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林業生態扶貧脫貧與鄉村振興銜接機制研究:以廣西石漠化地區為例
會員

本研究內容來源于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20FJY018),部分研究成果已形成3篇資政報告并獲得省部級領導批示4人次。研究內容如下:首先,從林業產業扶貧、林業科技扶貧、生態補償扶貧、國土綠化扶貧四個方面系統梳理林業生態扶貧政策。其次,采用線性回歸模型與傾向得分匹配法相結合分析林業生態扶貧政策對農戶家庭總收入影響程度,結果顯示:林業生態工程、林業產業、林業培訓等林業生態扶貧脫貧政策體系對農戶家庭收入有正向影響。繼而,采用層次分析法與因子分析法相結合評價了林業生態扶貧政策綜合效果:介于非常滿意與滿意之間,且偏向于非常滿意。進而,選取50個指標并運用層次分析法(AHP)與模糊綜合評價法評價分析業生態扶貧政策與廣西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政策的銜接程度,結果顯示:35.89%、22.62%、32.13%的農戶認為林業生態扶貧與鄉村振興的銜接程度非常好、較好、一般,但也存在產業興而不旺、生態宜居景而不致、鄉風文明建設滯后、鄉村治理效率不高、科技支撐力度不足等問題。為推進減貧戰略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兩者工作體系平穩轉型,本研究提出了更加符合農村、林業草原、林農實際的2020年后林業生態扶貧成果鞏固與廣西石漠化地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銜接機制。最后,本研究提出廣西石漠化地區鄉村振興與林業生態扶貧銜接的保障措施。

覃凡丁 奉欽亮 ·社會學 ·11.7萬字

國家調整農民工社會政策研究
會員

專著包括社會政策和政策過程理論的最新的理論進展、理論建構方式及邏輯,社會政策范式的經典論述、話語實踐和學術路徑;社會政策范式的解釋性框架、核心概念、理論命題與方法論基礎;中國社會政策的主要論域、知識譜系和解釋傳統;基于中國語境、多重邏輯下的中國農民工社會政策實踐、政策文本變遷與話語特征;國家調整農民工政策的實踐理性、策略空間和行動框架;國家調整農民工社會政策過程中的農民工的個體化策略、行動邏輯和行為理性;國家調整農民工社會政策的社會影響與社會后果;國家調整農民工社會政策的社會影響的評估技術、評估的指標體系和評估結果;國家調整農民工社會政策的對策性的研究。專著在對社會政策最前沿理論的吸收、批判和創新的基礎上,從個體行為、生活質量、社會質量、社會發展四個層面開拓性地提出了社會政策影響的新的評估體系,并在堅持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準則和理論建構方法和范式的基礎上,在當代中國社會政策范式中首次引進了社會政策過程、實踐理性、社會理性、生活質量、社會質量、可持續生計框架、空間政治、底層生態、道德判斷的實踐、人性秩序建構等話語表達,構建了一種新的和突破性的社會政策理論架構、新的社會政策評估體系和新的政策知識建構邏輯。

潘澤泉 ·社會學 ·46.1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仁县| 双江| 越西县| 汤阴县| 黄浦区| 金塔县| 宝鸡市| 香格里拉县| 如东县| 兴义市| 江安县| 根河市| 昭通市| 双城市| 英德市| 南宫市| 昌邑市| 涟水县| 开阳县| 吉林省| 胶州市| 东阿县| 大英县| 齐齐哈尔市| 四平市| 榆树市| 来安县| 政和县| 巨野县| 岱山县| 遵义县| 社旗县| 固原市| 班玛县| 海南省| 靖安县| 巴彦淖尔市| 根河市| 全州县| 西乌珠穆沁旗| 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