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
本書所說的“崩潰”,是指某一人類社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人口急劇減少,政治、經濟、社會復雜程度驟降,終至瓦解。這在人類歷史上并不罕見,許多壯麗的文明遺址引發幽古之思,人們在撫今追昔時,不免產生疑問:為什么有些社會得以繁榮延續,有些社會卻走向衰亡,最終湮沒在歷史長河中?在本書中,戴蒙德延續其思考框架,聚焦生態環境與人類文明的關系。在比較歷史研究的視野下,戴蒙德以自己熟悉的美國蒙大拿州作為引子,縱向比較了復活節島、瑪雅文明、格陵蘭島的維京社會、德川幕府時期的日本等過去社會的興衰存亡,又橫向分析了盧旺達、海地與多米尼加、中國、澳大利亞等現代社會的發展與困境。這些文明社會面臨著相似的危機——在污染、瘟疫、戰爭、饑荒的背后,千瘡百孔的生態環境是社會走向敗亡的大前奏,而不同社會應對環境問題的選擇決定了它們迥異的結局。基于此,生態環境如何影響人類社會的命運這一議題,從一個宏大模糊的背景角色走到前臺的聚焦點下,一些從前歷史研究所忽略的關鍵信息被提取出來,重塑了人們對社會發展的認知。
·4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