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作者從語用功能的視角對話語標記問題做了簡要梳理,重新界定了話語標記的概念。在分析所涉語料后,提出話語標記研究的三個視角:語體優先序列視角、語法化視角、語用學和社會語言學視角。作者認為,“讓步復句”是轉折類復句的一個次范疇,話語標記是在互動話語建構中起到關聯作用的語言單位。作者據此嘗試在轉折復句中創建轉折類話語標記。
宋暉 ·語言文字 ·7.5萬字
本研究運用語際語語用說等理論,以北方民族大學為個案,就英語專業學生的語際語語用能力及其培養模式進行了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截面專門研究。本研究主要回答了以下三個問題:(1)專業學生語際語發展的現狀如何?(2)專業學生語際語語用能力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或薄弱環節究竟在哪里?(3)如何改進現有教學以有效提升專業學生的語際語語用能力?本研究不僅對中國語境下的外語教學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而且對民族院校這一多元文化群體的英語教學和國家的語言政策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一定的參考價值。
馬騰 ·語言文字 ·7.5萬字
口譯過程伴隨著譯員的焦慮過程,任何的同聲傳譯和交互傳譯都涉及到譯員對主題的熟悉程度,尤其是口譯的新手在遇到不熟悉的口譯任務時往往會表現出焦慮感,焦慮會導致譯員口譯水平發揮不盡人意,如何消除譯員的焦慮,本書從提升譯員能力的角度展開研究,從譯員百科知識積累,口譯轉換技能培養和口譯過程能力提升包括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而為譯員提供消除焦慮的有效方法,口譯焦慮認知研究旨在為譯員降低焦慮感提供科學的依據和方法驗證,此實證研究過程包括口譯理解記憶表達過程認知研究和百科知識及口譯轉換技能處理三大部分。
王建華 ·語言文字 ·7.5萬字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文化脈絡沒有出現斷層的國家,中國文明的發展讓世界為之矚目。在這之中,中國漢字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相較而言,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的文字早已消亡。從某種意義上說,漢字是維系中國南北長期處于統一狀態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漢字也被稱為“中國第五大發明”。同時,作為老百姓應用最廣泛的信息載體,文字也承載著人們日常生活與交際的重任。
彭軍 ·語言文字 ·7.5萬字
本書是一部理論意味濃厚的方言學著作。作者以湘贛關系為主線,以音節結構為切入點,從共時、歷時兩個角度探討了鄂東南方言與湘、贛方言之間的區別與聯系。作者試圖通過中古韻尾差異在通語、贛語、湘語及鄂東南方言中的不同表現來討論贛語韻母音系的實質,在類型學視野下分析鄂東南方言的內部分歧及其與湘、贛方言的關系;在此基礎上,作者還嘗試將漢語方言分為音節穩固型和音節節約型兩組,并從類型標準、分化節點、時間深度三方面著重對后者進行了分析。
李佳 ·語言文字 ·7.4萬字
閱讀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紐帶和工具,也是個體發展的重要內容和途徑。然而,在我國約有5%~8%的學齡兒童存在發展性閱讀障礙問題。這些兒童與同齡人并無差異,聽和說都沒問題,甚至在某些領域還有特殊天賦,只是讀寫技能的發展顯著落后,無法流利、準確的讀字和寫字。由于家長、老師及社會各界人士欠缺對該問題的科學認識,很多受閱讀障礙困擾的孩子面臨著被錯誤評估和對待的風險,這些孩子常被說成是“笨小孩”“不上進”。這些孩子及其家庭,好似身處“迷宮”之中。本書分為理論篇和應用篇。理論篇簡要介紹了目前學術界對閱讀障礙的基本認識、經典理論框架和最新研究成果。應用篇重點介紹了如何應對閱讀障礙,從評估到干預都有詳細的說明。需要指出的是,文中介紹的多種干預策略不僅適用于閱讀障礙兒童提升讀寫技能,也可供初學閱讀者參考。
孟祥芝 ·語言文字 ·7.4萬字
微時代,微演說。身處商海,無論是面對下屬溝通工作,還是面對客戶路演成交,職場人士應該能言簡意賅、重點突出地表達自己要說的話。本書幫助讀者在短時間內掌握說服對方的工具與方法。從微演說理論到微演說技術(包括設計與呈現)和盤托出,只要讀者用心研讀,相信你一定會快速贏得人心,獲取投資,甚至能迅速化解危機,收獲成功。
王風范 ·語言文字 ·7.4萬字
本書共分為兩篇:基礎篇和糾音篇。基礎篇是國際音標的基礎學習,包括元音和輔音。糾音篇一共30節,前20節是發音基礎訓練。發音基礎是糾音篇的重中之重,主要學習兩個主要內容,一是是組成英語語流的小片段——音素,二是能把音素組合成單詞的自然拼讀知識。后10節是語音語調方面的訓練,有斯密老師大量的示范發音和朗讀,干貨滿滿。本書適合所有想學習英語發音的讀者,不管你是零基礎,還是在校學生或者職場人士,都可以從本書得到英語發音知識的滋養,仔細研讀本書,有助于練就一口地道的英語表達和發音。
斯密 ·語言文字 ·7.4萬字
這是一本介紹老北京城地名文化的小書。作者根據先賢的相關記錄,連同自己心底的零星記憶,沿著城名、街名、胡同名的線索,將相關的老北京地名文化,分為“老北京城‘名’與‘實’”“名街、街名與京城文化”“胡同傳奇”三講,追尋已經逝去或逐漸模糊了的老北京地名文化的蹤跡,努力開掘著其中蘊含的光陰與情趣。
楊學軍 ·語言文字 ·7.4萬字
《影視視聽語言》全面系統地講解了視聽語言在影視中的主要特點,幫助讀者正確理解視聽語言的概念,學習和掌握視聽語言的表現方法和技巧拓展讀者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創作水平。《影視視聽語言》是初入影視行業啟蒙的教材,學生通過學習影視視聽語言,了解影視創作的基本規律和表現技法,《影視視聽語言》強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實例教學的同時,安排了大量的課內外實踐作業,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掌握視聽語言的基本規律。《影視視聽語言》所涉及的內容廣泛,結合大量的經典范例,內容生動翔實,通俗易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能快速進入專業角色。
袁金戈 ·語言文字 ·7.4萬字
【詞法—句法循序漸進進階式學習】從詞法到句法,由易到難,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從此告別枯燥、碎片化的語法學習模式。【重點難點全面精講語法難關一次突破】重點難點詳細講解,直觀圖表、趣味口訣,多樣的講解模式,語法學習不再枯燥。【豐富練習題及時鞏固所學】每節重點搭配經典習題,反復練習,讓你學會舉一反三,將語法難題一網打盡。
宋德偉編著 ·語言文字 ·7.4萬字
本書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其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都十分獨特,以抒情浪漫的敘述筆法,描寫了女主人公簡·愛在做家庭教師時與男主人羅切斯特先生之間真摯感人的愛情故事,成功塑造了簡·愛獨立自主、積極選取、堅強勇敢的女性形象,其也被譽為“現代女性的楷模”。
(英)夏洛蒂·勃朗特著 景晶編譯 ·語言文字 ·7.4萬字
本書提出了較為完整的管轄音系學聲調理論,包括聲調的表征和解釋理論兩大方面,回答了包括調型表征的層次性、調型的內部結構、調型的自主性和變調音系過程的解釋等基本問題。全書主體內容分為“管轄音系學聲調理論構建及應用”和“基于聲調理論的變調自動化處理研究”兩大部分。前者探討了聲調理論的提出和拓展、調型的結構、調域的音系價值、變調歷時因素的共時處理、變調的方向性和聲調表達的抽象性等重要問題。后者介紹了基于管轄音系學聲調理論,利用計算語言學方法構建的聲調生成及變調自動處理系統。
賀俊杰 ·語言文字 ·7.3萬字
本書除擇選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常識》《中國古代的歷法》《文言的學習》等數篇關于古代漢語的一些常識性論文、講義等外,又補充了一些王力先生寫作的與古代漢語相關的趣味性小文,內容通俗易懂,以普及為目的,方便讀者對古代漢語有一個初步了解。王力先生對古代漢語的研究極為精深,見解不凡,可給讀者提供較佳參考。
王力 ·語言文字 ·7.3萬字
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前夕。生活在南方的少女郝思嘉從小深受南方文化傳統的熏陶,可在她的血液里卻流淌著野性的叛逆因素。隨著戰火的蔓廷和生活環境的惡化,郝思嘉的叛逆個性越來越豐滿,越鮮明,在一系列的挫折中她改造了自我,改變了個人甚至整個家族的命運,成為時代時勢造就的新女性的形象。
(美)瑪格麗特·米切爾著 龐冬編譯 ·語言文字 ·7.3萬字
本教材是在多年通識教育選修課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擷取了西方文化中影響較大、較為常識性的內容加以介紹,并通過對英文經典影片中以“希臘文化”“基督文化”“英國文化”“美國文化”為題材的電影進行賞析,從而向學生展開一部西方文化畫卷,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相關文化背景知識,最終在對比中西文化差異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和素養。本教材適用于非英語專業的素質拓展課程,也可作為英語文化愛好者的自學教材。
馮彥 ·語言文字 ·7.2萬字
最輕松的專業外語書、在情景對話中掌握專業及商務詞匯、配有便于記憶的漫畫、列舉常用社交英語。簡單的英語你有沒有駕輕就熟?想比別人多一些知識面?是否想成為同行的領先者?
程常現 高晶 陳媛媛 ·語言文字 ·7.1萬字
本書使用聲學采樣、發音生理、空氣動力學實驗等科學手段對寧波方言的元音產生進行了全面的語音學分析,不僅驗證了元音產生過程中具有人類語言普遍性的舌運動機制,而且揭示了寧波方言特有的圓唇特征,探討了漢語方言特有的舌尖元音的性質等具有理論意義的語音現象。同時,通過對發音運動的建模檢視了元音產生過程中的生理與聲學—感知之間的關系。
胡方 ·語言文字 ·7.1萬字
本書重點研究了語言學領域的熱點課題——二語寫作中的錯誤分析與中介語研究,尤其側重研究口語中的評價功能,羅列了不少口語語料庫的實證研究成果。本書考察英語日常對話中評價功能的語言使用特點,引用數據為評價功能自動識別提供語言知識和數據支持,拓展了過去以定性為主的評價功能研究,基于語料庫的實例,對所有的評價話語進行分類,將評價話語的研究從詞匯層面提升到語法結構層面。
馬玉紅 ·語言文字 ·7.1萬字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語言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互聯網的普及、自媒體的興起,人人都可以把自己想說的話留在網絡上。人們的語言有些符合語言規范,有些不符合語言規范,對于規范的語言,我們需要描寫、解釋;對于不規范的語言,我們需要規范、規劃。本書是針對社會語言文字實際需要而編寫的圖書,包括詞匯、語法、修辭、語音、文字等,逐一解析當今社會語言文字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解決方案。本書可供大中學漢語教師、學生、語言文字工作者、媒體工作者使用,也可供其他語言文字愛好者參考。
郝立新 ·語言文字 ·7.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