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譚慧編著的《公文寫作模板與常用語匯》分為基本行政公文、規章制度、通用文書、會議文書、傳播文書、專用書信、法律文書、經貿文書、社交文書等九個類別,以“實用”為出版理念,內容涉及各類公文的概述、寫作模板和常用語匯。基本涵蓋了常用的公文種類,可以為不同需求的讀者提供公文寫作方面的幫助。本書集實用性、可操作性、規范性、通俗性為一體,內容豐富、文字簡明、通俗易懂、體例新穎,一冊在手,必能幫助您輕松自如地應對各種文體寫作!
譚慧 ·語言文字 ·22.9萬字
這是一本深刻而極富靈性的文藝理論作品,集結了任洪淵先生針對詩學、美學、哲學、文化學所撰寫的主要理論著作。全書以他和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李正榮先生的一篇重要對話《當代漢語書寫:在克隆外,在0與1的編碼外》為序論,以寫作于2004年的文化隨筆《面對希臘邏各斯的中國智慧:漢語與拉丁諸語世紀對話的一次語言學準備》為導論,慢慢引導讀者進入任洪淵用畢生精力構建的“漢語紅移”的文學歷史時空。他用跨越中西文化的視野,用透視歷史和時空的眼界,重新反思漢語的魅力,重回中國時間,重新找尋觸動人心的思想精華。
任洪淵 ·語言文字 ·22.9萬字
本書以PIRLS和PISA這兩個國際性的閱讀素養測試切入比較研究,建構以知識力為基礎,學習力為核心,實現情與理的融合的閱讀素養冰山模型的能力綜合體,在信息搜集能力、推理解釋能力和反思評價能力三個層面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知識力增長路徑,為閱讀素養培養提供理論基礎。通過對PIRLS和PISA測試比較研究建構閱讀素養培養的漢語言文化特質,充分考量漢語言文化的獨特性:漢語表義性特征;漢語閱讀文本語義多樣性;漢民族文化獨特性,為閱讀素養培養奠定社會文化基礎。
李功連 ·語言文字 ·22.9萬字
翻譯理論經過“作者、文本、讀者、解構、文化、生態”等轉向之后亦已出現“認知”轉向,認知翻譯學應運而生,雖有國外學者提及,但尚未建成系統的、連貫的學科。作者努力打通語言學與翻譯學、后現代哲學(含體驗哲學)、認知科學等之間的通道,嘗試將國外的認知語言學本土化為“體認語言學”,擬構我國的“認知翻譯學”,率先用“體認原則”來統一解釋翻譯中的諸多現象,用“體”來解釋翻譯中的“同”,用“認(十數種認知方式)來解釋翻譯中的“異”。這既為我國譯學界輸送了一個全新理論,也為認知語言學、體認語言學拓寬了視野,算是對世界范圍內的語言學研究開拓了一個新方向。《體認翻譯學(上)》是部提出語言的“體認原則”,且將其運用于認知翻譯學研究的著作,將后現代哲學理論、認知語言學等觀點與譯學研究緊密結合,用有限的十數種認識方式統一解釋語言和翻譯現象,既為我國譯學界輸送了一個全新理論,也為認知語言學拓寬了視野,對世界范圍內的語言學研究開拓了一個新方向。
王寅 ·語言文字 ·22.8萬字
該著探究了現代漢語與現代詩歌形式建構的關系,闡釋了現代漢語及其傳播在新詩發生期與轉型過程中的現代性作用與意義。具體論述了現代漢語白話、現代漢語虛詞、現代漢語人稱代詞在現代詩歌形式建構中的特征、功能與意義;分析了現代漢語詩歌對稱形式、分行形式、節奏形態、科學思潮與現代詩歌形式現代變革的關系。本項研究旨在從現代漢語詩學、語言學、傳播學與現代詩歌文體研究的結合中,推進現代漢語詩歌形式研究,深化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的學理探討。
王澤龍 ·語言文字 ·22.8萬字
《中文論壇》是湖北大學文學院創辦的涵蓋中文學科各研究領域的學術輯刊,旨在搭建一個新的學術平臺,展示海內外學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借以倡導視野開闊、獨立研究的學風,立一家之言,撰傳世之作。本輯為2018年第2輯,設當代湖北文學研究、本刊特稿、中國詩學、五四研究、沙湖論壇五個欄目,從不同視角展現了當下美學、文藝學、中國詩學、語言學等領域的最新進展。
湖北大學文學院《中文論壇》編輯委員會 ·語言文字 ·22.8萬字
《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始創于1998年,其辦刊宗旨為:著力反映外國語言文學研究中的OO動態,發表中外學者研究外國文學、語言學和詞典及翻譯等領域的OO研究成果,組織與外語研究有關的專欄討論,溝通中外學術界的聯系。本期收錄語言學、文學和翻譯學三大板塊的論文。其中語言學板塊涉及語法、語義及語用學等領域OO研究成果;文學板塊為本論叢重點,分敘事學專欄和外國文學兩個欄目,既有傳統話題如文化本質、文學的道德性等的再探討,也有關于當下熱點如生態詩歌、文化間性、文化擴張等的思考;翻譯板塊涉及名家訪談、詞典翻譯、文學翻譯策略等內容。
復旦大學外文學院主編 ·語言文字 ·22.8萬字
明治時期開始,隨著日本和中國交往增多,發展出了商務漢語需求和言語社團漢語的需求,如御幡雅文根據句曲《生意筋絡》改寫了《燕語生意筋絡》(1903年)、北邊白血編譯《燕京婦語》(1906年)、《中國話》(作者和時間均不詳)、善鄰書院編輯的《急就篇》(時間不詳)和宮島大八的《官話續急就篇》(1935年)。同時,和日本交往的密切的中國人也編寫、改編了一系列北京官話課本,包括金國璞編寫的《虎頭蛇尾》(1906年)和《華言問答》(1903年)以及昭和時期李俊漳編寫的《中等官話談論新篇》(1937)。本卷對以上原書重新錄入整理,并加以校釋。
(日)北邊白血等 ·語言文字 ·22.7萬字
本書著者是薛貴輝,這是繼《筆桿子修煉36堂課:公文寫作精進之道》《公文寫作32講:從思維構思到筆法語言》后,他的又一力作。作者集20年機關公文寫作經驗,以靈動的思維、生動的語言、獨特的方法,絲絲入扣、娓娓道來,有趣、有料、有味。全書共4篇28個專題,匯聚了200多個經典案例:第一篇講道理,分7個專題;第二篇講思維,分8個專題;第三篇講方法,分6個專題;第四篇講實戰,分7個專題。本書既講寫作之道,也講寫作之法,特點是:講通道理,以基本規律破解成長之困;疏通思維,以底層邏輯破解思考之困;融通方法,以核心技法破解落筆之困;接通實踐,以跨界創新破解實戰之困。
薛貴輝 ·語言文字 ·22.7萬字
在多民族多語言國家,語言問題始終是關乎國家和民族發展、關乎公民人權的重要問題。歐亞國家自20世紀90年代初相繼宣布獨立以來,一直將提高各主體民族語言地位、擴大主體民族語言的使用范圍作為國家和民族認同、國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書旨在呈現歐亞國家語言狀況,分析各國語言政策或語言規劃制定的背景、內容、舉措和成效,揭示語言政策中顯性和隱形的目的,探討語言問題產生的歷史關聯、內外部現實因素及社會影響。
張宏莉 ·語言文字 ·22.6萬字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結項成果,總體框架分為兩大部分:理論述評和調研報告。理論述評部分分為5章;調研部分包括5個報告,分為5章。理論部分旨在系統地梳理社會語用學的新舊觀點和分析方法,及社會語用學理論在語用研究中的指導作用和應用價值。調研部分研究東鄉語的“問候與道別”、“邀請”、“拒絕”、“建議”和“討論”等5種言語行為的語用特點,并與漢語方言的語用特點進行對比;分析兩者社會屬性、心理素質和人格特點的異同。本書對于進一步加強適合中國語言研究的語用學理論,實踐中國語言(尤其是瀕危語言)的語用研究途徑和方法。我們希望通過本研究,進一步總結對少數民族(瀕危)語言語用特點研究的經驗,從而推廣對其他所有瀕危語言進行語用研究。本書對于社會語用學的理論梳理和實證研究發展,拯救瀕危語言,深入了解瀕危語言和文化觀念,傳承祖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都具有較高的學術意義和實際意義。
劉思 楊益 李宗宏 ·語言文字 ·22.6萬字
本書在先賢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實地考察者提供的錄文,運用文獻語言學研究方法,通過考察其語言特征和時代背景,對《希納烏蘇碑》《塔里亞特碑》《鐵茲碑》等鄂爾渾文回鶻碑銘進行較為科學的轉寫和再譯,并對其內容進行了翔實的語文學注釋,探討碑文所涉及的回鶻汗國歷史地理、思想文化以及政治社會變遷。
米熱古麗·黑力力 ·語言文字 ·22.6萬字
本書首次全面研究東南亞國家語言教育政策的發展過程。根據東南亞國家語言構成特點,從語言政策歷時維度與語言類型兩個維度分析東南亞國家的語言教育政策的特征,在語言類型維度上,提出兩大類型劃分法:以單一族裔為主導的國家的語言教育政策與多族裔國家的語言教育政策;并以各國語言教育政策的發展過程為基礎,運用政策分析“要素-過程-價值”三維度對各國語言教育政策進行分析,探討語言教育政策與國家建構間的關系。
劉澤海 ·語言文字 ·22.6萬字
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我們力求構建一個全面的商務公文寫作體系,將工作生活中涉及到商務活動的多方面公文類型進行介紹,比如商務投資決策、市場經營、產品管理、廣告文案策劃、商務談判、人力資源管理、工商稅務等等,這些工作領域中,免不了經常要與商務文書打交道,我們精心選取這些內容,正是為了給讀者提供切實可行的幫助。此書在正文結構的設置上,分為參考范文和寫作要領兩部分。在參考范文部分,編者考慮到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讀者需求,做到了同一文種每一個小項都有一則例文,每一個層次都有一則例文。所選的例文較為新穎,且與實際工作聯系緊密;在寫作要領部分,我們吸收了商務公文寫作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紹了每種公文的主要特點,以及寫作時的注意事項,讓讀者一目了然,極具實用價值。
陳星野 陳建中編著 ·語言文字 ·22.5萬字
托福詞匯數量繁多,難度偏大。為了幫助各位讀者積累符合自己水平的單詞,我們對托福詞匯做了嚴格的分級和歸類,以適應廣大英語語言學習者的學習規律和復習過程。本書所收集的詞匯主要有三大來源:1.TPO聽、說、讀、寫中值得記憶的高頻詞匯;2.已經出現過的托福真題中值得記憶的核心詞匯;3.圍繞主題展開的有效口語表達詞匯和TPO核心短語。對于以上詞匯,本書將它們主要分為3大類:基礎類(LevelA)、強化類(LevelB,LevelC)。各類詞匯嚴格按照單詞的難度以及出現頻率來編排,所有詞匯的注解、例句均來自托福真題,并且安排三輪復習計劃,保證托福核心詞匯在35天內記完,讓你的托福復習更有針對性、更有計劃性。
Testcrackers團隊主編 ·語言文字 ·22.5萬字
《勵耘語言學刊》原名《勵耘學刊》(語言卷),是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的語言學類重要學術集刊。2005年創辦,每年2輯。本集刊主要刊載漢語言文字學方面的精品成果,稿件具有前沿性和學術價值,或屬原創性理論,或為原始性資料,或者具有獨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刊已被遴選納入CSSCI集刊收錄名單。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 ·語言文字 ·22.4萬字
本書利用《早期北京話的新材料》(劉云,2013)和《早期北京話珍本典籍校釋與研究》(王洪君、郭銳、劉云,2017)所發掘整理的滿漢合璧文獻、京味兒小說、域外北京話教科書、曲藝等早期北京話文獻,對早期北京話展開個案研究。研究對象包括敬稱代詞“您”、時間副詞“且”、北京話中的擔心—認識情態系統、處置標記“給”、“定”“準”類認識情態副詞等專題。大規模新發掘語料使得系統的溯源研究真正得以實現,本書對敬稱代詞“您”的來源等經典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同時在類型學視野下,發掘出擔心—認識情態等北京話語法研究的新課題,相信本書的出版將為北京話語法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劉云 ·語言文字 ·22.4萬字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語言轉向視野下的文學理論問題重估研究”(編號11BZW002)的最終成果。20世紀初發生的“語言轉向”涵蓋了結構語言學、現象學—存在主義—解釋學以及分析哲學,深刻影響了文學理論及各門人文社會科學。本書在清理這一歷程的基礎上,選擇文學性、藝術與物性、言語行為理論與文學理論、文學虛構與可能世界、文學的指稱、隱喻、反諷、作為語言與敘事的歷史八個具有代表性的論題,審視語言轉向對文學理論提問方式與知識生成的作用,并對其學術貢獻與理論意義進行重估。
汪正龍 張瑜 ·語言文字 ·22.4萬字
本書是《筆桿子修煉36堂課:公文寫作精進之道》的姊妹篇,旨在破解公文寫作理論和實踐的“相約難題”。作者將自己在省、市、區、街道四級20年一線寫作經驗加以升華,圍繞“思維”“構思”“筆法”“語言”,打造32個寫作專題,靶向式“撓癢癢”。本書最大特點是跨界思考、迭代思維、激活思想,來自實踐、拿出實招、指向實戰,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以靈動的思維、生動有趣的語言,循循善誘,揭示寫作的“底層原理”,具有思想性、啟發性、實戰性,不禁讓人感慨:原來,公文寫作還能這樣學!與其說本書是“公文寫作技法”,不如說是“思維訓練心法”,它適用于所有從事文字工作的職場人士,如果你是愛思考的人,本書足以解你的“渴”。
薛貴輝 ·語言文字 ·22.3萬字
本書以最新的國家標準為依據,融匯了編著者的寫作與編輯經驗,全面、具體而簡明地闡述了科技論文規范表達的內容和要求,主要包括科技論文的撰寫格式,量、單位、數字、外文字母的正確使用,數學式和化學式的規范編排,插圖和表格的規范設計,科技語言的規范運用,以及作者與編者關系的正確處理等。本書內容豐富,材料翔實,說理清楚,編排規范,正反實例兼備,寫作與編輯經驗并存,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實用性。本書適于科技論文作者和科技論著及科技教材編著者閱讀,也可供科技書刊編輯人員使用。
李興昌 ·語言文字 ·22.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