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消費理論發展與演進為基礎,結合我國經濟轉型的現實,對我國居民消費傾向問題進行探討,在經濟快速增長、改革堅定性與不確定性共存的背景下,充分考慮收入因素、需求因素、供給因素以及制度因素,探討我國居民消費傾向變化與居民消費需求升級過程之間的內在關系,深入考察我國居民消費行為、分析消費動力機制,在對消費內部進行內容分解的基礎上為提升我國居民消費增長動力提供相關政策建議。
朱孟曉 ·社會學 ·10.6萬字
本書共涉及相關專論18篇,15萬字:前言1篇,本稿編者介紹中國早期社會工作的發展。民國之后關于社會工作的文章16篇(15篇作于民國年間),作者有許仕廉、錢振亞、宋思明等,分“研究”、“實務”兩個專題。最后1篇是當代著名社會學家、農村問題研究專家、北大社會學系王思斌教授的專論“中國社會的求—助關系:制度與文化的視角”。全書后附有“民國時期社會工作著作書目”“當代中國社會工作史研究著作書目”,便于讀者全面了解社會工作在中國一百年來的源流與發展情況。
張嶺泉 彭秀良 ·社會學 ·10.6萬字
本書研究和設計了能夠簡潔明了體現家庭負擔狀況且方便使用的家庭負擔系數,并分為以人口數量為綱量的家庭負擔系數和以負擔類型為綱量的家庭負擔系數。書中還結合調查數據對全國總體的家庭負擔狀況進行了測量和估計,并依據家庭負擔系數的大小,把中國家庭劃分為完全負擔家庭、高負擔家庭、中高負擔家庭、中等負擔家庭、中低負擔家庭、低負擔家庭和沒有負擔家庭,進而提出可供政策參考的家庭固定負擔、家庭浮動負擔等類型劃分。
田豐 ·社會學 ·10.6萬字
本書通過理論分析結合實證研究的方法,探索廣西人口均衡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之間的關系,分析產業轉型升級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機理,提出了一系列促進廣西產業轉型升級的人口發展支撐策略,為協調做好廣西產業規劃和人口規劃提供科學的政策建議。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產業與人口協調發展理論研究、人口均衡發展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撐框架體系分析、廣西產業轉型升級與人口均衡發展的現狀研究、人口均衡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的實證關系研究、促進廣西產業轉型升級的人口發展支撐策略的提出。
韋春北等 ·社會學 ·10.5萬字
本書是首次嘗試按專業編寫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海外發展報告,共8章,分析了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成果、中國經濟學研究、中國法律文化、中國國際關系研究學術成果“走出去”情況,以及2015~2016年度語言學國際化進展、中國學者參加的哲學社會科學國際學術會議情況、中國學者在國際哲學社會科學期刊上發表論文情況。本書對提升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國際影響力、服務國家文化“走出去”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張朝意 管永前 ·社會學 ·10.5萬字
本書借助薩義德“理論旅行”的基本觀點,完整而清晰地呈現法國1789年《人權宣言》在晚清中國的際遇,從被譯介到解讀和接納,以及引發異見,直到最后被應用。本書的研究表明,對于晚清中國來說,《人權宣言》不僅僅是一個“舶來品”,也不僅僅是一種“非我族類”,而是事實上已經逐步融入晚清中國的話語、思想文化和法政結構之中。在這個意義上講,所謂“《人權宣言》在晚清中國的旅行”,其最根本的含義,就是它的“入中國”以及“中國化”。
程夢婧 ·社會學 ·10.5萬字
生育率的降低、預期壽命的提高和家庭結構的改變,讓養老成為當下中國老年人和中年人必須應對的一大難題,一場“銀發海嘯”呼嘯而來。這是一部針對中國養老機構的民族志調查報告。作者將中國傳統的養老觀念與照護理論相結合,從時間維度描述中國經歷的養老形勢變化,從空間維度展示不同形式的養老機構,分析當下養老困境,剖析老年人、家屬及照護人員面對的衰老、死亡和照護難題?;谠谠颇侠ッ鳉v時13個月的實地調查和采訪,作者從老年人視角呈現了衰老和照護的日常。以對老年人過往和當下經歷的記述,揭示視自身為“累贅”的住進養老院老人的身體和心理感受;以在養老機構所見的人際交往,展現復雜的關系網絡,探討影響照護的多重關系視角。
(美)葛玫 ·社會學 ·10.5萬字
《烏合之眾》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創作的社會心理學著作,被弗洛伊德譽為“當之無愧的名著”。于1895年首次出版,一上市就引發了大眾心理研究熱潮,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全球發行,是經久不衰的經典暢銷書。本書語言生動流暢,分析鞭辟入里,將群體的特點剖析得精準而淋漓盡致,顛覆了人們對大眾群體的認識,提出了驚世駭俗的群體理論,預見了20世紀的心理學和政治發展,其思想深刻影響了各國首腦。為什么專家團隊會做出專家個人都不滿意的決策?為什么粉絲圈會妖魔化?為什么群體不能用說理來打動?總之,這本書道出了我們不得不知真相,幫助我們更好地探索群體狂熱的背后、探索這個時代。
(法)古斯塔夫·勒龐 ·社會學 ·10.5萬字
虛擬世界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網絡社區,許多學者也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了這一領域。但是目前關于虛擬世界中虛體產品的采用多從消費者心理感知的視角出發,很少從社會傳染的視角研究消費者在虛擬世界中對于虛體產品的采用。本書首次以虛體產品為對象,基于大數據和運用社會網絡方法來分析產品擴散機制。首先在多產品的情境下(產品類型差異,產品多樣性差異,產品代際差異),從社會傳染的視角探究其他消費者的采用對消費者最終采用虛擬產品的影響,接著檢驗了不同類型(社會地位高、中、低)的消費者在虛擬世界中對于社會傳染的易感程度,實證分析了虛擬產品的產品擴散機制。
陳智勇 王殿文 ·社會學 ·10.5萬字
本專著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制度與管理等多個維度,對全球非繳費型養老金制度的發展動力與趨勢、運行效果及國際共識等內容進行了研究和闡釋。在對該制度發展經驗進行總結和凝練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社會經濟背景以及養老保險制度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對我國構建非繳費型養老金制度進行深層次探討研究,旨在為我國全面建成“全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養老保障體系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聶愛霞 ·社會學 ·10.5萬字
鄉土還能重建嗎?我們還有一個共同的未來嗎?聽費孝通講中國故事,探尋“中國方案”。費孝通說,自己一輩子只寫了兩篇文章,一篇“農村”,一篇“民族”。本書以閑適的書話體重述費先生心路、學路、思路與書路,游刃有余,親切可讀,既發揮出書話體“真性情、真見識、真故事”的自由精神,也呈現出重回歷史現場之親聞、親歷、親見的獨有魅力。
張冠生 ·社會學 ·10.5萬字
本書遵循“貧困識別→責任界定→效應評估→機制優化”的分析步驟,從財政收入與支出兩個源頭、財政直接效應與間接效應兩個傳導機制、宏觀與微觀兩個視角對基于流動人口多維貧困治理的財政扶貧機制優化的相關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本書首先梳理了流動人口扶貧治理財政體制的淵源、變遷以及現狀,分析了戶籍約束下人口流動對政府間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的挑戰與影響,定量評估和測度了稅負歸宿及公共服務受益歸宿結構、公共轉移性支出對流動人口多維貧困的實際影響效果,找出了流動人口多維貧困治理的財政現有機制障礙及潛在優化路徑,為流動人口家庭擺脫多維貧困和逃離貧困陷阱提供了決策依據,為設計保障流動人口家庭脫貧的長期財政激勵機制奠定理論基礎。
張楠 ·社會學 ·10.5萬字
本書基于作者在哈佛大學所做的查爾斯·艾略特·諾頓系列講座,作者回溯歷史上的教學事跡,闡述師生間的沖突與遭遇,對各種教育形式中的情結、權力、信任與激情進行了精辟的闡釋與分析。書中列舉了眾多典范人物,如蘇格拉底與柏拉圖、耶穌與其門徒、維吉爾與但丁、胡塞爾與海德格爾及阿倫特等。斯坦納宏闊的視野與深入淺出的論述反復圍繞著三個主題展開:老師剝削學生信賴感與獨立性的權力;老師為學生顛覆與背叛的威脅;師生之間的相互信賴與關愛,指導與學習。
(美)喬治·斯坦納 ·社會學 ·10.4萬字
談話無法進行、問題出現、人與人之間關系破裂,其實都是一次次失敗溝通的積累,而這個源頭,其實正是因為我們自己,找到關鍵原因,才能追本溯源,治標治本。本書圍繞“深度溝通”這一角度,深度剖析了溝通的本質,為我們破除溝通的錯誤認知,教會我們如何在溝通中突破陌生、塑造認同感,進而幫助我們快速掌控溝通、輕松掌握在各種場景下的溝通技巧,幫我們達成所愿。
黃開 ·社會學 ·10.4萬字
本書既很容易讀,又很難讀。同樣,這一點,可能也就解釋了這本書名滿天下、但事實上又很少有人讀懂的奇特命運。很容易讀,是因為莫斯對具體事實情有獨鐘,而對抽象視若仇讎,其表述總是十分簡單透徹,無半點斧鑿之痕。要說很難讀,那當然是因為本書涉及到極其多樣的社會實踐和異常豐富的民族志材料,讀起來未免有點讓人傷腦筋。
(法)馬塞爾·莫斯 ·社會學 ·10.4萬字
本書將知識付費平臺用戶的使用行為從過程視角分為采納行為、社會互動行為和持續使用行為三部分,結合相關理論基礎,構建知識付費平臺用戶采納行為影響因素模型、社交互動行為的影響因素模型和持續使用行為的影響因素模型。通過用戶訪談和發放調查問卷收集用戶行為數據,使用SPSS軟件進行用戶行為數據分析,并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分析法,充分挖掘影響用戶使用行為的主客觀因素,論證模型的合理性,全面系統地了解和分析知識付費平臺用戶行為的特點和內在機理,并結合我國知識付費平臺的發展現狀,構建知識付費平臺的平臺—用戶—環境價值共創體系,為我國知識付費平臺的持續深入發展提供策略參考。
金鑫 ·社會學 ·10.4萬字
何帆老師在過去的一年走遍11個國家30多個城市為我們觀察到的——大國博弈、技術賦能、新舊融合、自下而上、重建社群……你可以讀到新的世界格局形成的背后原因、也可以欣喜地看到新的商業模式在不同場景上演著好戲、新的生活方式為社會消除戾氣和偏見、新的教育理念正在大山深處開花結果……這本書通過鷹眼視角,既為我們呈現了上一年的全畫幅圖景,也帶我們全方位觀察那些微弱卻充滿力量的新事物、新框架、新方法、新理念、新業態、新生活方式……未來,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但《變量》將幫助我們建立歷史感,讓我們換一種角度思考這個世界。
何帆 ·社會學 ·10.4萬字
進入老齡社會,面對人生下半場如何提前進行人生規劃、做好多重風險防范、提升生命自由維度,并且擁有在不確定中受益的能力;保持開放迎接挑戰、勇于承擔嘗試成本,堅持不懈地從長計議、不斷喚醒自我覺察與自我修正,促進生命的健康與發展……如何從各方面做足準備迎接并擁抱長壽時代帶來的美好與未來,這是作者寫作的初衷。本書從如何做足準備迎接百歲;如何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如何嚴防長壽財務風險;如何永葆生機精神不老;如何保持開放終身成長;如何擁有生命的平衡與彈性;如何預見未來、穿越時光隧道;如何放下幻想、看清人間炎涼;如何活出生命的陽光和溫暖等9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祁彬 ·社會學 ·10.4萬字
在數年研究積累的基礎上,本書將東北三省作為一個整體,研究區域內人口的發展水平;分析區域內人口生育水平、人口死亡水平、人口遷移與流動、人口性別結構、人口年齡結構等基本人口學特征;探討區域內兩個特殊的人口現象,一是東北地區老年人口的“候鳥式”異地養老現象,二是東北地區離婚率長期全國居首的現象。在此基礎上,定量分析東北地區人口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協調程度。
李雨潼 ·社會學 ·10.3萬字
《社會學:批判的導論》是安東尼·吉登斯撰寫的有關重建社會學理論體系的重要專著,意在提供一個反映社會學當前發展的導論。全書著重闡述社會學興起的背景、社會學的使命,探討和分析經典社會學家的現代社會思想、社會發展的脈絡、民族國家的特征、現代城市和家庭特征等重要內容。本書不僅在吉登斯本人的思想發展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對推動20世紀社會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書綜合介紹了社會學領域內的社會理論和經驗研究的新近發展,文字簡潔、生動,不玩弄術語,非常適合學生和一般讀者。
(英)安東尼·吉登斯 ·社會學 ·1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