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在《星光: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優秀校友訪談錄》系列作品的基礎上,繼續收集了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建院以來具有代表性的50位優秀畢業生或學生群體經典案例,是學院以“倡導合格基礎上的揚長教育,注重學生全面素質提高基礎上的個性發展”為育人理念結出的碩果集錦,對大學生及青年讀者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趙陽 ·文集 ·14.5萬字
本書稿是一部論文集,約30萬字,收文75篇,分輿論引導、媒體創新、辦報思路、人物、經濟、風物、訪談7個專題,基本上是王暉從事新聞工作30多年的一次回顧和總結,既展示了他作為一線記者所撰寫的優秀新聞作品,又體現了他作為報社帶頭人的辦報思路和理念。
王暉 ·文集 ·19萬字
《將錯就錯》是甘陽1996~2000年左右的隨筆文章結集,較為全面地體現了作者于美求學期間對于社會、政治、文學、教育等諸多領域的思考,筆鋒幽默犀利,對問題的觀察入木三分,往往于淺白處見真思想。其中涉及八十年代與九十年代中國思想與學術的變遷,以及通過對名震學界的芝大“社會思想委員會”眾多學界泰斗的追慕與懷想來探索學者之精神、大學之理念,尤其值得細細品味。本書2002年由三聯書店首版,2007年再版。此次改版,列入“三聯精選”叢書第三輯。
甘陽 ·文集 ·19.1萬字
那個在2020年末走進大家視野的純凈少年丁真,來自離天最近的地方——理塘。“潔白的仙鶴,請把雙羽借我,不到遠處去飛,只到理塘就回。”倉央嘉措的詩篇在紙間留下了雋永之味,本書書名也正來源于此。全書收錄10個短篇故事,20萬字。用小說講述理塘美景、風土人文和歷史文化,重構“雪山”“草地”“賽馬”“詩歌”“藏戲”等一個個鮮活元素。《你是我生生世世的守護》《畫陶》《潔白的仙鶴》《在那離天最近的地方》等篇章夢幻般講述著歷史傳說與動人愛情。《駿馬飛馳》《跳動的面具》《扶貧追夢人》《重啟吧姐妹》等篇章則讓理塘悠然、圣潔的曠野之風從歷史記憶中穿過,繼續翻飛著現代理塘人的衣角,牽起他們的追夢故事。書末彩蛋:“在理塘,做離天最近的夢。”特別邀約理塘縣文旅體高小平寫就他的理塘夢境。歡迎你來入夢。重慶市網絡作家協會主席,先后獲得2017年度茅盾文學新人獎網絡文學新人獎提名獎的靜夜寄思,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市網絡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的韓路榮,及央視熱播劇《小娘惹》《錦繡河圖》的作者一言等一眾網絡小說作者為我們的故事合集打上了底色。歷經千回百轉,只一次與天空之城的邂逅,便一生腳步停留。
靜夜寄思 韓路榮 一言等 ·文集 ·19.8萬字
本書精選周邦彥詞作中經典而有代表性的作品,由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劉斯奮先生撰寫導讀,并為每一首詞作翻譯、注釋,簡要介紹相關背景、典故。劉先生的白話翻譯一方面曉暢易懂,與原文逐句對應,極便理解;另一方面兼顧“信、達、雅”,譯文本身亦具有詩意,十分優美。可幫助愛好古典詩歌的讀者更好地理解、欣賞清真詞的妙處,亦可供創作時借鑒參考。書前長篇導讀,既從文學史家的角度,綜合介紹周邦彥的生平和成就,其作為集大成者對對前人的接受和對后世的影響;又從同為文人的角度細膩體會其創作特點,說“周邦彥詞給人的印象,確實像一束開到了盡頭的鮮花,一樹倦于飄拂的垂柳”,有一種“頹廢的美”,對他的生平遭遇寄予同情的嘆息。周邦彥詞是典型的文人詞,因其格律雅正、講究音律,對于尚不太熟悉古典詩詞的讀者來說,是較難真正把握其妙處的。有了劉斯奮先生的翻譯和注釋,則可以說提供了一條入門之捷徑。
(宋)周邦彥著 劉斯奮譯注 ·文集 ·5.4萬字
本書收入十三篇札記和兩篇附錄,寫于不同時期,是作者二十多年精研《文心雕龍》的會心之作。《文心雕龍》的研究成果雖已十分豐富,但還有諸多問題沒有解決,研究的余地還很大,羅宗強先生的這些札記,多是從文本解讀的角度,用“一辭一句之訓讀”來探究《文心雕龍》,對一些以往研究中沒有解決的問題提出了精到的看法。
羅宗強 ·文集 ·14.7萬字
本書《沈從文經典名作》的與眾不同之處,不僅僅是一套田園牧歌般的、原汁原味的、采納民國首版文本的沈從文代表作全集(包括小說、散文、傳記、家書及文物研究等,所有篇目打磨多年,均遵照沈從文自己“臨事莊肅”的方式而來),還在于我們今天一個共享的打開方式,即“1+1+1”經典共讀計劃,一篇沈從文代表作,一位專家共讀人,一堂文學精進課……
沈從文著 趙園主編 ·文集 ·16.9萬字
沈從文著 趙園主編 ·文集 ·14.1萬字
這是一本關于引導讀書的冊子。為了引導大家讀好書,1997年清華大學推出一本《清華大學學生應讀書目(人文部分)》,推薦了中國文化名著、中國文學名著、世界文化名著和世界文學名著各20種,收效良好,在校內外獲得積極評價。依據形勢的要求,在總結以往指導閱讀實踐的基礎上,由清華大學圖書館出面,邀集了清華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新雅書院、教務處和人文學院等院系的教授組成了一個編委會,對1997年版的《清華大學學生應讀書目(人文部分)》進行了修訂,形成了新版《清華大學薦讀書目》。新版所推薦的書目除個別是近期一經面世便為世人公認為富有啟迪意義的好書,一般均帶有經典特色,歷經歲月的淘洗,是具有傳世性、普適性和權威性的文化遺產。
《清華大學薦讀書目》編寫組 胡顯章 ·文集 ·19.9萬字
姍姍來遲,畢竟還是來了。木心,被陳丹青(《退步集》作者)尊稱為“吾師”的前輩,《南方周末》專版評論并由陳子善、陳村、何立偉等名家共薦的文學大師。木心是個“異數”,雙重性質的“異數”。木心自身的氣質、稟賦,落在任何時代都會出類拔萃,而偏偏落在最宿命地湮沒個人才具的歷史時期,本是注定了要枯萎夭折的,但他存在,而且成熟,沉默幾十年,終于揚名海外。專題評論木心的文學活動,是后事,是大事,是盛事。他的文字,是那么樣的一種富有人類感情與文化表情的中國漢字,優雅、從容、洗練、蘊藉,極為講究。洋粹他也懂,國粹他也懂,但他不是簡單的中西合璧,弄出個“三明治”來,就像他用水墨來描畫他的風景,他是用純粹的中文書寫思維,來表述他對世界的體認與感懷。
木心 ·文集 ·6.8萬字
本書接續《柱馬屋存稿》而來,收錄作者自2003年以來的若干篇論文,“柱馬屋”并非齋名雅號,而是取寒山詩:“天生百尺樹,剪作長條木。可惜棟梁材,拋之在幽谷。年多心尚勁,日久皮漸突。識者取將來,猶堪柱馬屋。”可見作者自稱不堪棟梁之用的情懷。
項楚 ·文集 ·16.5萬字
《敦煌詩歌導論》以敦煌詩歌的文獻校錄、文字考訂為基礎,全面系統地評述了敦煌詩歌的全貌,將敦煌遺書中保存的唐五代詩歌,分為文人詩歌、釋道詩歌、民間詩歌、鄉土詩歌、王梵志詩這五個類別,按詩歌性質、撰寫時間、作者或研究情況等方面加以介紹。
項楚 ·文集 ·16.7萬字
本系列是為關于文學、地景及社區種種關系的散文集。以文學為切入點,講述香港十八區人地事物的互動關系,當中不單涉及香港文學作家及其作品,也向通識多面的方向發展。以當區的地景、人情、風物或故事等作題材,突顯或形塑各區的風貌與特色。本書由樊善標教授、馬輝洪先生、鄒芷茵博士主編,十八位本地文學作家包括:陳德錦、袁兆昌、鄧小樺、張婉雯、鄭政恒、廖偉棠、唐睿、呂永佳等分別撰寫。立足當前,并與往日曾書寫當區的文學作家及其作品對話,以展示歷史、文學的厚度。本系列的主讀者羣為教師、大學生、中學生及一般大眾,讓讀者可以本系列為引作文學散步,認識文學作家在港的身影,欣賞與香港有關的作品選段。本冊為“港島及九龍篇”,有九篇文章。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文學研究中心編著 ·文集 ·8.5萬字
李成俊是土生土長的、成功的澳門文化人,半個多世紀來,他辦報、寫作、演講,游走于報人、作家與社會活動家之間,有豐富的辦報實踐和理論,致力于推動澳門文學的創作和發展,并寫下不少文學藝術方面的評論文章。其多年前結集的三部作品《待旦集》、《夜未央樓隨筆》、《歲月如詩》以及一大批零散作品,在社會上均有一定的影響。李成俊的作品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濃烈的澳門氣息,有著時代的、地區的標志性意義,惜其三冊單行本出版已有年月,而今難窺全貌。現將他的作品重新整理、編排,以比較系統的選集形式分上、下兩冊出版,上冊以時評、政論為主,下冊則是其文藝評論、師友交誼、藝壇逸話之類的文章。這樣編排的目的,是讓讀者較為全面地認識李成俊其人其文,進而了解澳門近、現代本土文化的脈絡和社會發展的一些軌跡。
李成俊 ·文集 ·15.2萬字
本系列是為關于文學、地景及社區種種關系的散文集。以文學為切入點,講述香港十八區人地事物的互動關系,當中不單涉及香港文學作家及其作品,也向通識多面的方向發展。以當區的地景、人情、風物或故事等作題材,突顯或形塑各區的風貌與特色。本書由樊善標教授、馬輝洪先生、鄒芷茵博士主編,十八位本地文學作家包括:陳德錦、袁兆昌、鄧小樺、張婉雯、鄭政恒、廖偉棠、唐睿、呂永佳等分別撰寫。立足當前,并與往日曾書寫當區的文學作家及其作品對話,以展示歷史、文學的厚度。本系列的主讀者羣為教師、大學生、中學生及一般大眾,讓讀者可以本系列為引作文學散步,認識文學作家在港的身影,欣賞與香港有關的作品選段。本分冊為“新界篇”,有九篇文章。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文學研究中心編著 ·文集 ·7.8萬字
《人間食糧》是紀德游歷北非和意大利之后,以抒情方式,糅合傳統的短詩、頌歌、旋曲等形式寫成的一連串富有詩意的斷想。此書可謂紀德本人最激越的精神獨白,被奉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經》”。
(法)安德烈·紀德 ·文集 ·7.7萬字
本書是民國著名藏書家、作家周越然的雜文集之一,本書中的文章均為作者在國內外旅行中的所見所聞,以及通過讀書所進行的對于各地風俗的考證,妙趣橫生,并具有一定的研究和資料價值。本書記錄了在作者讀書和旅行的同時,對于各地風俗的考證,這些考證涵蓋面廣,從市井逸聞到異域風情,無所不包,他用詼諧幽默的語言,為讀者展現了一幅幅真貴的畫面,向當時的國人展示了外面的世界。本書最大的特點之一在于集外文首次完整集結出版,可以讓讀者更好地品味周越然。
周越然 ·文集 ·9.4萬字
本書是民國著名藏書家、編譯家、散文家周越然的雜文集之一。兩性關系和由其引出的各種問題曾長期被國人回避,作者曾就此問題在報刊上開設專欄,對青年人加以指導。這些文章并非枯燥的說教,而是用詼諧幽默的筆調講述了一個個短小精悍的故事,寓教于樂。例如,在作者看來,男女小孩,不分中十西域,其所最欲求決者,莫如彼等“何自而來”之一疑問等等問題。作者在此用幽默的語言加以解釋。本書的最大特點之一在于集外文首次完整集結出版,在書中可以品味原汁原味的周越然。
周越然 ·文集 ·9.8萬字
《吟雨軒詩文集》為陳小從先生(陳隆恪之女、陳寅恪侄女)的詩文集,收入作者留存的自少年時期至今八十年間所作的四卷詩、一卷詞、一卷文,內容大都關乎義寧陳氏的人物往事與生活點滴,末附《趣馀錄》、評價文章、書中所涉陳氏家人親友及簡介等,可為研究者提供最為真實的記錄。
陳小從 ·文集 ·10.7萬字
本書是蕭紅作品的精選合集,包括部分散文與小說作品。為了讓讀者能更快速的了解蕭紅的作品思想,本書還將她坎坷艱難的一生經歷及其作品思想的分析放在了作品后。如此,讀者便可以了解到蕭紅筆下弱勢群體的鮮明性格和保有的人道主義和文學自由。
蕭紅 ·文集 ·1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