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教師的自我認同是依據其專業經歷所形成的作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而教師專業發展就是其專業自我覺醒、建構、生成與調適的認同過程。本書通過對認同與自我認同理論以及相關研究的比較分析,探討了教師專業發展中自我認同的內涵與特性,著重分析了教師專業發展中價值、身份與角色的自我認同問題,進而研究了在“空間情境”、“故事情境”與“問題情境”中教師的自我認同及其特性。
孫二軍 ·社會學 ·15萬字
本書是研究青少年微社群集群行為的專著,通過問卷調查與訪談結合案例研究的基礎上著述而成。分析了微社群的概念、特征、類型、發展趨勢,以及青少年的概念、身心發展特點和使用網絡、網絡社群、微社群的情況,梳理了近年來網絡集群行為及微社群集群行為研究現狀,對微社群中流言傳播特點與傳播機制;青少年集群行為發生的動機、關系聯結與演化邏輯;青少年在“微社群”中表達、追星、打賞、使用短視頻與彈幕狀況,越軌行為,表演式抗爭,抗爭性話語的建構與引導等進行調查研究。本書以詳細、豐富、真實的數據說話,努力靠近真相。提出了可供相關部門借鑒的政策建議與相關社會力量參考的對策措施。
董金權 高嬌嬌 ·社會學 ·15萬字
《布迪厄社會學視角下的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以劉宇昆<看不見的星球>英譯為例》以劉宇昆翻譯《看不見的星球》(InvisiblePlanets)為例,從布迪厄社會學視角分析影響譯者翻譯選擇(譯本選擇和翻譯策略的選擇)、譯本流通和譯本接受的社會因素。翻譯的社會屬性是近幾年來社會學翻譯研究方興未艾的根本原因。翻譯由帶有社會印記的譯者完成,翻譯的傳播和接受過程更不是在真空中進行的,而是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
石轉轉 李慧 ·社會學 ·15萬字
本書以公益精神為研究對象,旨在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益慈善理論體系建構、公民公益美德提升做理性探討。全書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全面探討了公益精神的內涵和價值、公益精神的歷史流變與現代轉型、當代中國公益精神生成的基礎與現狀、當代中國公益精神培育的具體路徑等問題,系統展示了當代中國公益事業發展的精神動力研究理路。
卓高生 ·社會學 ·15萬字
本書是我國學界首部系統研究日本住宅保障和住宅政策的專著。書中研究了日本利用公共資源保障、支援國民解決居住問題的住宅保障制度和住宅政策,包括為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提供居住保障的公營住宅制度、對中產階級解決居住問題進行支援的制度,還有公共租賃住宅政策、老齡化住宅政策、災害損毀住宅的援助制度等,并分析了每種制度和政策的內容、變遷、成效、意義以及存在的問題。
周建高 ·社會學 ·15萬字
本書為2012年錢江人才計劃項目C類項目成果。本書以口述實錄為基礎,從文化社會學角度對歐洲華人移民新生代的文化身份認同發展進行了研究。針對國內相關研究中實證研究匱乏的現狀,成果將為相關研究人員和普通讀者提供具有較重要參考意義的一手材料,并具有進行長期跟蹤研究的潛力。
劉悅 ·社會學 ·15萬字
2017年8月,在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召開了以“國際化與社會轉型”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提交的論文基礎上選取了十八篇論文,編輯出一本中文的學術論文集。共分四篇十八章,四個主要議題分別為教育創新與國際化、人才流動與國際文化交流、少數群體研究與扶貧、社會治理與社會政策。本書由宗力和劉寧擔任主編,由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資助出版。本書在經驗研究的基礎上圍繞著國際化、教育、國際文化交流、社會發展、社會政策等方面的具體問題進行了理論層面的深入討論和分析,試圖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建議。
宗力 劉寧主編 ·社會學 ·15萬字
本書是有關女性存在的新科學,旨在通過還原生命科學領域性別研究的基本路徑,揭示出人們對性別(尤其女性)的刻板影響。在人類歷史上,性別差異帶來的社會差異使女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于次等地位,時至今日,在非洲等一些落后地區女性的基本生存狀態仍然令人堪憂。人們普遍認為,她們體格虛弱、思想軟弱,她們只是男性的附屬品。連達爾文也聲稱女性處于進化的較低階段。在科學研究領域,科學家們(主要是男性)不斷發現所謂新的證據來支持這種既有主張。從智力到情感,從認知到行為,科學在不斷地告訴我們,男人和女人是根本不同的。但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一波巨大的研究浪潮如今正在刷新我們的固有偏見。兩性之間的差異正在被重新定義。
(英)安吉拉·薩伊尼 ·社會學 ·15萬字
什么樣的行為是正常或不正常的?如果你在馬路上邊打手勢邊自言自語,別人可能覺得你不太正常,當人們看到你的耳機時,可能會覺得你在打電話,又覺得這很正常。類似這樣的情形發生在社會的各個角落,覆蓋各種各樣的群體。作為最早應用標簽理論來解釋此類現象的社會學經典,《局外人》用“越軌”來討論正常或不正常的各種可能性。在大麻吸食者與緝毒警察、舞曲音樂人與聽眾、駕駛員與交警、學生與老師、小偷與警察等此類局外人或局內人之間,誰來制定規則?誰是違規或越軌者?誰來執行規則?誰來貼越軌的標簽?這種標簽有何影響?作為曾經的音樂人,作者用第一手的對話或訪談,生動呈現各個社會群體的亞文化。時隔五十余年后,作者在新版本中分享了他關于越軌問題的最新思考。
(美) 霍華德·貝克爾 ·社會學 ·15萬字
在《知識社會》一書中,有很多非常睿智的觀點,令人耳目一新,難以忘懷。比如,彼得·德魯克先生指出:光有愛國主義精神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有公民意識(citizenship)。公民意識是什么?公民意識就是愿意為國家做出貢獻。也就是說,更愿意為國家而“生”,而不是為國家而“死”。《知識社會》是一本值得多讀幾遍的好書。當這個急功近利的浮躁時代,靜心讀一本書越來越成為一種奢侈的生活,而我們不妨從閱讀《知識社會》開始,享受這種奢侈生活所帶來的快樂吧。
(美)彼得·德魯克 ·社會學 ·14.9萬字
本書利用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和國內大型權威微觀調查數據,以殘疾人就業問題研究為核心,同時針對與殘疾人就業密切相關的教育、貧困問題進行實證研究。具體內容包括殘疾與教育的關系,殘疾人教育公平問題,殘疾人的教育收益率,女性殘疾人就業問題,殘疾人的勞動力參與率、就業率、就業的影響因素,就業政策的效果評價,就業政策與福利企業的發展,殘疾人的多維貧困,精準扶貧和社會保障問題等。本書認為,殘疾人的教育問題是導致殘疾人就業困難的重要原因,殘疾人的就業及收入與貧困問題直接相關,而貧困又會影響殘疾人下一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政府可以通過恰當的政策解決殘疾人在教育、就業和貧困方面所面臨的問題,完善殘疾人的社會保障,從而實現殘疾人同步小康。
廖娟 ·社會學 ·14.9萬字
本書從小康社會建設的艱難探索,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宏偉目標、發展理念與動力、堅強保障等方面對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了研究。本書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問題與對策有機結合,是一本全面系統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理論著作,對于進一步深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趙軍主編 ·社會學 ·14.9萬字
也許我已淡忘了你的模樣,卻留下了似曾相識的印象……本書將日常生活現象與心理學實驗研究較好地結合起來,關注現實社會性關系與結構信息的熟悉性再認這一心理學課題。書中圍繞似曾相識現象的格式塔熟悉性假設展開,從關系認知的視角出發,較為系統地分析了單個客體表象、單個概念、多個概念間關系的內隱結構信息在熟悉性加工中的作用,充實了再認記憶研究的內容。
趙廣平 ·社會學 ·14.9萬字
上篇一方面從專業角度探討了我國鄉村兒童閱讀發展的背景、現狀和推廣意義,同時介紹了相關的學術調查和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基于時光益讀2022年在全國30多個自然村開展的2732份問卷調查,從年齡、性別和閱讀環境等角度分析了鄉村兒童在閱讀方面的差異,為制定有針對性的鄉村兒童閱讀教育方法和對策、推進偏遠鄉村精神文明建設,以及推動全民閱讀等提供了扎實的數據支持。下篇由時光益讀團隊成員、老師撰寫,呈現了一個個獨一無二的時光故事。這些故事融合了兒童閱讀現狀、當代青年的社會責任以及閱讀推廣者對閱讀事業的反思。讀者可以通過這些故事,從另一個角度認識和思考“鄉村兒童閱讀推廣”事業。
深圳大學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編著 ·社會學 ·14.9萬字
可持續發展目標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要讓不同年齡段的人都過上健康的生活,促進他們的安康。人的健康是一個綜合性問題,與多種社會、經濟、環境因素有關。本書概述全球健康問題的發展現狀,不同發展水平國家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未來發展趨勢,探討促進人的健康的主要途徑和相關政策措施,結合中國具體國情,針對霧霾等一些突出問題,提出解決思路和政策建議。
尹慧 ·社會學 ·14.9萬字
《城市史研究》創刊于1988年,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城市史研究專業刊物,由天津社會科學院、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2012年中國城市史研究會會成立后,正式成為該會會刊。作為城市史研究的品牌和陣地,《城市史研究》已經得到國內外同行學界的廣泛認可,在各大圖書館和高校研究基地均有收錄,刊物文章多次被轉載和引用,2012年被收錄入中國期刊網,并在人大復印資料《歷史文摘》專題轉載。
張利民主編 ·社會學 ·14.9萬字
本書主要采取單個案例研究的方式,以仁懷市醬香型白酒產業的發展為例,進行實證研究。同時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仁懷市醬香型白酒產業的發展,確定仁懷市醬香型白酒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從而構建起核心競爭力,更好的面對市場,迎接市場的挑戰,提高仁懷醬香型白酒在中國白酒業的市場地位,在茅臺的帶領下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
郭旭 周山榮 ·社會學 ·14.9萬字
本書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三農人才政策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梳理,在此基礎上,創造性地關注了中國三農人才政策制定過程本身。本書選取了近年來運行較為成熟的“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服務”這一典型政策案例,運用托馬斯·戴伊提出的過程模型理論,對中國三農人才政策制定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了深入、全景式的分析。通過分析,本書認為當前中國三農人才政策仍然存在較大的改善空間;中國三農人才政策在制定過程中應進一步借鑒法治思路。
孫大偉 ·社會學 ·14.9萬字
本書是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代表處聯合成立的課題組關于“建立統一的投資性福利體系,實現公平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咨詢報告及相關背景報告的主要內容,分為三部分,即“建立公平可持續的社會福利體系研究”“歐洲社會福利體系演變:從有限覆蓋的碎片化體系走向覆蓋的一體化體系”“本著整合、協調和公平的社會保障體系發展的多樣性:日本、韓國及中國臺灣的經驗”。
貢森等編著 ·社會學 ·14.8萬字
本書系統敘述了科學家對黃石國家公園里的野生動物開展研究、進行保護的歷史過程,深人分析黃石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等管理政策發生的重大轉變及其原因。在此基礎上,全面透視科學家在黃石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為我國的國家公園建立和發展提供了借鑒。
王俊勇 ·社會學 ·14.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