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代表性著作,一直是文學界和史學界的熱點議題,然而,《紅樓夢》的作者到底是誰?如皋人冒廉泉利用業余時間,不迷信紅學權威,不囿于成說,歷經三十年潛心研究,提出新說:《紅樓夢》的真正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如皋文人冒辟疆!本書認為,冒辟疆以筆名曹雪芹寫作了《紅樓夢》,并鏗將有力地擲出了七十條證據,這些證據,就是埋藏在《紅樓夢》中的冒辟疆元素。
冒廉泉 ·文學評論 ·20萬字
李登峰日記作品是20世紀末咸陽文化界最驚人的發現。本書共分五章。第一章,李登峰作品的定位;第二章,李登峰作品的生態環境分析;第三章,李登峰作品的價值;第四章,李登峰作品的創作動機、階段劃分及藝術特點;第五章,李登峰作品的命運。
楊生博 ·文學評論 ·14.4萬字
欣賞魏晉名士風度,闡述其中趣韻,領略精神境界。重新解讀志人小說的杰作《世說新語》,魯迅先生筆下“名士的教科書”。以生動詼諧、輕松好讀的文筆,聚攏原作各種片斷,引導讀者跨越時空界限。去“聽”懂那些“玄遠冷雋”的言語,去“看”清那些“高簡瑰奇”的行為。名士的風姿氣度和投向名士的欣賞目光。兩種力量支撐起《世說新語》的世界。帶你重新打量這個世界。原來活在教科書里的名士們,竟是這樣有趣的一種存在!
徐大軍 ·文學評論 ·12.4萬字
以回目為窗口,走進“大旨談情”的“紅樓”世界。從小說寫情的回目出發,撇開繁瑣的考證和抽象的理論,結合分析小說的成書、各個版本、人物形象和具體情節;致力講解《紅樓夢》文學世界所蘊含的情感和藝術;諸多細節別有會心,幫助“紅”迷們真正走近《紅樓夢》。
劉上生 ·文學評論 ·15.6萬字
以普通讀者身段,遨游光怪陸離的“西游”世界。輕松流暢,生動幽默。不同于學術論著,深入淺出,分享閱讀《西游記》的心得體會。脫離研究,回歸欣賞。從讀者視角重新出發,體會名著所特有的語言、人物、情節之美。直面作品,反復閱讀。力求保持初次閱讀的新鮮感和審美愉悅,表達最真切直接的感受。隨筆形式,專題講述。每篇文章圍繞一個話題,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場,發表對同一人物事件的看法。
苗懷明 ·文學評論 ·15.4萬字
引經據典,全新解讀“水滸”英雄傳奇。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是英雄傳奇小說的代表作。原作由歷史上的宋江起義原型,講述一個以一百零八好漢為代表的江湖故事。本書以各種史料為佐證,條分縷析地追溯了水滸故事和小說的寫定過程,揭示了鐘相、楊幺洞庭湖起義和《水滸傳》的隱秘聯系,令人耳目一新。更附文反映了中國古代小說往往和民間宗教存在復雜聯系這一基本事實。
侯會 ·文學評論 ·19.4萬字
北宋詞人賀鑄是一位具英雄色彩的奇儁之士。書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東山詞》文本解讀,分析賀鑄詞的多重品格:言情詞文章的第二部分緊承上文的分析,分析賀鑄的兩面人生與心態:他的社會角色具有多重性;他有著雙重人格與心態——縱情享樂與勇擔道義。文章第三部分是全文的落腳點所在,賀鑄詞中所包含的社會習俗與文化心理,是他所處的北宋中后期社會的社會文化心理的折射.
阮麗萍 ·文學評論 ·5.2萬字
該書立足中國文論缺乏一套自己的話語體系,導致“失語癥”現實問題,梳理了中國文論的西化歷程,揭示出中國文論失語的本質是現代性變異。從文化轉型和文論發展的角度,提出了重建中國文論話語,實現中國文論中國化的三條路徑:中國文論的當下直接有效性、西方文論中國化、讓中國文論在當代中國成為主流話語。
邱明豐 ·文學評論 ·15.4萬字
本書是本雅明的博士論文,針對當時流行的對于浪漫派理論的誤讀,本雅明以問題史的思路,試圖追蹤德國浪漫派的藝術批評概念的變遷,意在揭示其藝術批評的哲學根基,以準確界定德國浪漫派青年運動的積極成就。不同于一般的藝術批評史研究,作者更愿意將其納入更為廣泛的視野,就浪漫派所理解的反思概念、認識論、藝術作品、藝術理論做了深入清理,其中對內在批判與救世主義的闡發,極具洞察力。
(德)瓦爾特·本雅明 ·文學評論 ·9.6萬字
本雅明在本書開篇即坦承其所作是批評而非評論,“批評所探尋的是藝術作品的真理內涵”,他試圖揭示隱藏于作為實在內涵的歌德作品中的意義之維。在他看來,開啟了古典主義潮流,它試圖弄清的并不是倫理的和歷史的,而是神話的及語文學的問題。它所思索的不是生成中的意念,而是已成形的、蘊含著生命與語言的內涵。這些豐富而復雜的層面,在歌德晚期作品尤為突出。
(德)瓦爾特·本雅明 ·文學評論 ·13.6萬字
五四前后,是中國專制與共和,民主與獨裁,科學與迷信,白話與文言,新詩人與舊才子,新思想與舊道德,包辦婚姻與自由戀愛的交替時期。本書著重論述這一時期新型知識分子群體,在沖破舊式婚姻的過程中,“新詩人與舊才子”、“新思想與舊道德”、“理性與情感”交織時的矛盾與沖突。為了敘述與行文的方便,本疏選擇了胡適之、郭沫若、徐志摩、郁達夫、戴望舒等5位現代詩人,對他們的女性情感心態,進行考證與論析。
黃世中 ·文學評論 ·13.8萬字
本書對宋末元初東南文章大家戴表元及其文學作品進行系統研究,對戴表元生平及作品進行全面解讀,在對其作品思想性研究的基礎上,側重對其詩歌與散文的風格特色進行仔細梳理,從傳承、創新及影響等方面深入挖掘其價值。
楊鳳琴 ·文學評論 ·17.9萬字
“錢江學術文叢”之一種。本書稿以唐宋記體散文為研究對象,從文體學與文化學兩方面入手,梳理“記”這一興于唐、盛于宋的散文文體的淵源和流變,探究其文體邊界及分類,進而考察其流變過程中文體發展與時代的審美選擇之間的互動關系;梳理記體散文與其他文體的互滲離合關系,確定其在唐宋散文文體價值序列中的位置,以期深入發掘記體散文的文體特征及文化內蘊。
趙燕 ·文學評論 ·18萬字
《醒世恒言》是明末馮夢龍纂輯的白話短篇小說集,與之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一起合稱“三言”,在“三言”中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部。《醒世恒言》所收錄的多是成熟的話本小說,共有四十篇,這些故事有反映愛情婚姻的、有譴責吏治黑暗的、有謳歌行俠仗義的,故事情節離奇曲折,人物個性鮮明,充滿情趣,令人百讀不厭。本書在每篇故事前都做了簡短的精要簡介,對小說情節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和點評,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故事,領悟其主旨。
(明)馮夢龍 ·文學評論 ·18.3萬字
原書《人類簡史》(Sapiens:ABriefHistoryofHumankind)讓作者尤瓦爾·赫拉利一舉成名,成為以色列超級暢銷書,目前這本書已授20多個國家版權,在歷史學之外,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等領域的知識也是信手拈來。本書不僅將全書精華總結一冊,還有額外補充的相關視頻可供參考,幫助您更迅速地全面打通文字發明前后歷史的界限。
利民·鄧 ·文學評論 ·3.4萬字
本書是《未來簡史》(HomoDeus:ABriefHistoryofTomorrow)的摘要總結。原書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是一位青年怪才,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著有國際暢銷書《人類簡史》。其新作《未來簡史》,以宏大視角審視人類未來的終極命運,一出版就在全球掀起一股風潮,引起廣泛關注。本書簡述了智人發展的過去和未來,并試圖以宏大的視角審視人類未來的終極命運。本書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更為宏大、更加新奇的視野去了解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展示了驚人的預測。
利民·鄧 ·文學評論 ·2.5萬字
我們的免疫系統分布全身,涉及多種細胞、器官、蛋白質和組織。它可以區分自身組織與外來組織,幫助我們抵御有害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的入侵。它還能發現死細胞、缺陷細胞和癌細胞,并把它們清除出體內。閱讀本書,了解科學家如何利用身體自然的防御系統擊退癌癥、關節炎及其他疾病。
利民·鄧 ·文學評論 ·1.8萬字
阿爾茲海默癥作為一種尚難以治愈的認知障礙,近年來隨著對其研究的愈發深入,如何預防疾病發生就成了人們關注的重點。《TheAlzheimer'sSolution:ABreakthroughProgramtoPreventandReversetheSymptomsofCognitiveDeclineatEveryAge》一書就是為了幫助90%的人預防此病,并幫助余下10%的高危人群盡量延遲病情的發生,甚至還能幫助確診的患者延緩病情發展。本書是其摘要總結,為你快速梳理原書脈絡,掌握關鍵內容。
《出口成章》是老舍先生在1963年編選的集子,它的副標題是“論文學語言及其他”。書中收錄了他在1955年至1963年5月之間寫成的22篇文章,其中包括書信和講稿等各種形式。這是老舍先生自編的唯一一本標明論著的集子,足見他對此書的重視。
老舍 ·文學評論 ·10.1萬字
中山大學教授、著名學者、“最后一代傳統文人”陳永正教授重磅力作——《“三言”“二拍”的世界》,帶你看宋元浮世繪中平凡庸碌的、市井小民的不平凡人生起伏。“三言”“二拍”是流傳頗廣的五部中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集,其中,“三言”是馮夢龍編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凌濛初編撰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在這本書里,作者不拘一格地談論“三言”“二拍”的中的故事與人物,作者及作品影響力等,將文學鑒賞與歷史考證相結合,解讀點評深入淺出,且生動耐讀,引導啟示讀者于細微處一步步探究“三言”“二拍”;既充滿奇趣,又有社會現實意義的獨特文學魅力。是一本雅俗兼顧、能讓人輕松讀懂的名家鑒賞辭典。通過對這些故事及人物的解讀,探究其中的人生哲理、看透人性百態。既能學到很多為人處世之理,又能get古代文人思想之趣!
陳永正 ·文學評論 ·1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