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與情感的沖突:解讀清代的親屬相犯案件
清代遺留下來的各類刑事檔案中,親屬相犯案件占有相當的比重。在高度重視“親親”倫理的古代社會何以頻繁發生親屬相犯,個中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本書在歸納總結一千余例清代親屬相犯案件起因的基礎上,概括分析了導致親屬相犯頻頻發生的一般原因。認為傳統倫理與法律在調整親屬關系時,忽略了親屬間的情感需求而過分強調倫常秩序,以秩序取代親情,將親屬間的關系全部被構建為尊/卑或上/下的縱向關系,嚴重破壞了親屬之間原有的信任、互愛關系,使得親屬關系淪落為常人關系,親屬之間密而不親,矛盾糾紛難以化解且容易升格為刑事案件,親屬相犯因此而處于失控的狀態。
·15.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