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從考察美國高等教育的歷史沿革開始,首先回顧美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梳理美國高等教育的發端、舊式學院的建立、州立大學的興起、研究型大學的出現、大學的轉型發展和崛起、大眾化教育的實現和當代高等教育體制的多元化發展,勾勒出美國高等教育發展變化和人才培養模式變革的軌跡。然后,選擇美國高等教育的研究型大學層次,先研究其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再過渡到其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最后聚焦收尾于教師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由大及小,逐層遞進。
伏振興 ·社科總論 ·18.4萬字
本書涉及養老服務社會企業化發展、崗位設置對在職社工的離職意愿的影響、日本社會的治理模式及其對中國的啟示、中國高校基金會組織結構的優化策略、互聯網參與社會治理的三重論域及轉向等研究;探討了美國慈善業的歷史演進與經驗借鑒;介紹了重慶江北飛地貓盟生態科普保護中心以大貓之名、守護山水自然的公益行為;專訪了西鄉縣婦女發展協會創始人秦秀平,分析了社會創新助力下貧困婦女脫貧的情況;總結了加拿大慈善組織的發展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徐家良主編 ·社科總論 ·11.7萬字
本書為重慶工商大學65周年校慶系列作品之一。該書收錄了40個重慶工商大學創新創業案例,是重慶工商大學積極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成果體現。該書具有一定價值,弘揚高校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精神,同時,該書作為校慶作品,質量精良,內容積極向上,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
李春茹 ·社科總論 ·21.8萬字
本書結合新時代背景,緊密聯系當代大學生思想動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探討了如何培育當代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李千五 ·社科總論 ·16.4萬字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為重慶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多位教師關于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成果匯編,由王仕勇院長、陳松書記、劉富勝副院長主編,共收錄了26篇高質量論文,對于新時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養,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價值。
王仕勇 陳松 劉富勝 ·社科總論 ·23.1萬字
農村貧困是我國長期面臨的現實問題,是制約我國城鄉均衡發展和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因素。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村脫貧工作,不斷加大扶貧開發和社會救助工作力度。低生活保障是國家和社會為生活在低生活保障線以下的社會成員提供滿足其低生活需要的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救助制度安排。低生活保障被喻為社會的“穩定器”和最后一道“安全網”。扶貧開發是國家和社會通過包括政策、資金、物資、技術、信息、就業等方面的外部投入,對貧困地區的經濟運行進行調整、優化,在此基礎上實現貧困地區經濟的良性增長,進而緩解貧困地區的貧困,促使貧困對象逐漸擺脫貧困的政策體系。我國農村扶貧工作起步于改革開放初期,至今已走過近40年的歷程。2007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農村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簡稱“農村低保”),標志著我國農村扶貧工作進入了扶貧開發和生活救助“兩輪驅動”的新階段。十余年來的實踐表明,兩項制度(農村低保和扶貧開發)對緩解和消除農村貧困起到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兩項制度實施的時間較短,加之我國農村貧困問題非常復雜,諸多政策和措施還處于探索階段,兩項制度在實際運行中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其中,如何有效地對貧困對象進行動態管理,成為影響制度公平和制度實施效率的一大難題。
杜毅 李娜 ·社科總論 ·19.5萬字
在快速變化的21世紀,孩子將來從事的行業今天可能還未出現,今天的一些熱門職業那時可能已經消失。孩子掌握再多的知識,也趕不上一部聯網智能手機的萬分之一。以往,"知識就是力量”;未來,“思維才是力量”。以往,在職場中穩操勝券的是"有知識的人”;未來,獨領風騷的將是“會思考的人”,將是“有智慧的人”。怎樣保證孩子在未來的職業競爭中不會敗于機器人?怎樣幫助孩子獲得職場優勢?本書的回答是:提升孩子的思維品質。書中討論了怎樣提升思維品質。
謝小慶 ·社科總論 ·19萬字
“吐火羅問題”是原始印歐語、史前東西方人群遷徙與文化交流研究中的重要問題,更是一個世界難題。吐火羅語的定名由于涉及一系列歷史、地理和民族問題,因此我國史學家多有涉獵,取得不少成績;但對于吐火羅人的起源,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原始印歐人的起源和遷徒問題,國內卻一直沒有人進行系統研究。本書是吐火羅問題研究專家徐文堪先生對這些問題探討研究的結集。
徐文堪 ·社科總論 ·29.5萬字
本書為《中華民族的人格》普及本,供學校和社會機構愛國主義教育使用,簡體橫排插圖。《中華民族的人格》作于抗戰初期,選編歷代仁人志士故事若干,文字弘揚民族正氣,激勵國人奮斗,極富歷史意義,代表了商務印書館的時代風骨,和愛國主義的優秀傳統。
張元濟 ·社科總論 ·3萬字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自2003年開始,以國際標準訓練管理學方向的博士生,啟迪他們思考中國的問題,以國際通行的研究范式發表出來,從而讓國際同行了解中國。這個項目培養出的學者中,已經有多位以主要作者的身份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這在中國的社會科學界是罕見的。本書邀請其中的一些回顧論文的創作過程以及博士階段學習的心得,讀者可以從中體會如何從事高水平的學術研究,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光華管理學院國際博士生項目的培養模式,并體會這些優秀的年輕學者是如何充分利用博士階段學習的時間,為自己的學術生涯打下堅實基礎的。本書還邀請了部分論文的責任編輯,對于論文的評審和接受過程進行回顧。此外,還特別邀請這些年輕學者的指導教授或者合作教授,對于他們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表現和特點進行點評,以便讀者對于他們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張志學 徐淑英 ·社科總論 ·24.1萬字
孩子上了幼兒園或者小學以后,每天的起床、洗漱、早餐、上學、放學、做作業……都可能引發家庭“戰爭”。很多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喜歡拖拖拉拉的,父母說了無數句“快點快點”,孩子的問題依然沒有減少,可能反而會越來越多:上課走神,寫作業邊寫邊玩,洗臉刷牙都要催……父母們抓狂又無奈:孩子為什么會如此拖拉磨蹭?這是因為我們的孩子從小缺乏時間管理的培養。本書通過介紹“PCP兒童時間管理訓練模型”以及訓練方法,幫助父母找到孩子時間管理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法,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做時間的好朋友。時間管理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父母和孩子需要終生學習的功課,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堅持,不放棄!每位渴望孩子能管理好時間的父母,讓我們和孩子一起,開始兒童時間管理的學習和訓練旅程吧!
何小英 ·社科總論 ·10.1萬字
尼扎姆·莫爾克是大塞爾柱王朝的著名宰相,在任宰相的29年中,掌握著王朝的一切大權。他為了使王朝統治者加強統治,他在去世前不久寫下了《治國策》這本書,為蘇丹們提供治國指導。《治國策》反映了當時西亞、中亞和北非的經濟、政治、司法、宗教、文化和意識諸多方面的情況,是我們研究11世紀歷史不可多得的原始資料。盡管它是為封建統治者服務的,其思想帶有落后和片面性,如他對婦女的看法和對猶太人的歧視等,但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的管理仍極具研究價值。...
(波蘭)尼扎姆·莫爾克 ·社科總論 ·19.4萬字
王楚光,原任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他在任期間,努力鉆研文史館的業務工作,探索文史館工作的規律,撰寫了很多講話稿和有影響的政論文章。本書收錄的文章有30余篇,內容涉及到對文史館重要工作的記錄以及一些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其中包括《我對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幾點認識》、《國學碩儒文人楷模》等)、對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的思考(包括《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倡建中國七夕情侶節的可行性及現實意義》等)和一些政論文章(包括《關于西部大開發的幾點思考》、《小康社會還要不要提倡勤儉節約》等)。
王楚光 ·社科總論 ·15.3萬字
人類是靈長類動物,靈長類動物是政治動物。因此,我們的大腦不僅僅是為了狩獵和采集而設計的,它還能幫助我們通過欺騙和自我欺騙獲得社會地位。但是,雖然我們可能是自私的陰謀家,但我們卻假裝不這么做。我們對自己丑陋動機的了解越少,就越好,因此我們不喜歡談論,甚至不喜歡考慮我們的自私程度。這就是“大腦中的大象”。這種內省的禁忌讓我們很難清楚地思考我們的天性,并對我們行為的進行解釋。這本書的寫作目的,就是直接面對我們隱藏的動機——去追蹤那些黑暗的、未經檢驗的角落,用泛光燈把它們“炸開”。然后,一旦一切都清晰可見,我們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們自己,我們無意識的動機不僅僅是我們的私人行為,他們還感染了我們備受尊敬的社會機構,如藝術、學校、慈善、醫學、政治和宗教。事實上,這些機構在許多方面都是為了迎合我們的隱形動機,與他們的“官方”目的一起提供秘密議程。隱形動機的存在可能會顛覆通常的政治辯論,導致人們質疑這些社會機構的合法性,以及旨在支持或阻止它們的標準政策。在面對大象的大腦后,你不會看到自己,也看不到世界。
(美)凱文·希姆勒 羅賓·漢森 ·社科總論 ·21.7萬字
管理既然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本書共9章,從“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四個管理學的重要概念入手來介紹管理學的種種理論,主要內容包括緒論、管理道德與社會責任、管理思想的演進、計劃職能、決策、組織、領導、控制、團隊與團隊管理。本書不僅可以作為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的教材,也適用于各類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的培訓,以及作為企業領導和管理人員的參考資料和自學讀本。
楊銳 楊靜 ·社科總論 ·29.1萬字
本書對社會轉型時期民間組織合法性的建立機制進行了靜態和動態兩方面的研究,靜態方面從歷史結構制度方面分析了民間組織合法性建立的演變過程和影響因素;動態方面從若干組織個案的日常運行過程入手探討了民間組織合法性建立的張力與掙扎。在此基礎上,本書最后對規范和監管民間組織的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呂新萍 ·社科總論 ·14.9萬字
《社會民主主義的基礎》初版于2003年在德國出版,此版本為第四版,經過全面修訂之后,本書具有新的結構,新的篇章,但保留了被證明有效的內容編排框架。作為一本哲學著作,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社會民主主義的基礎,包括理論與實踐,并主要闡明這樣一個問題:在21世紀,社會民主主義具有什么樣的意義。它以哪些價值為基礎?它追尋的目標有哪些?以及如何才能夠踐行這些目標?
(德)托比亞斯·貢貝特等 ·社科總論 ·8.4萬字
本書是一部研究地域性人與自然發展關系的學術著作。《陜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研究報告》由理論篇、實踐篇兩大部分十七章構成,共220千字。作者立足于當今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結合陜西省生態文明的具體實際情況,以陜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方式為根本理念,順應了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者也以嚴謹求實的態度提出陜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多種戰略舉措。該書的出版對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
中共陜西省委黨校課題組 ·社科總論 ·20.4萬字
《向上管理》以中國古代“智圣”諸葛亮為主角,闡述了他管理上司劉備的絕招——“分步呈現”“換位思考”“關系維護”“主動出擊”“角色定位”五大絕招。案例真實,古為今用,解說通俗,幽默接地氣,適合廣大職場青年學習。
鞠佳 ·社科總論 ·9.3萬字
在現代人口老齡社會,老齡管理學作為一門老年學和管理學的新興交叉學科,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書通過參考借鑒國內外老齡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闡述了老齡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建設、基本工作方式和未來老齡管理的發展方向,提出了老齡管理學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探討了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環境、資源、社會的影響,論述了老齡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的創新發展思路和發展因素,構建了為老服務業智能化、專業化、職業化的政策支持框架。本書可供理論研究部門和實際工作機構人員閱讀參考。
董之鷹 ·社科總論 ·3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