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夢游之地》是莫桑比克作家米亞·科托的長篇小說代表作。1980年代,莫桑比克深陷內戰。身為戰爭遺民,一位老人和一個男孩將一輛燒毀的巴士當作棲居之所。他們發現了已故乘客留下的日記本,其中記敘了自己一生的故事。男孩為老人娓娓道來,日記本里的故事與現實交織、融合。《夢游之地》寫于1992年,是米亞?科托的長篇處女作。他有力控訴了戰爭遺留的深重苦難,并用高度詩意、生動的語言,創造了一種與現實緊密連結的魔幻氛圍。
(莫桑比克)米亞·科托 ·外國隨筆 ·12.2萬字
全球暢銷作家、生活方式引領者、演說家阿蘭·德波頓長踞歐美暢銷書排行榜的作品,明星王俊凱枕邊書。擷取哲學、藝術、政治、文學精華,緩解人生、愛情、心理、工作困惑,同名電視節目風靡英倫。在他人眼里,我是怎樣一個人?我是個成功者還是失敗者?每個人的內心,都潛藏著對自身身份的一種難言的“焦慮”。可有誰曾真正審視過這種身份的焦慮呢?睿智的德波頓做到了,他首次引領我們直面這一人心深處的焦慮“情結”。德波頓援引藝術家、思想家及作家的觀點與作品,抽絲剝繭般地剖析身份焦慮的根源,并從哲學、藝術、政治、宗教等各個角度探索舒緩和釋放這種焦慮的途徑。一支生花妙筆,伴以廣博的學識和獨特的視角,澄清種種心性的困惑和社會的壁障,讓你不經意間峰回路轉,解開心結,感悟人生更加豐盈適意的含義。
(英)阿蘭·德波頓 ·外國隨筆 ·12.1萬字
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俄羅斯作家的作品,探尋世界文學和文化根源之旅,充滿和諧的人文情懷。《耶利哥的玫瑰》是蒲寧的一部游記隨筆集,在這部游記隨筆集中,他塑造了諸多生動形象的人物,描寫了自然景色的和諧優美,表現心理的深刻令人嘆為觀止。在游覽世界的同時,蒲寧還積極地探索古老文明的源頭和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規律,因此《耶利哥的玫瑰》除了體現蒲寧文學上的極高藝術成就,同時還具有極高的社會人文價值。
(俄)蒲寧 ·外國隨筆 ·12.1萬字
本書是日本著名美學大師柳宗悅關于茶與美這一主題的散文集。收錄了柳宗悅關于茶道,茶器,美學等方面的文章。在書中,柳宗悅對何為美,何為茶道這一主題,進行了獨特且深刻的探討,并從多種角度論美。柳宗悅認為,要深入地理解茶之心、美之本質,必須近距離的觸碰及觀察,通過茶道名器來觀察其中之美,他認為,只有用一種不被固定觀念束縛的自由目光,來看待茶道以及茶器等,茶才能進入一個更為自由的世界。他還在文中提倡日本美的共通準則,對古往今來的茶人做出評價,對現代茶人提出了中肯以及嚴肅的要求。真正的茶人,就應當以創作家自勉。就眼力來說,無邊的自由是最重要的。如今大多數茶人所缺乏的,就是這種自由,茶境,與簡素之德的緣分極深,而與驕奢卻是無緣的。茶道也是清貧的教誨。——柳宗悅。
(日)柳宗悅 ·外國隨筆 ·12.1萬字
《行思德國:萊茵文化的精神肖像》以批判思考角度及富含熱烈情感的筆鋒文采,帶領讀者一探德意志文化最深處的奧義。全書由作者選定的德國歷史上的關鍵人物、事件出發,拉引出貫串最初德意志文明、乃至現代德國的種種風物人情,從生活、思想、歷史、習俗等層面一一切入,巧妙融合典故素材、社會實相與個人感發,既有學術的嚴謹扎實,亦見文學的詩性酣暢,在行云流水的筆調中,娓娓道盡德意志文化精髓。
向南 ·外國隨筆 ·12萬字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23歲成名作,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暢銷全球200萬冊,以哲學的角度探索“愛情”,教我們如何認識愛情、把握愛情、享受愛情。一對青年男女邂逅在從巴黎飛往倫敦的飛機上,一段浪漫戀情由此展開。從第一次親吻到第一次爭吵,從親密無間到移情別戀,從甜蜜歡喜到心痛欲裂,其間種種交往細節,都在本書中得到細膩生動的記錄。作者在哲學的層面上,探索愛情的每個階段。以他冷靜睿智的頭腦,實現理性清晰的解剖,幫助戀愛中的人們走出迷霧,重新認識愛情。
(英)阿蘭·德波頓 ·外國隨筆 ·11.9萬字
延續上一部的風格,瑪麗·比爾德教授繼續在博客中發表著對教育、古典歷史以及時事熱點的諸多看法,既有趣又有教育意義。索馬里海盜肆虐,為何不試試龐培的做法?羅馬人會講哪些笑話?英國大選政黨宣言有多糟糕?按照時間的順序,本書為讀者提供了諸多可思考、可探究的閃光之處,展現了古典學者那深刻又略帶古怪的內心世界!
(英)瑪麗·比爾德 ·外國隨筆 ·11.9萬字
作者結合史實,通過賞析英國各時期富有魅力的文學作品、介紹具有代表性作家的生平事跡,敘述了從盎格魯-撒克遜時期到伊麗莎白時期的輝煌的英國文學史。原著出版后一直被用作美國高中學生的教科書,也曾被我國一些大學的英語系采用。
(美)威廉·約瑟夫·朗恩 ·外國隨筆 ·11.9萬字
菲利普·羅斯后期小說的越界書寫研究有三方面的意義:首先,它不但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當代美國猶太人的生存狀態,而且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把握當代美國猶太人的思想動向和他們所面臨的諸如猶太意識、歷史意識、主體間性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對于美國猶太人的自我界定與民族身份認同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其次,對羅斯后期小說越界書寫的研究,揭示出越界書寫是羅斯已然內化了的創作方式,是彰顯他的歷史時代感的重要手段,是他文學表達的重要書寫策略;同時,對羅斯越界書寫的研究也為研究其他后現代小說家提供一個參考;最后,對羅斯后期小說的越界書寫研究揭示出,越界不僅是一個凸顯界限的認識論問題,更是一個強調人際關系和諧的主體間性問題,是對我-你關系的強調,而非局限于對事物的認識,越界后面還有更為深厚的人文關懷。
金萬鋒 ·外國隨筆 ·11.9萬字
契訶夫有許多手記本,里面是他在生活中隨手記下的瞬間感觸,將來作品的腹稿、速寫,讀書心得,以及從別的作家的書中抄錄的拔萃。手記既是他的文學創作備忘錄,也是他成熟期作品的索引。在他去世十年后,他的妻子克尼碧爾經過嚴格的選擇和整理,形成這部《契訶夫手記》公諸于世。伍爾夫的丈夫倫納德曾經與人一起將《手記》譯成英文出版。中譯本最初于1953年發行,隨著譯者賈植芳的偃蹇命運在圖書館塵封近三十年,直至1982年重新印行,用他的話說,這個譯本的命運也是他的生活的命運。
(俄)契訶夫 ·外國隨筆 ·11.9萬字
身高近1米80、畢業于中世紀歷史專業的凱特琳·道蒂,是別人眼中又酷又怪的女孩,當同齡人都在為戀愛、護膚,變美和追星而瘋狂時,她卻一股腦扎進殯葬業,當起了一名殯葬工,每天和死者打交道。從第一次尷尬地為死者剃須、小心翼翼地和同伴一起上門斂尸、日漸熟練地操作起龐大的火化爐、把人體碎骨研磨成粉末、入殮、給尸體防腐,到想盡辦法完成遺屬心愿、給水腫的老人穿上精心準備的華服……凱特琳坦率真實又妙趣橫生地記錄了自己在火葬場工作6年的生活,講述了一個個具體而微的生命故事,還有所有人都要面對卻不愿說起的一切細節,更有對死亡和生命的深刻體悟。難得的是,凱瑟琳不獵奇、不逃避、不畏懼,像是位現代小女巫一般,帶領我們直視死亡,也直視生命。
(美)凱特琳·道蒂 ·外國隨筆 ·11.8萬字
本書分為“歸路、足跡、出口”三篇,講述了一位美籍華人在燕城監獄服刑期間所思、所想、所感,通過作者最初在路上的迷茫,不斷追尋感動內心的足跡,最后尋找到了生命的出口心路歷程的描繪,展現了一位服刑人員對生命意義的深刻認識,以幽美、安靜的語言為讀者構筑起一個親切的心靈花園,作者把自己“殘缺”的美研磨成普遍意義性的粉末,期望融入進每一個服刑人員的心靈之中,從而喚起新生的精神共鳴,以特殊身份的生命感悟傳遞正能量,視角獨特,感染力強。
(美)艾德文 ·外國隨筆 ·11.8萬字
本冊為《隱身試驗》,選取杰克·倫敦的十余篇短篇故事,以其中一篇命名。杰克·倫敦在美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席位,其以探險和動物為題材的作品,如《白牙》、《荒野的呼喚》在青少年讀者中影響深遠,后期甚至開始探索科幻小說的創作,本冊所選篇目主要涉及以上幾個方面,也有兩三篇涉及作者一生豐富經歷的作品。無需支付外版稅。
(美)杰克·倫敦 ·外國隨筆 ·11.8萬字
《培根隨筆集》共五十九篇,內容涉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語言簡潔,文筆優美,說理透徹,警句迭出,幾百年來深受各國讀者喜愛。培根學識淵博且通曉人情世故,對談及的問題均有發人深省的獨到見解。譯文采用著名翻譯家曹明倫的版本。
(英)培根 ·外國隨筆 ·11.8萬字
日本文學界堪稱唯美的大師只有兩位,一是川端康成,一是谷崎潤一郎。這是一本影響了安藤忠雄、原研哉的東瀛美學經典讀本!《陰翳禮贊》由家裝入手,論述了“陰翳”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作者細膩的筆觸以及對日本之美的深刻體悟,在帶給讀者以不同的美學感受的同時,也有令人深思的人生智慧。縱然陽光美好,使萬物自由生長,陰翳卻不可或缺。本書收錄了《懶惰說》、《戀愛與情色》、《我眼中的大阪與大阪人》、《關于“白癡藝術”》、《故里》、《幼少時代的美食記憶》六篇隨筆。均為谷崎潤一郎散文的名作。
(日)谷崎潤一郎 ·外國隨筆 ·11.7萬字
作為一本游記作品,《在中國屏風上》記錄了毛姆1920年前后游歷中國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以及當時一些在華外國人的生活圖景。本書由原始的寫作素材積累而成,是毛姆對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的片段式“速寫”,所呈現的是英國作家眼中一百年前的中國,宛如透過鏡子重返歷史現場。同時隨書收錄美國社會經濟學家、攝影家甘博旅居中國期間拍下的珍貴照片,圖文結合,感受百年前外國人眼中的中國風情。
(英)毛姆 ·外國隨筆 ·11.7萬字
一九二二年,當毛姆作為劇作家、短篇及長篇小說家甚至社交名流均取得巨大成功之際,他將這些全部放下,遠赴東南亞進行了一次長途而且相當艱苦的旅行。毛姆在逆伊洛瓦底江往蒲甘的船上偶然讀到赫茲里特《論旅行》中的一段話:“妙哉!掙脫俗世與輿論羈絆——把我等那苦苦糾纏、令人煩惱、沒完沒了的自我身份丟于自然之中,做個當下之人,清除所有累贅——只憑一碟雜碎維系萬物,除了晚上的酒債,什么也不虧欠——不再尋求喝彩并遭逢鄙視,僅以客廳里的紳士這一名銜為人所知!”頓如醍醐灌頂,遂決定寫這樣一本游記,并以“客廳里的紳士”為其書名。可是直到七年之后,他才真正提筆寫成此書,并在“序言”中坦承:“本書不像《在中國屏風上》乃意外所獲。書中記述的旅行為我所愿;但我起初就有意將之成書。《在中國屏風上》我寫得開心。同類題材我想再試手藝,但規模要更精細,并采用一種我能賦予明確模式的形式。這是風格的演練。”
本書是英國哲學家和文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哲學思考所撰寫的《隨筆集》。共收文58篇,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談及的問題均有發人深省的獨到之見;而且語言簡潔、文筆優美、說理透徹、警句迭出,幾百年來深受各國讀者歡迎,無數青少年性格的形成都受到這本書的熏陶。
(英)培根 ·外國隨筆 ·11.6萬字
英國銀行家、自由政治家、慈善家、科學家和博學家盧伯克爵士說:“人生的首要目標應該是充分利用自己的生命”,并問:“我們如何才能充分利用生命這筆財富?本書就是盧伯克回答“如何使用生命”的答案之書,從“論機智”“論錢財”“談休閑養心”“論健康”“談國民教育”“談自我教育”等角度回答了生命的用途這一重大問題,與《培根隨筆集》很像,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散文集,但是語言更加簡明,內容更貼近現代生活。本書英文版一出版就大受歡迎,被譯為多種文字,其中篇章被納入英語教材,是適合青年人閱讀的人生指南。
(英)約翰·盧伯克 ·外國隨筆 ·11.6萬字
《培根隨筆集》共收入散文大家培根的五十九篇散文隨筆,內容涉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喻戶曉的名篇《論讀書》《論美》等皆收入其中。作者學識淵博且通曉人情世故,對談及的問題均有發人深省的獨到見解。語言簡潔,文筆優美,說理透徹,警句迭出,幾百年來深受各國讀者喜愛。
(英)培根 ·外國隨筆 ·1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