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2008年9月的全球金融危機中,作為社會嘹望者的財經媒體出現傳播失靈,成為除市場失靈、政府失靈之外助推金融危機的第三種因素。本書力求從傳播學、經濟學、管理學多角度地審視這一現象,在分析財經媒體發展歷程、現狀的基礎上,根據“經濟人”假設,探索傳播失靈產生的理論根源、現實環境、社會成本和危害,并結合“第三部門”理論探求如何實現市場、政府、媒體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發展,構建充滿競爭和活力的傳播體系。
石研 ·新聞傳播 ·12.8萬字
本書圍繞“洞見新視聽,共享新空間”這一主題,匯聚了來自網絡視聽全產業鏈的200余位行業領導、學者、業界大家的真知灼見、思想交鋒和創新成果。互聯網行業的生存現狀、未來的發展方向、網民的無限期許,都將在本書中一一道明。·洞見新視聽,共享新空間·媒體融合發展:新型主流媒體如何從“相加”走向“相融”·網絡影視新生態與新生機·融視界,新生態·云與大數據驅動下的模式創新·互聯網電視良性發展與商業化探索·移動互聯網音頻融合創新發展·2017,仍是網絡綜藝的春天嗎?·網絡自制的黃金時代到來了嗎?·新技術重新定義視界·資本助推新媒體產業加速發展
羅建輝主編 ·新聞傳播 ·18.7萬字
本書內容分為“19世紀新觀念傳播概況”“地球與世界觀念”“科技知識與觀念”“民主自由與政體觀念”“漢外接觸與觀念表達”共五章。
孔秀祥 ·新聞傳播 ·18.1萬字
晴耕雨讀四時樂。《分時閱讀:讀書愉悅性情》從我國古代“晴耕雨讀”“剛經柔史”等傳統人文理念出發,探討了四時八節的年度閱讀,以及幼、童、少、青、壯、老齡的終身閱讀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具體閱讀方略和若干推薦讀物,是一部以“人生分時”為中心,貫穿了“分級”“分眾”“分類”等理念的指導性讀物。
蔡思明等編著 ·新聞傳播 ·14.6萬字
2016年,在韓啟德院士的倡導下,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和北京大學醫學部聯合開創了健康傳播專業碩士項目,以響應“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及其持續亦凸顯了健康傳播研究的重要性。《多元語境下的健康傳播》以北京論壇·健康傳播分論壇(MHM2020)的召開為契機,集中反映了新聞傳播學者對多元語境下“健康傳播”這一議題的思考。《多元語境下的健康傳播》分為健康傳播、互聯網傳播、國際傳播、傳播史研究和受眾研究五個部分:語境之多元,可以從古代到當代,從基層到國際,從傳統醫患溝通到大眾媒體傳播,再到在線課程和移動醫療;對健康傳播的學術關注,則從個體行為改變到社會健康促進,直至全球健康治理。這些都充分反映了當下新聞傳播研究創新性發展的特點,即充分吸納整合跨學科的學術資源,在回應社會重大主題中壯大學術力量,體現學術擔當,引領發展方向。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新聞傳播 ·15萬字
十三五”規劃以來,為應對三網融合的市場競爭壓力,以及ICT技術發展、媒體融合、數字經濟發展趨勢的新要求,采用新型技術架構建設智慧媒體云平臺,已成為傳媒/廣電行業戰略轉型的重要技術支撐。本書通過對傳媒/廣電行業的現狀分析、業務策略分析、ICT技術發展趨勢分析、業界云平臺實踐案例分析,基于TOGAF方法論,對智慧媒體云平臺從總體架構、業務架構、數據架構、應用架構、集成架構、部署架構等層面進行了全面規劃和設計。同時,對云平臺的建設步驟及演進策略、技術管理與組織治理、風險挑戰與應對策略提出了建議。
孫喜慶等 ·新聞傳播 ·15.9萬字
《面向社交媒體的觀點分析技術研究》是河南平頂山學院熊蜀峰博士主持的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面向信息處理的漢語文本情感結構的描寫機制與資源建設研究”的結項成果,屬于中文信息處理和計算機深度學習方面的前沿交叉課題。
熊蜀峰 ·新聞傳播 ·5.8萬字
美國公共電視從其誕生之日起即被賦予政治、文化和社會的多重使命,它以市場無法提供其播出的特殊節目以及為公眾服務的目標而在美國電視業中占有獨特的地位。本著以觀念、價值、規制三個關鍵詞為研究核心,對美國公共電視的觀念發生、補償功能、運行機制、規制變遷、啟示意義進行深入探討,旨在揭示:支撐美國公共電視觀念的社會、文化、制度根基是什么?美國公共電視如何克服電視的商業屬性與文化屬性之間的巨大沖突?美國公共電視如何處理同政府、協會、民間團體和各種社會力量之間的關系?美國公共電視在其演進過程中,規制產生過怎樣的變遷,導致這種變遷的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是什么?美國公共電視對于中國電視發展的啟示意義與借鑒價值何在?借此發掘和彰顯美國公共電視的學術價值與實踐意義,實現美國公共電視研究的視角轉換。
王哲平 ·新聞傳播 ·15.5萬字
藍獅子一直專注于原創財經領域的寫作與出版,未來還會在這個領域里繼續耕耘,這是我們所熱愛的工作。藍獅子財經創作研修班已持續辦到10期,培育本土作者500余人。“藍獅子寫作課”是基于藍獅子研修班所出版的“財經創作”指導書系,書中詳細論述“如何創作”、“如何寫作”。在這里,吳曉波老師分享二十余年的寫作經驗。跟吳曉波老師學財經創作,看這一本書就夠了!
吳曉波 ·新聞傳播 ·1.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