本書收錄兩部中國中古史的傳世杰作,均撰寫于抗戰之時。亦為憂患之書。前書從禮儀、職官、刑律、音樂、兵制、財政諸方面闡說隋唐二代制度之全體因革要點與局部發展歷程。后書是前書的姊妹篇,討論了統治階級、黨派分野、內政外交諸專題,有唐一代政治史之綱要,悉在此三篇之中。
陳寅恪 ·史學理論 ·18.4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是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中國文化知識讀本:漢武帝北擊匈奴》》以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紹了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與漢匈關系,漢武帝以后的綏撫政策,漢文化對匈奴的影響等有關內容。
金開誠 ·中國史 ·2.1萬字
本書詳細敘述了明代從朱元璋建國到最后滅亡的全過程,系統分析了明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民族關系和明代的階級狀況,內容豐富,資料翔實。
李翠香 ·中國史 ·60.2萬字
以24場戰役,講述兩漢四百年的風云變幻!以24場交鋒,揭露沙場之上廟堂之中那些被歷史迷霧掩蓋的真相!有明顯優勢的劉邦為何會被圍困在白登山?漢武帝時代,漢軍騎兵橫掃匈奴的法寶是什么?為何漢武帝親手選中的霍光,敢冒險廢掉皇帝?為何上臺前受萬民擁護的王莽,上臺后卻遭萬民唾棄?昆陽之戰的真的有隕石幫劉秀殺敵嗎?為何年輕時誅滅權臣的漢桓帝,卻縱容宦官掌權?
渤海小吏 ·中國史 ·21萬字
古人為何認為“天圓地方”?殷商時期,“天圓地方”的蓋天說深入人心。到了漢代,相對先進的渾天說成為主流。元代以后,帝王為了加強統治,限制民間老百姓對天文現象的觀測與思考,將解釋權掌握在朝廷手里,“天圓地方”又逐漸成為主流。古人入仕為官后為何又追求做隱士?古人為何認為沒有兒子等同絕后?古人為何越是貧窮越要生育?這些看似奇怪的想法背后,都有特定歷史階段的特定原因,或是迫于無奈,或是順其自然,或是極端環境下的求生本能,或是文化習俗的適時發展。作者精選52個知乎熱門回答,從歷史上具體的人、事件出發,解答古人奇怪想法的成因、經過和影響,給現代人提供思想上的指引,追溯中國人的精神之源。
豆子 ·普及讀物 ·14.3萬字
讀《明史》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從最底層走向人間王者的朱元璋的人生軌跡,可以看到幾十年不見朝臣的帝王的荒唐生活,看到了一個帝國由興而衰,由盛而亡的背后故事,這座百年王朝如何興、如何盛、如何衰、如何亡,我們主考正史,內容豐富,理趣兼備,力圖勾勒出一張大明王朝的全景圖。
王光波 ·中國史 ·60.9萬字
20世紀對于中國近代史研究來說,是開端的世紀,是轉型的世紀,是創新的世紀,也是收獲的世紀。中國近代史研究是20世紀中國歷史學的一個重要分支。20世紀中國歷史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變到社會主義社會,發生了翻覆地的變化。20世紀中國近代史研究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從傳統中國歷史學中分離出來,在3040年代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服務的、代表統治階級利益的資產階級傾向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占統治地位,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產生,新中國建立以后,馬克思主義的中國近代史研究逐占了主導地位。
汪朝光 ·中國史 ·52.7萬字
“洪武”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使用的年號。在中國歷史上,朱元璋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對朱元璋個人來說,從赤貧到天子,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小概率事件。元末農民起義把朱元璋從社會最底層顛簸出來,朱元璋則憑借善于爭取人心、優待知識分子、大局觀極佳等特質成功登上帝位。在傳統中國,統治者的個性、經歷、文化水平等往往決定了其統治風格。一方面,底層的生活經歷使朱元璋格外體恤農民。他輕徭薄賦,創建與推行各項福利制度,締造了一個很長的和平時期。另一方面,他管理國家有著濃厚的底層文化背景,蠻橫肆意、思維僵化:廢丞相,屠功臣,大權獨攬;興文字獄,殘殺文臣;設錦衣衛,監視臣民;抑制商業,閉關鎖國,限制對外貿易;強制移民,全方位干涉百姓生活……朱元璋的統治模式,使洪武時期乃至整個明朝表現出鮮明的內向性、封閉性和落后性。由于清承明治,這種統治模式實際上延續了五六百年。本書生動敘述了朱元璋由乞丐到皇帝的傳奇經歷,并將他放入中國文化的大背景下,深入剖析其統治的成敗得失以及對中國文化與社會的深遠影響。
張宏杰 ·普及讀物 ·20.7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宦官與太監》對宦官和太監這一人們不易區分的概念進行講解,《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宦官與太監》從歷代統治者身邊的好壞宦官與太監談起,把推動王朝繁榮興盛、對統治者盡心竭力的宦官和太監進行了贊揚與肯定,也把其中的為患朝政、禍國殃民之流加以抨擊和批判,并且深刻指出了這一中國特有的人物群體是受封建王朝統治者的支配,受當時社會環境和歷史的制約,更多的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金開誠主編 ·中國史 ·3萬字
宋朝為何一面有歷代的積貧積弱之譏,另一面卻又達成了精神氣質、思想文化上曠古爍今的成就?知名宋史學者包偉民、吳錚強回望300年大宋王朝浮沉窺入歷史肌理,追索盛衰密碼。回望300年王朝浮沉,大宋承唐末亂世立國,卻從未能完全恢復漢唐時遼闊的疆土,又遭逢“靖康之恥”被掠去半壁河山,偏安秦嶺、淮河以南。政治上重文輕武,策略上守內虛外,大宋王朝終日周旋在強敵環伺的夾縫里,直至在蒙古鐵騎的崛起中滅亡。但正是這同一個宋朝,無論是士大夫政治的成熟,農業文明精致內斂特點的強化,商品經濟、手工業的顯著發展,還是技術領域眾多的創造發明,思想領域劃時代的迸發創新,皆被認為打開了中國帝制王朝歷史演進的“新局面”。何以同一個宋朝,一面有歷代的積貧積弱之譏,另一面卻又達成了精神氣質、思想文化上曠古爍今的成就?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窺入歷史的肌理,追索盛衰的密碼。
包偉民 吳錚強 ·中國史 ·19.7萬字
本書將傳統的精英思想史與“新文化史”的有關方法結合起來,對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孕育、形成、發展及其內涵,作了系統深入的整體性考察和闡釋,既注重歷史脈絡的精心揭示,典型文本的發掘解讀,以及重要概念的透視剖析,也重視國家體制、政黨政策、關鍵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影響和意義分析,并努力呈現了此一觀念得以社會化的諸多歷史面向。書中強調,現代中華民族觀念一直伴隨著中西思想的遇合與古今觀念的交匯,表現出民族與國家的糾結與互動;對于認知主體而言,則始終包含著情感與理智的沖突與融合,見證著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和調適。它在近代中國的傳播和認同,可以說深刻地反映了那個時代中國的政治文化精神與民族、國家的命運,是極為重要的政治思想史和社會文化史現象。
李碧妍 ·中國史 ·47.8萬字
本書是《歷史的溫度》系列第四本。歷史是萬花筒,每個人看到的不同,每個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殘酷,有的人看到了溫情。有的人看到了殺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贖。有的人看見了別人,有的人看見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冷冰冰的歷史中,其實飽含溫度。那些或名垂青史或默默無聞的人,都在饅頭大師的文章里面現出一張張面孔,你會看到他們閃光的一面,進而讓自己受到鼓舞或激勵。饅頭大師說的歷史,亦正亦邪。正是指其整體給人積極向上的感覺,人物事件不管歷史評價如何,你總能讀出正能量。而邪,是有趣,風趣的文字將原本或許枯燥的歷史,變得津津有味、活色生香。一些冷冰冰、生人勿近的歷史故事,像在微波爐里轉過,帶上了溫度,暖暖的,想一起分享。
張瑋 ·普及讀物 ·26.2萬字
白虹編撰的《圖解二戰全史》力爭完整重現二戰的全過程,詳細解讀前因后果,客觀點評歷史。撥開迷霧,還原歷史真相,破解重重謎團。不僅從宏觀上講述戰爭,還從細微之處著眼,努力搜尋歷史的蛛絲馬跡,為讀者呈現不一樣的全史。
白虹 ·世界史 ·39.1萬字
秦朝末年,作為反秦起義軍的兩股重要力量,劉邦和項羽不約而同地登上了歷史舞臺,經過數年的較量,劉邦在眾多文臣武將的幫助下,終于贏得了勝利。本書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楚漢相爭中的各個人物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一大批古代治國能人紛紛登臺,項羽和劉邦自不必說,韓信、張良、蕭何等人物都由此而名垂千古。以史為鑒,將歷史照進現實。我們通過本書可以輕松地抓住歷史的主要脈絡,愉悅地體驗歷史故事,建立正確的歷史觀,過好當下的生活。
歷史不是僵尸 ·中國史 ·21.9萬字
《講談社·興亡的世界史(全九卷)》《興亡的世界史》日文版共21卷,中文版首輯推出9卷。這套聚焦于興亡的世界史,由日本一流的歷史學者撰寫,在“世界”和“歷史”兩個方面刷新著我們的認知。這里有教科書中不會記載的世界和時代,也能看到非歷史學家眼中的歷史,正是由于這樣的安排,讓這套書成為一部“動態的世界史”。在首輯推出的九本中,杉山正明的蒙古史講述世界從蒙古時代開始真正全球化,林佳世子的奧斯曼帝國史則分析多民族共存的伊斯蘭世界如何實現長期安定,石澤良昭筆下的東南亞仿佛一個自給自足的世外桃源,森安孝夫眼中的安史之亂也成為整個歐亞大陸的轉折點,等等。這些不同的歷史視野,融入一個共同的文明系譜,成為人類能夠安心共享的知識體系。
(日)森谷公俊等 ·世界史 ·148萬字
一個帝國的崛起、昌盛與衰亡,羅馬世界的禍福安危,除了天時與地利,皇帝的個人素質更是為人矚目的重要影響,那些聲明鑠金、驍勇善戰的帝王,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但羅馬帝國的偉大不只在光明面,它晦暗的歷史也成為提點后世的珍貴教材,暴君們的殘虐無情、善變與揮霍,暴露了人性原始邪惡與暴虐,與偉大君王的光輝相襯托,成為人們需時時警覺的暗影。本書以羅馬史權威學者J.B.伯里享譽全球的編纂本為底本,對吉本百萬余字的原著進行整理編排,歸納其中精要的內容,對羅馬帝國的盛衰做了條理清晰的展示,再現吉本俯瞰國家興亡與塵世變遷的透徹視野和流暢優美的文筆,幫助讀者更直接地洞悉羅馬帝國的千年興衰,以及其對世界歷史產生的深遠影響。
(英)愛德華·吉本 (日)中倉玄喜 ·世界史 ·21.9萬字
《中國藝術史》是一部集大成之作。蘇立文通過梳理遠古、先秦、秦漢、三國六朝、隋唐、五代與兩宋、明清直至20世紀的中國藝術,將中國藝術的不同門類——建筑、雕刻、繪畫、書法、陶瓷等在不同時代的表現形式及特點清晰、細致、全面地展現在了讀者面前。他不僅全面論述了中國藝術的特點本身,而且更加著重于藝術與歷史的結合,將中國藝術的不同表現形式置于宏大的歷史敘述之中,書寫出了縱貫5000年的中國藝術之演進脈絡。
(英)邁克爾·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 ·普及讀物 ·17.4萬字
奉系軍閥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直奉戰爭之前,這時的奉系軍閥江湖氣更濃,按照綠林的方式管理隊伍,打仗的時候往往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純粹是打群架的套路;第二部分是第一次直奉戰爭以后,張作霖在東北臥薪嘗膽,部隊也逐漸走向正規化,到第二次直奉戰爭的時候,入關的奉軍已經是一支鐵打的部隊;第三部分是皇姑屯以后,少帥張學良掌管東北軍,此時的東北軍就不再是軍閥部隊,而是國民革命軍。如果打個比方,皖系軍閥是一幫政客,直系軍閥是一幫秀才,那奉系軍閥就是一幫混不吝。皖系軍閥要打仗,必然是先找人借錢,有了錢有了槍有了優勢才敢開打;直系軍閥是先開會,怎么打都商量好,然后點兵派將出去開仗;奉系軍閥則不然,張作霖只要拔出槍來跳到桌子上,奉軍摔了酒碗抄起家伙就能出去干。直皖軍閥是“說完了再打”,而張作霖則是“打完了再說”,所以北洋軍閥中真正靠槍桿子說話的,其實只有奉系這獨一份。
胡楊 ·普及讀物 ·16.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