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談話無法進行、問題出現、人與人之間關系破裂,其實都是一次次失敗溝通的積累,而這個源頭,其實正是因為我們自己,找到關鍵原因,才能追本溯源,治標治本。本書圍繞“深度溝通”這一角度,深度剖析了溝通的本質,為我們破除溝通的錯誤認知,教會我們如何在溝通中突破陌生、塑造認同感,進而幫助我們快速掌控溝通、輕松掌握在各種場景下的溝通技巧,幫我們達成所愿。
黃開 ·社會學 ·10.4萬字
本書既很容易讀,又很難讀。同樣,這一點,可能也就解釋了這本書名滿天下、但事實上又很少有人讀懂的奇特命運。很容易讀,是因為莫斯對具體事實情有獨鐘,而對抽象視若仇讎,其表述總是十分簡單透徹,無半點斧鑿之痕。要說很難讀,那當然是因為本書涉及到極其多樣的社會實踐和異常豐富的民族志材料,讀起來未免有點讓人傷腦筋。
(法)馬塞爾·莫斯 ·社會學 ·10.4萬字
本書將知識付費平臺用戶的使用行為從過程視角分為采納行為、社會互動行為和持續使用行為三部分,結合相關理論基礎,構建知識付費平臺用戶采納行為影響因素模型、社交互動行為的影響因素模型和持續使用行為的影響因素模型。通過用戶訪談和發放調查問卷收集用戶行為數據,使用SPSS軟件進行用戶行為數據分析,并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分析法,充分挖掘影響用戶使用行為的主客觀因素,論證模型的合理性,全面系統地了解和分析知識付費平臺用戶行為的特點和內在機理,并結合我國知識付費平臺的發展現狀,構建知識付費平臺的平臺—用戶—環境價值共創體系,為我國知識付費平臺的持續深入發展提供策略參考。
金鑫 ·社會學 ·10.4萬字
何帆老師在過去的一年走遍11個國家30多個城市為我們觀察到的——大國博弈、技術賦能、新舊融合、自下而上、重建社群……你可以讀到新的世界格局形成的背后原因、也可以欣喜地看到新的商業模式在不同場景上演著好戲、新的生活方式為社會消除戾氣和偏見、新的教育理念正在大山深處開花結果……這本書通過鷹眼視角,既為我們呈現了上一年的全畫幅圖景,也帶我們全方位觀察那些微弱卻充滿力量的新事物、新框架、新方法、新理念、新業態、新生活方式……未來,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但《變量》將幫助我們建立歷史感,讓我們換一種角度思考這個世界。
何帆 ·社會學 ·10.4萬字
進入老齡社會,面對人生下半場如何提前進行人生規劃、做好多重風險防范、提升生命自由維度,并且擁有在不確定中受益的能力;保持開放迎接挑戰、勇于承擔嘗試成本,堅持不懈地從長計議、不斷喚醒自我覺察與自我修正,促進生命的健康與發展……如何從各方面做足準備迎接并擁抱長壽時代帶來的美好與未來,這是作者寫作的初衷。本書從如何做足準備迎接百歲;如何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如何嚴防長壽財務風險;如何永葆生機精神不老;如何保持開放終身成長;如何擁有生命的平衡與彈性;如何預見未來、穿越時光隧道;如何放下幻想、看清人間炎涼;如何活出生命的陽光和溫暖等9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祁彬 ·社會學 ·10.4萬字
在數年研究積累的基礎上,本書將東北三省作為一個整體,研究區域內人口的發展水平;分析區域內人口生育水平、人口死亡水平、人口遷移與流動、人口性別結構、人口年齡結構等基本人口學特征;探討區域內兩個特殊的人口現象,一是東北地區老年人口的“候鳥式”異地養老現象,二是東北地區離婚率長期全國居首的現象。在此基礎上,定量分析東北地區人口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協調程度。
李雨潼 ·社會學 ·10.3萬字
《社會學:批判的導論》是安東尼·吉登斯撰寫的有關重建社會學理論體系的重要專著,意在提供一個反映社會學當前發展的導論。全書著重闡述社會學興起的背景、社會學的使命,探討和分析經典社會學家的現代社會思想、社會發展的脈絡、民族國家的特征、現代城市和家庭特征等重要內容。本書不僅在吉登斯本人的思想發展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對推動20世紀社會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書綜合介紹了社會學領域內的社會理論和經驗研究的新近發展,文字簡潔、生動,不玩弄術語,非常適合學生和一般讀者。
(英)安東尼·吉登斯 ·社會學 ·10.3萬字
本書從村鎮發展變遷出發,在梳理了村鎮發展歷程和功能空間變遷的基礎上,面向現代村鎮各方面特征的異同,歸納現今村鎮的發展模式,從而進一步明確村鎮宜居性概念、分析村鎮人居環境特點、構建村鎮宜居性指標、形成村鎮宜居性評價方法,并終對全國范圍內的樣本村落進行宜居性評價。
曹廣忠等 ·社會學 ·10.3萬字
相信不少人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不善于溝通,說話常被他人誤解,不知道怎么和陌生人講話,甚至畏懼與陌生人交流,氣場也弱,這使得我們在生活、職場中越來越被動,錯失了不少良機。我們想改變,但又不知道從何處入手。本書從內向者的角度出發,制定出了一系列溝通訓練的方法,采用這樣的訓練方法,可以讓一個因為“后天因素”變得內向,同時有強烈改變意愿的人,慢慢變得自信,直至會溝通社交,更受他人歡迎,同時還可以兼顧內向者和外向者的雙重優點。
迎刃 ·社會學 ·10.3萬字
AI不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還將改變工作性質,打破職場生存法則。AI時代,什么樣的人會被淘汰?AI時代,如何進行自我提升,更好地抓住就業機會?這是本書重點探討和要解決的問題。本書共分為7章,分別從AI引發的工作變革、如何應對AI時代的失業危機以及AI時代不會被淘汰的5種能力(專業頂尖、人際交流、組織管理、人機協作和終身學習)進行分析和介紹,幫助讀者在AI時代建立正確的職場觀,掌握AI時代必備的工作技能,成為AI時代不可或缺的人才!《無懼AI的5種能力:人工智能時代的職場生存手冊》適合即將步入職場的學生和初入職場者閱讀。
楊陽 ·社會學 ·10.3萬字
中國政府創建社會服務的構想大致始于2010年,但當時社會服務的碎片化特征明顯,遠不能適應社會建設和改善民生的目標和要求。2018年底,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戰略部署為社會服務制度建設指明了方向。本書把社會服務的發展與公共政策分析相結合,將社會服務制度框架設立為基本社會服務制度設置、行政制度設置、供給制度設置和監督檢查制度設置四大板塊,從公共政策與公共治理的理論視角來分析如何創設社會服務制度。
李兵 ·社會學 ·10.3萬字
本書是第三部門研究的專題文集,內容涉及公民素質的培養、非營利組織與基層政府的合作關系、高校教育基金會內部治理困境與路徑選擇、社會組織委托型項目的管理流程及其優化、組織視角下的村級治理重構、國家與社會關系視野下農村合作組織的發展考察;書評部分對《信徒與公民——泰國曲鄉的政治民族志》一書進行評述;訪談錄記錄了徐永光的公益之路以及杭州攜職在構建大學生就業服務網絡中的創新實踐;域外見聞介紹了韓國社會企業。
徐家良主編 ·社會學 ·10.3萬字
本書通過提煉社區營造實務操作流程,結合社會治理及自組織運行機制等理論,從本土案例入手,分析總結社區營造過程中的五大操作流程、自組織過程、切入社區營造的五十個方法以及政府與兩個協商平臺如何建立互動機制等內容,力圖為社區營造實務工作者提供操作過程指引。通過對社區的社造化、組織的社造化、行政的社造化三方面的改變,最終促使人的理念及行為發生變化。
羅家德 梁肖月 ·社會學 ·10.3萬字
一個人深諳社交學,具備快速與人交往溝通的能力,在任何場合都可以與人打成一片,及時了解他人心理,必然能夠勝出日常交際的博弈。本書通過貼近生活的案例,豐富的理論剖析,從社交學的各方面闡述社交技能的實用性,讓你逐漸成為成功、有魅力的社交家,運用正確的社交方式,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實現自己的交際目的。
鄧兮 ·社會學 ·10.3萬字
在西方很多學者都聚焦于數字勞工,但中國對數字勞工的研究還存在相當的空間。數字勞工不僅僅包括傳媒產業中的數字勞工,還應該包括制造電子和科技產品的工人,更有網絡“玩工”。因此,編者將目前西方學者對于數字勞工問題研究的理論成果成系列出版,稱之為《西方媒介和數字勞工研究》。這個系列包括四卷內容,每卷由中英文導言、中文內容介紹以及七至八篇英文論文構成。
姚建華 ·社會學 ·10.3萬字
本書通過為全國各地各大研究機構中有關社區治理的實踐并研究的學者提供一個智識平臺,希望參與及觀察社區實驗的學者一同研討基層社會治理實踐,分析社區治理實踐的過程與機制,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當前實際的社區治理和社區發展之路,以期對基層社會治理實踐開展積極有益的社會學干預,驗證干預社會學在當前中國社區實踐中的效力。
李強等 ·社會學 ·10.3萬字
廣告惡俗?追隨名流惡俗?帶手機參加聚會也惡俗?到底什么是惡俗?惡俗與糟糕有何區別?跟愚蠢又有什么關系?如本書所說,惡俗就是弄虛作假、裝腔作勢卻恬不知恥;是餐館、酒店、電影、電視、大學等各個領域充斥著的虛偽、俗艷和無知;是以丑為美、以假為真、以淺薄為深刻、以愚昧為智慧。本書延續了《格調》的毒舌寫法,通過無情的揭露和入骨的批判,展現出現代文明社會種種光怪陸離的現象,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商業欺詐時代最大的特點——惡俗,并剖析了惡俗的本質、根源和未來,尖銳刺耳又不失幽默有趣。雖然極盡嘲諷之能事,作者之意卻不在于諷刺挖苦,而是希望借此喚醒大眾、反省大眾文化,本書因此稱得上是一部警世諍言。
(美)保羅·福塞爾 ·社會學 ·10.3萬字
愛情中應該有算計嗎?理性和情感是對立的嗎?在消費時代如何獲取真愛?在資本主義和消費文化盛行的當下,我們與人相識的機會和方式越來越多,互聯網更是為我們打開了海量的選擇之門,但無論是進入還是持續發展一段戀愛關系,或者更簡單地說,愛上一個人,正變得越來越難了。孤獨、疏離、冷淡的情緒彌漫在廣大的單身群體中。社會學家伊娃·易洛思研究人類情感和資本主義之間的關系二十余年。在本書中,她提出了“情感資本主義”的概念,意指情感關系和經濟關系彼此定義和塑造的雙重過程。通過分析各類約會交友網站、脫口秀節目、雜志、電影、心理咨詢行業等,并結合豐富的文化批判理論,她為21世紀的人類情感問題給出了一份診斷說明。
(法)伊娃·易洛思 ·社會學 ·10.2萬字
道德是一個社會中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和遵循的一套行為準則,一旦形成,便會牽涉依據其進行的各種道德判斷。善與惡、好與壞、美與丑、忠與奸、正與邪、是與非、對與錯都是我們對人、對事所形成的道德判斷;反過來,這些道德判斷又將進一步指導我們的日常行動。本輯收錄的八篇論文從不同角度闡述了道德判斷領域的最新發展內容,介紹了該領域中新的研究范式,并探討了本土文化背景下一些道德觀念的發展與演進。
楊宜音主編 ·社會學 ·10.2萬字
好萊塢編劇教父羅伯特·麥基帶領讀者回歸到廣告時代開始的日子——富蘭克林時代,從源頭解析廣告營銷至今的興衰歷程,為困擾無數從業人員自從進入后廣告時代開始“為什么人們不再相信廣告?”這一究極問題尋找答案。通過將可口可樂與紅牛、IBM、谷歌、蘋果等將故事方案轉化為行動的或成功或失敗的案例分析,使讀者了解如何正確將故事的拉動力量融入市場營銷、品牌、廣告和銷售中,通過解析這些代表行業最前沿的巨頭的改變,促使在即將來臨的新科技變革中,使掌握了故事技巧的營銷人員塑造品牌故事的未來。
(美)羅伯特·麥基 托馬斯·格雷斯 ·社會學 ·10.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