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
把殘缺變成一種美——給Edwin(艾德文)的一封信
尊敬的Edwin(艾德文)先生:
您的兩封信我是含著眼淚用心閱讀的,之所以沒有及時回信,是因為還沒有從您用近十年心血和靈魂感悟書寫的《心獄之門——一位美國公民在中國服刑的生命體驗》中走出來。每次讀完一篇小文章,我都會陷入沉思,然后在您給我寫的書法作品《把殘缺變成一種美》前端詳,仿佛看見您從字里行間活生生地走出來,與我進行心靈的對話。
說起“殘缺”,我最有發言權。在我出生不到兩年,甚至是還沒有完整記憶的時候,上帝就把“殘缺”這兩個字賞賜給我,讓我用四十多年的人生寶貴時間,在肉體痛苦、生活磨難、靈魂掙扎、積極拼搏、不斷超越、獲取成功的過程中,體會到“把殘缺變成一種美”的可能和不易!
其實在我看來,世界上真正完美的事物都是相對而言的,沒有絕對的完美,然而殘缺倒是隨處可見。宇宙很偉大,但太空中也漂浮著垃圾;地球很偉大,也被人類破壞得滿目瘡痍;月亮很唯美,但真正圓的日子就那么一兩天;人類很自大,但從來逃不脫天災人禍的包圍和自身疾病的折磨。美是人類的普遍追求,但在追求美的道路上,相伴的卻是各種殘缺!
我因為患小兒麻痹后遺癥,左腿殘疾,從有記憶開始就與各種醫院和大夫結下了不解之緣。不管是江湖游醫還是大牌醫院,都給我的肉體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創傷。來自社會的異樣眼光和不公正待遇,給我的心靈一次次帶來挫傷和打擊。但我真的由衷地感謝上帝,我也感謝中國老祖先的金玉良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這四十多年的人生歷程,竟詮釋了幾千年前孟子的這幾句話。
我從小就知道自己的殘缺,但不知道殘缺竟然也是一種美。就在同學們歡快的游戲中,灑脫的奔跑中,我只有苦苦地修煉,學習知識,掌握技能。我深深地知道,別人學一門本領,我必須掌握十種技能,只有用九種技能去彌補身體的殘缺,我才可能出人頭地。
就這樣,我一頭扎進書海,用一雙明亮眼睛漸漸變成近視的代價,閱覽了古今中外數以千計的圖書,掌握了吹拉彈唱、打球、照相的十八般武藝,一步步從農村走向縣城,從縣城走向省城,從省城走到了首都。我參加了2008年北京殘奧會開、閉幕式表演,并指揮輪椅樂團奏響了殘奧會開幕式的第一個樂章,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也獲得了“全國自強模范”和“北京市青年榜樣”等殊榮,聯合國副秘書長孔拉德也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接見了我并向我頒獎。在這崎嶇的人生道路中,我品味著苦盡甘來的喜悅,體驗著把殘缺變成美的過程。
和您的相逢、相識到相知,在您的文字里,我仿佛看到了自己過去的影子。雖然我們處境不同,身份各異,但上升到靈魂層面,我們是高度的認同和一致。我曾把我和你們用電腦做形象比喻:電腦由硬件和軟件組成,人何嘗不是呢?我是硬件出問題了,你們是軟件染病毒出了毛病,大家都是一種殘缺。在如何把殘缺變成美的問題面前,我們是平等的。我通過永不服輸的拼搏精神,把殘缺變成了一種美;您用失去自由的代價,換得心靈的寧靜和人性的思考,通過學習、勞動、觀察、感悟、書寫、演藝,得到了靈魂的洗禮,并把這些感悟編寫成書,教育感化其他外籍服刑人員,為全新的服刑文化增添了色彩,也給社會傳遞了正能量,同樣把殘缺變成了一種美。
您的《心獄之門——一位美國公民在中國服刑的生命體驗》即將出版,我由衷高興并表示祝賀。因為這本書不但是您個人的所思所得,也是燕城監獄警官們的心血結晶,是社會幫教的開花結果,也是中國司法文明的真實寫照。
祝您在心靈回歸的同時,早日回歸社會!
謹以此回信,作為本書的序。
您的朋友:朱英華
2015年5月19日于北京花水灣