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為幫助廣大中小學語文教師更充實、有效地講授《語文》課程,助力中學生更高效地學習《語文》知識,我們組織相關專家學者從著名語言文字學家王力先生的相關著作中,精心選取相關內容編成該書,包括語音、語法、詞匯、文字、語言形式美、語言的真善美等九個部分,既談“語”,也談“文”,內容豐贍,以期有助于廣大讀者更全面地了解自己須臾難離的交流工具,使自己迅速成長為“有文化”者。
王力 ·語言文字 ·13.8萬字
本書對茅坤《唐宋八大家文抄》及明末出現的9種賡續本做了全面而系統的考辨與綜錄,簡稱“考錄”??间浺赃x本為單元,以時代為先后,以文獻為中心,涵蓋編者生平、成書及刊刻緣起、版本異同、體例特征、選文規模和宗旨、評點特色、八家座次、序跋選錄八個方面,尤其留心于同一種選本的不同版本之間的版本關系及其優劣異同,并插入30幅原版彩色書影作為佐證,庶收圖文并茂之效。
付瓊 ·語言文字 ·13.8萬字
本書詳細介紹了托福考試的概況以及需要考生達到的能力要求,并對托??谡Z考試中的6種題型進行逐一講解,同時給出一套構造內容的理論,使得考生在面對任何題目時都能夠輕易地講出足夠豐滿的內容;并增添大量優秀的口語范例,使考生更好地理解并使用書中的理論。本書將原本看似沒有系統的口語上升到理論高度,更易于同學們掌握口語表達的要領和技巧,以不變應萬變,做到舉一反三。
劉文勇 ·語言文字 ·13.7萬字
寫作時一定要嚴格遵守正確的語法嗎?寫得簡明易懂就意味著要采用最簡單的詞匯嗎?會惹讀者厭煩的陷阱,寫作時該怎么一一避過?發短信、評論他人的微博、撰寫工作報告——即使在認為自己與寫作最不相關的人那里,寫作也是他們時常要接觸的事情。身兼編輯、記者、作家數職的薩姆·利思為人們提供了簡明而風趣的寫作入門指南。從探討寫作的一般原則開始,書中依次介紹了句子的基本要素、結構、修辭手法,并向讀者展示了什么是錯誤的句子,以及如何修改它們;作者還列出了寫作中容易出現的“雷區”,以及面對各種不同體裁、網絡與紙面寫作時所要注意的不同要點。作者因其多年的寫作、編輯經驗和對知名作家的采訪,意識到文字的說服力就藏在最細枝末節的地方,故而創作了這本寫作基礎書,著力為讀者打好寫作的地基。在本書中,作者也踐行了他提出的“讀者意識”,即從讀者的角度出發來寫作,妙句頻出,讀起來毫不枯燥,讓讀者輕松學會寫作。
(英)薩姆·利思 ·語言文字 ·13.7萬字
全書共有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紹了國家及貴州省的語言文字政策,推廣普通話的相關政策法規,介紹了現代漢語普通話和方言的基本情況,介紹了普通話測試的基本情況。第二章詳細說明了普通話語音的基礎知識及普通話的規范。第三章是本書的重點內容貴州方言難點辨證與訓練,包括貴州方言概述、貴州方言語音辨證與訓練、貴州方言詞匯語法辨證與訓練等方面。第四章是關于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方面的內容。
貴州省普通話水平測試研究小組 ·語言文字 ·13.7萬字
對音又叫“譯音”,是用A語言的文字去記錄B語言的語音的一項工作。本書研究波斯語和漢語之間的對應,分兩個方面:一是研究漢字是如何對譯波斯語的;二是研究波斯字母或阿拉伯字母是如何拼寫漢字音的。本書研究所依據的語言材料主要是永樂本《回回館雜字》《回回館譯語》,這兩項材料元明之交漢語與波斯語對音的一手資料,它們均出自母語為漢語的人之口之手,相較于以往明清對音研究主要使用朝鮮與入華傳教士記錄的語音來說,可信度更高。本書通過對語料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漢字音與波斯語音之間的對應關系,考察波漢對音的方式方法,分析歸納明代前期漢語語音的特點,并描寫其語音基礎。
馬君花 王博雅 ·語言文字 ·13.7萬字
每一家成功機構的背后,都有一位一流領袖。一流領袖能凝聚一流人才,組成一流團隊,取得一流效益!如可成為一流領袖?本書為大家提供九位成功CEO的領袖心法,他們均身經百戰,擔當過不同的職務,最后憑著誠信、毅力、創意,成為公司的帶頭人。從他們精采的演說及答問中,大家可親身感受其實戰經驗,一睹他們轉危為機的領導智慧。
宋欣橋 ·語言文字 ·13.6萬字
日本著名漢學家、“最后的碩學”白川靜先生代表作之一,深入解讀漢字體系及文化系統,揭示漢字的文化意涵。日本著名漢學家白川靜,通過對甲骨文、金文資料的縝密分析,建立了完整的漢字體系及漢學文化系統,在文字研究領域影響巨大。全書按照神話、詛咒、戰爭、宗教、歌舞等主題,系統解讀漢字的文化意涵。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字學功力,深度追蹤古人的思想觀念,生動描繪漢字的誕生過程,揭示其背后真正的文化價值。
(日)白川靜 ·語言文字 ·13.6萬字
如何讓你的故事不可抗拒?這本書將告訴你答案。在人工智能時代,確定不可替代的將是偉大的溝通者。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與故事有關的核心議題:投資人想聽什么故事?品牌為什么必須有故事?故事如何化解營銷危機?故事與體驗之間存在什么聯系?本書介紹了從科學家、創業者、專業人士、領導者、TED演講明星這些溝通者身上學習有效溝通的秘訣:如何用故事觸發情感、三幕式故事結構、風投公司的5秒鐘原則、少即是多的原則、類比思維、記憶點……這些方法將加速你的升級過程,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如果人工智能時代,只有一項技能不可替代,請相信,那必然是溝通力。
(美)卡邁恩·加洛 ·語言文字 ·13.6萬字
自媒體寫作是一種靈活、自由,且入門輕松、變現機會多的好選擇。《掌握寫作密碼,做好個人IP:技巧、寫法、運營的高能手冊》共8章,循序漸進地講解了從自媒體寫作到打造個人IP的一系列方法。其中,寫作基礎性內容包括:如何找準定位、選擇入駐的平臺,如何抓準選題、收集素材、建立文章的框架等。寫作提升性內容包括:10個爆款標題的擬定技巧、5個開頭模板,以及打動人心的寫法、結尾處升華的技巧、成稿后的潤飾提高等。打造個人IP的內容包括:吸引流量、塑造口碑、建立社群等。《掌握寫作密碼,做好個人IP:技巧、寫法、運營的高能手冊》實例豐富、表述生動、流程清晰,且邏輯性強,特別適合對自媒體寫作感興趣的新人閱讀,也適合正努力用自媒體達成變現的創作者閱讀。
劉皓 ·語言文字 ·13.5萬字
本書內容涵蓋論文選題、論文寫作、投稿技巧、期刊審稿等,適用于人文社會科學高校教師、碩博研究生和優秀本科生。本書可以幫助讀者樹立科學的論文寫作與發表觀念,通過提倡“期刊倒逼寫作”“寫作倒逼研究”等過程性寫作技術,幫助人文社科領域各學科的研習者學習如何更高效地進行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從而避開之前許多學者走過的彎路,掌握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的規范和技能,最終實現“精確投稿”的目標。
周傳虎編著 ·語言文字 ·13.5萬字
本書分為9章,第1章介紹法律文書的寫作規范;第2章至第9章則依次為公安機關法律文書、檢察機關法律文書、人民法院法律文書、監獄法律文書、公證法律文書、仲裁法律文書、民用訴訟法律文書、民用非訴訟法律文書,本書根據最新的格式規范對每一種文書都予以系統介紹。法律文書是進行各種法律活動和處理法律事務的產物。作為記載法律活動的載體,它對各種法律活動的啟動和深入發展,以及法律事務問題的解決都產生了明顯的作用。本書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讀者在短時間內學以致用:既能掌握法律文書寫作的理論知識,又能學會各種法律文書的寫作方法和技巧。
王文生等編著 ·語言文字 ·13.5萬字
本書以功能語言學為理論取向,將功能語言學理論與漢語實際相結合,探討篇章現象與句法整合現象、特殊句法結構的信息地位和篇章功能、元話語成分篇章功能的浮現、語體差異及其句法表現。將篇章功能與句法—語義規律聯系起來,揭示其間的內在聯系。關注交際因素對語法結構的塑造,揭示語法規律背后的功能動因。
方梅 ·語言文字 ·13.5萬字
在語言的森林中,標點符號只是一花一草;在詩文的大海里,標點符號只是一點一滴。然而,正是一花一草使森林生機盎然,正是一點一滴使大海洶涌澎湃。文章典籍的高樓大廈固然是文字詞語的一磚一瓦壘筑,標點符號一沙一石的作用同樣不可小覷。讀書看報應求甚解,佳妙之處欣賞分析。如此日積月累,即能文思漸進,文采漸進,學識漸進,學養漸進。
武曉蘭 江海燕 ·語言文字 ·13.5萬字
“寧可”類復句是何種關系的復句,不僅關涉前后小句的語法語義關系,更涉及對“寧可”詞性的認定及詞匯化等諸多問題。本書在句管控理論的指導下,深入探討現代漢語層面的“寧可”類復句在句群中的地位,進而蠡測其在篇章銜接中所起的作用。除此之外,本書較為全面地考察了與“寧可”類復句相關的一些問題,如“寧”標語言單位的問題、“與其……寧可……”的配搭問題、“寧可”類復句加“但”及相互轉化的問題等。
宋暉 ·語言文字 ·13.5萬字
《漢語國際傳播研究》是中央民族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主辦的學術集刊,為國內第一份以“漢語國際傳播”研究為核心內容的集刊。本稿為第11輯,收入桑勇《葡萄牙孔子學院漢語課程大綱本土化研究——里斯本大學孔子學院漢語課程實施方案》、翟玉蕾《漢語國際傳播視角下中華文化在緬甸北部影響研究》、任利《日本大學生漢語第三人稱代詞的習得》等論文18篇。內容涉及漢語國際傳播理論、漢語作為二語習得研究、漢語傳播國別研究等。
吳應輝 ·語言文字 ·13.4萬字
本書作者在研究漢字的過程中,常常被漢字最初的美麗形態所打動而深感震撼。這本書從個人的視角精選了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詞語,詳細講解了每一個詞語的來源,講解了與此詞語有關的古代社會的生活形態、日常禮儀和文化常識,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尋找中國文化的根。
許暉 ·語言文字 ·13.4萬字
本書是河北衡水電視臺主持人王東為中小學語文教師所寫的朗誦專業讀本。書稿圍繞“朗誦”主題,主要從朗誦語言藝術基本功、表達技巧、舞臺元素、準備與訓練等角度分章節進行闡釋,同時還對朗誦的概念、歷史、現狀等進行了深入的暢述。
王東 ·語言文字 ·13.4萬字
本刊由南京大學漢語史研究所主辦,張玉來教授主編。本刊敦聘戴慶廈、丁邦新、江藍生、蔣紹愚、孫宏開、王士元等先生為學術顧問,丁邦新先生題寫刊名。本刊以歷史語言學的理論、方法為指導,以漢藏語言比較為學術背景,立足漢語本體,注重跨語言比較,努力探尋漢語及東亞語言間的關系,特別關注漢語的形成、發展及演變規律的探索。本刊主要欄目有:歷史語言學的理論與方法、漢語史、漢藏語及東亞語言比較、出土文獻語言、傳統小學文獻、學術史研究等,特別歡迎理論與史實相結合的反映學術前沿問題的佳作。本刊適量發表有學術價值的書評、人物評介及爭鳴文章。
張玉來主編 ·語言文字 ·13.4萬字
全書共49篇文章,其中48篇是從作者2013-2017年間在報刊上發表的文章里面篩選出來的,還有1篇節選自著作《中國語音學史》。主要包括現代漢字學、語文現代化、漢語文辭書和標點符號四方面內容,如《漢字的性質》《國語羅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關于簡繁漢字使用問題的思考》《語文改革與新啟蒙運動》等。
蘇培成 ·語言文字 ·13.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