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被稱為巴黎版的《在路上》,為凱魯亞克后期的作品。小說以半自傳體的風格、用第一人稱講述了作者去巴黎和布列塔尼探尋家族歷史的十日之旅。從蒙帕納斯黑幫酒吧里風韻不存的法國女人到與作者同名的陌生法國“貴族”,旅程中的每個人每件事都令凱魯亞克深深著迷,他認為自己從中獲得了“垮掉的一代”眼中最高境界的人生體驗:“頓悟”。全書秉承了凱魯亞克一貫的寫作風格,用天馬行空的聯想和充滿激情的筆觸寫出了獨特的旅行感悟。
杰克·凱魯亞克 ·外國隨筆 ·4.6萬字
《愛丁堡筆記》成書于1879年,是史蒂文森最生動有趣也是最具私人意義的作品之一。史蒂文森出生于愛丁堡,并在此求學、生活。他本人之于愛丁堡,如同喬伊斯之于都柏林,時刻牽掛,又在有生之年始終游離。他曾經說道:“沒有一顆星有如愛丁堡的街燈那樣可愛動人。我若忘了你呀,愛丁堡,那就請讓我這只寫作的右手也不再靈活吧!”本書由一系列散文組成,從愛丁堡老城、議會廣場到新城、卡爾頓山與彭特蘭丘陵,鋪開了一幅獨具韻味的風景畫。作品既有游記性質,又穿插了社會評論,滿溢著作者娓娓道來的家鄉情愫。書中的愛丁堡是一個立體的,并極具戲劇對比性的城市——在新與舊之間,富庶與饑饉之間,廣廈與鄉野間鋪展開來的城市。在一些章節中,作者懷抱一種懷舊之情謳歌城市之美與其獨特的精神氣質,而在如“傳奇故事”等章節中,他則著重渲染了愛丁堡黑暗、陰森的一面,如嗜酒的下層階級、社會丑聞、城市邊緣之罪惡。惟有一位真正熱愛愛丁堡的淵博之士,才可游刃有余地誠實講述這一切,而不跌入批判文學的俗套。總之,這是一位愛丁堡“圈內人”的作品。本書由譯言古登堡計劃引進,并首次翻譯成中文。
(英)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外國隨筆 ·4.6萬字
內含雨果·克勞斯生平與履歷,詩歌、繪畫和電影介紹,《比利時的哀愁》內容概述與搶先試讀,重要評論,親繪插圖,雨果·克勞斯與諾特博姆的對談,以及《比利時的哀愁》人名對照表。
譯林出版社 ·外國隨筆 ·4.5萬字
這是一本自然主義短篇集,囊括了作者早期的隨筆、日記、短篇小說共25篇,描寫的多是生活中細微的片段以及夢中模糊的記憶,酒、友人、病痛、旅途和故鄉,折射出日本明治時期文人身邊的生活圖景。著筆墨處多是目之所見、耳之所聞、體之所感,宛若一片片切割出來的夢與現實的碎片。
真山青果 ·外國隨筆 ·4.5萬字
《格林童話》由格林兄弟搜集、整理德國民間故事、傳說而編成,是世界童話三大寶庫之一。它以豐富的想象、質樸優美的語言為孩子們塑造了眾多鮮明的形象,呈現出一個絢麗而神奇的世界。它歌頌勤勞、勇敢、機智、誠實、不懼困難等可貴品質,鼓勵人們追求真善美。本書所精選的《青蛙王子》《睡美人》《白雪公主》等廣為流傳的十篇,是這頂桂冠上永葆璀璨的明珠。
(德)格林兄弟 ·外國隨筆 ·4.5萬字
1965年,為了尋找“讓-路易·勒布里·德·凱魯亞克”這個名字,凱魯亞克只身前往巴黎。在巴黎(還有布列塔尼)的10天當中,他像個孤獨旅者那樣,漫步在杜伊勒里花園筆直的林蔭道,跨越熱鬧非凡的塞納河上晃動的橋梁,聆聽圣日耳曼德普雷教堂的《安魂曲》,同時邂逅了各種各樣的人:藍黑頭發、綠眼睛的布列塔尼人,門牙有縫隙,正好嵌在可舔可吻的雙唇中;溫柔女郎酒吧的侍者,不停地跟他說著“巴黎腐爛了”;像拿破侖那樣帶著雙角帽的警衛,佩著刺刀,目不轉睛地盯著他點燃一個煙蒂……然后某個時刻,他獲得了某種啟示,某種改變了他、能讓他在接下去7年或更長時間里按那樣的模式生活的啟示,確切地說,是“悟”:即“突然開竅”“突然覺醒”,或者簡單點兒,就是“眼睛突然睜開”。正是懷著這樣的頓悟,凱魯亞克為我們娓娓道來這一場醉人的巴黎之旅。
杰克·凱魯亞克 ·外國隨筆 ·4.5萬字
我叫約瑟夫·伯恩斯坦,我快八歲了,父母不知去了哪兒。但是馬塞爾小姐說,我的名字得是約瑟夫·貝爾坦,今年六歲,父母死于一場流感;因為我是猶太人,要藏在蓬斯神父的黃別墅里。可是,猶太人到底意味著什么呢?我為什么不能和別人一樣?在蓬斯神父的秘密基地,我終于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而且我懂得了,不論是什么樣的人,都有生存的權利,而我們的生命不只對我們自己有意義……“你知道誰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收藏家嗎?是諾亞。他救下了上帝創造的所有生物。”
(法)埃里克-埃馬紐埃爾·施米特 ·外國隨筆 ·4.5萬字
活著這件事很陌生吧,也很辛苦吧?在這個袒露脆弱會被視為弱點的世界,樸濬卻記錄了無數自己的脆弱時刻:會在被復雜的人際關系裹挾時逃離,會對自己的貧窮和缺陷感到羞恥,會輕易陷入名為后悔和自責的泥沼,也常常會困惑“我為什么無法喜歡自己”。但他坦然接納自己所有的敏感與掙扎,用隱藏在人性中的原始直覺,帶領我們去觸摸生命中難以直面的問題——貧富、悲喜、生死、離別。它們不再是血淚交織的遺憾與悲傷,而是關于感謝、歉意和愛。這是一種使生命更加完整的脆弱,帶著想哭就哭的率真和生猛。就算哭泣不能改變什么,但一起流淚的話或許能夠不那么難堪,或許能夠成為彼此的一點力量。
(韓)樸濬 ·外國隨筆 ·4.4萬字
《愛丁堡筆記》成書于1879年,是史蒂文森最生動有趣也是最具私人意義的作品之一。本書由一系列散文組成,從愛丁堡老城、議會廣場到新城、卡爾頓山與彭特蘭丘陵,鋪開了一幅獨具韻味的風景畫。作品既有游記性質,又穿插了社會評論,滿溢著作者娓娓道來的家鄉情愫。書中的愛丁堡是一個立體的,并極具戲劇對比性的城市——在新與舊之間,富庶與饑饉之間,廣廈與鄉野間鋪展開來的城市。在一些章節中,作者懷抱一種懷舊之情謳歌城市之美與其獨特的精神氣質,而在如“傳奇故事”等章節中,他則著重渲染了愛丁堡黑暗、陰森的一面,如嗜酒的下層階級、社會丑聞、城市邊緣之罪惡等。
(英)羅伯特·斯蒂文森 ·外國隨筆 ·4.4萬字
晚年的厄休拉·勒古恩與大衛·奈門合作為讀者奉上了這部精彩絕倫的訪談錄。在三次關于小說、詩歌、散文和文學批評的專題對話中,本書清晰地展現了勒古恩的創作理念和文學觀點。訪談中的厄休拉·勒古恩真誠而坦率,她對伍爾夫、托爾斯泰、薩拉馬戈、托爾金等作家的作品不吝贊美,也毫不避諱地談到了與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和部分嚴肅文學作家之間的歧見。她向年輕作家提出了寫作建議,也批評了抑制想象、忽視女性作家作品等文學和社會問題。與采訪者的合拍使這部訪談錄折射出勒古恩思想的光芒,照亮了后人通往理想的寫作之路。
(美)厄休拉·勒古恩等 ·外國隨筆 ·4.3萬字
日式雜煮——村上味的雞毛蒜皮和生存之道,“相當有問題”的村上春樹的五十篇“相當有問題”的個人隨筆。小確幸、唱片狂、壽喜燒愛好者、總之很愛貓的閑人村上,大橋步精心配畫,超有趣大叔村上的內心獨白五十篇,雖然會撒謊,絕非惡作劇。本書從2000年3月開始在雜志《anan》上連載,橫跨1年時間,包括50篇隨筆作品。“披薩”、“唱片”、“羅得島”、“弗吉尼亞·伍爾夫”、“炸面圈”,單是這些關鍵詞,已經足以吸引所有村上粉絲的眼球。當然,里面還包括很多新的話題,比如“火燒胸罩”、“柿籽問題”、“胡蘿卜君”等,其中“雞素燒”、“粗卷壽司”、“手卷”等和日本料理的話題有很多,整本隨筆集充滿了村上味。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從身為作家出道出席《群像》新人獎頒獎儀式時的記憶“關于西裝”開始,邊引用錢德勒小說里的臺詞,邊對村上作品里主要的主題之一“死亡”進行考察,以“說再見”結束。“我覺得自己在相應的背景和音樂中得以從個人角度對二十世紀順利告別。”(說再見)這一末尾的話表現出這本書標示著村上迎來了自己作為一名作家的成熟期或者說轉換期這一重要節點。
(日)村上春樹 ·外國隨筆 ·4.3萬字
《假證件》收錄了路易塞利出道時所寫的十篇隨筆作品:有的文段記錄了她漫游(或騎行)于城市與國家之間對于自我、空間的思索;有的文段則探究了閱讀與寫作所及邊界。“假證件”一詞取自開篇與結尾中她往復于威尼斯,探訪布羅茨基墓地的旅途中“因緣巧合”獲得一張威尼斯永居身份的經歷,也暗喻著作者自身經歷中流動的復雜與多變。隨筆式寫作中抽離的視角、優美的筆觸里有路易塞利身為作家的野心與坦誠,同時也為讀者認清周遭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觀看之道。
(墨西哥)瓦萊里婭·路易塞利 ·外國隨筆 ·4.3萬字
2018年,年過花甲的百萬富翁、“毒舌”專欄作家克拉克森決定跨界種地,經營6070畝的農場,辛苦一年卻只賺了144英鎊。這是他的第三年,農活水平提升有限,“好點子”(餿主意)卻還是層出不窮。他受夠了總在“越獄”找死的綿羊,新買了30只山羊;決定飼養一種比熊貓還珍稀的土豬,但沒想到還要給“宮斗”的母豬當和事佬;得意洋洋地計劃把地里現成的蕁麻做成湯變現,但算出來的保本價就已經高出天際……雖然啥都不懂的他可以用“鈔能力”雇人干活,但還是要委屈巴巴地忍受骨干員工/暴躁青年卡萊布的嫌棄。農場經紀人“開心查理”卻在偷笑,因為每個“好點子”背后都有煩瑣的程序要走,而他是按小時計薪的。就連一向不干農活只管農場商店的莉薩,也在開叉車、裝圍欄方面秒殺他……克拉克森幽默風趣地記錄下煩惱不斷卻又樂趣滿滿的農場生活,讓人大笑,也讓人明白為何“農場上糟糕的一天,也勝過辦公室里挺好的一天”。
(英)杰里米·克拉克森 ·外國隨筆 ·4.3萬字
本書收錄了尤今老師在游歷世界時候遇見的人與事。尤今老師用她簡明、清新的筆觸帶給讀者她所見的詩意和遠方。
(新加坡)尤今 ·外國隨筆 ·4.3萬字
有一天,我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渴望,一種想要親近大地的急切需求。于是,我決定每天去做園藝。經歷了三次春夏秋冬四季輪回,我在被我稱為秘苑的花園里侍弄花草已有三年。在花朵競相開放的花園里駐足停留,使我再次變得虔誠。在眼前這本書中,某些字句是在祈禱,在告白,在對大地和自然進行愛的告白。大地不是死的、無生氣的、沉默的存在,而是一個善言的生命體,一個生機勃勃的有機體。就連石頭也有生命。今天我們恰恰正在殘暴地利用它,蹂躪它,并由此徹底摧毀它。大地發出請求,要我們愛護它,善待它。“愛護”在詞源上與“美”同源。愛護它,就要贊頌它。本冊文字皆為贊美詩,是對大地的贊頌。
(德)韓炳哲 ·外國隨筆 ·4.2萬字
安妮·埃爾諾和她的愛人馬克·馬力,拍攝下14張兩人云雨過后的雜亂相片,然后分別用文字記錄下可見和不可見的東西。在拍攝這些相片的時間前后,埃爾諾罹患乳腺癌。生長腫瘤的乳房,大量脫落的頭發,抗癌藥物侵害的病體,這位用自身經歷書寫生活的作家將殘缺的身體轉移到相片之中。物質性的東西成為愛、死亡、欲望、缺失的唯一證據。
(法)安妮·埃爾諾 馬克·馬力 ·外國隨筆 ·4.1萬字
本書精選了英國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的戲劇故事。作者善于刻劃人物,形象鮮明突出,故事情節變化多端,令人難以估計:王子哈姆雷特要向誰復仇?結果如何?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家族是世仇,他們真的可以交往嗎?《威尼斯商人》中,最為人佩服的年輕律師原來是……
(英)莎士比亞 ·外國隨筆 ·4.1萬字
《冥途》集薈萃了內田百閒1917—1921年發表的十八篇短篇作品。作者繼承并發展了其師夏目漱石的《夢十夜》《永日小品》的創造風格,并加以地方風土氣息和德國浪漫主義文學要素,使其作品充滿夢幻色彩。這些小品文發表之后,受到了以芥川龍之介、森田草平、佐藤春夫為代表的同時代文人的高度評價。
(日)內田百閒 ·外國隨筆 ·4.1萬字
本書收錄了尤今老師對于生活的諸多感悟,她將自己對人生、世界、愛情、友情的諸多想法凝聚于文字,寫成一篇篇優美文章,鼓勵大家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領略生活中的諸多美好。
(新加坡)尤今 ·外國隨筆 ·4.1萬字
誰說我們人生需要整理術?誰說我們應該要不斷努力變得更健康丶更瘦丶更有效率,且更樂觀呢?沒有什麼比一個以自我優化活出穿戴整齊丶膚色均勻丶神采奕奕的成功故事更無聊的了,你知道的就是雜志上常常讀到的那種優化人生策略——衣柜要保持整齊,日子得像發條那樣過得井然有序,甚至愛情生活也要快狠準有效率。另一方面,我們也很向往古怪的人,就是那種會把自己埋在一堆亂七八糟的書本里,把整理指南拋在腦後,對於運動完全不熟悉,喜歡享受美食(但絕對不執行間歇性斷食),沉迷午睡,愛四處游蕩(但絕對不會把計步器放在身上),徹夜狂歡而無愧疚等等行為。這種近乎過時的生物,如今被稱為“享樂主義者”,我們必須好好保留免於滅絕。如果你厭倦了在這樣的時代仍然把一切都做到最好,遵循一堆整理魔法術和斷食法的話,那就不要錯過這一本可以啟發你活出享樂生活態度的書。
(德)安德烈婭·格爾克 ·外國隨筆 ·4.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