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文集是《曾康霖文集》的第6集,前5集集中反映了曾康霖教授退休前在教學科研中的所思、所作、所為。該文集是前5集的后續(xù),集中反映他退休后在培養(yǎng)人才和學科建設方面的新成果。特別是密切結合中國實際進行的基礎研究和前沿問題的探討,如對當前引起國內外關注的普惠金融和網絡金融等熱點問題的研究和探索,對推動我國金融業(yè)的發(fā)展具有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曾康霖 ·文集 ·38.7萬字
本書主要包括“美之巡禮”“詩之悠游”“文之探幽”和“理之論說”四個部分,涵蓋美學、文學研究與批評。美學研究涉及日本美學、柔美范疇和創(chuàng)造美學;文學評論主要集中在中國當代特別是新時期以來的詩歌思潮、散文文體、小說創(chuàng)作等方面。
梁艷萍 ·文集 ·30.8萬字
本書是彭陽一中老師的優(yōu)秀論文選集,為彭陽一中教學第一線教師對于教學和管理多年的經驗,包括學校管理、學校德育、教學研究三部分等內容。
楊存政主編 ·文集 ·30.3萬字
本書為南京大學世界史專業(yè)學術論文集,主要涉及世界現(xiàn)代化研究、英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歐盟、英聯(lián)邦國家等問題的研究。
陳曉律 ·文集 ·24.9萬字
杰夫·戴爾用他創(chuàng)意非凡的浪漫小說以及精彩的、無法歸類的非虛構作品,贏得了大西洋兩岸熱情粉絲的傾心。同時,他還寫出了一些最機智、最精辟的評論,涉及的主題令人吃驚——音樂、文學、攝影和旅游新聞——在戴爾的筆下,成為一種不可抗拒的自我報道。《人類狀況百科全書》收錄了杰夫·戴爾25年來的散文、評論和不幸的經歷。書中,他在阿爾及利亞追尋加繆的影子,回憶八十年代布里斯頓的救濟金生活;他反思爵士樂的地位,也反思高級時裝和當代藝術。無論他寫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始終會令讀者驚訝。對他來說,批評家的反思工作和小說家對生活經驗的承諾之間沒有任何分歧:它們是相互啟發(fā)的方式,以銳化我們的認知。
(英)杰夫·戴爾 ·文集 ·32.9萬字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建黨百年百篇文學短經典”系列精選百篇反映建黨百年光輝歷程,思想精深、藝術精湛、篇幅精悍的中短篇小說與紀實作品(含敘事散文、特寫、紀實文學、報告文學、非虛構),涵蓋在讀者中產生過積極影響的“紅色經典”與書寫改革開放時期,包含十八大以來黨領導下各項事業(yè)歷史性成就與歷史性變革的新作,從文學的角度折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等不同階段的歷史主題與主線,以符合廣大讀者欣賞習慣的內容和形式,弘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激活紅色記憶,凝聚愛黨愛國之情,砥礪強國興邦之志。本書為第三卷,收入黨的十八大以來作品。
賀紹俊 李云雷 叢治辰主編 ·文集 ·35.5萬字
《魯迅談人生》精選了魯迅散文、雜文、書信等作品一百余篇,分為五個單元,全面呈現(xiàn)了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的復雜宏大的人生觀。魯迅先生多樣的文筆里,包含了他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國家、民族的深切憂思,凝聚了他滿腔的熱血和赤子之情。這些文字,這些符號,不僅對當時的國民有著警醒作用,對子孫后世也有著深刻的啟迪和教育意義。
魯迅 ·文集 ·25.7萬字
著名作家從維熙的文集,共14卷。收錄從維熙自文學創(chuàng)作以來,縱貫文壇60余年的重要作品。包括小說卷10卷,紀實文學、散文4卷。
從維熙 ·文集 ·30.1萬字
《草嬰譯著全集》是著名俄蘇文學翻譯家草嬰先生畢生翻譯、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全編,共計21卷,約700萬字。其中,12卷收錄草嬰翻譯的以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小說全集為主的俄國經典文學作品;7卷收錄草嬰翻譯的包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肖洛霍夫、萊蒙托夫等作家作品在內的反映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和蘇聯(lián)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作品;1卷收錄草嬰關于俄蘇文學和文學翻譯問題的個人著作;1卷搜集草嬰歷年來在各報刊雜志中發(fā)表的翻譯文章。本卷為:草嬰譯著全集第四卷《戰(zhàn)爭與和平》(卷四)。
(俄)列夫·托爾斯泰 ·文集 ·22.4萬字
《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第四輯)包括文學傳播與接受理論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傳播與接受研究、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傳播與接受研究、中外文學相互傳播與接受研究等內容,既有對傳播研究的理論思考和整體格局的建構,也有具體的個案分析;既探討中國古代文學的傳播方式及其特點,也探討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傳播過程及其規(guī)律,同時還研究中外文學的雙向互動傳播及其影響。
尚永亮 譚新紅主編 ·文集 ·25萬字
本書是一部以偏僻山村為背景的小說。書中描寫了當?shù)孛袼缀袜l(xiāng)村生活,給生活在城市的人們一種全新的生活理念。
王玉芳 ·文集 ·26.5萬字
本套裝包含《妙趣人生》《江湖老友》《飲食男女》《紅顏知己》4部蔡瀾作品。細碎的日常被作者描繪地有滋有味。看似隨意漫談,實則充滿人生智慧。“玩物不喪志”的人生令人艷羨,“活在當下,甚是好玩”是作者給所有人的精神指引。
蔡瀾 ·文集 ·38萬字
本書收入作者關于日本問題的論文若干篇,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外交諸方面,具有很高學術價值。作者武寅研究員長期致力于日本問題研究,從早期的中日關系史研究到后來的當代日本國際關系研究,她的研究涵蓋了各個歷史時期的中日關系,并涉及當代日本政治文化的各個領域。她從“尊皇政治”和“家國觀念”等角度發(fā)出的論述,可謂切中日本政治文化的要害,而當今中日關系“對等不平衡”觀點的提出,對于人們深刻理解紛繁復雜的各種表象籠罩之下的中日關系實質極具啟發(fā)意義。書稿中類似精彩之處甚多,茲不贅列。相信一冊在手,讀者便能對中日關系的來龍去脈了然于胸。值得特別指出的是,由于作者文筆流暢,書稿既有學術性,也有很高的可讀性,不僅對于專業(yè)的日本研究學者具有參考價值,也適宜一般讀者閱讀。此外,作者在卷首的訪談錄《一個日本研究學者走過的道路》中,深情回顧了自己學術道路上的足跡,其中流露出來的治學精神也能給后輩學人以非同一般的激勵。
武寅 ·文集 ·32.2萬字
67年前,一位父親因思念他遠隔重洋的孩子寫了上百封家書。字字真情,卻又害怕孩子覺得厭煩,字里行間帶著些許小心的詢問;濃濃關愛,卻又緊張孩子貪懶放縱,而處處提點關懷。從衣食住行的繁瑣細節(jié),到藝術修養(yǎng)的宏遠思想,你會看到一個父親會因孩子提到的一點小事而嘮嘮叨叨;你會看到一個父親會因孩子的一點小進步而直淌眼淚。在這本書中你會發(fā)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的父愛形象,一個不茍言笑的父親唯用文字才能說出的愛意。若問他寫信的原由是什么,那也只是所有父親的希望:親愛的孩子,希望你比我少些煩惱,多些幸福。
傅雷 ·文集 ·21.5萬字
本書是第六屆廣西網絡文學大賽獲獎作品選集,輯選了大賽小說、散文、詩歌類的獲獎作品。本作品集圍繞“全民共筑中國夢,勠力同心奔小康”的主題,描寫鄉(xiāng)村如何脫貧的故事及扶貧干部事跡;贊美鄉(xiāng)村日新月異的變化,抒發(fā)對故土及親人的懷念;抒寫新時代的中國故事,記錄普通人在決勝全面小康路上奮發(fā)有為的人生。本書佳作云集,反映了廣西網絡文學新的水平和高度,對進一步推動我區(qū)乃至全國網絡文學現(xiàn)實題材的創(chuàng)作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參考價值。
廣西網絡文學大賽組委會編 ·文集 ·23.4萬字
朱自清的詩,影響著一代人的心靈,帶給讀者一種藝術上的熏陶和精神享受。不僅感染了成干上萬的熱心讀者,還豐富了世界文學寶庫。他的散文造就了優(yōu)美的意境,華麗卻不浮躁,為培養(yǎng)繁榮散文和文學青年創(chuàng)作提供了寶貴的藝術經驗。《荷塘月色》、《背影》等都運用了詩意的心懷和豐富的想象力,在藝術和思想上呈現(xiàn)出一種純正樸實的作風。散文是文學殿堂中一種首要因素,是初期新詩中難得的作品。揭露血淚的人生,充滿了革命精神。他被公認為新文學運動中成績優(yōu)秀的散文作家,彰顯了充實而不做作的藝術生命力,為白話美文提供了典范,受到了廣大讀者青睞。
朱自清著 煙波主編 ·文集 ·22.6萬字
本書以多樣化的敘事風格,展現(xiàn)了2012—2017年度大連市中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高原景色。這些入選作品中的絕大多數(shù)都發(fā)表于省級以上報刊,發(fā)表之后,又被《新華文摘》《小說選刊》《小說月報》等權威選刊轉載,或被年度優(yōu)秀中短篇小說選本收錄,這些作品中又有多篇作品,分別榮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小說選刊》雙年獎、《中國作家》“劍門關文學獎”和遼寧文學獎等多種文學獎項。
張金雙主編 ·文集 ·42.9萬字
郁達夫的作品風格在新文化運動中是獨樹一幟的。他作品中的“傷感”與“頹廢”迅速打動了那些剛從封建禮教的桎梏下脫離出來,卻又陷入彷徨的青年的心,“沉淪”幾乎成了戰(zhàn)亂時代青年苦悶憂郁的代名詞。本書不僅收錄了郁達夫以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遲桂花》,散文《故都的秋》《一個人在途中》,膾炙人口的古體詩,表露心跡的日記等,還還收錄了一些郁達夫與親人、愛人及友人來往的重要書信。另外,在分類上,編者沒有根據(jù)以往廣義的散文概念進行分類,而是把游記和自傳單獨編排,以求用更清晰的視角讓讀者領略郁達夫散文的魅力。
郁達夫 ·文集 ·49.3萬字
本書是一部有關新聞傳播方面的文章的結集。精選了項德生同志之前發(fā)表的有關新聞傳播方面的文章約60篇,分六章編輯成冊,包括時尚話題、成才之道、憂患意識、數(shù)說新聞等。對從事新聞傳播事業(yè)的人員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項德生 ·文集 ·28.5萬字
陳嘉映2007—2018自選文集。《何為良好生活》后新作,認真思考,認真表述這些思考,召喚愛思考的人來一道思考。在危機與紛爭爆發(fā)的時代,哲學如何協(xié)助我們反思生活。“我們與其說需要共識,不如說需要學會,沒有共識的人應該如何一起生存。”本書是陳嘉映先生選編自己于2007—2018年間所作演講、訪談與評論結集。有不同的道,從前有不同的道,現(xiàn)在有不同的道,將來還有不同的道。重要的問題不是找到唯一的道,而是這些不同的道之間怎樣呼應,怎樣交流,怎樣斗爭。你要是堅持說,哲學要的就是唯一的真理體系,那我不得不說,哲學已經死了。哲學,尤其今天的哲學,不是宣教式的,不是上智向下愚宣教。我們之所求,首先不是讓別人明白,而是求自己明白。“我個人想要的是,認真思考,認真表述這些思考,召喚愛思考的人來一道思考。”
陳嘉映 ·文集 ·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