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老舍是我國現代小說家、戲劇家,是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本書收錄了他一生文學創作的精華之作,分為散文、小說、戲劇三輯,收錄散文《我的母親》《我熱愛新北京》等,小說《不成問題的問題》《斷魂槍》等,以及戲劇名作《茶館》。老舍將自身的爽朗、幽默、質樸和熱情都傾注在這些作品中。它們都是進入老舍文學世界的精品。
老舍 ·名家作品 ·9.2萬字
1931年,豐子愷先生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在開明書店出版。此后,“緣緣堂”系列作品,成為代表他深厚散文造詣的文化符號,《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緣緣堂新筆》也成為豐子愷一生中的重要的散文集。本套“緣緣堂書系”以豐子愷早期出版的作品為底本,并加入豐子愷漫畫作品,還給讀者一個原汁原味、生動有趣的“緣緣堂”。緣緣堂隨筆書系收集整理豐子愷先生在杭州緣緣堂生活時所做的小文章,多為豐先生應雜志約稿所做。《隨筆二十則》是當年結集的一種。約8萬字。內容皆是日常小事,讀書,吃瓜子,蝌蚪,新年,在無窮的小事中體會大道,人生無常與人生有趣,都在其中。
豐子愷 ·名家作品 ·4萬字
這是一本關于對人世間眷戀的散文集子。十三位知名作家50篇散文作品,作家們在書中談論親情、友誼、久別的故鄉、逝去的時光,或直擊主題,或慢慢鋪敘。在他們的文字里,無一不彰顯著對生命、對歲月綿密的體悟與眷戀。作家們與讀者真誠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對美好事物的真實感受與感悟。可在作家筆下看見關于前輩魯迅、陳西瀅、陸小曼、梁思成等的生活趣事。全書分為七個部分內容豐富,情感真切,溫馨暖人,給讀者以深情的溫暖、美的感悟、生命的啟迪。
汪曾祺 史鐵生等 ·名家作品 ·12.1萬字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奧登與摯友衣修伍德記錄1938年中國之旅的經典,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馬鳴謙譯本,注釋豐富,考據詳實。奧登的復雜性不僅體現在他思想軌跡的幾度易轍,也在于其生活經歷的豐富多彩,頻繁的旅行經歷塑造了他充滿矛盾的性格,也深刻地改變了他對許多問題的認識,1938年的中國之旅即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一次,和他結伴而行的是他的摯友兼伴侶——英國作家衣修伍德。兩人之前已經共同創作了三部詩劇,如今則為了他們的第四本書輾轉于中國,足跡遍布香港、廣東、漢口、上海、黃河流域戰區等,先后訪問過多位重要歷史人物,留下眾多珍貴的一手資料。這本書就是出版于1939年的《戰地行紀》,一部集詩歌、散文、照片于一體的戰地札記。當時正逢歐戰爆發前夕,此書以其翔實的資料、幽默動人的文筆和堅定的反法西斯立場廣受歡迎,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其中奧登創作的二十七首十四行詩更被譽為“奧登三十年代詩歌中最深刻、最有創新的篇章,也可以說是這十年間最偉大的英語詩之一”。
(英)W.H.奧登等 ·名家作品 ·17萬字
本書是美學大師朱光潛的全新散文精選。全書收錄19篇經典妙文,分為四輯:“人生的進度條,該緩就緩”“感到生活不熨帖,然后呢”“晚點兒再向世界妥協”“可愛的人和事總會出現”。本書是老先生對自己數十年生活俗事和人生哲學的觀照,是一本“此中有真意”的態度之書。諸事乏味,從今天起,不如保持一點樂趣,放心喝茶,睡覺大吉。“如果向旁人檢討自己不是樁罪過,可以說我大體上歡喜冷靜、沉著、穩重、剛毅,尊重理性和意志,卻也不菲薄情感和想象。”——朱光潛
朱光潛 ·名家作品 ·7.7萬字
本書是張恨水先生在抗戰期間影響最大、最受歡迎,也是大后方最暢銷的長篇小說。文學界盛贊該書是一部“奇書”!作者用“寓言十九托之于夢”的手法,筆酣墨暢,恣意潑灑,全書充滿了詭譎玄幻的懸念,上下古今,縱橫捭闔,把那些間接有助于抗戰勝利的問題,那些直接有害于抗戰的表現,燃燭犀照,痛加鞭笞,毫不鷺情,因而該書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南京大屠殺后,張恨水曾呈文政府請求上山打游擊,無果后便把濃烈的愛國熱忱和一腔孤憤書于紙上,創作了大量寫實精神高揚的作品。
張恨水 ·名家作品 ·18.7萬字
《價值的中間物:論魯迅生存敘事的政治修辭》重新辨析魯迅提出的“中間物”命題,認為它是價值等級秩序中展開的價值中間物,而不是此前學者提出的歷史中間物。以此為基礎,圍繞魯迅為啟蒙大眾而展開“求真”活動這一“世俗”的“拯救”過程,發掘纏繞其間的真與善、墮落與拯救、決戰與絕望三重矛盾,深入叩探魯迅的求真思想與大眾的“仁義道德”之間的兩難困境。最后引導到對中國現代性危機的重新審視以及對我們當下生存處境的重新觀照上,并從現代人生存敘事的角度,提出要審慎對待人類的不同愛欲,以此拓展修辭論美學的新維度和新的闡釋空間,即政治修辭美學。
何浩 ·名家作品 ·18.2萬字
周作人說“幸得生而為人”,又說“許多的人看清楚了事實卻又不能拋棄理想,于是唯有煩悶?”,然而盡管有所失望,但他依然認為“自知不是容易事,但也還想努力”。《都是可憐的人間》中所選的《自己所能做的》《夢想之一》《教訓之無用》《無謂之感慨》等文章。人生在世,皆可憐。周作人是一個“懷有理想的悲觀主義者”,但他依然堅信“若要做事,只有堅忍勤進這四個字便是一切的捷訣”。
周作人 ·名家作品 ·9.7萬字
《郁達夫精選集:春風沉醉的晚上》一書收錄的都是郁達夫最為經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輯:成長?我的夢,我的青春”收錄的是郁達夫于1934至1936年寫的8篇自傳性質的文章,基本記錄了作者本人成長歷程;“第二輯:漂泊?一個人在途上”收錄的是郁達夫的散文名篇;“第三輯:摯友?風雨故人”收錄的是郁達夫回憶徐志摩、魯迅、徐志摩等友人的文章;“第四輯:小說?春風沉醉的晚上”收錄的是郁達夫最為著名的小說作品,例如《春風沉醉的晚上》《沉淪》等等。
郁達夫 ·名家作品 ·15.8萬字
《文學與出汗/魯迅小全集》收錄了魯迅雜文專輯《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已集》《三閑集》中的代表作品。魯迅的雜文,在現當代仍然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尤其是他的雜文對現代傳播中各種評論性文體的出現和影響,雜文創作題材、體裁、手段的開拓,對現代文語言運用的自由無拘、富有創造力的貢獻,以及想象思維的逆向運用和正反結合可謂影響至深。
魯迅 ·名家作品 ·15.1萬字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一部回憶性的散文集,回顧了他童年和青年時代難忘的人與事,用魯迅先生自己的話說,《朝花夕拾》“就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書中既有童趣與溫情,也有諷刺與批判,自1928年未名社出版后,暢銷不衰。本次出版以1928年未名社初版為底本,遵循原文,逐字校對,并力求還原初版封面,以期將近百年前的古雅和靈動分享給讀者,向經典致敬。
魯迅 ·名家作品 ·4.2萬字
《國學指導二種》是梁啟超先生《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要籍解題及其讀法》兩部指導年輕人如何閱讀國學經典的作品的匯編。《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為1923年春,《清華周刊》記者向梁啟超先生約稿,并“督責甚急”,先生“竭三日之力”完成。書稿從“修養應用及思想史關系書類”“政治史及其他文獻學書類”“韻文書類”“小學書及文法書類”“隨意涉覽書類”等六個方面,為年輕人開列了一份國學經典閱讀書單。《要籍解題及其讀法》是任公先生1923年在清華學校的講義。書稿論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孝經”“史記”“荀子”“韓非子”“左傳國語”“詩經”“楚辭”“禮記大戴禮記爾雅”等國學經典,從其編寫者/作者、成書年代,內容及價值,閱讀方法,其注釋書及關系書,等等方面,做了提綱挈領的歸納與總結。
梁啟超 ·名家作品 ·7.6萬字
文學大師是一個時代的開拓者和各種文學形式的集大成者,他們的作品來源于他們生活的時代,記載了那個時代社會生活的縮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對社會、生活的體驗與思考,影響著社會的發展進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們是我們心靈的工程師,能夠指導我們的人生發展,給予我們心靈雞湯般的精神滋養。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1.3萬字
右散文十七篇,本系《乙酉文編》原稿的一部分,在一九五二年冬天編成后,久藏篋底。三年前曹聚仁先生北游見訪,出以相示,承他帶至香港,在雜志上發表若干篇,后來集印為一冊,即《過去的工作》便是。余下的這一部分,他又為整理出板,就使用這《乙酉文編》的名稱。曹先生的種種厚意,實在是很可感謝的。說起乙酉年來,這已經是十五年前的事,社會情形既今昔不同,那么有些感慨牢騷已經失時效,這是要請讀者原諒,而在作者卻又很引為大幸的。講到名物和民俗的幾篇,在這里或者分量并不多,但是有讀者偏愛這些,在解放后我也還寫許多簡短的,給報刊補白,今年挑選較成片段的,輯了一本《草葉集》,大約在三四月里也可以和讀者見面了。
周作人 ·名家作品 ·7.4萬字
本書圍繞中國長期不變的社會學問題,選取老舍文章和孫之俊作品中頗具諷刺和批判意味的散文、漫畫,如:有錢最好、再談西紅柿、習慣、論飯館、談談貓國的教育制度、科學救命、晝寢的風潮、“幽默”的危險、靈的文學與佛教、別忙、文藝與木匠、如何接受文學遺產、筷子、儲蓄思想、《紅樓夢》并不是夢等。本書收錄作品的文風與同期作者有著很大的不同,突出的特點是:對于人性中的壞,除了辛辣的批判,還會加上些幽默的理解。“笑罵,而又不趕盡殺絕”,這也是老舍先生被世界文壇所公認的最大特點。本書輔以同一時期畫家的畫作,具有很高的欣賞和閱讀價值。
老舍著 零露 懷樸編 ·名家作品 ·8.1萬字
本書收錄了林徽因的小說名篇《九十九度中》《模影零篇》和《窘》。對于喜歡林徽因作品的讀者來說,本書不可不讀。《九十九度中》是作者早期運用現代派手法的名篇,文筆溫柔有力。小說截取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片段,展示了1930年代中國都市生活的形態,同時體現出作者對底層人們的同情與關懷。全書力爭以全面的內容向讀者展現一代才女的絕代風范,是喜歡林徽因的讀者不可不讀的一本書。
林徽因 ·名家作品 ·4.7萬字
《世間萬物,總有歡喜》是八旬“頑童”蔡瀾關于人生智慧的散文精選,沒有爹味說教,四兩撥千斤,所有焦慮與困惑都能被他輕松化解,幽默豁達又不乏犀利,精神狀態優美:問:先生,安于現狀是否可恥呢?答:也是一種境界。問:三十五歲還有沒有資格走出舒適圈?答:五十歲再說。問:先生,總覺得自己很差勁怎么辦?答:改為覺得自己很厲害呀。問:先生,請問什么才算是大事?答:天塌下來。問:想要問問先生對喜歡的定義是什么?答:喜歡就是喜歡,真笨。隨便打開一篇,就像進入一方避難所,即刻讓被文字拯救的瞬間。
蔡瀾 ·名家作品 ·7.5萬字
《吶喊》是魯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十四篇短篇小說的結集。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面貌,無情地鞭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種種弊端,對辛亥革命以來的經驗和教訓做出了深刻的總結,對社會變革時期的個人悲劇進行了全面的剖析,表現出了對國民精神的熱切關注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渴望。
魯迅 ·名家作品 ·18.6萬字
本書是百花文學獎、冰心文學獎得主李漢榮的散文作品集,重點收錄入選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中考語文閱讀試題的精彩篇章,同時收錄部分全新作品。他的文字靈氣飛揚,有著強烈而飽滿的生命意識,仿佛在云層之上和地表之下開出的花朵。當我們困于生活的墻角,在沉悶的現實中無法脫身、無法喘息時,翻開本書,任思緒在云層之上,感知力朝著泥土之下延伸。如同置身于一汪山泉水般豐盈和清澈,洗滌靈魂的疲憊與焦躁。獻給每一位在孤獨之境跋涉的行者,迎著逆風,行走在更遼闊的時空里。
李漢榮 ·名家作品 ·11.9萬字
歲月不聲不響,你且不慌不忙。在凡俗的煙火里,愿以素心,悅來日方長;愿晨昏相依,四季歡喜;愿你全力以赴地過,云淡風輕地活。手持清風待明月,眉挑煙火過一生。本書共分為七章,精選季羨林、沈從文、老舍、朱自清、史鐵生、張曉風等名家經典隨筆散文,共同回憶我們生活中經歷過的親情、友情、愛情等情感經歷,讓逐漸迷失在生活中的人們重新發現身邊的溫情與陽光。時光總是過的很快又很慢,讓我們一起追隨名家的腳步共同品味生活中的苦痛時刻與溫暖瞬間,找到努力奮進的力量。
季羨林等 ·名家作品 ·10.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